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锦州地区鸟类资源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锦州地区对野生鸟类种类统计不全、新分布种类不明等诸多问题,锦州市自2015年开展了鸟类资源调查工作,采用日常监测和样带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共记录到鸟类21目64科336种,国家一级保护鸟类9种,国家二级保护鸟类51种,三级保护鸟类266种,辽宁重点保护鸟类7种。调查发现东北地区鸟类新分布有大红鹳;辽宁鸟类新分布有黑嘴松鸡、白眼潜鸭、黑腹军舰鸟、白喉林莺、褐头鸫。文章同时对锦州地区鸟类资源情况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2014年3月至2015年2月对辽宁大汤河国家湿地公园的鸟类区系进行了一次全面调查,共发现记录鸟类72种,隶属14目33科。古北种占59.7%,东洋种占6.9%,广布种占33.3%。留鸟占20.8%,夏候鸟占34.7%,冬候鸟占4.2%,旅鸟占40.1%。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有8种,占鸟类种数的11.1%,辽宁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53种,占鸟类种数的73.6%,辽宁省有益和有重要经济、科研价值野生动物有11种,占鸟类种数的15.3%。在水域、滩涂、绿化带、建筑区4种生境中,绿化带分布鸟类最多,占63.9%。辽宁大汤河国家湿地公园鸟类还存在一些受威胁因素,应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加以保护,并积极组织开展观鸟旅游。  相似文献   

3.
根据最新的分类观点和研究结果对地区性鸟类名录进行更新对保护管理工作开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依据《中国鸟类分类与分布名录(第三版)》分类系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野外调查数据,对红河州的鸟类进行了系统梳理和修订.结果表明红河州有鸟类601种,分布占云南省945种鸟类的63.60%和全国1445种鸟类的41.59%,是...  相似文献   

4.
根据近年来的实地考察和有关资料的查阅,笔对辽宁全省的的鸟类资源做了重新的统计,全省现有鸟类382种,占全国鸟类种数的28.7%;并阐述了辽宁省鸟类资源分布的特点,结合辽宁鸟类资源特点提出了继续加大鸟类保护的宣传力度,提高保护意识等4项措施。  相似文献   

5.
长沙县大山冲鸟类群落结构调查及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南长沙县大山冲共有鸟类81种,隶属12目27科53属,其中国家二级保护动物8种,湖南省级保护动物47种。按鸟类习性分类,该区有夏候鸟16种,冬候鸟12种,留鸟53种;按动物地理区划分类,该区有东洋界鸟类41种,古北界鸟类11种,广布性鸟类29种。该区人工林中鸟类的多样性指数为1.239 9。均匀性指数为0.727 1。  相似文献   

6.
宽甸地区自然环境和植被保存完好,在此栖息的鸟类种类较多.笔者参加了1985 ~ 1995年、2000~2008年宽甸地区的鸟类调查,宽甸地区有鸟类255种,隶属15目47科,占辽宁鸟类总数(368种)的69%,其中雀形目鸟类22科126种,非雀形目鸟类25科129种;有留鸟33种,夏候鸟197种,旅鸟25种;古北界鸟类232种,东洋界鸟类6种,广布种17种.有175种是森林食虫鸟类,占调查总数的68%.对宽甸地区鸟类群构成进行分析,其鸟类基本可以分为4个生态群,各生态群的鸟类互相渗入,没有一个特定的明显界限.  相似文献   

7.
张全国 《中国林业》2008,(8):F0002-F0002,I0001
流经辽宁东部山区的浑江和发源于斯的太子河(古称衍水)是鸟儿的天堂。 每年有大量的白鹭、灰鹤、野鸭等在浑江或太子河栖息。据不完全统计有50科294种,其中有金雕、白肩雕、鸳鸯、长耳鸮、短耳鸮、花尾榛鸡等国家一级保护鸟类4种,国家二级保护鸟类38种,重点保护鸟类42种,辽宁省重点保护鸟类36种。  相似文献   

8.
1.辽宁省鸟类学会会员大会于1989年2月22—24日在大连市“辽宁鸟类研究中心”召开。大会收到有关辽宁鸟类个体生态、繁植习性和区系调查等方面的论文15篇,有11人在会上作了学术报告,会议选举产生了辽宁省鸟类学会第三届理事会,辽宁鸟类研究中心副主住范忠民高级工程师当选为理事长。会议确定了下届理事会工作要点,并决定1990年召开第五次年会。大会向辽宁省各级政府和野生动物主管部  相似文献   

9.
正本名录根据《北京鸟类名录(2014)》整理,所用分类系统依据《中国鸟类分类与分布名录(第二版)》。列入《北京鸟类名录(2014)》的鸟类共计21目74科456种,本名录列出北京常见鸟类39科100种。本期杂志呈现了其中33种的精彩影像。出现在本期杂志中的鸟类用色条标出,并标注了所在页码。  相似文献   

10.
将四川鸟类的调查结果与四川鸟类物种研究的其他相关资料进行全面系统地收集整理,以《中国鸟类分类与分布名录》(2版)为基础,再结合《四川鸟类原色图鉴》《四川鸟类鉴定手册》《中国鸟类志》《中国鸟类野外手册》,补录后统计出四川省现有705种鸟类分布纪录,属于21目81科,占中国鸟类种数的51.42%。其中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鸟类17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鸟类87种;39种列入我国特有种;列入CITES(2013)附录Ⅰ有9种,附录Ⅱ有65种。  相似文献   

11.
凤凰山自然保护区动植物资源与发展前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辽宁省凤凰山自然保护区位于辽宁省凤城市东南,主要任务是保护和繁殖珍贵稀有物种。区划面积2600hm^2。区内既有长白区系代表植物,也有华北区系代表植物。有高等植物114科461属1028种,其中国家级保护植物10余种,省级保护植物13种。辽宁省新记录种7种。有脊椎动物24目59科162种。凤凰山风景奇秀,古迹众多,是辽宁省著名的旅游胜地,目前该区已建立生态型鸟园,放养丹顶鹤毛病稀鸟类40余种近千只  相似文献   

12.
福建武夷山自然保护区挂墩鸟类资源现状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8~2002年及2006年1月,采用样线及定点观察法,对挂墩鸟类资源进行调查,记录到70种,结合文献记载,共记录鸟类7目20科4亚科99种,其中留鸟76种、冬候鸟6种、夏候鸟11种、旅鸟6种。挂墩鸟类组成以森林鸟类为主。结合以往记录资料,对有关区系、居留情况、群落结构及与植被关系的现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东洋界特征明显;7种鸟类已成为留鸟;影响群落结构变化及典型森林鸟类减少可能与大面积森林转化为毛竹林、人为干扰严重等因素有关,并提出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13.
山西省水鸟资源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6年—1997年,在山西省选择25处主要湿地地域,对全省水鸟的种类、分布、数量、种群动态等进行了调查。发现全省水鸟有105种,分属7目,17科,其中夏候鸟有12种,旅鸟93种。赤麻鸭、豆雁、琵嘴鸭、绿头鸭、大天鹅等在山西省有较大数量的分布。并发现4种省内新纪录鸟类。  相似文献   

14.
1985-1987年在猛禽迁徒中途主要停歇地的山东省青岛市浮山、长岛县大黑山岛和辽宁省大连市老铁山,利用环志、染色标记和观察等方法,对其主要种类迁徒规律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猛禽南迁途径环志研究区的时间为8月下旬至12月中旬。迁徒高峰在9月中旬至10月底,通过环志鸟回收分析表明,猛禽的越冬区域为长江中下游及期 以南地带,并延伸到东南沿海。首次揭示了东北松嫩平原为途径经老铁山地区部分苍鹰的繁殖区域。秋季途径老铁山地区,飞越渤海海峡向南迁飞的部分松雀鹰,春归线则可能沿渤海海湾内侧几东北繁殖区迁飞。  相似文献   

15.
2013年4月~2015年1月,利用样线法对湖北中华山鸟类省级自然保护区的鸟类多要决策进行了调查,结合历史资料,统计鸟类158种隶属13目37科105属,占湖北省鸟类种数456种的34.6%。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鸟类28种,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皮书受危种2种,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15种,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28种。生物多样性指数G-F指数0.82,相当于邻近地区的孝感市,高于京山对节白蜡自然保护区。  相似文献   

16.
福建漳江口红树林冬候鸟动态及保护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福建漳江口红树林自然保护区的冬候鸟共 8目 18科 5 1种 ,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鸟类 3种。该保护区最大数量发现时间为候鸟迁徙季节 (即 9月和 4月 ) ,迁徙季节鸟类的数量比越冬大 ,说明这些候鸟还有相当一部分继续南迁。保护区中越冬的鸟类共有 2 5种 ,约占总数的 1/ 2 ,不同生活型鸟类越冬所占比例有较大差异 ,其中以水禽和鸣禽最高 ,涉禽最低。同时对红树林鸟类保护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2010~2011年对甘肃黑河湿地鸟类资源进行了实地调查,共计录鸟类174种,隶属于17目、36科。其中国家Ⅰ、Ⅱ级重点保护鸟类40种,水鸟46种,构成本地区鸟类的主体。对居留型和区系组成进行分析:留鸟66种,冬候鸟13种,夏侯鸟73种,旅鸟22种;古北种119种,东洋种4种,广布种51种,鸟类区系组成表现出明显的古北界特征。对鸟类资源的保护和管理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采用线路调查法与定点观察法对皖西学院(本部)校园常见鸟类的种类和数量进行了初步调查。共记录到鸟类56种,隶属12目,30科。其中留鸟27种,夏候鸟18种,冬候鸟11种。校园鸟类优势种8种,雀形目7种,鸽形目1种;稀有种7种。  相似文献   

19.
2005年11月至2006年3月,用固定样带法及辅助观察法调查记录了武汉桂子山地区冬季鸟类44种,隶属10目22科,鸟类密度为4.30只.hm-2,物种多样性指数为2.647 7,均匀性指数为0.699 7。过去的17a间(1990~2006年),冬季鸟类由61种变为44种,减少了27.87%,其中冬候鸟减少了66.67%,留鸟增加了28.00%;国家Ⅱ级保护鸟类减少了75.00%,湖北省重点保护鸟类增加了14.29%。分析了该地区冬季鸟类的变迁及其原因,并提出了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