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公司 1 997年从日本引进川山紫黑地瓜试种成功 ,并在周边地区推广。该品种薯形纺锤 ,薯皮紫黑色 ,肉紫黑色 ,叶色紫绿 ,茎、叶、梗可作蔬菜食用 ,薯块营养丰富 ,食味极佳 ,经常食用有抗癌、降压、补钙等功效。其淀粉可制作天然紫黑色粉条、粉皮等 ,亦可加工纯天然紫色“地瓜枣” ,有较高的经济开发价值。该品种抗病、抗旱、结薯整齐 ,单薯平均重 42 0g,最高 90 0g,6 6 7m2 产量春薯 35 0 0kg,夏薯 2 5 0 0kg,市场鲜薯售价为普通地瓜的 3~5倍。其栽培技术简述如下。1 栽培方式及密度 多采用起垄栽植 ,垄距 90~ 1 0 0cm ,垄高 …  相似文献   

2.
巢强 《北方园艺》2011,(8):63-65
紫红薯属旋花科甘薯属多年生或1 a生的蔓生性草本植物,又叫黑薯,原产日本南部,于1988年引进我国。紫红薯从茎尖、嫩叶到薯块均有良好的保健功能。薯肉呈紫色至深紫色,富含硒元素和花青素,硒元素被称为抗癌之王,花青素可用于提取紫红色素。茎尖、嫩叶富含维生素、蛋白质、微量元素等物质,柔嫩清香,可作高档绿色蔬菜。经常食用紫红薯具有提高人体免疫力、抗癌、软化血管、降血压、降血脂、补钙、健身、美容等保健作用。日本凌紫(日本紫薯王),是近几年引自日本的黑薯品种中最优良的新品种,薯皮表面光滑,紫红光亮,个体重量大都在50~200 g,小巧玲珑,十分惹人喜爱;肉色紫黑,无筋、无渣,熟后近黑色,香甜面沙,并带  相似文献   

3.
我国著名薯类专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朱俊光研究员与陕西省宝鸡市农科所合作,根据市场需求先后选育和从国外引进特种优质专用甘薯品种30多个并试种成功。这些品种有鲜食蒸烤型、食品加工型、高干淀粉型、黑色保健型、茎尖蔬菜型和水果型等特种专用甘薯品种,形成了红、白、橙、紫、黄等多种颜色的彩色系列甘薯品种群,具有极强的市场开发潜力。如“日本川山紫”,该品种薯皮紫红近黑色,肉色紫红鲜艳,其赖氨酸、铜、锰、钾、锌的含量高于普通红薯3~8倍,尤其是抗癌物质中人体所缺少的碘、硒的含量高出普通红薯20倍以上,为薯中珍品,另外还有橙色…  相似文献   

4.
《蔬菜》2008,(7)
一、彩色甘薯 目前,我国已成功引进紫黑色的日本黑薯和烤食黄薯等新品种。在黑色食品和绿色食品流行的今天,彩色红薯以上佳的口感和营养价值俏销市场。  相似文献   

5.
栽植紫甘薯市场前景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世全  张强 《西南园艺》2004,32(4):15-15
紫甘薯又称黑薯,薯肉紫色至深紫色,除具有普通甘薯的营养成分外,还富含硒元素和花青素。经常食用紫甘薯可明显增强人体免疫能力。对消化道、心脑血管疾病有较高的防效,其抗癌防癌能力居各种食物之首。其市场开发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湘紫薯174 是以浙紫薯1 号为母本、浙紫薯3 号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食用型紫心甘薯新品种,薯块纺锤形,薯皮 紫红色,薯肉紫色,结薯较集中整齐,单株结薯4~5 个,大中薯率82.7% 以上,熟食味好,抗黑斑病,中抗根腐病、茎线 虫病和薯瘟病;每667 m2 鲜薯产量1 913~2 359 kg,薯干产量549~736 kg;花青素含量为714.5 mg · kg-1(FW)。适宜在湖 南、湖北、江西、江苏、浙江等地春夏薯区种植。  相似文献   

7.
紫甘薯又称黑薯,薯肉紫色至深紫色,除具有普通甘薯的营养成分外,还富含硒元素和花青素。经常食用紫甘薯可明显增强人体免疫能力,对消化道、心脑血管疾病有较高的防效,其抗癌防癌能力居各种食物之首。因此,近几年来,紫甘薯在国际、国内市场十分走俏,市场发展前景极为广阔。紫甘薯的市场开发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黑丰早茄、黑丰长茄系武汉市蔬菜科学研究所研制的杂交一代早熟、早中熟新品种。自1994年至今,已在湖北省、武汉市及全国适合紫长茄消费的部分省市进行了规模推广应用。生产示范表明,两个新品种抗病性、丰产性、地域适应性及季节适应性都较好,深受市场欢迎。1 特征特性黑丰早茄:株高65~70厘米(cm),开展度60~65厘米,第一朵花着生于主茎6~7节,多单花。茎紫黑色,叶绿色带紫晕。果实长条形,果长30~35厘米,横径2.5~3.5厘米,果皮紫黑色,有光泽,单果重100~120克(g),肉质细嫩,不易老,每亩(667m2)产量3000公斤(kg)左右。该品种早熟、丰…  相似文献   

9.
“锦7号紫长茄”是由当地主栽茄子品种中选出的变异株。该株变异后代表现植株生长健壮,侧枝较直立,茎黑紫色。全株密生灰色星毛,叶片大,叶尘钝形,叶缘大波状,叶背生长刺毛,叶色紫黑,叶背带绿,花冠为蓝紫色,开花时柱头高出花药顶端,为长柱花,果实长棒形,紫黑色有光泽。单  相似文献   

10.
群紫一号是河南省农科院作物所甘薯基地用日本黑薯做母本,苏薯8号做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一个紫黑薯新品种.在河南、山东、安徽、河北等省参加区试,其产量、品质均表现很好.  相似文献   

11.
一种美味的新型蔬菜———芹薯芹薯,又称秘鲁胡萝卜(Arracaciaxanthor rhizaBancr.),系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高达1.2m,株形有些像芹菜。短缩茎肥大,其上着生具叶鞘的羽状复叶,叶深绿色或紫色。花紫色或黄色。短缩茎下能长出6~...  相似文献   

12.
陈娟  王一鸣  唐建  宋锐  缪鑫 《蔬菜》2023,(6):23-25
为确定紫甘薯新品种“内渝紫2号”最佳种植株距,为新品种的示范推广提供技术依据,设置5种不同株距(20、25、30、35、40cm),对不同株距条件下紫甘薯“内渝紫2号”的植株性状、产量性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加大株距有利于提高茎蔓长度、分枝数、单株结薯数、单株鲜薯质量和大中薯比例;在30~40 cm范围内,缩小株距,有利于提高鲜薯产量、茎叶产量和薯干产量;30 cm株距时鲜薯产量和薯干产量最高,667 m2产量分别为1 722.67 kg和480.63 kg。综合考虑,建议“内渝紫2号”栽培株距为30 cm,可获得较为理想的鲜薯产量。  相似文献   

13.
<正>彩色马铃薯在国外早已种植,但在国内属于新品种,是集营养、保健和色素于一体的新类型[1-3]。彩色马铃薯表皮颜色有红、粉红、浅紫、紫、黑,薯肉有白、红、红白相间、紫红、紫、黑等多种。它"外表光鲜",广泛用于食品、化妆品、化工等行业[4]。随着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彩色马铃薯开始被人们认识,它成为功能食品的概念也逐渐被人们所  相似文献   

14.
紫肉甘薯是一种优质保健食品,通常作为蔬菜种植,也是提取天然食用色素的重要原料.紫肉甘薯茎叶部分花青素含量较高,因此可以考虑主要以茎叶作为提取食用色素的原料,而薯块仍供食用.由于薯块外层花青素含量高于内层,因此建议薯块带皮食用. 我国种植的紫肉甘薯品种最早为从日本引进的川山紫,此后国内先后培育出20多个紫肉甘薯品种,本文仅就其中种植较多的几个品种略作比较,以供生产上参考.  相似文献   

15.
山川紫是即墨农技站1998年从日本引进的保健型甘薯新品种,颜色鲜艳,富含抗癌稀有元素——硒和多种维生素,营养丰富,具有多种保健功能,是提取天然色素和加工高档食品的上等原料。2006年,央视7套播出种植和推广山川紫的节目后,电话咨询和前来参观考察的全国各地人士络绎不绝,现笔者根据该品种的生长习性和多年的引进、示范和推广经验,总结出一套比较实用的山川紫高产栽培技术,供人们参考。  相似文献   

16.
浙紫薯1号审定编号为浙(非)审薯2011001,由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以宁紫薯1号与浙薯13杂交选育而成。该品种紫皮紫肉,结薯集中,薯块较整齐,耐贮运;100g鲜薯花青苷含量16.58mg,粗纤维少,可溶性糖含量较高,质地细腻,甜糯可口,是一种普通甘薯改进型品种。其薯形美观,食用品质好,具有独特的营养保健作用,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  相似文献   

17.
菜用型马铃薯新品种陇薯10 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陇薯10 号结薯集中,单株结薯3 ~ 5 个,薯形整齐美观,商品薯率一般90% 以上,抗晚疫病。薯块休眠期长,耐运输,耐贮藏,适合菜用鲜食。  相似文献   

18.
《吉林蔬菜》2020,(2):84-84
栽培历史:吉林省蔬菜花卉科学研究院选育。2019年申请登记分布区域:吉林省内各生态区特征特性:中早熟品种,生育天数从出苗期至成熟期达75天左右;植株繁茂,生长势强,株高65.9厘米左右;茎绿色基部褐色、叶绿色;花冠紫色、易落花落果;块茎整齐、商品薯率较高、结薯集中,薯形椭圆形、薯皮薯肉均为黄色、芽眼浅而稀少,表皮光滑。  相似文献   

19.
李新生 《蔬菜》2006,(12):11-11
“彩紫”是山东近年选育的一个鲜食红薯新品种,切开后,其肉质呈美丽的紫白相间花纹,煮熟后肉质呈鲜艳的紫色。作为一个鲜食红薯,“彩紫”受到城市消费者和饭店的欢迎。目前市场售价一般在每千克3-4元。与目前种植的其他一些紫肉或黑肉红薯相比,“彩紫”红薯产量高而稳定,一般管理条件下667m2产量在2500kg左右,而且薯个大、薯形正、不开裂、商品率高。这在目前种植的彩色红薯中是一个特别突出的优点,是非常值得推广的彩薯新品种。红薯新品种——彩紫$山东科技报@李新生  相似文献   

20.
1 形态特征 金光菊R.Serotina Nutt.(R.hirta L.),即毛叶金光菊,菊科,耐寒性宿根草本花卉,原产北美。高30~90厘米,全株被粗毛。叶互生,下部叶近匙形,叶柄有翼;上部叶长椭圆形至披针形,全缘,无柄。头状花序单生于茎顶,径约8~10厘米。舌状花药14枚,金黄色,长2.5~5厘米;管状花从紫黑色变为深褐色。花期7~10月。总苞二层,呈半球形,稍弯曲。 2 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