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发电——分布式发电/分布式电源(Distributed Generation)已成为当前研究热点[1–3],新能源发电的优点已显而易见。但风能和太阳能的随机性导致了它们不能连续稳定地供电。因此,利用可再生能源的混合发电系统(Hybrid Power System)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这种混合能源发电系统与负荷一起组成一个微网(Micro Grid),进行发电、储能和电能分配。因此,混合发电系统可解决大电网不能到达的偏远地区的供电问题。同时,如果条件允许,也可并网运行,与大电网进行能量交换。  相似文献   

2.
风能—太阳能混合发电系统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风能、太阳能混合发电系统进行一年四季均衡供电,为无电网地区提供可靠的电力供应,报道了发电系统的构成和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3.
为缓解乌鲁木齐地区环境污染状况,系统地研究了该地区独立风-光-蓄混合发电系统,提出了基于直流总线的独立风-光-蓄混合发电系统结构,对混合系统中的风力发电机、光伏模块及铅酸蓄电池等关键部件进行建模,经济模型采用总净现值成本和平准化能源成本模型,可靠性模型采用负荷失电率.依据乌鲁木齐地区风能、太阳能和户用负载数据,利用遗传算法对该地区独立风-光-蓄混合发电系统进行优化设计.结果表明:独立风-光-蓄混合发电作为一种新型发电方式,可以减少环境空气中总悬浮颗粒物、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污染物的排放.优化的混合发电系统包括1台风力发电机、12.561 1 m2的光伏模块和14.701 9 kW·h的铅酸蓄电池,负荷失电率为0.019 8,系统最小总成本为87 262元.  相似文献   

4.
正农村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较为薄弱的地区,其电网基础设施相对落后,普遍存在负荷分布广、密度低、距离远等问题,供电投资大且运行损耗高~([1])。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能源发电技术得以应用与推广,全面推进电网智能化建设已成为我国电力改革的主要研究方向~([2])。微电网具有促进分布式发电并网,提高供电可靠性等优点~([3]),可为农村电网升级改造提供新的建设方  相似文献   

5.
简要介绍了我国农村地区微电网的几种典型供电模式,研究分析了农村偏远地区独立微源类微电网、多能互补类微电网供电模式,根据交直流供电形式、离并网类型、微电源接入形式、微电源类型4个方面,提出了农村偏远地区微电网供电模式配置方法,并结合具体案例,使用微网系统优化设计软件和DlgSILENT软件进行了仿真计算,验证了农村偏远地区微电网供电模式配置方法的科学合理性。  相似文献   

6.
《农村电气化》2019,(7):12-14
1背景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乡村发展战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推进农村电网建设与发展,实现再电气化,国网蒙东电力基于低负荷密度供电区域农村经济的发展与供电负荷电网的发展数据关系,提出中低压电网建设为乡村振兴、乡村发展战略的基础建设需求和建设方向,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与思考。在低负荷密度供电区域内实现了农网投入与地方经济发展协同配套,走出一条适合蒙东地域特点的农村配电网建设之路,为地区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彰显了央企责任形象。  相似文献   

7.
<正>当前,分布式电源作为可再生清洁能源综合利用的理想方式,通过在负荷端附近建立小规模电源与主供电网相结合的供电模式,缓解传统供电模式产生的电能质量、可靠性、环境保护等诸多问题。分布式电源的引入使配电系统从单电源辐射网络变为双端或多端有源网络,对原有配电系统的运行控制及保护方式产生影响,同时增加了配电网运行管理的复杂性。本文针对内蒙古呼伦贝尔地区建设的分布式发电/微电网项目,简要分析了分布式电源/微电网系统的运行控  相似文献   

8.
风光互补发电系统优化配置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风能、太阳能发电系统的构成机理与基本模式;分析了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可以根据用户的用电负荷情况和资源条件进行系统容量的合理配置;归纳了收集数据、调查负荷状况的特征、确定供电份额、计算蓄电池容量、确定系统结构和编制投资预算及发电成本等风光互补发电系统优化设计步骤;指出了风光互补发电系统运行过程中的特征。介绍了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9.
在农村配电系统中,以架空配电线路为主,大多数配电线路是幅射状供电模式,具有电力负荷分散、负荷密度小、配电线路较长、分支线路多的特点。针对农村配电网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正1光伏发电系统在农村建设的可行性(1)产权明确,便于选址。在农村,房屋一般都是独栋房,屋顶产权明确,想要建设光伏发电系统随时都可以进行。另外,在水面、荒山、滩涂都可以建设光伏发电系统。(2)房屋密度低,便于建站。农村地区房屋密度低,房屋面积相对较  相似文献   

11.
大力发展适合我国地域分布的分散式电源发供电技术,是相对于集中式供电方式而言。分散式电源是指小型发供电系统,分散的布置在负荷附近,提高供电效率、供电品质,减少兴建和改善输配电线路,是一种投资省、能耗低、可靠性高的灵活能源系统,对我国农牧地区、偏远地区和落后山区是一种必不可少的、最佳的发供电模式。  相似文献   

12.
多清洁能源互补的微电网供电模式是解决偏远地区供电问题的一种有效途径,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可再生能源结合起来可以提高供电的可靠性、稳定性,因此文章首先分析了风光沼储分布式发电系统特性,并以此为基础构建微电网能源系统数学模型和目标函数,在约束条件下,利用改进型粒子群算法优化目标函数以获得最优配置。最后,以某农业园区微电网建模,对所提方法的有效性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采用改进型粒子群算法搜索能力更强,该优化配置具有较好的工程价值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决多能互补发电系统中根据经验进行容量配置而导致成本高、可靠性低的问题,对风力发电机和光伏阵列的容量利用粒子群优化方法进行配置,抽水蓄能的容量利用整体-局部法进行优化配置.通过年负荷、年风能资源和年太阳能资源等初步配置其容量;再根据月负荷、月风能资源和月太阳能资源等进行校核、调整;最后,根据典型日负荷及相应的风能资源和太阳能资源等对其容量做进一步完善.以一套海岛孤网风-光-抽蓄-海水淡化系统为例,利用整体-局部法对系统中的抽水蓄能进行了优化配置.结果表明:利用年数据进行初步配置后,配置抽水蓄能机组容量为120 kW;在月校核过程中,根据月负荷失电率的要求,需将容量调整至420 kW;由于日负荷及风能资源和太阳能资源的波动性,存在一定的失电率,则需在日校核过程中配置一定量的蓄电池.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决多能互补发电系统中根据经验进行容量配置而导致成本高、可靠性低的问题,对风力发电机和光伏阵列的容量利用粒子群优化方法进行配置,抽水蓄能的容量利用整体-局部法进行优化配置.通过年负荷、年风能资源和年太阳能资源等初步配置其容量;再根据月负荷、月风能资源和月太阳能资源等进行校核、调整;最后,根据典型日负荷及相应的风能资源和太阳能资源等对其容量做进一步完善.以一套海岛孤网风-光-抽蓄-海水淡化系统为例,利用整体-局部法对系统中的抽水蓄能进行了优化配置.结果表明:利用年数据进行初步配置后,配置抽水蓄能机组容量为120 kW;在月校核过程中,根据月负荷失电率的要求,需将容量调整至420 kW;由于日负荷及风能资源和太阳能资源的波动性,存在一定的失电率,则需在日校核过程中配置一定量的蓄电池.  相似文献   

15.
基于混合系统理论.从功率平衡的观点研究了风光混合发电系统的能量管理策略,分析得出了多能量源之间的功率分配及工作模式切换律.该方法能有效提高系统稳定性和混合发电系统整体性能;同时,该方法还为多能量源混合系统的分析提供了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正>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城市建设的深入推进,对当今配电网规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就新兴的分布式电源技术、网格化管理方式对配电网规划的影响进行研究,同时提出了对现代配电网规划评价的基本要素。1研究要素1.1分布式电源相较于传统供电模式,采用分布式发电系统提供电能具有如下优点:分布式发电多采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或微型燃气轮机,不需要建设大规模发电厂、变电站和配电站,建设工期短且投资规模小;分布式电源靠近电力用户,一般可以直接就近向负荷供电,输配电损耗较小且建设简单;分布式发电系统具有很高的能源利用率,综  相似文献   

17.
配电网连接发电、输电、变电系统以及终端用户,其供电可靠性直接影响用户体验。供电能力是配电网评估时的一个重要参考指标,合理计算配电网的供电能力可以反映电网的负荷供应能力以及薄弱环节,为配电网规划和运行提供参考和依据,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供电承载力建设是宁波多元融合高弹性电网建设的重要内容,宁波供电公司分别从输变电设备动态增容、电网运行方式优化、负荷侧弹性提升、政策制定推动储能发展4个方面提出电网供电承载力提升方法,并在宁波电网夏季极端高负荷和假期低负荷运行情况下,充分利用各项措施实现电网供电承载力弹性变化,使其满足电网正常运行条件,为浙江地区多元融合...  相似文献   

19.
农业灌溉在甘肃省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较低的农业灌溉电价与单位售电成本价格倒挂。由于省内消纳市场空间不足、系统调峰能力有限、外送能力不畅等因素使得新能源出力受限,甘肃成为全国弃风弃光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文章提出农灌负荷由新能源供电的方法,并通过对典型地区农灌负荷新能源供电能力分析、经济效益测算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对缓解电力公司农业排灌售电成本亏损、地区弃风弃光问题、及地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根据国家电力总公司关于加快“乡镇电网改造和电网、电价统管”的意见和原电力工业部规程要求,结合我县的工作实践,浅谈农村电网改造中应注意的几个技术问题。1合理规划,制定改造方案11按居民区的规划、供电负荷密度、供电半径,首先确定供电中心,也就是负荷最大的地方,选好台(所)位置。12消灭卡脖子线路、迂回供电线路,匹配好各项负荷数据,保证末端电压在高峰时达到国家要求的电压标准。否则将造成电压过高或过低,烧坏电视机、电冰箱、空调机等电器设备。13改造时配变的负荷按照长远规划、负荷密度应以小康生活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