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多清洁能源互补的微电网供电模式是解决偏远地区供电问题的一种有效途径,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可再生能源结合起来可以提高供电的可靠性、稳定性,因此文章首先分析了风光沼储分布式发电系统特性,并以此为基础构建微电网能源系统数学模型和目标函数,在约束条件下,利用改进型粒子群算法优化目标函数以获得最优配置。最后,以某农业园区微电网建模,对所提方法的有效性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采用改进型粒子群算法搜索能力更强,该优化配置具有较好的工程价值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2.
对于分布式电源光伏并网运行系统,为了减少分布式光伏系统的随机性问题对电力系统的影响,利用储能降低预测误差来解决分布式光伏随机波动的问题。基于随机数学中的copula函数建立分布式光伏发电出力的条件预测误差模型,利用遗传算法对模型中的参数进行极大似然估计。设置分布式光伏的收益最大为优化目标,然后将补偿分布式光伏预测误差的区间函数作为约束条件加入储能容量配置的模型中。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的储能配置模型的经济性和准确性均优于不考虑预测误差分布模型。  相似文献   

3.
直流微电网中不存在无功功率流动,系统稳定与功率平衡主要由母线电压衡量。在直流微电网孤立运行中,受到分布式电源间歇性波动于负载变化的影响,直流母线电压会出现波动和小范围突变的情况,对挂接在母线上的设备与负载稳定供电造成不利影响。对此,文章探讨了直流微电网孤立运行的优化措施,主要利用蓄电池充放电解决直流母线电压波动的问题,并进行了仿真实验。结果显示采用本文提出的优化措施能够有效抑制外界环境变化造成的可再生能源功率输出波动,确保了供电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4.
针对典型配置下(单辐射和单联络)分布式电源接入问题进行了研究,构建了在电压不越限的条件下以网损最小为目标的分布式电源优化配置模型。对于单辐射线路,目前研究多使用智能算法且已较为完善,但考虑智能算法复杂,所需数据较多,而实际工程中能采集的数据有限,而又需要快速判断新能源准入容量与最优配置的问题,因此除智能算法外,本研究提出一种比较简化的实用方法,针对负荷分布规律,寻求单个新能源接入配电线路的最大接入容量和优化配置,用以指导工程实践;对于单联络线路,目前鲜有对该配置下的分布式优化配置的研究,相关结论几乎为空白,因此提出该研究,采用MATLAB仿真探索单联络线路分布式电源优化配置规律,为电网建设提供有利指导,并进一步丰富典型配置下的分布式电源优化配置。  相似文献   

5.
<正>当前,分布式电源作为可再生清洁能源综合利用的理想方式,通过在负荷端附近建立小规模电源与主供电网相结合的供电模式,缓解传统供电模式产生的电能质量、可靠性、环境保护等诸多问题。分布式电源的引入使配电系统从单电源辐射网络变为双端或多端有源网络,对原有配电系统的运行控制及保护方式产生影响,同时增加了配电网运行管理的复杂性。本文针对内蒙古呼伦贝尔地区建设的分布式发电/微电网项目,简要分析了分布式电源/微电网系统的运行控  相似文献   

6.
利用Advisor整车仿真模型,提出一种以特定循环行驶工况下整车燃油经济性为优化目标,将能量元件尺寸和控制策略参数共同作为优化变量的燃烧电池混合动力汽车能源系统综合优化配置方法.最后通过实例对此优化配置方法进行了分析和有效性验证.  相似文献   

7.
在研究取水泵站能量模型及能效开环优化控制基础上,提出一种系统级的运行效率模型预测控制方法.本控制方法以定速泵运行状态为优化变量,以泵站总能源费用最小为目标.目标函数融入了分时电价及取水口水位等变量,并处理了总用水量、清水池水位高低限等约束.以一座配置定速泵的取水泵站为例,对开环优化及模型预测控制方法分别进行了仿真研究和对比分析.验证了能效模型预测控制方法的有效性及其处理变量预测误差的性能.提出的控制方法还能实现需求侧优化管理,有助于电网“移峰填谷”策略的实施.  相似文献   

8.
基于多目标模糊规划的灌区多水源优化配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付强  肖圆圆  崔嵩  刘东  李天霄 《农业机械学报》2017,48(7):222-227,221
以黑龙江省和平灌区为例,构建基于多目标模糊规划的灌区多水源优化配置模型,该模型能够在提高农业灌溉用水净效益的同时有效减少农业灌溉水量,促进和平灌区多水源高效配置。采用具有非线性隶属度函数的模糊多目标规划求解模型,得到不同流量不同水源下的最优配水方案。结果表明:不同流量水平下水稻不同生育阶段均存在缺水现象,低流量下需从柳河水库引入外调水才能保证水稻的最小需水量。为保证灌区整体效益,按照引水工程、提水工程、井灌工程的先后顺序进行配水,并得到多目标配水模型在不同情景下的运行稳定情况。该模型可以高效地进行灌区多水源在作物各生育阶段的优化配置。  相似文献   

9.
随着风能、光能等清洁新能源的应用日益广泛,为社会与生活带来了更多便利,并提供了能源基础。由于风能与光能的不稳定性,独立电网发电会给负载带来很多的不便之处,因此建立风光互补系统,一来可以提高电网的稳定性,另一方面可以增加电网的运行效益,本文研究的就是风光互补微电网的优化运行。在建立微电网数学模型的基础上,运用粒子群算法对微电网中的几个变量进行优化仿真,通过一系列分析得到微电网的最大收益。  相似文献   

10.
微电网可协调分布式电源与大电网之间的关系,并以其运行的经济性在电力系统中得到推广。综合考虑蓄电池的相关约束及微电网与电网交换功率约束,建立了以调度周期内供电总成本最小为目标的微电网日前经济调度模型,由于模型中存在离散变量,故采用改进粒子群算法进行求解。以某微电网为例进行建模与求解,得到微电网日前经济调度方案,有效实现了微网的经济运行。  相似文献   

11.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类对水的需求量的增加和供水量减少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合理配置有限的水资源显得非常重要。本文运用多目标规划理论建立了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多目标优化配置模型,该模型以社会、经济、环境的综合效益最大为目标,用粒子群算法求解,得到银川市规划年(2020年)3种不同保证率下的优化配置方案,为银川市水资源管理问题提供了科学依据。结果表明,所建模型合理、可行,算法有效。  相似文献   

12.
灌溉用水优化配置模型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了灌溉用水优化配置模型的研究进展,并分别从目标函数个数、时空尺度差异、作物种类、灌溉水源、模型个数、优化方法等角度进行了分类。通过分析各类灌溉用水优化配置模型的优缺点,指出了根据灌区水源情况联合调度地表水和地下水,并充分考虑灌区各因子的时空差异,建立多目标、多约束耦合模型,同时兼顾生态用水,是今后灌溉用水优化配置模型的研究重点。通过对灌溉用水优化配置模型的综述,旨为有效地缓解灌溉用水紧张的状况,实现灌区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3.
天津市水资源多目标优化配置模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水资源优化配置的基本概念着手,分析了天津市水资源现状,将水源划分为北三河山区、北四河平原以及淀东清南平原3个区域,用户分为生活、工业和农业3大类,建立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目标的多目标优化配置模型,采用LINGO优化求解器中的目标规划方法对模型求解,得到同时满足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优供水原则及配置方案,并且提出相关的政策法规建议,为缓解和解决天津市水资源短缺问题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孙民荣 《农村电工》2006,14(1):40-40
实现电压及无功综合控制,对于提高电压合格率和降低网损有很大的作用。目前从整个电网考虑,在电网规划阶段,主要以电网投资和运行费用最小为目标,对无功电源的位置和容量进行优化,实现无功电源的合理规划和配置,并根据电网的潮流分布情况确定电网的运行方式,减少无功功率在电网中的流动。在电网建成后,主要以无功功率交换最少为目标,对电网运行方式进行优化。  相似文献   

15.
基于循环经济的城市污水多目标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依据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进行城市污水资源的综合利用,核心在于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在对城市水资源综合利用系统分析的基础上,采用经济和水量双目标层次分析方法,建立城市污水多目标优化配置模型,运用MatLab工具软件,进行模型的优化结果分析。以天津市2004年的水资源统计数据为基础,进行实例研究,在污水回用量约束下,依据污水资源化利用率最大和产业用水经济效益最大的目标,建立模型并求解,获得污水优化配置方案。  相似文献   

16.
武汉市水资源合理配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武汉市多水源、多输水工程、多用户的复杂水资源系统的实际状况,并针对目前大多数配置模型只考虑水源、用户之间的配置,忽略了供水工程的配置调度作用,提出了基于水源-供水工程-用户的大系统多目标配置模型,并综合运用大系统分解协调,总体线性优化及Matlab优化工具箱求解模型。该模型能突出供水工程在水资源配置中的作用,通过计算,明晰了水源-工程-用户之间的供水关系,为指导武汉市水资源合理开发,优化配置提供切实可行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简要介绍了我国农村地区微电网的几种典型供电模式,研究分析了农村偏远地区独立微源类微电网、多能互补类微电网供电模式,根据交直流供电形式、离并网类型、微电源接入形式、微电源类型4个方面,提出了农村偏远地区微电网供电模式配置方法,并结合具体案例,使用微网系统优化设计软件和DlgSILENT软件进行了仿真计算,验证了农村偏远地区微电网供电模式配置方法的科学合理性。  相似文献   

18.
正1技术措施1.1降低配电变压器损耗,改善电网功率因数(1)合理配置变压器的容量和数量,使变压器容量与用电负荷相匹配,防止变压器轻载或过载运行,确保变压器在经济负荷下运行。(2)合理调整负荷,优化电网结构。针对农村用电负荷季节性强,用电高峰和低谷负荷差较大的实际情况,可采用"母子变"供电方式,以能满足实际所需负荷为标准,投入不同容量的变压器,确保电能损耗最低。对于农业排灌等季节性较强的专用配电变压器,在不用电季节可停止运行。  相似文献   

19.
结合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自身特点,构建包含缺水量最小与抽水量最小2个目标的多目标优化调度模型,并将一种基于NSGA-Ⅱ算法的多目标优化技术应用于模型求解,得到问题的Pareto最优解集,最后采用基于组合权重的多属性决策方法对生成的非劣方案集进行评价,从而获得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湖泊群系统的最优水量调配方案。结果表明,对比常规调度,该方法能有效降低系统总缺水量及工作能耗,使系统水资源得到更为科学合理的配置,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为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运行管理及未来实时优化调度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0.
多元能源互补优化有利于充分发挥并组合利用不同电源的出力优势。为应对风电、光伏装机容量不断增长所带来的新能源消纳与电网调峰问题,构建一种风光水火储多能互补双层优化调度模型。首先考虑多能互补优化调度问题涉及众多决策变量与约束条件,为降低模型求解的复杂度,选择以多种能源的出力特性与互补关系为切入点进行合理化分层;然后综合考虑源荷协调、清洁能源消纳、发电经济性等应用需求,将模型划分为以净负荷方差最小与清洁能源发电量最大为目标的风光水储联合优化调度上层模型,和以火电机组运行成本最小为目标的火电机组优化调度下层模型,并将上层联合优化调度得到的净负荷曲线作为下层火电机组优化调度的约束条件;最后以IEEE30节点系统为例,设置3种典型的调度场景进行仿真对比,采用MATLAB平台CPLEX求解器进行求解,结果表明:风光出力的反调峰性会扩大净负荷的峰谷差和方差,增加火电调峰备用的压力,造成发电成本和机组损耗的增加;水电参与多能互补对系统净负荷波动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能有效缓解电力系统调峰压力;储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平抑净负荷波动与提高清洁能源发电量的矛盾,所提优化调度模型可以有效平抑源荷波动,促进清洁能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