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正1调整配电变压器三相不平衡工作现状一般要求配电变压器出口三相负荷电流的不平衡率不大于10%,低压干线及主要支线始端的三相电流不平衡率不大于20%。由于0.4 k V配电线路负荷接入采取单相二线制、二相三线制原因,在不同供电时段,很多配电变压器低压侧三相负荷产生不平衡现象,易发生单相过负荷现象,配电变压器容量得不到充分利用,增加线路损耗。变压器在三相负荷不平衡运行时,由于变压器绕组压降不  相似文献   

2.
正在低压电网中,照明用电及其他单相负荷用户多,峰谷差十分严重。如果没有认识到或忽视了均衡用电的重要性,容易造成三相负荷不平衡。根据线损理论分析计算可知,三相负荷平衡与不平衡,其功率损耗会相差很多。中性线截面积是相线截面积1/2的情况下,三相负荷分配不平衡时,线损要增加3—9倍。以上只是考虑了线路的功率损耗,同样道理,变压器的功率损耗也会  相似文献   

3.
低压电网中普遍存在功率因数低、三相不平衡及谐波等问题。为了提高功率因数与实现三相平衡,一般的做法是,在配电变压器的低压侧并联适当的电力电容器。运行中发现有电容器损坏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是谐波放大引起的。因此,在低压电网中进行综合补偿时应考虑谐波问题。对谐波的考虑分两种情况:一种是  相似文献   

4.
1 技术措施(1) 线路方面 :1导线截面的校正 :根据最大负荷和相应的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 ,与经济电流密度比较 ,如果负荷电流超过此导线的经济电流数值 ,应采取减少负荷电流或更换导线 ,架设第二回线路 ,加装复导线等措施。2三相负荷平衡 :一般要求配电变压器出口处的电流不平衡度不大于 10 % ,因为不对称负荷引起供电线路损耗的增加与电流不对称度的平方成正比。在低压三相四线制线路中线路的电流不平衡附加线损也是相当大的 ,定期地进行三相负荷的测定和调整工作 ,使变压器三相电流接近平衡 ,同时低压的零线电流也要接近零 ,这是无需任何…  相似文献   

5.
低压电网中普遍存在功率因数低、三相不平衡及谐波等问题。为了提高功率因数与实现三相平衡,一般的做法是,在配电变压器的低压侧并联适当的电力电容器。运行中发现有电容器损坏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是谐波放大引起的。因此,在低压电网中进行综合补偿时应考虑谐波问题。对谐波的考虑分两种情况:一种是对谐波值不超过国家标准的电网进行综合补偿时,主要考虑补偿电容器造成的谐波放大;一种是对谐波值已超过国家标准的电网进行综合补偿时,不仅要考虑谐波放大,还要考虑谐波的滤除。C型电力滤波器因其独有的优点,非常适用于电力综合补偿中的谐波滤…  相似文献   

6.
正低压电网三相负荷不平衡对高低压电网、配电变压器、用电设备均会造成一定危害。随着农村非照明电器设备的增加,农村低压电网的三相负荷随着时间、季节的不同而变化,且幅度巨大,直接导致供电质量下降、供用电安全隐患增加,如何解决这种动态的三相负荷不平衡问题,成为供电企业的当务之急。1当前解决低压电网三相负荷不平衡的主要办法一是将单相负荷分散、均衡地接在不同相线的不  相似文献   

7.
正配电变压器是配电网络最重要的构成设备之一,配电变压器三相负荷一旦不对称,就容易引发供电故障,就会降低供电可靠性,对客户用电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在10 kV配电网中,一般情况下三相负荷电流是平衡的,三相负荷电流平衡时,零序电流很小或为零。当三相负荷电流不平衡时,在系统中产生零序电流或高次谐波,零序电流或高次谐波达到一定极限数值后就会引发线路接地或跳闸故障,这些故障直接影响着供电可靠性。  相似文献   

8.
农村普遍采用三相四线制供电方式,由于三相负载和单相负载并存,如果三相负载分配不均,配电变压器在运行中就存在着三相负载不平衡问题。笔者通过对本县100台配电变压器进行调查,所带三相负载基本平衡的占10%;不平衡但不超出规程规定的占35%;三相负载严重不平衡的占55%。可见,农村配电变压器三相负载不平衡运行在低压电网中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1 配电变压器三相负载不平衡运行的危害1.1增加了变压器的损耗 配电变压器功率损耗包括空载损耗(也叫铁损)和负载损耗(也叫铜损)。空载损耗基本是个恒量。负载损耗是随变压器所带负荷变化而变化的,并与负载电流的平方成正比。当三相负载不平衡运行时,变压器的负载损耗可以看成三只单相变压器的负载损耗之和。配电变压器在相同输出容量的情况下,不对称运行增大了变压器的损耗。1.2降低了变压器的出力  相似文献   

9.
在农村低压电网中,由于单相负荷的存在,往往造成三相负荷不平衡,这样不仅增加了线路损耗,而且影响到配电变压器安全经济运行.笔者多次参加对乡镇用电承包及线损超指标原因的实际调查和分析,发现一些乡镇线损偏高的原因,其中就存在着低压线路三相负荷不平衡,有的低压线路  相似文献   

10.
<正>在低压三相四线制供电系统中,由于用电客户大多为单相居民,负荷电流大小不同、用电时间不同,导致多数供电台区存在着三相电流不平衡问题,并且这种电流不平衡的发生无规律性,更无法事先预测。三相电流不平衡对供电台区的影响主要包括3个方面:损耗方面,变压器和线路损耗增加,变压器出力降低,电能转换效率下降;电能质量方面,导致用户端三相电压偏差较大,电压质量得不到保障;据资料统  相似文献   

11.
正居民住宅小区采用的是0.4 kV三相四线制供电方式,因单相家用电器如:电饭锅、电磁炉、电水壶等用电设备功率较大,不能均匀分布在三相线路上,用电时间不同步,导致三相用电负荷不平衡,并且三相电流大小在变化中。目前已有一些三相负荷不平衡补偿措施,因系统所含谐波分量及其他因素的存在,补偿后的效果不尽相同。不能因三相负荷不平衡,就逐条线路进行补偿,这不是长久之策,并会增加日后维护工作量,降低供电可靠率。为此  相似文献   

12.
<正>目前,农村配电变压器低压侧基本上都是星形接线,低压供电方式除纯动力线路采用三相三线制外,大都采用三相四线供电。其中性线(零线)的作用是:当三相负荷不平衡时,保证各相电压仍然对称,都能正常工作,如果一相发生断线,也只影响本相负荷,而不影响其他两相负荷。但如果中性线因故开路,当三相负荷不平衡时,势必引起各相电压的畸变,破坏各单相负荷的正常工作,所以在三相四线供电线路中,中性线是绝对不允许开路的。但实际上,由不同原因造成的中  相似文献   

13.
正配电网电压调整与治理,应根据变电站母线电压、中低压线路供电半径及负载水平、配电变压器台区出口电压、配电变压器容量及负载水平、配电变压器低压三相负荷不平衡度、用户电压等情况,综合分析,按照变电站、线路、配电变压器台区逐一制定整改措施。1运维管理措施1.1健全相关规章制度严格执行配电网运行规程相关巡视周期要求,强化配电网中、低压无功补偿装置运维管理,及时发现并处理缺陷。每年开展一次无功补偿装置检查及无功实  相似文献   

14.
在茶叶产区,大功率制茶机械三相负荷不平衡会导致其中某相电路电流异常偏高,大电流会引起线路设备发热,轻则烧坏表计、低压线路,重则烧坏配电柜、配电变压器引起火灾造成财产损失,危害人身安全.基于此,对开展大功率制茶机械三相负荷线路优化改造,对电路接线方式进行优化,使三相负荷平均分配到三相,解决了茶叶产区三相负荷不平衡问题.  相似文献   

15.
农村电网中,35kV及10kV线路的管理工作普遍受到重视,所以线损和功率因数合格率比较高。但在低压台区,由于存在配电变压器无功补偿容量不足、三相线路负荷不平衡、电能表计量不准、管理不到位等因素,造成低压线路线损高、功率因数低,所以,加强低压台区管理、降低台区线损工作应该受到重视。现将工作中的一一些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正>在配电网中三相电流不平衡是普遍存在的现象,不平衡电流会增加线路及变压器的铜损、变压器的铁损,降低变压器的出力,甚至会影响变压器的安全运行;会造成三相电压不平衡从而降低供电质量,甚至会影响电能表的计量精度造成损失。三相电流平衡装置将电网不平衡电流治理与智能台区集成在一起,实现对智能台区中多级智能断路器与智能管理器进行统一系统化监控管理,其主要的设  相似文献   

17.
低压电网的三相不平衡一直就是困扰供电企业的主要问题之一,低压电网大多是经10/0.4 kV变压器降压后,以三相四线制向用户供电。在运行中,单相用户的不可控增容、大功率单相负载的接入以及单相负载用电的不同时性等,造成了三相负载的不平衡。三相不平衡导致相线损耗增加,而且使中性线上有电流流过,产生损耗,从而使线损大大增加。  相似文献   

18.
在生产、生活用电中 ,三相负载不平衡时 ,使变压器处于不对称运行状态。不但造成变压器的损耗增大 ,甚至会导致变压器烧毁。根据变压器运行规程规定 ,在运行中的变压器中性线电流不得超过变压器低压侧额定电流的 2 5 %。为此 ,对三相负载不平衡造成对变压器的危害 ,结合我所供电的情况 ,进行浅析。(1) 三相负载不平衡将增加变压器的损耗 :变压器的损耗包括空载损耗和负载损耗。正常情况下变压器运行电压基本不变 ,即空载损耗是一个恒量。而负载损耗则随变压器运行负荷的变化而变化 ,且与负载电流的平方成正比。当三相负载不平衡运行时 ,变…  相似文献   

19.
1 变压器负荷不平衡对系统的影响 1.1 增加线损 配电变压器三相负荷不平衡时,线损增加表现在两部分:一是增加配电变压器损耗;二是增加线路损耗.  相似文献   

20.
阐述了农网配电变压器三相负荷不平衡的原因及配电配电变压器三相负荷不平衡的危害,根据配电变压器三相负荷不平衡度的概念,提出了配电变压器三相不平衡管理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