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甘肃省徽县当地适宜栽培的中药材品种繁多,生产效益良好。该文介绍了徽县中药材生产现状,分析了推广中药材多元化栽培的区位优势,分别介绍了经济林果套种药材、林下种植药材、粮药套种药材以及地埂和林田道路栽培等多元化栽培模式,及其取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提出加强组织领导、引进良种试验示范、强化科技培训、增加资金投入等发展建议,以期扩大中药材生产规模,促进徽县中药材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当归作为主要的中药材之一,是人们生活中最常见的中药药材,其具有的功能有很多,如补血、抗癌、提高免疫功能等。当归主要在我国甘肃、云南、四川等地进行种植,由于其在特定自然条件、生态环境下才可以进行栽培,因此称其为道地药材,为了使当地的农户更好地种植当归,本文就对道地当归的栽培气候生态与土壤环境区划进行了分析,以使农户对其更好的进行种植。  相似文献   

3.
当前,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加入WTO,中药以其疗效确切、副作用小、标本兼治,越来越受到国内外欢迎。中药材种植规模和品种增加,中药材种植倍受关注,但在中药材种植过程中必须注意一些问题。一、了解中药材生产地道性药材生产地道性受土质、气候等多种因素影响,不单表现在限定其生长发育,更重要的是限定其次生代谢产物、有益元素种类和存在状态,不能入药或药效不佳。因此药材地道性在很大程度上表明有些药材可以在当地栽培,药效成分高,生产出药材很有名气,如吉林人参、平贝母、北五味子、细辛、龙胆等,内蒙黄芪、甘肃当归、新疆伊贝、四…  相似文献   

4.
加快甘肃省现代中药材产业发展之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现代农业的理念,从种植规模、可比效益、种植生境和栽培技术等方面客观地评价了甘肃省中药材产业发展的现状,指出了发展现代中药材产业中存在的不足,并剖析了其发生根源,提出加快甘肃省现代中药材产业发展,应解决好传统继承和现代技术创新、药材企业和药源种植基地、数量扩张和药材质量提升、传统生产和现代中药材产业等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我省冷凉、高海拔、长日照气候,非常适合低温长曰照中药材当归的种植。近几年受国际市场中藏药材价格上涨等因素的影响,我省当归、黄芪、大黄等药材种植业迅速兴起,成为农民增收的一个新亮点。但,任何产业的快速兴起必将面对一定的风险或者技术难题,如中药材当归生产,除了面对价格波动的风险,它的采种、育苗及定植后预防、减少和推迟抽薹是影响种植户收益的另一重要因素,也是当归优质高产的主要障碍之一。本文从导致当归抽的遗传、种苗、生态条件和栽培措施等影响因素及防治技术方面展开论述,旨在为种植户提供防治当归抽薹的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6.
正随着乡镇农业的不断转变,市场快速发展中对经济作物尤为突出。当地根据气候、土质等优势扩大适合当地种植作物,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甘肃省岷县位于甘肃省南部,地处青藏高原东麓与西秦岭陇南山地接壤区。岷县素有千年药乡和中国当归之乡之称,是中国有名的道地中药材主产区,境内盛产当归、黄芪、红芪、党参、丹参等名贵中药材238种,尤以当归种植历史悠久,质量  相似文献   

7.
陇药传奇     
<正>我省是中药材资源大省,当归、党参、黄芪、大黄、甘草等道地药材在全球负有盛名。据甘肃检验检疫局统计,自2016年9月以来,甘肃省出口药材50批次,523吨,货值345万美元,出口量和出口额分别较同期增长27%和32%,创历史新高。2016年,甘肃省中药材种植面积405万亩,产量110万吨,均居全国第一。  相似文献   

8.
<正>当归,其根可入药,是最常用的中药之一。甘肃省定西市岷县素有"千年药乡"和"中国当归之乡"的美誉,是全国有名的道地中药材主产区,盛产当归、黄芪、党参等中药材,其中以"珉归"最为闻名。55岁的林长清在当地种植药材已经20余年,他使用中海化学的肥料,种出的当归人人羡慕,已经有5年时间,现在他不仅在自己的土地上使用,同  相似文献   

9.
正《甘肃省道地药材认定管理办法(试行)》出台。日前,岷县中信中药材农民专业合作社等5家企业被任命为首批甘肃省道地药材(当归)生产企业和基地。《办法(试行)》规定,凡在甘肃行政区域内,经中医长期临床应用优选出来的,产在特定地域,受到特定生产加工方式影响,较其他地区所产同种药材品质  相似文献   

10.
中药材长期多为自然生长和农户习惯栽培种植的状态,因缺乏标准化管理种植技术的滞后、中药基源品种混乱等问题,导致中药材普遍存在质量下降、生产流通不规范等现实问题。因此研究分析影响中药栽培质量的因素将有利于科学化指导中药材栽培,稳定药材质量,保障用药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甘肃是我国道地药材优势产区和生产大省,当归、党参、黄芪、甘草等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国前列。但目前 中药材收获,尤其是根茎类中药材收获方式仍以传统人工作业为主,成本高效率低成为影响中药材产业可持续健康发 展和提质增效的不利因素。因此,大力推广适用于甘肃地域的根茎类中药材收获机,替换人工提升效率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12.
正岷县是全国有名的道地中药材主产区,位于甘肃省南部、定西市西南部,境内海拔2040~3754米之间,无霜期90~120天。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气候资源和多样性生态环境,适宜多种道地、优势地产中药材的生长发育,更为发展药材产业提供了先决条件。岷县当归又称"岷归",远销东南亚、港澳台及欧美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所产当归已有1700多年的药用历史和1500多年的种植历史,在中药配方中有"十方九归"之  相似文献   

13.
正当归是我国非常著名的中药材,目前已经在中成药力得到了广泛应用,我国作为一个当归种植历史悠久的国家。现阶段当归主要分布在我国甘肃省地区,由于当归的药用价值很大,因此需要积极了解当归高产栽培技术,掌握当归栽培要点,积极了解当归的生长特点和习性,并根据实际问题来提出了有效的无公害栽培技术方案,提高了当归产量。1当归高产栽培的环境分析1.1地区地貌和政县位于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区的南部,地处黄土高原  相似文献   

14.
当归为临夏州种植的主要大宗药材,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等功效。随着近年来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当归种植已成为临夏州中药材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进一步加快发展当归种植产业,本文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就临夏州当归种植产业的发展现状、生产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策略,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浅析定西地区中药材产业的发展优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玫宝,数千年来为我们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随着人类呼唤天然思潮的涌起及世界贸易组织的加入,中医药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作为全国中药材生产大省的甘肃省委、省政府把发展中药材产业纳入"工业强省"战略和"十五"计划之中,并列为实施西部大开发和结构调整的重点任务.定西地区是全省的中药材主产区和全国地道药材的重要产区,曾以资源丰富、品质优良、种植历史悠久而名扬中外.近几年来,地委、行署按照"发挥资源比较优势,发展特色经济"的工作思路,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抢抓机遇,把中药材作为四大支柱产业之一来发展.全区中药材种植面积迅猛扩大,专业化、规模化、基地化发展格局逐步形成,2002年种植面积达110万亩,占甘肃省中药材种植面积的1/2,占全国中药材种植面积的1/6.其中当归、党参、黄(红)芪等地产药材种植面积达70万亩以上,占全区中药材种植面积的64%,中药材产量达到16.5万吨,产值达11.1亿元.  相似文献   

16.
浙贝母在浙南规范化种植操作规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照中药材规范化生产技术要求,通过试验研究,从产地环境选择、栽培与管理技术、采收与加工技术等方面,制定浙贝母在浙南的规范化种植技术操作规程(SOP),保证药材的安全、有效、稳定、质量可控。  相似文献   

17.
中药材是甘肃省优势特色产业之一.为了保证药材的优质、安全、无公害、无污染,提供质量稳定可控的中药原料,国家科技部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都在积极探索中药材生产管理规范的实施和基地建设.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中药材病虫害课题组为了促进全省中药材产业的发展,经过多年研究,总结出了黄芪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规程.  相似文献   

18.
当归为甘肃省人工栽培的主要中药材之一,尤其是岷县等地生产的当归,以其优良的质量在国内、国际市场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因此,采用先进、科学的栽培技术,进一步提高当归的品质和产量,对增加甘肃省岷县当归产区农民收入、加快脱贫致富步伐具有重要意义.现将其优质丰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岷县中药材特别是当归生产历史与现状的调查、分析和研究 ,从地质学和药物学的角度 ,认为岷县在中药材种植方面比较优势突出 ,发展中药材产业资源优势明显并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针对这一优势 ,提出岷县中药材产业化发展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20.
富阳市西红花规范化种植生产技术操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照我国中药材规范化生产技术要求,结合富阳市渌渚镇和洞桥镇西红化生产实践,通过研究试验在总结西红花-水稻水旱轮作的栽培技术基础上,从产地环境选择、栽培管理措施、采收与加工方法等方面,制定富阳市西红花规范化种植生产操作规程(SOP),保证药材质量和生产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