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师近几年来在棉花膜下滴灌栽培上的配置形式有两种;一种是行距66+10厘米,一机3膜18行,1管3的机采棉配置;另一种是在机采棉配置的基础上延伸出来的行距50+10厘米,一机2膜16行,1管4的带状高密度配置。目前,在棉花配置上大面积采用带状高密度配置,不利于单产和效益的提高,建议非机采棉连队将行距66+10厘米配置改为51+20厘米,将50~55+10厘米配置改为46+15厘米。  相似文献   

2.
1.1 栽培槽 温室内北边留80厘米做走道,南边余30厘米,用砖垒成内径宽48厘米的南北向栽培槽.槽边框高24厘米(平放千层砖),槽距72厘米;为防止渗漏并使基层与土壤隔离,槽基部铺一层塑料薄膜,膜边用最上层的砖压紧即可。膜上铺3厘米厚的洁净河沙、沙上铺一层编织袋.袋上填栽培基质。  相似文献   

3.
具体为:233厘米为一带,地膜覆盖,玉米套种大豆、香瓜等。①膜上种花生,膜侧种玉米,空档内种大豆。4月15~25日,膜上种花生2行,穴距27厘米;5月1~10日.空档内种大豆3行;5月25日至6月1日,膜侧种玉米2行,株  相似文献   

4.
试验地设在81团10连滴灌1#2条田,面积5.5公顷,棉花品种为81—3,沙壤土,肥力中等;4月14日播种,干播湿出,采用1.25米膜,3膜12行;膜上点播,1膜1管4行,毛管铺在中间两行棉花中间,距边行40厘米,滴灌带滴头间距20厘米,滴头流量2.2升/小时。试验区设4个处理,3次重复。  相似文献   

5.
刘智 《河北农业》2007,(7):11-11
一、种植形式 130厘米一带,1行西瓜,2行棉花,西瓜种于沟内,棉花种于垄上,地膜覆盖,一膜两用,西瓜行距130厘米,株距43—65厘米,保证密度800-1200株,棉花大行85厘米,小行45厘米,株距27厘米,密度每亩3500株。  相似文献   

6.
选择杂交棉品种瑞杂816,设计2种稀植模式,一种是1膜3带3行,行株距配置为76厘米×8厘米,另一种是1膜3带4行,行株距配置为(76+10+66)厘米×11厘米,与常规栽培1膜6行、行株距配置(66+10)厘米×11厘米模式进行对比,调查杂交棉不同栽培模式对其生育期、生育性状、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杂交棉稀植有利于充分发挥个体优势,较常规栽培节约成本、提高产量,2种稀植模式中,1膜3带3行模式稍好于1膜3带4行模式。  相似文献   

7.
1甘蓝套玉米间作花缨萝卜和油菜或菠菜(120:40厘米宽窄行)3月初按宽行120厘米,窄行40厘米划行,宽行覆盖幅宽140厘米的地膜,在地膜上以行距35厘米,株距40厘米种4行早熟甘蓝;甘蓝行间按株距20厘米种一行花缨萝卜,共种3行:甘蓝株间种1穴油白菜或菠菜。两膜之间撒播油菜或菠菜,播后盖细土灌水。  相似文献   

8.
1.种植形式带宽1米,带内铺幅宽80厘米的微膜,膜上种植2行甘蓝,甘蓝小行距40厘米,大行距60厘米,株距33厘米,667平方米留苗4000株.玉米种在甘蓝行中间,株距23厘米,667平方米留苗2887株.  相似文献   

9.
建造合理的双层拱棚双层拱棚由内外两层大小拱棚组成。外拱棚跨度5.7~6.0米,拱顶高1.8米,长度视地块而定。拱架用长4-5米,粗2—3厘米的竹竿两根,尖端对接扎牢后,弯曲成半圆形拱架,两端插入地下40厘米。拱架间距50~60厘米,各拱架顶部和两侧腰部,分别用同样竹竿或8号铁丝相连以加固棚体。若遇雨雪天气,每隔4米设1立柱。棚体骨架建成后,用幅宽8米的聚乙烯耐老化膜或紫色转光膜覆盖,再用压膜线固定薄膜。也可用GRC架代替竹竿骨架。内棚是两个顶高80厘米,宽1.8之.0米的小拱棚。两小拱棚间留宽40-50厘米的人行道,小拱棚外侧与外棚边缘各留70-80厘米的空,用于放置草苫。  相似文献   

10.
我场于2006年初从师农科所引进棉花新品种标杂A1在农科站推广种植17公顷,平均籽棉单产367千克,在当年种植的几个品种中单产表现最高。2007年我场种植面积达720公顷,其中:常规滴灌种植面积638公顷,软管灌种植面积82公顷。全部采取3膜12行62+12厘米和20+70厘米配置,株距9.5厘米,膜上精量点播,平均667米。播量2.1千克。  相似文献   

11.
1地膜花生种植 1.1播前准备。选用生育期为70~90天的极早熟或中早熟品种。3月中、下旬开始整地,结合整地亩施优质有机肥5000公斤,磷酸二铵20公斤、尿素20公斤、硫酸钾10公斤。起垄栽培,垄高12厘米,底宽65~70厘米,上宽45厘米左右。一般用幅宽80厘米的地膜,将垄顶盖好,弯下来的部分盖垄两边的沟,垄沟内仅剩中间10厘米左右未盖膜,沟底宽20厘米左右。  相似文献   

12.
一、棉花早衰主要原因 1.多年连作 棉花多年连作,土壤中某些元素的缺乏,营养失调,导致棉花早衰。 2.地膜覆盖栽培 据测定,宽膜覆盖棉花侧根长度仅8~10厘米,较露地棉浅4.3厘米,较窄膜覆盖棉浅2.7厘米。地膜覆盖后,土壤通透性差,根系分布浅,影响中后期吸水、吸肥能力,导致棉花早衰。  相似文献   

13.
高畦暗灌可降低棚室湿度大棚黄瓜高畦暗灌能降低棚室空气相对湿度,减少霜霉病发生,提高土温,起到节水增产作用。一、方法在大棚内做高畦,宽1米,高25厘米~30厘米。在畦中挖沟,底宽15厘米~20厘米,深10厘米~15厘米,畦面覆盖1.3米宽膜。采取膜下灌...  相似文献   

14.
一、种植模式采用1膜3管14行;机械平地铺管、铺膜、打孔,人工移栽。地膜宽205厘米,黑色,厚度0.01毫米。膜上行距13.5厘米,膜上株距13厘米,交接行宽度50厘米。二、机械改制改制后的机械具有铺管、铺膜、打孔的功能,能适应205厘米超宽膜铺放工作。在铺膜装置前加装3套滴管带铺放装置。制作能覆土、膜上打孔的整体悬空式覆土滚筒:一是分别在滚筒中心和距中心左、右60厘米处加工出宽度可调的(4~6厘米)覆土环带;二是在滚筒外,按照行距13.5厘米、株距13.0厘米的位置要求,避开覆土环带,焊接上直径4~5毫米、长80毫米的膜上打孔钢钉。  相似文献   

15.
以220百米宽为一带,带内挖宽为40厘米、深20厘米的沟,两沟之间相距1801厘米。翌年3月下旬沟内施足底肥,浇足底水,地表见干时中耕耙平,用50厘米宽的地膜覆盖。4月初在膜中央打孔播种1行西瓜,株距25厘米,每667平方米留苗1200株。播后及时架设宽35厘米、高25厘米的小拱棚。5月下旬撤去小拱棚后,在地膜两侧距瓜苗25厘米处各种1行向日葵,窄行50厘米。宽行170厘米,穴距40厘米,每667平方米留苗1500株左右。  相似文献   

16.
西葫芦有机无土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施1 栽培槽 在温室内北边留80厘米走道,南边留30厘米,用砖垒成南北向栽培槽,槽内径48厘米,槽高24厘米,槽距72厘米;也可以直接挖半地下式栽培槽,槽宽48厘米,深12厘米,两边再用砖垒2层。槽内铺1层厚0.10毫米的塑料薄膜,膜两边用最上层的砖压住。膜上铺3厘米厚的洁净河沙,沙上铺1层编织袋,袋上填栽培基质。  相似文献   

17.
一、技术指标 1.目标产量 667米^2产量1100~1200千克。 2.株行配置 采用地膜覆盖栽培,平均行距45~48厘米(膜上行距35厘米,膜间距55~60厘米),株距22~24厘米。  相似文献   

18.
1.地膜谷子套种红芸豆开春施肥整地、耙耱平整后,于4月下旬遇雨趁墒铺膜,每2.1米一带,铺一幅80厘米宽的微膜。于5月10日前后在膜上打孔穴种3行谷子,窄行距30厘米,膜间宽行距150厘米,穴距30厘米,每穴留苗5株,每667平方米留苗15000株左右。同时膜间露地穴播4行红芸豆,小行距  相似文献   

19.
1 种植模式 一般采用“双品双层”1:2棉套棉模式,有两种种植模式:一是采用幅宽145厘米地膜,中间种一行“标杂A1”,株距30厘米,每亩保苗1587株,行距50厘米处各种当地早熟品种一行,株距15厘米,膜间行距40厘米,每亩保苗6349株;二是采用幅宽145厘米地膜,边行种植一行“标杂A1”,株距30厘米,亩保苗1670株,在距“标杂A1”50厘米处种两行当地早熟品种,行距33厘米,株距15厘米,膜间行距50厘米,亩保苗6633株。均留单苗,不留双苗。  相似文献   

20.
棉田套种小茴香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我团在棉田套种小茴香3333公顷,667米^2获纯效益700余元。 一、套种模式 套种棉田为滴灌棉田,地膜幅宽1.2米,1膜4行棉花,行株距配置全部采用机采棉模式,小茴香点播在膜上66厘米行间,1膜1行,穴距11厘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