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王东云 《农林科学实验》2013,(23):185-185,187
通过对胡杨嫩枝扦插繁育技术的研究,主要从扦插苗床准备、插条采集和处理、扦插方法及后期管理等方面进行了阐述,为胡杨大规模繁育探索出了一条经济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胡杨树属于杨柳科杨属植物,具有顽强的生命力。胡杨主要生长于中国西北及一些干旱沙化地带,为了适应恶劣的气候,胡杨在长期生存过程中保留下来很多优良品质。由于胡杨的这些生长习性使得胡杨成了防沙固沙的最好树种之一,可以起到稳固荒漠河流地区生态平衡的作用,因此也有沙漠守护神的称号。胡杨主要靠种子进行繁殖,为了对胡杨进行更好的育苗与栽植,在种子繁殖前后需要做一系列准备工作。本文针对胡杨的育苗与栽植相关内容做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3.
董邦香 《农林科学实验》2013,(24):192-192,203
介绍了小叶白辛树的特征特性,并总结了小叶白辛树人工育苗技术,包括采种、育苗地选择和处理、种子处理、播种、苗期管理等方面内容,以为其人工繁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主要通过大花红景天组培繁育、分株繁殖、种子育苗等不同繁育方法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春季种子育苗、冬季试管内培育实生苗是最经济、快速、简便的方法,为大花红景天规模化种植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5.
吴友贵  饶龙兵  陈德良  周荣飞  叶珍林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2):12038-12039,12098
[目的]掌握百山祖冷杉种子繁育技术。[方法]分别以2006的2008年采收的百山祖冷杉种子为材料,于2007和2009年采用不同方法进行育苗试验,研究了百山祖冷杉的种子繁育技术。[结果]出苗时间为4月初至4月下旬。苗床覆盖狼衣处理出苗最早,搭低棚和撒播在嫁接树下次之,苗床裸露和模拟原生树生境最迟。2007年嫁接树底下的种子发芽率高于苗圃地。2009年的种子发芽率依次为:人工苗圃地直接狼衣覆盖〉人工苗圃无遮阴〉原始林下去除枯枝落叶〉原始林下自然生长。遮阴、裸露、嫁接树底下、模拟原生树生境去除枯枝落叶的当年苗高无差异。苗床遮阴的当年保存率较高,嫁接树底下次之,苗床裸露和模拟原生树生境去除枯枝落叶的最低。[结论]该研究为百山祖冷杉的扩大繁殖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6.
正胡杨是西北干旱荒漠地区天然分布的乔木树种,具有耐盐碱、耐干旱、抗风沙等优良特性。为了加快胡杨苗木繁育,我们以本地乡土树种俄罗斯杨、新疆杨、二白杨为砧木,采用嫁接方式进行了胡杨繁育试验,总结出了适宜胡杨嫁接的砧木品种,为今后胡杨繁育推广提供一定技术支持。胡杨是西北干旱荒漠地区内陆河两岸天然分布的乔木树种,具有耐盐碱水湿、耐干旱、抗风沙等优良特性。高台县地处黑河中游干流下段,  相似文献   

7.
胡杨是干旱大陆性气候环境条件下的树种,原始分布地的自然环境条件与陕北相似,榆林市的定边县和靖边县有零星分布,但数量很少,仅存50 余株。为了改善榆林沙区树种结构,丰富园林绿化树种,保护濒危物种资源,对胡杨进行引种繁育,开展播种育苗技术研究,总结胡杨在榆林沙地的育苗技术,扩大胡杨栽植范围,对于增加沙地生物多样性,提高沙区生态治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鹅掌楸种子育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鹅掌楸的形态特征及生物学特征,并提出了种子育苗技术,主要包括:繁育技术、病虫害防治、移栽等,给从事珍稀植物繁育同行们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9.
绞股蓝是富含人参皂苷类物质的药食两用植物,其繁殖方式有无性繁殖、有性繁殖和组织培养。综述了绞股蓝的3种繁殖方式及其相应的育苗技术。自然营养繁殖和人工营养繁殖(地下茎分株、地上茎和叶的扦插及藤蔓压条)是绞股蓝无性繁殖的主要方式,有性繁殖即用种子进行繁殖,组织培养主要包括以茎尖、茎段和花芽为外植体的组培方式。绞股蓝的育苗技术为绞股蓝人工栽培提供了充足的种苗。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解决我国特有物种南川木波罗人工栽培过程中种子发芽率低,裸根苗移栽困难的难题,为实现南川木波罗较大规模的人工繁育栽培提供技术支撑。[方法]试验通过采用不同的种子处理方式和不同的育苗方式研究了南川木波罗的种子发芽率和出苗率情况。[结果]不管在沙床还是直播黄壤,处理Ⅱ的种子的发芽率、成苗率和总出苗率均高于处理Ⅰ和处理Ⅲ,其比直播黄壤高出分别为1.5%、16.27%和13.95%,相比轻基质容器育苗的总出苗率高2.46%。8种轻基质配方育苗结果显示,配方8的苗木生长情况最好,其出苗率和苗高、地径生长均与其他配方差异显著,其次是配方1和3,配方7的出苗率和苗高、地径生长情况最差。[结论]建议生产条件允许情况下,采用泥炭+森林表土=6:4(8号处理)或草甸土+蛭石+黄心土=5:3:2(1号处理)、草甸土+珍珠岩+黄心土=5:3:2(3号处理)开展轻基质育苗。  相似文献   

11.
胡杨杂交育种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胡杨与青杨派和黑杨派、白杨派杂交的难易程度,获得具有胡杨遗传特性的杂交品种.[方法]以胡杨为母本与青杨派和黑杨派、白杨派的杨树的杂交,采用树上套袋立木授粉法,以胡杨作为父本与青杨派和黑杨派、白杨派的杨树的杂交,采用切枝水培法.杂种苗的培育采用了营养杯育苗法.[结果]获得以胡杨为母本杂交种苗组合4个,以胡杨为父本杂交种苗组合3个.[结论]以胡杨为父本和母本的各杂交组合亲和力的顺序是:密叶杨×胡杨最强,青杨派和黑杨派间杂交种次之,白杨派最差,为以后胡杨改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胡杨幼苗引种栽培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丰富北京园林绿化植物种类,满足首都园林绿化市场的需求,为北京市引进胡杨提供理论与实践基础,通过二年生胡杨幼苗引种栽培试验,研究了胡杨幼苗的物候期规律、生长情况、病虫害发生情况、移栽技术,总结了胡杨的来源及特性、繁育栽培技术要点等内容。研究表明:胡杨幼苗在北京地区4月中旬开始萌芽,4月下旬开始展叶,11月中旬落叶结束,进入休眠,能够完全适应北京地区自然环境,可正常生长发育。与原产地物候期相比,北京地区胡杨幼苗的物侯期变化较迟缓一段时间,生长期和赏秋色叶期均延长近1个月。胡杨二年生幼苗移栽繁育成活率可达88.25%,生长状况良好。移栽当年地径平均生长量为2.6mm,最高生长量为5.3mm;苗高平均生长量为46cm,最高生长量为82cm。在北京昌平地区胡杨幼苗的生长量比原产地额济纳生长量大。胡杨的适应性良好,病虫危害轻。  相似文献   

13.
密叶杨×胡杨杂交种选育及抗盐试验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密叶杨(Polulus talassica Kom.)×胡杨(Populus euphratica Oliv)授粉杂交选育,选育出生长快、抗性强、无性繁殖能力高的优良杂交树种.[方法]采集密叶杨、胡杨枝条,在室内经水培,开花后采集花粉进行人工杂交.[结果]经授粉杂交获得杂交种子,种粒形状呈卵圆形和长圆形.对杂交种子分别播种育苗后,观察到卵圆形种子实生苗表现出父母本共同形态特征(中间型F_1代),长圆形种子实生苗表现出母本密叶杨型形态特征(极端型F_1代).对两种F_1代苗木进行耐盐试验,表现出密×胡的F_1代耐盐性较母本明显提高,无性繁殖能力较父本明显提高,F_1代年生长量均超过父本和母本.[结论]经20余年的胡杨杂交、良种选育、对比试验研究及良种推广,取得了理想效果.  相似文献   

14.
不同生境胡杨叶片解剖特征及其适应可塑性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本文对敦煌西湖荒漠湿地与内蒙古额济纳绿洲河岸林的胡杨叶片进行解剖结构数量化研究,比较了两种不同生境中胡杨叶片的适应对策。结果表明:上、下角质层厚度与叶片结构紧密度在两种生境中无显著差异,除叶片结构疏松度外,荒漠湿地中的胡杨叶片各解剖结构厚度及面积等特征显著大于绿洲河岸林;0~30 cm土壤全氮含量对荒漠湿地与绿洲河岸林的胡杨叶片解剖结构特征具有显著影响,而0~30 cm土壤全钾含量对两种生境中的胡杨叶片解剖结构发育均无显著影响;荒漠湿地中的胡杨叶片各结构变异系数及多数结构的可塑性指数均大于绿洲河岸林,其中主脉木质部面积的变异系数和可塑性指数在两种生境中均较大。与生境中物种丰富度更高的额济纳绿洲河岸林相比,敦煌西湖荒漠湿地的胡杨以更大的叶片解剖结构厚度或面积等特征来适应更加恶劣的生境。叶片解剖结构的可塑性是胡杨适应荒漠区脆弱生态系统的重要方式和策略。   相似文献   

15.
目的幼苗期是植物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幼苗生长相关性状的研究对改善农作物以及林木的生产以及提高抗逆性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尚无研究对胡杨幼苗生长阶段相关表型的上位互作机制进行解析。方法本研究以包含408个单株的胡杨×胡杨杂交的F1代群体为实验材料,获取茎高、主根长、总侧根长和侧根数量4种表型动态生长数据;基于该群体所构建的高密度连锁图谱,通过功能作图和2HIGWAS对基因之间的上位互作进行定位。结果共侦测出QTL-QTL互作83对,包含83个SNPs。其中主根长、茎高、侧根总长、侧根数量分别检验出24对、20对、24对、15对显著QTL互作;主根长、茎高以及侧根总长较大比例的上位互作分别集中分布于连锁群1、19和17。另外对4个表型显著上位互作的QTLs进行功能注释,19个QTLs注释到候选基因。结论影响侧根总长的显著互作具有较高的遗传力,在连锁群17集中分布,可能是重要的候选基因区域,能够为胡杨以及林木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提供重要的借鉴。   相似文献   

16.
[目的]提高胡杨幼苗水分利用效率途径.[方法]试验在单因子试验的基础上,根据胡杨生长特点和种植中存在的实际问题,采用密度、灌水周期、施肥浓度和黄腐酸喷施浓度的4因素5水平正交试验.[结果]灌水量是影响胡杨水分利用效率的主要因素;各因素对胡杨水分利用效率影响强度大小的顺序是:灌水频率>黄腐酸喷施量>密度>施肥量.[结论]提高胡杨水分利用效率的最佳组合为灌水周期为13 d,密度25株/盆,施肥浓度1 mg/mL、黄腐酸喷施浓度1.6 mg/mL.  相似文献   

17.
小青杨与胡杨杂交及其杂种后代分子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胡杨与杨属其他派树种远缘杂交的可行性,该研究以小青杨为母本、胡杨为父本进行人工授粉杂交,发现胡杨花粉能够在小青杨雌蕊柱头上萌发,并最终获得了6株杂交后代。杂种幼苗的生长势强弱差异明显,其叶片均为披针形,与父本胡杨幼苗以及萌条的叶形相似; 在SSR标记初步鉴定的基础上,进一步采用AFLP分子标记技术及相应的统计分析,证明父本与母本对子代遗传物质的贡献是等同的,杂交后代是胡杨与小青杨杂交的真杂种。   相似文献   

18.
张绘芳  李霞  高亚琪 《新疆农业科学》2012,49(11):2029-2034
[目的]对塔里木河下游主要木本植物胡杨、柽柳的树冠进行解译.根据解译结果,使用修正后最近邻体法分析胡杨、柽柳的格局分布.[方法]基于Quick bird数据,采用人机对话目视解译方法.[结果]胡杨和柽柳在不同离河距离均为聚集分布,格局强度胡杨随离河距离加大(地下水埋深降低)而增加,到离河1 500m又减小;柽柳灌丛格局强度总体上呈随离河距离增加而降低的趋势.运用高分辨遥感数据确定胡杨、柽柳群落分布格局,取得了与传统地面调查相同的结果,用遥感方法从定量角度验证了干旱区荒漠区胡杨、柽柳群落大都为聚集分布的定性结论.[结论]在植被稀疏的干旱荒漠区使用高分辨遥感数据可以定量分析木本植物建群种的分布格局特征.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究胡杨应对干旱的适应机制,本研究从宏观方面对叶片形态和面积进行观察,到微观角度对栅栏组织细胞、气孔分布等进行观察,对比分析胡杨过渡类型叶片(胡杨披针形叶片、胡杨阔卵形叶片)和加拿大杨阔卵形叶片的差异性。结果表明,胡杨冠层叶片叶形种类多、表面蜡质皮质层厚、气孔稀疏且下陷、叶脉密度大、碳含量高等特点为胡杨在干旱条件下生存提供了生理基础;同时,确定了维持胡杨节流储水功能的内部和外部形态结构特点,揭示了胡杨应对干旱的适应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