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侧柏毒蛾是危害侧柏的重要害虫。在陕西省洛南县1年发生2代,其以幼虫取食叶片。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处理防治均可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2.
侧柏毒蛾是为害柏科植物的主要害虫,以幼虫取食叶危害,严重时造成植株叶片全部干枯,给林业生产造成严重损失,使林业生态和绿化受到严重影响。本文对其发生发展规律进行观察研究,并提出了有效的防治方法,以期为其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有效保护林业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3.
侧柏毒蛾对洛阳龙门风景名胜区的林木造成了十分严重的危害,经过多年对该虫生活史的调查研究,结合药剂试验,形成了科学的综合防治对策,有效地控制了侧柏毒蛾对林木的危害。  相似文献   

4.
宜君县侧柏毒蛾的预防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陕西省宜君县森林预防及防治侧柏毒蛾工作作出总结,着重分析侧柏毒蛾生长发育的特点,提出有效的预防及防治措施,从而有效的降低了侧柏毒蛾对森林的破坏,为林区正常生产工作提供了有效保证。  相似文献   

5.
侧柏毒蛾幼虫空间分布及抽样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侧柏毒蛾 (ParocneriafurvaLeech)是柏类园林树木的主要害虫之一 ,笔者利用Iwao等 11种方法对其幼虫的空间分布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 :侧柏毒蛾幼虫在林间属于聚集分布 ,且符合负二项分布 ,由此得出了林间理论抽样数公式 ,且林间抽样方式以棋盘式最好。  相似文献   

6.
新沂市侧柏毒蛾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侧柏毒蛾在新沂市的发生规律及危害特点,并提出防治技术措施,以为新沂市侧柏毒蛾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介绍侧柏毒蛾在新沂市的发生规律及危害特点,并提出防治技术措施,以为新沂市侧柏毒蛾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杨毒蛾是主要的林木害虫之一,给杨树林的生长带来了极大的威胁。为了寻找防治杨毒蛾的有效方法,我们进行了三个试验,一是药剂配制比例试验;二是针对不同虫龄杨毒蛾的防治试验;三是与毒绳、喷药等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涂环防治杨毒蛾的防治效果最好,虫害死亡率达到了99.59%,通过试验与调查证明:涂环防治法具有操作简单、费用低、对天敌伤害小、对人畜安全、药效持续时间长等优势,是一项值得推广应用的防治法。  相似文献   

9.
阐述了豫西地区杨树毒蛾科害虫柳毒蛾、舞毒蛾、杨毒蛾、角斑古毒蛾的形态特征,概述了其发生规律,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技术,以期为该地区防治杨树毒蛾科害虫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舞毒蛾属鳞翅目、毒蛾科。舞毒蛾分布较广,食性较杂,是能够危害300多种植物的食叶性害虫。近年来在朝阳市沙棘林中常有发生,严重地块及部分林缘树的叶片会被食光。由于沙棘生长旺盛,人工防治害虫有难度,应该采取模拟飞机施药。试验采用20%中西杀灭菊酯100-500倍液防治初孵虫,在试验基础上进行100倍液收音机防治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杀虫率可达95.1%。  相似文献   

11.
黄帝陵古侧柏死亡原因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帝陵古侧柏林由于人为破坏,管理不善,环境污染等原因致使生长不良。在此基础上,由于侧柏大蚜、侧柏毒蛾、明纹侧柏松毛虫、柏肤小蠹和双条杉天牛等害虫连续相继危害,致使生长衰弱的侧柏局部枝条或整株死亡。  相似文献   

12.
松毒蛾是松树重要害虫,以幼虫取食松树的针叶,影响松树的生长,危害较严重。文章采用不同方法进行松毒蛾防治试验,均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3.
木毒蛾是龙眼果树中比较常见,且危害性比较大的虫害,是一种间歇性的暴发害虫。近几年来,木毒蛾在雷州半岛龙眼、荔枝等果树上由次要害虫上升为主要害虫。木毒蛾的幼虫主要依靠龙眼果树的叶、花、果穗以及嫩果为食,严重时可以将果树的叶片全部取食,仅留下主脉,对龙眼的生长、开花以及结果造成严重的影响,甚至绝收。本文从龙眼木毒蛾的形态、生物学特性以及发生规律等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科学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4.
柏肤小蠹是次期性蛀干害虫,主要危害侧柏类针叶树木,在侧柏纯林易发生大面积危害,如果不及时防治,将会对树木造成毁灭性危害.基于此,本研究对该虫的危害症状、原因及防治措施进行总结,以期对其有效防治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云南茶叶茸毒蛾的生物学特性与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云南茶叶上发生危害的茸毒蛾主要种类的生物学特性及综合防治研究进行了报道.云南茶园内常见的6个茸毒蛾种类,以茶茸毒蛾、皱茸毒蛾和蔚茸毒蛾危害为主.茶茸毒蛾在茶园中1年发生4~5个世代;生长时期完成1个世代需要61.2~71.5d;越冬代长达146.8d.茸毒蛾的综合防治,充分利用茶叶——害虫——天敌相互作用的生态调控作用,发展生物制剂、农业防治、生态防治等结合的综合治理方法,尽力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或者不用化学农药,建立可持继发展的害虫综合防治体系.  相似文献   

16.
刚竹毒蛾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乐华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7):1964-1964,1966
刚竹毒蛾是安徽省南方毛竹产区近年新发生的一种重要食叶害虫,以幼虫危害竹叶,大发生时造成全林枯死.介绍了刚竹毒蛾的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7.
黄正德 《河南农业》2023,(17):19-20
近年,伴随着我国林业的不断发展,各种病虫害防治工作也得到了更多的关注与重视。其中,在松树林中,最常见的害虫就是马尾松毛虫与松茸毒蛾,一旦发生将会造成一定程度的树木损失,十分不利于林业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增长。为此,本文结合马尾松毛虫与松茸毒蛾幼虫的相关概述,提出了具体的防治技术,包括加强虫情测报、增加防治投入、改革管理措施、综合防治措施、营林措施、人工摘茧摘卵块、人工捕杀与灯光诱杀、保护天敌、林中施放白僵菌孢子、化学防治,希望能够借此进一步提高我国对马尾松毛虫及松茸毒蛾幼虫的防治水平。  相似文献   

18.
<正> 近十余年来,由于在昆虫生理、毒理、病理、辐射不育、化学不育、天敌释放、引诱剂与激素利用以及遣传防治等害虫防治新技术的研究与实施,促使人工饲料研究迅速发展。目前约有七百余种昆虫可以应用人工饲料进行繁殖,并且有的种类已达到大量饲养的实用阶段。木毒蛾(Lymantria xylina Swinhoe)是福建省沿海木麻黄防护林的一种重要害虫,它能被核多角体病毒所感染,并达到很高的死亡率。为了人工大量的生产病毒进行大面积防治,需要用人工饲料饲育大量的木毒蛾幼虫。自1978年以来我们进行了木毒蛾人工饲料的研究工作,配制了11种配方,进行20余次饲养试验,初步筛选了三种对木毒蛾幼虫生长发育良好的人工饲料,为病毒生产提供了虫源,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杨柳毒蛾防治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毒蛾(Leucoma candida S.)和柳毒蛾(L. salicis L.)是杨树主要的食叶害虫之一。为有效治理该害虫,我们从1984—1987年对杨、柳毒蛾为害杨树的经济阈值,防治指标进行了系统的研究。通过人工模拟摘叶、接虫试验及实际为害损失结果指出,不同林分被害经济阈值不同,存未郁闭林中,胸径年生长量1.5cm以下及2cm以上的人工林,失叶量分别为30%和15%达到为害的经济阈值。在郁闭林分中失叶量25%达到经济阈值。通过饲养了解,平均每头杨毒蛾幼虫一生食叶量为5.3g,柳毒蛾为4.5g。然后采用经验公式计算各林分防治指标。  相似文献   

20.
<正> 木毒蛾(Lymantria xylina Swinhoe)属于鳞翅目毒蛾科,是我省沿海木麻黄防护林的严重害虫。我们在莆田地区的福清、平潭、长乐、莆田,晋江地区的晋江、惠安,龙溪地区的漳浦,宁德地区的连江等县沿海木麻黄林的调查表明,在自然条件下木毒蛾幼虫能大量感染核多角体病毒而死亡。为了探索木毒蛾核多角体病毒对木毒蛾幼虫的致病力,为进一步开展大面积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我们对木毒蛾核多角体病毒进行了室内毒力测定与林间防治试验。现将初步结果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