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1农作物秸秆收获还田机械化技术 小麦秸秆收获还田的主要方式是在使用联合收割机收获同时,使用安装在联合收割机上专门装置粉碎秸秆,抛洒于地表。玉米收获还田机械化方式主要有三种,即在玉米成熟后,一是应用玉米联合收获技术,在收获玉米棒穗的同时实现秸秆还田;二是应用玉米青贮收获技术,在玉米摘除棒穗或连带棒穗时直接收获玉米秸秆,粉碎后用作青贮饲料,进行过腹还田;三是在人工摘除玉米棒穗后,应用秸秆还田机械将秸秆粉碎直接还田。  相似文献   

2.
当前,在其他途径利用秸秆的消耗量还十分有限的情况下,推广秸秆还田培肥改土,是秸秆利用的主要出路。1技术分析1.1秸秆还田的基本模式秸秆还田的模式主要有三种。一是直接还田。二是通过反刍动物牛、羊等过腹还田。三是通过堆  相似文献   

3.
秸秆是一种重要的生物质资源,在诸多利用方式中,作为肥料回归土地、回归农业,是最符合农业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一种利用方式。目前秸秆还田是秸秆肥料化利用的主要技术之一,分析了秸秆肥料化利用的发展优势,阐述秸秆直接还田、堆肥还田和过腹还田等常用的利用形式,指出秸秆多元化肥料利用的途径,并展望其发展趋势,以期引发对秸秆高效资源化利用及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考,为推动秸秆肥料化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一、秸秆机械化直接还田和综合利用技术秸秆机械化直接还田技术是将收获果穗后的秸秆和根茬利用秸秆粉碎还田机、旋耕播种(施肥)机、秸秆覆盖机和高柱灭茬犁等专用和通用的农业机械,将秸秆覆盖地表或翻埋入土,以培肥地力,改善作物生长环境。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技术是采用机械手段,实现秸秆的综合利用,主要包括:制作青贮、微贮、氨化秸秆饲料,用于畜牧养殖,实现过腹还田;应用秸秆气化装置,  相似文献   

5.
秸秆其实也是一种资源.利用得好可以变废为宝,带来经济效益。现在从政府到科研机构.都在想方设法解决秸秆的综合利用问题.比较可行的有秸秆种菇、秸秆饲料、秸秆燃气、秸秆板材等.而最实际的做法是把秸秆作为有机肥料还田.如机械粉碎还田、堆沤还田、发酵还田、过腹还田等。机械粉碎还田技术是利用秸秆还田机将果穗收获后的玉米秸秆粉碎、抛撒还田。秸秆机械粉碎直接还田与人工粉碎秸秆还田相比。提高工效50-120倍。连续还田2-3年,可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0.148-0.2%.增加速磷33-45%,增加速钾25-30%。增加含氮量1.06%,一般能提高单产20-30%,此外。机械化秸秆粉碎还田,不仅能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极大地减轻农民的劳动强度.而且能促进文明生产和社会进步。希望农民朋友结合自身实际。选择方式,利用好秸秆这一宝贵资源。莫再一烧了之。  相似文献   

6.
秸秆还田方式对旱地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基于中国北方干旱地区18年的长期秸秆还田田间定位试验,开展了不同秸秆还田方式及施肥时期对春玉米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影响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与春施肥对应处理相比,不同方式秸秆还田秋施肥具有显著增产效果,18年累计增产玉米籽粒9.71~15.58 t/hm2,增产率为8.33%~16.19%;同时,玉米生育期耗水量减少,土壤贮水量增加,水分利用效率明显提高.4种不同秸秆还田方式对春玉米18年总产量、总水分利用效率的贡献从大到小依次为:秸秆过腹还田、秸秆覆盖还田、秸秆粉碎直接还田、秸秆未还田.不同的降水年型,对各处理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也存在较大影响.正常年型玉米产量最高,偏旱年型玉米水分利用效率最高.秸秆覆盖还田秋施肥对偏旱年份的增产及水分利用效率提高的效果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海门市稻麦秸秆粉碎旋耕(铧式犁)还田、玉米秸秆过腹还田及油菜秸秆肥料化、燃料化利用模式,分析了各利用模式的内涵、特点、流程及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8.
秸秆还田机械化技术及推广应用前景(上)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一、概述1.现状秸秆是农作物的重要副产物,同时也是重要的生产资源之一,在工农业生产中具有广泛的用途。我们知道,秸秆可直接还田用作肥料;经过加工处理或直接用作牲畜饲料(同时实现过腹还田);用作生活燃料;用于造纸、压密度板、制炭、制工业酒精以及农副产品加工中的  相似文献   

9.
为探寻不同灌溉模式下秸秆还田形式对黑土区稻田N2O排放与产量的影响,于2023年进行大田试验,设置常规灌溉(F)与控制灌溉(C)两种灌溉模式,同时设置秸秆还田(S)、秸秆炭化为生物炭还田(B)、秸秆过牛腹为有机肥还田(O)3种还田形式,以及秸秆不还田(N)作为对照组,共计8个处理。分析不同灌溉模式下秸秆还田形式对稻田N2O排放通量与水稻产量的影响,测定了水稻各生育期稻田土壤铵态氮含量、硝态氮含量、微生物氮含量、pH值,并分析了N2O排放总量和水稻产量与土壤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除返青期外,与秸秆不还田处理相比,秸秆还田与有机肥还田处理土壤铵态氮含量、硝态氮含量、微生物氮含量均表现为增加。相同秸秆还田形式下,控制灌溉模式下各处理生育期内土壤平均铵态氮含量、硝态氮含量较常规灌溉模式高36.23%~60.82%、14.16%~19.61%。同时,秸秆还田与生物炭还田能提高稻田土壤pH值。相同灌溉模式下,与秸秆不还田处理相比较,秸秆还田与有机肥还田处理N2O排放总量分别增加14.44%~24.09%、8.22%~14.44%,生物炭还田处理N2O排放总量降低14.31%~23.90%。生物炭还田与有机肥还田各处理水稻产量提高3.28%~13.07%,其中控制灌溉模式下生物炭还田处理产量最高。综上所述,控制灌溉下生物炭还田可以实现节水、增产、减排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用秸秆养畜实现过腹还田是一项综合效益较高的生产模式,既解决了养畜的饲料问题,促进了畜牧业的发展,又实现了秸秆间接还田,促进了生态良性循环。饲养牛、羊等家畜的秸秆传统都只是用铡切机械切碎成段直接饲喂,牲畜的适口性差,因作物秸秆茎叶表面角质层及细胞木质素的阻碍作用,  相似文献   

11.
内蒙古自治区宁城县位于蒙、冀、辽三省区交界处,有耕地112000hm^2,是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商品粮基地建设、环京津风沙源治理重点县。近年来,随着当地农业结构调整战略的实施,农业结构趋于优化,农业机械化程度逐步提高。尤其在秸秆综合利用方面,他们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如秸秆喂养牲畜过腹还田、秸秆气化、秸秆生物发电、秸秆还田等。而目前推广应用最广泛的是秸秆直接还田形式。  相似文献   

12.
探讨生物炭与秸秆还田两种还田方式对潮土区冬小麦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可为秸秆资源高效农业利用提供理论依据.通过田间小区试验,设置对照(CK,无秸秆及生物炭还田),秸秆还田量为玉米秸秆干物质量的0.5(S0.5)、1.0(S1.0)、1.5(S1.5)、2.0(S2.0)倍,生物炭为等量玉米秸秆炭化(450℃)后还田...  相似文献   

13.
0 引言 秸秆是农作物的重要副产物,同时也是重要的生产资源之一,在工农业生产中具有广泛的用途。我们知道,秸秆可直接还田用作肥料;经过加工处理或直接用作饲料(同时实现过腹还田);用作生活燃料;用于造纸、压密度板、制炭、制工业酒精以及农副产品加工业中的纺织草绳、草袋、工艺品等。  相似文献   

14.
针对目前秸秆炭化还田主要以异位为主,移动式热解设备结构复杂,难以实现秸秆田间炭化还田等问题,基于秸秆内热式低氧炭化原理,建立自供热反应系统,研制热解炭化反应器和热解气清洁燃烧室等关键部件,集成秸秆捡拾收集、粉碎输送、烟气回用烘焙、生物炭原位还田技术,研发移动式热解炭化原位还田设备。样机试制后,进行了静态调试试验,结果表明:该设备原料处理量为50 kg/h,炭得率为21%,系统能量利用率74.6%;排放烟气中NOx质量浓度为184 mg/m3,SO2质量浓度为26 mg/m3,颗粒物质量浓度为17.8 mg/m3,达到烟气排放要求;生物炭中总碳、固定碳及金属元素含量符合DB21/T 3314—2020《生物炭直接还田技术规程》中的Ⅰ级生物炭要求。该设备能够实现低碳排放、炭化能源自给、田间作业等功能,为秸秆还田提供支撑平台。  相似文献   

15.
农作物秸杆机械化直接还田技术,就是在谷物收获后,采用秸秆还田机械将收获果穗后留在田间的作物茎秆就地直接还田的一项农机化实用技术,它是培肥地力,改善土壤团粒结构,提高农作物产量,保持生态环境,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近20年来,山西省在玉米秸秆机械化直接还田方面已经总结出一套成熟的技术模式,小麦秸秆机械化直接还田技术也已日趋完善。现就2种主要作物秸秆直接还田技术介绍如下。1.高秆作物秸秆机械化直接还田的3种主要模式及工艺(1)直接粉碎还田模式和工艺。①技术原理。采用秸秆粉碎机直接将收获后…  相似文献   

16.
正山东省平度市总结多年保护性耕作推广经验发现,秸秆直接还田特别是玉米秸秆直接还田依然存在技术性难题。受秸秆量过大影响,播种机具通过性差,播种过浅或过深或漏播。耕层土壤孔隙增大,种子扎根不牢。秸秆中暗藏的虫卵、草种、病菌,隐患重重。腐殖过程中的秸秆还会与幼苗争夺养分。如何推进秸秆"还"和"收"结合,实现秸秆多个"+"综合利用,成为深化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的重要一环。一、立足资源循环利用,探索"免少耕+秸秆+畜牧+大棚"生产模式为了丰富  相似文献   

17.
农区现有大量的玉米秸秆 ,每年秸秆的有效利用率不足 50 % ,剩余部分基本抛落于田间地头 ,公路两侧及房前屋后 ,整天风吹雨淋 ,发霉腐烂 ,时常出现火灾 ,直接影响到村容村貌及人们的生命财产。由于秸秆过剩 ,秋收后 ,有的地区将秸秆直接还田 ,有的将秸秆氨化后养牛过腹还田 ,因两种秸秆还田方式不同 ,其经济效益也不同 ,现分析如下 :1 秸秆机械还田1 .1 利用了剩余秸秆 ,改善了村容村貌及环境卫生 ,防止了焚烧秸秆而造成的空气污染 ;1 .2 能够疏松土壤 ,改善土壤的团粒结构及理化性能 ,蓄水保墒 ,提高肥力 ;1 .3 连续搞秸秆还田 ,可增加…  相似文献   

18.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上海市郊农村作燃料为主的秸秆已逐渐被液化气所取代。国家环境保护力度加大,地方中小型造纸厂被关闭,过腹、堆沤还田和副业加工等消化量逐渐减少。通过直接还田、过腹还田、农村生活用能等各种途径利用的秸秆只占总数的30%~40%,为此,上海市对过剩的稻麦秸秆采取了一系列的综合利用措施。 一、上海市秸秆综合利用的现状 1.秸秆机械化还田。农业部从1999年起连续两年下达了重点地区实施秸秆禁烧和机械化还田项目,上海被列为全国重点地区之一。1999年全市重点实施区为闵行、嘉定、浦东等6个区县,2000年扩大到8个  相似文献   

19.
秸秆整株还田是在收获后,不用将秸秆切碎,而直接扣翻在0.25~0.30米土壤中,使其在土壤中腐化,增加土壤肥力。这是秸秆还田技术上的一次飞跃,减少了机具投入,降低了成本。实测结果表明,与切后还田相比,实施1000万亩整株还田.可节省油料1.1万吨,节省劳力50万个.节省作业费5500万元;与过腹还田相比,可节省油料3.5万吨.节省劳力250万个.节省作业费16500万元。秸秆整株还田是建立在机械化基础上的一项农业技术。黑龙江省大田农业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开发的IIJD——535型机引液压五烨犁,适用…  相似文献   

20.
秸秆还田机是耕作机械的一种,主要为了进行保护性耕作,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防止土壤沙化、水土流失等现象。但是,我国秸秆还田机大部分采用旋耕机模式进行改制,在实际生产与应用中效果并不理想。特别对于东北高寒地区来说,若把秸秆粉碎还田,则会造成机器功率消耗过大;东北地区冬季时间长、气温低,导致秸秆腐蚀不完全,春耕整地期间,造成堵塞、缠绕现象。为此,本文专门针对东北高寒地区的气候及土壤特性,对秸秆还田机进行改革与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