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黄瓜是人们喜爱食用的主要蔬菜之一,近年来北票市日光温室面积已扩大到10万亩,黄瓜栽培面积逐年扩大,生产水平逐步提高,但由于温室内湿度大、温度高,黄瓜病害也普遍发生,严重影响了黄瓜生产的产量和品质,给菜农造成经济损失,正确识别诊断黄瓜的病害,采取得力措施,防治其病害是提高黄瓜产量,增加效益的主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2.
<正>现如今,随着我国温室黄瓜的种植规模逐渐扩大,温室黄瓜生理病害现象逐渐增多,比如苦味瓜、畸形瓜、花打顶、生理性萎焉,导致种植户在栽培过程中的管理愈发艰难,对温室黄瓜的产量与质量都带来了负面影响,所以要对温室黄瓜栽培的生理病害与去防治方法提高重视。文章针对几种温室黄瓜栽培过程中常见的生理病害,及对其防治方法进行一一介绍。1苦味瓜1.1病害成因温室黄瓜之所以会产生苦味,主要是由于体内苦味素含量  相似文献   

3.
越冬茬黄瓜种植效益较高,是温室蔬菜常见的一种栽培模式。但是,黄瓜连年重茬种植,容易导致土壤盐渍化、缺素症、药害、肥害发生,因此黄瓜生理性病害已成为当前影响黄瓜品质及产量的重要因素。目前,一些菜农对生理性病害的认知还比较模糊,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现将深冬茬黄瓜典型生理性病害的症状及救治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温室越冬茬黄瓜需求量大,经济效益好,科学合理的栽培管理技术是保证黄瓜品质和产量的关键。基于此,本文从栽培时间、嫁接育苗、定植、水肥管理、整枝吊蔓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概述日光温室越冬茬黄瓜种植技术要点,为越冬茬黄瓜优质丰产栽培提高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5.
随着保护地栽培面积的逐步加大,红粉病已成为大棚温室黄瓜栽培中制约黄瓜产量和质量的关键病害。因此,在黄瓜生产过程中,必须及时进行防治,以提高黄瓜产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6.
<正>利用日光温室栽培秋冬茬黄瓜产量高、效益好,温室黄瓜栽培面积在邹城市逐年扩大。由于常年连作,温室黄瓜霜霉病的发生逐年加重,严重影响了黄瓜的品质和产量,降低了农户的经济效益。笔者根据多年的实践,总结出一套防治温室黄瓜霜霉病的经验。  相似文献   

7.
正黄瓜菌核病是保护地栽培中常见的一种重要病害,多在春季至秋季发生,该病主要危害黄瓜果实和蔓叶。病害严重时产量损失较大。笔者总结了黄瓜菌核病的病因以及流行情况,结合冀中南温室栽培防治经验归纳如下,供广大种植户参考。一、黄瓜菌核病的病因以及流行情况黄瓜菌核病是由子囊菌亚门真菌核盘菌侵染所致。病菌以菌核在土壤中和病株残余组织内及混杂在种子中越冬或越夏。菌核一般可存活两年左右。在环境条件适宜时,菌核萌发产生子囊  相似文献   

8.
莘县地处冀鲁豫三省交界处,先后被评为“中国蔬菜第一县”、“中国菜乡”,蔬菜栽培历史悠久,越冬黄瓜在设施蔬菜发展初期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在1991年全县日光温室栽培开始全县101座温室全部栽培的越冬黄瓜,越冬黄瓜具有产量高、效益好的优点,但同时也有栽培技术复杂,对环境要求严格的缺点,笔者近期深入莘县大张家镇、张鲁镇等越冬黄瓜栽培较多的镇进行实地调研考察,现将莘县越冬黄瓜栽培技术从育苗、定值、栽培管理等方面进行总结,以期对黄瓜种植农户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9.
越冬茬黄瓜是内蒙古宁城地区目光温室反季节栽培的主栽作物之一.该茬黄瓜近年来在3~4月份普遍出现歇秧现象,严重影响了产量和效益.  相似文献   

10.
通过田间系统观察和小区对比试验,研究了温室黄瓜土传病害危害性、影响流行因素和不同防治措施对土传病害及环境的效应,总结出来影响温室黄瓜丰产栽培的五个基本要素。结果表明,温室黄瓜主要土传病害有黄瓜根结线虫病、根腐病和猝倒病。影响流行因素主要有棚室连作年限,设施栽培黄瓜种植面积,种植模式和栽培措施。提出合理轮作,太阳能消毒,低温杀灭病菌,健身栽培等环境友好型防治技术,既可有效控制温室黄瓜土传病害的发生,又能避免对生态环境和黄瓜产品的污染,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11.
杨国良 《农家参谋》2008,(10):13-13
越冬茬黄瓜因其产量高、效益好,已成为温室黄瓜栽培的主要形式。该茬黄瓜从播种到收获要经历秋、冬、春、夏四季8~9个月,如何做好温室温、光、水、肥、气的管理,达到冬季养好秧,春季拿产量的目标,是验证栽培者管理水平的重要依据,现将栽培关键技术介绍如下:一、品种选择根据冬季温度低、光照弱的特点,越  相似文献   

12.
黄瓜几种常见病害的防治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黄瓜栽培面积的扩大及栽培方式的多样化,其菜田生态环境已发生很大变化,更利于多种病害的发生、传播和蔓延,成为制约黄瓜产量提高的主要因素,因此,有效地防治黄瓜病害是非常必要的。1 白粉病1.1 发生症状黄瓜白粉病发病初期,下部叶片正面或背面出现白色小粉点,后扩大为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各地温室大棚栽培蔬菜的面积不断扩大。黄瓜是温室种植的主要蔬菜品种之一,由于特定的环境,病害发生较为普遍,极大地影响产量和品质,降低了经济收入。现根据本院教学实践基地及一些生产单位实践经验,介绍温室黄瓜主要病害的识别和防治方法。1症状识别1·1黄瓜霜霉病是温室最主要病害,主要危害叶片,受侵染后,出现浅绿色浸状斑点,正面呈现不均匀褪绿、黄化,逐渐产生不规则的枯黄斑,边缘呈黄绿色。扩大后受叶脉限制,病斑呈多角形,黄绿色,后为淡褐色,后期病斑联合成片,全叶卷缩干枯,潮湿条件下病斑背面长成灰黑色霉层,病…  相似文献   

14.
通过田间系统观察和小区对比试验,研究了黄土高原温室黄瓜土传病害危害性、影响流行因素和不同防治措施对土传病害及环境的效应。结果表明,黄土高原温室黄瓜主要土传病害有黄瓜根结线虫病、根腐病和猝倒病。影响流行因素主要有棚室连作年限,设施栽培黄瓜种植面积,种植模式和栽培措施。提出合理轮作,太阳能消毒,低温杀灭病菌,健身栽培等环境友好型防治技术,既可有效控制温室黄瓜土传病害的发生,又能避免对生态环境和黄瓜产品的污染,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15.
设施黄瓜新品种津优35号品种特性及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温室黄瓜新品种津优35号具有高产、优质、耐低温弱光、适应性强等优良种性,是适于越冬日光温室长周期栽培的优良品种。通过对河北省馆陶县寿山镇陈范庄村陈发恩、李保军、阎恩亮等6户菜农进行的津优35号黄瓜越冬长周期示范栽培进行总结分析,确立了温室黄瓜长周期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措施,包括良种选择,采用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营造良好的土壤团粒结构,适期早播,加强中耕管理,延迟扣地膜时期,植株调整、温度管理等。2008—2009年度,该示范点最高产量达到47.7万kg/hm2,产值高达907125元/hm2,创造了该县设施黄瓜越冬生产产量与产值的新记录。  相似文献   

16.
通过田间系统观察和小区对比试验,研究了黄土高原温室黄瓜土传病害危害性、影响流行因素和不同防治措施对土传病害及环境的效应。结果表明,黄土高原温室黄瓜主要土传病害有黄瓜根结线虫病、根腐病和猝倒病。影响流行因素主要有棚室连作年限,设施栽培黄瓜种植面积,种植模式和栽培措施。提出合理轮作,太阳能消毒,低温杀灭病菌,健身栽培等环境友好型防治技术,既可有效控制温室黄瓜土传病害的发生,又能避免对生态环境和黄瓜产品的污染,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17.
针对温室黄瓜连续种植造成病虫害危害严重的问题,绥中农技员通过改进栽培措施,增施有机肥等手段,使植株健壮,抗逆性增强;并且利用物理防治措施防治害虫;通过温湿度控制,抑制病害发生,提高温室黄瓜的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18.
黄瓜在冬暖棚内进行越冬栽培,我市已有10多年的历史,冬暖棚黄瓜要获得最高产量,取得最佳经济效益,除选择耐寒性的品种外,更重要的是抓住适期,针对性的防治病害。从1994年就指导冬暖棚黄瓜生产,从中发现黄瓜病害发生是有阶段性的,不同的病害在黄瓜不同的生育阶段,发生及危害是不  相似文献   

19.
黄瓜是温室蔬菜生产的主要品种,受冬季不利栽培环境限制,产量及病害现象较严重,为满足温室生产中黄瓜的产量及品质要求,应用嫁接高产技术就显得尤为重要。南瓜为砧木,靠接方式嫁接,植株整个生育期,无论长势,抗病性,品质都表现良好。  相似文献   

20.
为筛选出适合山东德州等地生产需要的黄瓜优良新组合,以适合越冬栽培的25个黄瓜杂种一代为试材进行比较试验研究。对参试的25个组合经过植物学特性、商品性、产量和抗病性等性状的调查,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在长季节栽培中,tjd-20和tjd-26植株长势强,瓜条商品性极佳;产量高,总产量和中期产量均高于当地三个主栽品种;并且抗病能力突出,综合性状均优于对照,很适合山东地区越冬温室长季节栽培,可大规模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