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 毫秒
1.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是生物体内的一种重要氧自由基清除剂,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生物体的抗逆能力。通过调查分析家蚕5龄幼虫血淋巴总SOD活力在不同地理系统、不同化性品种间和不同温湿度饲养条件下的差异,探讨通过测定5龄幼虫血淋巴总SOD活力,选择家蚕抗性品种育种材料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常温下中系二化性品种5龄幼虫血淋巴的总SOD活力显著高于日系二化性品种和多化性品种;32℃高温、RH 95%处理一定时间后中系二化性普通品种和耐高温高湿品系总SOD活力显著升高,日系二化性普通品种和耐高温高湿品系则显著下降,但所有供试品种在35℃高温、RH 95%处理一定时间后血淋巴总SOD活力都显著低于常温常湿组。对5龄幼虫血淋巴的总SOD活力与幼虫生命率和虫蛹率的相关性统计分析表明二者之间呈显著正相关,而与茧层率之间无显著相关性。研究结果提示,5龄幼虫血淋巴总SOD活力可作为家蚕抗性育种材料选择的生化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2.
家蚕品种资源对微粒子病的抗性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查明家蚕品种资源对微粒子病的抗性水平 ,为微粒子病抗病品种的选育提供素材和理论依据 ,对 138个保存的中系、日系、欧洲系统和多化性系统家蚕品种进行微粒子病抗性测试。试验结果表明 :用ID50 指数表示品种抗性水平的高低 ,ID50 指数最高的品种为最低品种的 18.9倍 ,大多数品种间的ID50 指数较为接近 ;经抗性差异显著性检验 (Q测验 ) ,品种之间抗性水平存在显著差异 ,少数品种之间差异达极显著水平 ,多数为抗性一般品种 ,少数是抗性较强或敏感品种 ,不同系统表现抗性水平有所差异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为了科学评价家蚕新品种两广二号N(HK4),为高温多湿闷热地区提供对家蚕血液型脓病具有高抗性的家蚕品种,以现行的两广二号为对照蚕品种进行了两广二号N的饲养试验。2018年秋蚕期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忻城县的试养结果表明,两广二号N的生命力较强,对家蚕血液型脓病具有高抗性,整个养蚕过程中血液型脓病的发病率为0,总发病率比对照蚕品种两广二号低9.46个百分点,张种产茧量比两广二号提高15.76%;其生长发育情况,以及茧丝长、上车率、解舒率、万米吊糙、毛折、光折等缫丝成绩与两广二号相仿。  相似文献   

4.
BmNPV(核型多角体)病毒病是养蚕生产上最常见、危害最严重的一类蚕病,选育对BmNPV高抗力的家蚕品种是家蚕品种选育的主要攻关课题之一。为了摸清四川现行蚕品种资源对BmNPV的抗性以及和国内高抗BmNPV蚕品种的差异,本文通过人工经口添食BmNPV病毒的方法对川山、蜀水等20多个四川省主要家蚕品种的抗BmNPV性能进行了检测,旨在掌握不同品种对BmNPV抗性差异,筛选对BmNPV高抗性的育种素材,为选育BmNPV高抗病品种奠定基础。试验结果显示:不同品种对BmNPV抗性存在显著差异,其中871C、872C对BmNPV的半数致死浓度(LC_(50))均达10~9p/mL以上,对BmNPV的抗性显著。其它品种对BmNPV的半数致死浓度(LC_(50))分布在10~4~10~5p/mL范围内,对BmNPV的抗性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5.
家蚕属于变温动物,环境温度和湿度对其生长发育有很大影响。选择一对高温高湿耐受性差异显著的家蚕品种932和皓月作为试验材料,采用高通量测序的方法,鉴定2个品种5龄幼虫经高温高湿(35℃±0.5℃,RH 95%±2%)处理后中肠组织中转录水平呈现差异的基因,初步分析这些差异基因参与的相关代谢途径,为探究家蚕品种耐高温高湿的分子机制积累基础信息。在正常环境条件下饲养,2个品种的5龄幼虫中肠组织中有552个表达差异显著的基因,这些差异表达基因共分布于44个GO功能注释小类中,与对高温高湿耐受性较差的皓月相比,对高温高湿耐受性较强的932幼虫,其中肠中与神经突触、抗氧化活性、电子载体活性和受体活性相关的基因高表达。与正常环境条件下饲养相比,在高温高湿环境胁迫下饲养,932与皓月的5龄幼虫中肠中分别有303和276个差异表达基因。通过KEGG Pathway显著性富集分析发现,932的差异表达基因在氧化磷酸化、蛋白质消化与吸收、氨基酸代谢及谷胱甘肽代谢等途径显著富集;皓月的差异表达基因在胰腺分泌、蛋白质消化与吸收、细菌与病毒侵染、m TOR信号等途径显著富集。鉴定的中肠差异表达基因可能与高温高湿胁迫下家蚕体内的生理生化反应及代谢变化等有关。  相似文献   

6.
一种昆虫对某一病原的感受性不仅存在着地域差异,同时还存在着品系及品种间的差异,不同蚕品种对微粒子病的感受性有强弱之分(三谷贤三郎,1930),在家蚕品种中抗性强的ID50值是抗性弱的100倍,这种感受性强弱可遗传给后代,认为在不同家蚕品种之中存在不同的微粒子病抗性基因.  相似文献   

7.
家蚕脂肪酶Bmlipase-1在家蚕中肠组织特异性表达,具有抵抗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mNPV)感染的活性。以对BmNPV具有不同抗性水平的6个家蚕品种为材料,利用荧光定量PCR(qRT-PCR)技术,检测Bmlipase-1基因在不同家蚕品种5龄期健康幼虫中肠组织的表达水平及感染BmNPV后的5龄期幼虫中肠组织中该基因的表达水平变化,探究该基因表达水平与家蚕对BmNPV的抗性水平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家蚕品种间Bmlipase-1的表达水平差异显著,抗性较强的品种,其表达水平较高,6个供试品种5龄幼虫中肠组织中的Bmlipase-1表达水平依次为NIL.LVR>P50>CVDAR18>nsd.NIL>892>306,抗性较强品种NIL.LVR 5龄期的平均表达量约为抗性较弱品种306的8.2倍;BmNPV能够诱导Bmlipase-1的表达,但不同品种间该基因的诱导表达差异显著,仍表现为抗性较强的品种该基因的诱导表达水平较高,NIL.LVR经BmNPV感染诱导后Bmlipase-1在5龄期的平均表达量约为抗性较弱品种306平均诱导表达水平的12.4倍。推测Bmlipase-1的表达水平与蚕体自身对BmNPV的抗性水平有一定的关联性。  相似文献   

8.
家蚕温敏性品种胚胎发育的蛋白质表达谱变化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采用蛋白质双向电泳和图像分析技术,对温敏性家蚕品种K05在不同温湿度催青条件下不同发育阶段胚胎的蛋白质变化进行研究,发现蛋白斑点1、7、8、10、13、15、17、18、19、20和25的缺失、蛋白斑点11、12、16、21、22、23和24含量的降低与高温干燥条件下催青时胚胎的不孵化有关;而蛋白斑点2、3、5、6和9的特异表达,以及蛋白斑点4和14含量的增加,与高温多湿催青条件下胚胎正常发育孵化有关。由此推测:温敏性家蚕品种在高温干燥催青条件下不孵化的原因可能是由于一系列基因的被关闭或表达量下降所造成;而在高温多湿条件下催青时胚胎能够正常发育孵化,则可能是由于一些特异基因被激活,致使温敏性家蚕品种的生理代谢得到了补偿。  相似文献   

9.
从家蚕品种选用、消毒防病新经验、新药物、饲养新技术等方面,对亚热带地区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mNPV)病的防治方法做了简要论述。在亚热带地区,为了控制BmNPV病的危害,可在不同气候条件下选用不同的抗性品种(如选用华康2号或桂蚕N2等抗BmNPV病家蚕品种)的同时,加强消毒防控措施及重视对其它病害的防控。另外,配套应用负压式水帘空调控温控湿机饲养小蚕,应用正压式水帘空调控温控湿机饲养大蚕等新的饲养技术,改善家蚕的饲养环境,精心饲养,提高家蚕体质,可以减少家蚕的发病率,降低BmNPV病的危害。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大田常用农药对家蚕的毒力和残效期。结果表明:11种农药对家蚕都有很强的毒性,农药对家蚕的触杀毒力、残效期和中毒症状因农药品种不同而有显著差异,家蚕对农药的抗性因农药浓度和龄期大小不同而异。  相似文献   

11.
常用大田农药对家蚕的毒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介绍了大田常用农药对家蚕的毒力和残效期。结果表明:11种农药对家蚕都有很强的毒性,农药对家蚕的触杀毒力、残效期和中毒症状因农药品种不同而有显著差异,家蚕对农药的抗性因农药浓度和龄期大小不同而异。  相似文献   

12.
正为了选育适于泰国高温多湿的气候环境及养蚕习惯的蚕品种,我所与泰国蚕业司合作开展抗性蚕品种选育研究。2012年至2013年,在抗性资源品种测试筛选的基础上,从保存的家蚕种质资源库中筛选出了3个抗性强的资源品种"镇白"、"印黄1"和"印黄3"作为育种材料,与优异白茧品种"7532"和"7532·湘晖"组配,(共获得3个杂交组合:)组成"镇白×7532·湘晖"(正反交,白茧品种)、"印黄1×7532"(黄茧品种)、"  相似文献   

13.
10种国外新农药对家蚕的毒力及残效期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介绍了10种进口农药对家蚕的毒力和残效期。结果表明:10种农药对家蚕都具有很强的毒性,农药对家蚕的触杀毒力、残效期和中毒症状因农药品种不同而有显著差异,家蚕对农药的抗性因农药浓度和龄期大小不同而异。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了不同条件下家蚕对常用有机磷农药的毒性反应。结果表明:家蚕对10种有机磷农药都有很强的毒性,表现典型的有机磷中毒症状。农药对家蚕的触杀毒力和残毒期因农药品种不同而有极显著差异。家蚕对农药的抗性因季节、农药浓度和龄期大小不同而异。  相似文献   

15.
夏秋期养蚕环境为高温多湿或高温干燥。高温对家蚕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关于各种理化因子对家蚕五龄叶丝转化率等的影响已有很多报导,但是在五龄中的不同时期接触高温,对叶丝转化率产生什么影响?尚未明瞭。本试验着重研究二化性家蚕五龄全  相似文献   

16.
常用有机磷农药的性能及其对家蚕的毒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不同条件下家蚕对常用有机磷农药的毒性反应。结果表明:家蚕对8种农药都有很强的毒性反应。表现典型的有机磷中毒症状。农药对家蚕的触杀毒力和残毒期因农药品种不同而有极显著差异。家蚕对农药的抗性因季节、农药浓度和龄期大小不同而异。  相似文献   

17.
常用除草剂对家蚕的毒性试验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8种常用除草剂对家蚕的毒性试验,结果表明:家蚕对其中4种除草剂有一定的毒性反应,表现轻微的中毒症状。除草剂对家蚕的角杀毒力和残毒期因除草剂品种不同而有明显的差异。家蚕对除草剂的抗性因龄期大小不同而异。  相似文献   

18.
大田常用杀菌剂农药对家蚕的毒性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大田常用20种杀菌剂农药对家蚕的毒性,结果表明:家蚕对其中11种杀菌剂农药有一定的毒性反应,表现轻微的症状.杀菌剂农药对家蚕的触杀毒力和残毒期因杀菌剂品种不同而有明显的差异;家蚕对杀菌剂农药的抗性因龄期大小不同而异.  相似文献   

19.
常用杀菌剂农药对家蚕的毒力及残效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介绍了不同条件下大田常用20种杀菌剂农药对家蚕的毒性。结果表明:家蚕对其中11种杀菌剂农药有较强的毒性反应,表现一定的症状。农药对家蚕的触杀毒力和残毒期因杀菌剂品种不同而有极显差异。家蚕对农药的抗性因季节、农药浓度和龄期大小不同而异。  相似文献   

20.
家蚕新品种923·925×928·9214(川蚕18号)是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十·五"期间结合四川省春季气候、叶质等条件,培育的1对具有抵抗高温多湿恶劣条件的春用多丝量新蚕品种,2005年1月通过四川省家蚕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强健性好、产量高、茧丝质优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