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6 毫秒
1.
水稻壮秧剂在早稻育秧上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了水稻育苗壮秧剂在江西省早稻育秧上的应用效果和最佳施用量。结果表明,湿润育秧、旱育秧、塑料软盘育秧施用壮秧剂不仅能提高秧苗素质有效地防治秧苗立枯病的发生,而且水稻产量平均增产8.5%。生产上应用时,早稻湿润育秧施用量以60g/m^2为佳,旱育秧壮秧剂的施用量以70g/m^2为宜,塑料软盘育秧壮秧剂每盘的施用量以10g为最佳。  相似文献   

2.
熊飞 《科学种养》2008,(11):6-7
水稻使用壮秧剂旱育秧,是农户目前主要育秧方式之一。由于部分农户对壮秧剂产品性质不够了解,旱育技术掌握不当,在旱育秧过程中,常出现不同程度的死苗现象。现将水稻旱育秧常见问题与对策简要介绍如下,供农民朋友参考。  相似文献   

3.
为进一步完善平塘县水稻旱育稀植栽培技术 ,2 0 0 0年进行“壮秧剂”应用试验。1 材料及方法1 .1 试验材料供试品种为K优 5号 ,水稻“壮秧剂”为牡丹江壮秧剂厂生产。1 .2 试验方法共设 4个处理 ,其具体是 :A、水稻“壮秧剂”1 0kg/1 5m2 ;B、水稻“壮秧剂” 1 2 5kg/ 1 5m2 ;C、水稻“壮秧剂”1 5kg/ 1 5m2 ;D、对照 (未施壮秧剂 )。采用随机区组排列 ,小区试验 ,处理 4个 ,小区面积 1 3 33m2 ,重复 3次 ,株行距1 6 6 7cm× 2 0cm ,每小区栽 1 0 0 0穴 ,每穴栽基本苗 3~ 4株 ,区间走道 33cm ,处理间走道 33cm ,四周设保护行。1 .…  相似文献   

4.
熊飞 《科学种养》2008,(11):14-14
近日,笔者在下乡指导农业生产时发现,有的农户在使用水稻壮秧剂旱育秧时,将壮秧剂与肥土拌匀后不仅用于垫底,同时还用于盖稻籽,以为这样才更加“保险”,其实这种做法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5.
育秧组合技术对机插秧秧苗素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杂交稻组合Ⅱ优838为材料,采用三因素再裂区试验,研究了育秧组合技术对机插秧秧苗素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秧苗素质以塑盘旱育秧最优,编织布育秧秧苗素质较差,但其育秧成本最低。浸种处理的秧苗在秧龄、茎基宽和干物重等方面显著高于对照。壮秧剂对秧苗生长的促进作用大于"旱育秧姆",在培养适龄机插秧壮秧剂更加有利。但在培育超秧龄的大苗机插秧方面,旱育保姆更能控制苗高。在中小秧龄下,以塑盘旱育秧+浸种处理+0.75kg壮秧剂拌80kg土的组合技术最优;在长秧龄下,以塑盘旱育秧或编织布旱育秧+短时间浸种+旱育保姆保衣或壮秧剂结全旱育保姆包衣技术组合最适宜。  相似文献   

6.
机插育秧专用肥对秧苗素质及产量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机插秧育秧专用肥不同品种、不同用量对机插稻秧苗素质及产量影响的研究表明,机插秧专用肥壮秧剂、育苗伴侣、育秧肥都有较好的培育壮秧效果,育苗伴侣不同用量对机插秧的秧龄有调控作用,移栽秧龄为15~20d的适宜用量为20~40g/盘,移栽秧龄为20~25d的适宜用量为40~60g/盘,移栽秧龄为25~30d的适宜用量为60g/盘.  相似文献   

7.
育秧方式和壮秧剂对抛栽早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杂交水稻桂两优2号为试材,设土床旱育秧(A1)、编织布旱育秧(A2)、塑盘旱育秧(A3)、编织布湿润育秧(A4)、塑盘湿润育秧(A5)5种育秧方式及壮秧剂处理2个因素,研究育秧方式对抛栽早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抛栽后立苗最快的是A2,其次是A3和A5,A1和A4最慢;分蘖最快、数量最多的是A2,其次是A1,A4分蘖最慢、数量最少;干物质积累A2具有明显优势,其次是A3、A5和A1,A4积累最少;A2的产量最高、产量性状较好,A4产量最低、产量性状较差,其他处理的产量及性状介于A2与A4之间。施用壮秧剂可促进早稻生长,改善产量性状,提高产量。育秧方式与壮秧剂交互作用对早稻产量及主要性状有显著影响。综合早稻生长和产量及性状看,本试验条件下最适合的育秧方式是编织布与施壮秧剂组合旱育秧。  相似文献   

8.
水稻旱育秧几种调理剂比较试验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旱育秧技术在南方地区大面积推广以来,收到了很好的增产效果,发展速度迅猛。但是,该项技术存在育秧技术复杂,农民掌握难度大,又由于技术到位率不高,农技推广人员较少,难以发挥技术效果等诸多问题。黑龙江省农业科研单位研制的水稻旱育秧壮秧剂,北京移栽灵科技...  相似文献   

9.
水稻旱育秧施用壮秧剂具有简化育秧程序、培育矮壮秧、防治立枯病等功效 ,是水稻旱育稀植栽培技术推广的发展方向。为贵州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研制了一批新型壮秧 ,进行产业开发 ,以提高旱育稀植规范化水平 ,促进水稻旱育稀植高产栽培技术的广泛推广应用 ,并于 2 0 0 0年在全省 5个县 (市 )进行了试验。1 材料与方法1 1 试验地点试验在遵义市农科所、余庆县、罗甸县、瓮安县和岑巩县等 5个县 (市 )实施。1 2 试验设计1 2 1 试验壮秧剂参试壮秧剂为 12个 ,即秧圣 1号、秧圣 2号、秧圣 3号、秧圣 4号、秧圣 5号、秧圣 6号、秧圣 7号、秧圣…  相似文献   

10.
1水稻旱育秧田种苗期病害防治问题 水稻旱育秧田主要病害有恶苗病、立枯病(由镰孢菌、腐霉菌、丝核菌等引起)、青枯病等.水稻旱育秧田育苗常采用药剂浸种、消毒、床土调酸、施肥和苗期喷药等措施防治病害和培育壮秧.  相似文献   

11.
壮秧剂对不同基因型超级稻秧苗素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壮秧剂对不同基因型超级稻秧苗素质的影响,以不同基因型超级稻(超级杂交稻品种‘两优培九’、超级常规稻品种‘胜泰一号’、‘桂农占’和‘玉香油占’)为试验材料,在常规育秧和壮秧剂育秧条件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壮秧剂对不同基因型水稻具有显著的影响:株高分别比对照显著降低了22.06%~43.44%;秧苗茎基宽显著增加了35.04%~54.72%,单位高度干重显著增加了33.93%~126.50%。而且,显著增强根系的吸收能力(根系总面积、根干重、平均根系半径显著增加)、提高秧苗叶片保护酶(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从而达到“壮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中粳塑盘抛秧旱育保姆应用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解决塑盘湿润育秧秧龄弹性小、秧苗素质低、操作工序多等技术难点,采用旱育保姆种衣剂种子包衣,研究其在塑盘湿润育秧上的应用效应。结果表明:包衣处理可加大塑盘抛秧的秧龄弹性,提高秧苗素质,简化育苗工序,增加产量。与未包衣对照相比,包衣处理的出苗率提高,立枯病、稻蓟马病虫危害率减轻,株高降低,秧苗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单株带蘖数、假茎粗、总根数、根冠比明显增加;剪根水培发根速度快、发根条数多、根长增加,立苗速度提早3d,抛后各生育期叶面积指数高、干物质积累多,增产显著。应用旱育保姆种衣剂种子包衣,可解决塑盘湿润育秧目前存在的技术难点,促进抛秧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采用湿润育秧,研究了不同育秧方式(秧盘不垫铺麻纤维膜育秧和秧盘垫铺麻纤维膜育秧)和育秧肥不同施用方式(100%秧土混施、50%秧土混施+50%秧土底部撒施、100%秧土底部撒施)下水稻机插秧苗的形态、干质量、根系活力、植株可溶性糖和硝态氮含量、发根力,以探索秧盘垫铺麻纤维膜结合育秧肥底部撒施应用于水稻机插育秧的可行性,以进一步改进麻纤维膜水稻机插育秧技术。结果表明,秧盘垫铺麻纤维膜明显提高了水稻机插秧苗素质,相比秧盘未垫铺麻纤维膜的处理,秧盘垫铺麻纤维膜处理的秧苗表现为秧苗壮实,秧苗根冠比、根系活力、植株可溶性糖含量、发根力均有所提高。育秧肥底部供应提高了秧苗地下部生物量和根冠比,提高了秧苗植株可溶性糖含量而降低了硝态氮含量。随着育秧肥底部撒施比例的增加(从100%秧土混施到100%秧土底部撒施),秧盘未垫铺麻纤维膜秧苗的单株地下部干质量提高了69.2%,根冠比增大了60.3%,可溶性糖含量增加了38.6%,硝态氮含量降低了8.2%;秧盘垫铺麻纤维膜秧苗的单株地下部干质量提高了6.8%,根冠比增加了2.6%,可溶性糖含量增加了41.3%,硝态氮含量降低了7.8%。水稻秧苗根系活力和发根力均在育秧肥50%秧土混施+50%秧土底部撒施方式下达到最高值。研究表明,相比混施于育秧土中,育秧肥底部撒施可以提高水稻机插秧苗素质,可与麻纤维膜很好地结合起来应用于水稻机插育秧。  相似文献   

14.
稻草基质的制备处理对水稻秧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解决机插水稻育秧基质来源,研究了不同配制和制备处理的稻草基质育秧对水稻秧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稻草基质育秧的配制成分和制备方法对秧苗素质有明显的影响。基质中加肥加菌堆沤和不加肥堆沤处理的出苗率高于其他处理5%~10%;加土基质和加发酵菌堆沤发酵处理,能增加水稻秧苗的苗高、假茎宽、单株干物重、植株叶绿素和氮素含量,降低植株糖氮比,显著地提高水稻秧苗素质。加土稻草基质处理的秧苗可溶性糖含量高于全稻草基质处理秧苗约1~13 mg/g,淀粉含量低约8~28 mg/g,糖氮比低于全稻草基质。机插稻秧苗氮含量在30 mg/g左右、非结构碳水化合物含量65~80 mg/g、糖氮比为2.5左右,秧苗的综合素质相对较好。稻草可以取代营养土作为培育水稻机插秧苗的基质。加入少量土壤和发酵菌堆沤发酵的稻草基质育秧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5.
水稻品种苗期抗旱性筛选与评价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为了比较黑龙江省主栽粳稻品种苗期抗旱性,通过苗期反复干旱胁迫法,研究了干旱胁迫对水稻苗期各形态性状及反复干旱存活率等指标的影响,并通过聚类分析筛选抗旱性强的品种。结果表明,干旱处理后的株高、叶干重、叶鲜重、根数、根长、根干重等形态指标相对值均小于100%,幼苗存活率明显下降,不同品种下降幅度不同。通过对主成分分析和相关分析,得出株高、叶干重、根长及根干重可以作为水稻苗期抗旱性鉴定的形态指标。经反复干旱存活率和聚类分析,筛选出‘东农426’、‘松粳6’、‘五优一’、‘松05-274’和‘松05-276’5份苗期抗旱性较好的品种。  相似文献   

16.
为了更进一步地了解基本苗与早稻产量的关系,通过采用不同分蘖能力的水稻品种或组合(2个常规品种和2个杂交组合),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不同栽插基本苗(2苗/穴,3苗/穴,4苗/穴)对湖南双季早稻产量及产量形成的影响,并对产量及其构成、干物质积累和茎蘖数进行考察。结果表明,随栽插基本苗的增加,早稻产量、有效穂数、总干物质重呈增加趋势,每穗粒数、结实率、收获指数则呈下降趋势,千粒重变化不大。出叶速度随栽插基本苗的增加而略有减慢。从茎蘖动态来看,在最高分蘖期(移栽后28天)以前,各个处理的分蘖速度基本相同,处理间的最高苗数表现出较大差异,但是基本苗较少的处理,后期的死亡分蘖数相对较少,至成熟期,各处理间的有效穂数差异较小。综合来看,在本试验条件下,早稻的每穴基本苗多,有利于产量形成,较易获得稳产高产。  相似文献   

17.
育秧是机插香稻生产中重要的一个环节。为探究不同育秧方式对机插香稻秧苗素质以及生理特性的影响,选用香稻品种美香占2号和象牙香占为材料,采用2种育秧盘(钵苗盘和硬秧盘)、2种育秧基质(稻田土和水稻育苗基质)、壮秧剂处理(以无壮秧剂为对照)搭配组合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壮秧剂处理和育苗基质育秧显著提高了香稻秧苗素质及抗性酶活性。本试验中,最优的育秧方式为基质硬秧盘壮秧剂育秧和基质钵苗盘壮秧剂育秧,这2个处理下秧苗的单株生物量最大,抗性酶活性最高。  相似文献   

18.
不同大小棚旱育苗方式对棚温及秧苗素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剖析大、中、小3种棚膜旱育苗方式在吉林稻作区的孰优孰劣,以‘通引58’、‘通禾836’、‘通禾835’为试材,采用吉林稻区目前普遍推广的大棚、中棚、小棚旱育苗方式,就活动积温和有效积温、秧苗素质方面进行调查统计分析。3种旱育苗方式不同时间段活动积温和有效积温高低均表现为:大棚旱育苗>中棚旱育苗>小旱育苗。不同旱育苗方式出现超过水稻生物学上限温度次数多少表现为:大棚旱育苗>小棚旱育苗>中棚旱育苗规律;出现低于生物学下限温度次数多少表现为:小棚旱育苗>中棚旱育苗>大棚旱育苗。在秧苗素质方面,不同旱育苗方式之间的株高、根数、地上干重和出苗率差异显著,其高低、多少均呈现大棚旱育苗方式>小棚旱育苗>中棚旱育苗规律;叶龄、茎数上大棚旱育苗显著高于其他2种旱育苗方式,而中棚、小棚旱育苗差异并不显著;地上干重大棚和中棚旱育苗之间无显著差异,但二者都显著大于小棚旱育苗。生产中提倡使用大棚旱育苗方式,其次是中棚旱育苗,但大棚一定要提早和延长通风炼苗的时间;而小棚旱育苗在吉林省夜间积温较低地区建议不用或少用,若用应留意夜间低温,进而采取保温措施。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培育健壮的机插秧苗的最佳种子处理方法,以期为普及水稻机插秧以及获得高产提供理论依据,于2014年在田间试验条件下研究了不同的种子处理方法(催芽与拌种旱育保姆与否)对机插水稻秧苗素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催芽、拌种旱育保姆的出芽率较其他的处理高,且拌种旱育保姆后,都能显著的增加秧苗的粗度、抑制秧苗生长、增加叶龄,促进根系加粗加快生长的作用显著;催芽处理对秧苗地上部的影响均不显著,却能促进秧苗根的生长,根长显著增加。综合来看,催芽、拌旱育保姆能提高秧苗的素质,是培育机插秧苗的最佳种子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