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利用尼龙袋技术对3种全混合日粮(TMR)中的干物质(DM)、有机物(OM)及粗蛋白质(CP)在农户养殖模式下育肥羊瘤胃内的有效降解率进行评定。以3只安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且平均体质量为28 kg的育肥哈萨克羊作为试验动物,代谢笼内单笼饲喂。每天饲喂棉籽壳200、精料500及小麦秸自由采食量约400 g,余料不超过10%。早晚等量饲喂2次,自由饮水。结果表明,在瘤胃固相食糜的平均外流速度(Kp)为1.84%/h条件下,3种TMR中的DM、OM及CP的有效降解率依次为TMR1组48.80%、48.13%和61.81%;TMR2组47.04%、45.93%和52.09%;TMR3组53.43%、52.66%和68.97%。在瘤胃内停留时间分别为27、28和25 h。TMR1和TMR2组的瘤胃能氮平衡(RENB)值接近零平衡,微生物氮转化率达到85%以上,而TMR3组的RENB值为负平衡,微生物氮转化率只有66%。此结果为优化设计育肥羊TMR配方提供营养参数和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旨在研究哈萨克羊育肥羊在以低质粗饲料条件下,增加饲粮瘤胃降解蛋白质(RDP)水平对瘤胃微生物氮(MN)合成量和氮沉积量的影响。选取体重为(30.0±2.8)kg的哈萨克羊育肥羊公羔3只作为试验动物,分别饲喂RDP水平为7.94%(TMR1)、9.02%(TMR2)、10.10%(TM R3)的3种饲粮。按照3×3拉丁方试验设计进行试验,共3期,每期预试期10 d,正试期5 d。全部收集粪尿,测定尿中嘌呤衍生物(PD)排出量、瘤胃MN合成量和转化效率。结果表明:3种饲粮的干物质及有机物的采食量及表观消化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TM R3的氮沉积量、尿中PD排出量及瘤胃M N的合成量均显著高于TM R1和TM R2(P0.05)。饲粮RDP水平与MN合成量/瘤胃表观可消化有机物(RADOM)采食量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R2=0.999 4,P=0.010 9)。M CP的转化效率不受饲粮RDP水平影响(P0.05)。结果提示,低质粗饲料条件下,将饲粮RDP水平由7.94%提高至10.10%,能够提高哈萨克育肥羊氮沉积量,促进瘤胃MCP的合成,但未能显著提高MCP的转化效率。  相似文献   

3.
结合瘤胃尼龙袋法测定的饲料蛋白质瘤胃降解率和有机物发酵率,计算日粮的瘤胃能氮平衡,使日粮配合更合理,同时满足瘤胃微生物蛋白质合成对可发酵有机物和降解蛋白质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研究旨在应用康奈尔绵羊净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体系(Cornell sheep net carbohydrate and protein sys?tem,CNCPS-S)的预测模型预测日粮瘤胃pH值与微生物蛋白质(MCP)合成量,并通过实测验证模型预测值的准确性。选取3只安装瘤胃和十二指肠瘘管的哈萨克公羊为试验动物,配制3种精粗比为30:70、35:65、40:60的全混合日粮(TMR)。采用3×3拉丁方设计,共3期试验,每期18 d,其中10 d为预试期,8 d为样品采集,测定瘤胃液pH和MCP合成量。同时利用CNCPS-S模型预测3种日粮的MCP合成量,评价模型预测的准确性。结果表明:①3种TMR的瘤胃液pH的实测值分别在6.38~6.71、6.01~6.59、5.81~6.41之间,模型预测pH为固定值6.46;②随着精料水平增加,3种TMR均为瘤胃能氮负平衡型,瘤胃能氮平衡(RENB)值均呈下降趋势(P0.05),3种TMR的MCP的模型预测值依次升高,分别为210.29、215.31、246.94 g/d(P0.05),实测值也依次升高,分别为93.83、97.33、100.27 g/d(P0.05);③经线性回归分析,3种日粮MCP的预测值与十二指肠MCP实测值之间的平均偏差比较大(平均偏差≥116 g/d),相关性低(R2≤0.75),误差均方根(RMSE)都较高。以上结果说明,CNCPS-S对我国绵羊瘤胃pH值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但对MCP合成量具有较低的预测能力。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旨在评定不同葡萄籽酿酒残渣水平全混合日粮(TMR)在育肥羊瘤胃内的有效降解率。选取3只安装永久性瘤胃瘘管、平均体重为(35.0±3.7)kg的哈萨克去势公羊作为试验动物,共进行5期试验,各期分别以5种不同葡萄籽酿酒残渣水平[0(TMR1)、4.17%(TMR2)、8.33%(TMR3)、12.50%(TMR4)、16.67%(TMR5)]的TMR进行瘤胃灌注试验,按葡萄籽酿酒残渣水平由低到高依次进行。每期15 d,其中第1~7天为预试期,第8~12天为连续灌注期,第13~15天为采样期。同时在每期的第13~15天进行尼龙袋试验。采用醋酸镱(Yb-ac)作为食糜标记物,绘制浓度衰减曲线并利用非线性回归法来拟合外流速度;评定干物质(DM)、有机物(OM)及粗蛋白质(CP)的降解动力学参数,计算瘤胃有效降解率。结果表明,葡萄籽酿酒残渣水平与瘤胃食糜外流速度之间呈显著正相关的直线关系(r=0.607 0,P0.05);DM、OM和CP的有效降解率均随着TMR葡萄籽酿酒残渣水平的增加而先下降后趋于稳定或略有上升,TMR4组和TMR5组均显著低于TMR1组(P0.05);5种TMR均为瘤胃能氮负平衡型,瘤胃能氮平衡(RENB)值均随葡萄籽酿酒残渣水平的增加呈线性下降趋势(P=0.005 5)。总之,育肥羊TMR中葡萄籽酿酒残渣的适宜水平为8.33%~12.50%。  相似文献   

6.
为使构树能够作为非常规饲料用于反刍动物养殖生产中,以3头安装有永久瘘管的24月龄安格斯肉牛为试验动物来探究构树在瘤胃中的降解特性和营养价值,使用瘤胃尼龙袋法测定构树的叶、去叶枝条、125~135 cm及145~155 cm高全株构树在瘤胃内的降解率和降解参数并计算瘤胃能氮平衡参数。结果表明:1)叶的粗蛋白质(CP)水平高达23.18%,显著高于其他3种形态构树(P0.05),全株构树的CP含量显著高于去叶枝条(P0.05),而酸性洗涤纤维(ADF)则呈现相反规律,其中125~135 cm全株ADF含量低于145~155 cm全株(P0.05);2)叶的干物质(DM)、有机物(OM)、CP和ADF的有效降解率(ED)均显著大于125~135 cm和145~155 cm全株(P0.05),三者又均显著大于去叶枝条(P0.05),四者DM的ED均在40%以上,叶为65.82%;3)叶的瘤胃降解蛋白(RDP)与过瘤胃蛋白(RUP)之比显著高于其他3种形态构树(P0.05),说明叶的RDP含量高于RUP含量,而其他3种形态构树RUP含量高于RDP含量;4)叶的瘤胃能氮平衡值(RENB)为负(-22.27 g·kg~(-1)),去叶枝条、125~135 cm及145~155 cm全株的RENB为正,分别为28.79、30.87和27.74 g·kg~(-1)。结论:4种形态构树的营养价值依次为叶125~135 cm全株145~155 cm全株去叶枝条。其中,构树叶可作为蛋白质饲料使用,其他3种形态构树可以粗饲料的形式使用,4种形态构树均有成为优质饲料资源的潜力,但是在使用时应注意保持能氮平衡。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塔里木马鹿对低质粗饲料的适应机理,试验探讨了RDN/DOM对其瘤胃发酵指标的影响,旨在科学有效地利用粗饲料,提高塔里木马鹿养殖经济效益。试验根据以瘤胃尼龙袋法对饲料原料降解特性(有机物和粗蛋白质的有效降解率)研究的结果,在相同营养水平下,设计了8个等距离能氮释放梯度不同(RDN/DOM为15~29)的试验日粮作为发酵底物,利用体外消化试验,检测各组发酵液pH、氨态氮(NH_3-N)浓度、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含量和微生物蛋白质(MCP)含量。结果表明,以RDN/DOM=19的配合饲料作为培养底物进行体外产气试验时,12 h时,MCP含量显著高于其他时间点(P0.05),因此最终培养时间确定为12 h;RDN/DOM=23时,体外培养液NH_3-N浓度最低(8.34 mg/dL),MCP合成量(11.76 mg/dL)、TVFA含量(71.24 mmol/dL)和乙酸/丙酸(2.79)均最高。综上,在本试验条件下,塔里木马鹿最适宜RDN/DOM为23,这对后续研究塔里木马鹿日粮能氮释放同步性指数(SI)提供了重要依据,为进一步研究塔里木马鹿氮代谢规律提供了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8.
以11.85%和8.38%两个水平的可降解蛋白(RDP)及非蛋白氮(NRN)作为试验因子,进行2×2试验设计。应用体外短期发酵技术,研究了RDP及RDP与非蛋白氮组合对模拟瘤胃发酵及营养物质降解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NPN处理组的pH、NH3-N浓度显著(P<0.05)高于未添加NPN处理组。高RDP水平pH值、NH3-N浓度、细菌N与低RDP水平的相比,高RDP处理组显著(P<0.05)高于低RDP处理组,说明日粮中RDP水平显著提高瘤胃内pH值、NH3-N浓度和细菌N的产量。同时发现,RDP与NPN互作对瘤胃发酵影响不显著。对瘤胃发酵营养物质降解率的研究发现,反刍动物日粮中添加适量的NPN,有利于优化瘤胃内环境,提高物质成分在瘤胃中的降解率。RDP水平对模拟瘤胃发酵时干物质(DM)、酸性洗涤纤维(ADF)降解没有显著影响,但显著提高了中性洗涤纤维(NDF)的降解率。  相似文献   

9.
《饲料工业》2017,(7):35-42
文章研究的目的是瘤胃降解蛋白(RDP)相同,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FC)及硫水平不同的日粮对人工奶牛瘤胃发酵的影响。试验选择3头健康的荷斯坦奶牛提供瘤胃液,试验采用双因素试验设计[3×4:NFC与RDP比值分别为3.35、4和4.8,硫(S)的水平分别为0.15%、0.20%、0.25%和0.30%],试验结果表明,不同NFC/RDP水平的日粮体外发酵,pH值(2 h除外)、产气量、丙酸、丁酸、菌体蛋白(MCP)差异显著(P0.05);NH_3-N浓度在8、12 h和24 h差异显著(P0.05);乙酸在2、4、8 h和12 h差异显著(P0.05);干物质降解率(DMD)在2、4、8 h和24 h差异显著(P0.05)。硫对pH值和NH_3-N浓度在12 h和24 h的影响显著(P0.05),而且产气量、丙酸、丁酸和菌体蛋白含量也有明显的影响(P0.05);但对乙酸浓度的影响不显著。总的来说,当NFC/RDP值为4时,瘤胃pH值、产气量、乙酸、微生物粗蛋白含量和干物质降解率(DMD)增加,但NH_3-N、丙酸和丁酸浓度降低,适当的补充硫(硫含量为0.25%),瘤胃pH值、产气量、丙酸、丁酸、MCP含量会增加,然而NH_3-N浓度降低,同时两者之间存在这交互作用。综合各项指标表明日粮NFC/RDP值为4、硫水平为0.25%的日粮可明显改善瘤胃内环境、促进瘤胃发酵提高饲料各成分的降解率。  相似文献   

10.
为使构树能够作为非常规饲料用于反刍动物养殖生产中,以3头安装有永久瘘管的24月龄安格斯肉牛为试验动物来探究构树在瘤胃中的降解特性和营养价值,使用瘤胃尼龙袋法测定构树的叶、去叶枝条、125~135 cm及145~155 cm高全株构树在瘤胃内的降解率和降解参数并计算瘤胃能氮平衡参数。结果表明:1) 叶的粗蛋白质(CP)水平高达23.18%,显著高于其他3种形态构树(P<0.05),全株构树的CP含量显著高于去叶枝条(P<0.05),而酸性洗涤纤维(ADF)则呈现相反规律,其中125~135 cm全株ADF含量低于145~155 cm全株(P>0.05);2) 叶的干物质(DM)、有机物(OM)、CP和ADF的有效降解率(ED)均显著大于125~135 cm和145~155 cm全株(P<0.05),三者又均显著大于去叶枝条(P<0.05),四者DM的ED均在40%以上,叶为65.82%;3) 叶的瘤胃降解蛋白(RDP)与过瘤胃蛋白(RUP)之比显著高于其他3种形态构树(P<0.05),说明叶的RDP含量高于RUP含量,而其他3种形态构树RUP含量高于RDP含量;4) 叶的瘤胃能氮平衡值(RENB)为负(-22.27 g·kg-1),去叶枝条、125~135 cm及145~155 cm全株的RENB为正,分别为28.79、30.87和27.74 g·kg-1。结论:4种形态构树的营养价值依次为叶>125~135 cm全株>145~155 cm全株>去叶枝条。其中,构树叶可作为蛋白质饲料使用,其他3种形态构树可以粗饲料的形式使用,4种形态构树均有成为优质饲料资源的潜力,但是在使用时应注意保持能氮平衡。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塔里木马鹿对低质粗饲料的适应机理,试验探讨了RDN/DOM对其瘤胃发酵指标的影响,旨在科学有效地利用粗饲料,提高塔里木马鹿养殖经济效益。试验根据以瘤胃尼龙袋法对饲料原料降解特性(有机物和粗蛋白质的有效降解率)研究的结果,在相同营养水平下,设计了8个等距离能氮释放梯度不同(RDN/DOM为15~29)的试验日粮作为发酵底物,利用体外消化试验,检测各组发酵液pH、氨态氮(NH3-N)浓度、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含量和微生物蛋白质(MCP)含量。结果表明,以RDN/DOM=19的配合饲料作为培养底物进行体外产气试验时,12 h时,MCP含量显著高于其他时间点(P<0.05),因此最终培养时间确定为12 h;RDN/DOM=23时,体外培养液NH3-N浓度最低(8.34 mg/dL),MCP合成量(11.76 mg/dL)、TVFA含量(71.24 mmol/dL)和乙酸/丙酸(2.79)均最高。综上,在本试验条件下,塔里木马鹿最适宜RDN/DOM为23,这对后续研究塔里木马鹿日粮能氮释放同步性指数(SI)提供了重要依据,为进一步研究塔里木马鹿氮代谢规律提供了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2.
能氮平衡是评价奶牛日粮优劣的重要指标,本文介绍了应用国际上有关反刍动物瘤胃微生物蛋白合成效率的最新研究成果,检验奶牛日粮瘤胃微生物能氮平衡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13.
为探究饲粮添加纳米氧化锌对瘤胃发酵的影响,本试验通过体外发酵法研究了纳米氧化锌不同添加水平(0、50、100、200、400 mg/kg,干物质基础)对瘤胃培养液pH、氨态氮( NH3-N)、微生物蛋白(MCP)、挥发性脂肪酸(VFA)以及底物有机物发酵率(FOM)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在体外培养条件下,纳米氧化锌的添...  相似文献   

14.
试验以3头安装永久性瘤胃瘘管的荷斯坦奶牛为试验动物,试验设计以不同RDN(g)/FOM(kg)比值日粮为底物,利用人工瘤胃体外培养法,通过瘤胃液pH值、瘤胃液氨氮浓度、挥发性脂肪酸含量、微生物蛋白含量这四个指标的测定,评价日粮RDN(g)/FOM(kg)比值分别为20、25、30、35的4种不同能氮同步化释放日粮对瘤胃发酵及微生物蛋白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体外培养时间的延长,瘤胃液pH值不断降低,pH均值以RDN(g)/FOM(kg)=25组为最高,RDN(g)/FOM(kg)=30组最低,差异不显著(P0.05)。NH3-N浓度随着RDN(g)/FOM(kg)水平的增加而增加,当RDN(g)/FOM(kg)=35时,NH3-N浓度均值最高。当RDN(g)/FOM(kg)=20时,细菌蛋白含量和原虫蛋白含量均最高。对于VFA当RDN(g)/FOM(kg)=30时,乙酸含量最高;当RDN(g)/FOM(kg)比值为20时,丙酸含量、丁酸含量最高;TVFA含量以RDN(g)/FOM(kg)=30时最高,乙酸、丙酸比值以RDN(g)/FOM(kg)比值为25时最高。  相似文献   

15.
日粮降解氮转化为瘤胃微生物氮效率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用10种不同氮源日粮(4种糊化淀粉尿素日粮、常规尿素日粮、豆饼日粮、甲醛及非甲醛新保护剂保护豆饼日粮)在5头装有瘤胃和真胃瘘管的阉牛中分别进行6×5和4×4两个拉丁方试验,用体内法测定日粮的蛋白质和有机物质的降解率、微生物蛋白质产量及瘤胃氨浓度。同时用瘤胃尼龙袋法测定蛋白质和有机物质降解率。结果表明:不同氮源日粮间降解氮转化为微生物氮的效率差异明显(P<0.01):降解氮转化效率与瘤胃平均氨浓度有限高曲线负相关(r=-0.9192),与降解氮同体内法测定的瘤胃可消化有机物(RDOM)及瘤胃尼龙袋法测定的瘤胃24小时可发酵有机物(FOM)的比率均有同种类型的曲线负相关(r=-0.8796,r=-0.9037)。说明降解氮转化为微生物氮的效率受饲料蛋白质降解量、降解速度及降解氮与微生物可利用能平衡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为探明南方奶牛养殖的限制因素,选择浙江嘉兴地区5个典型奶牛场,调查高产奶牛日粮中代谢蛋白(MP)的供应量及典型日粮中RDP(瘤胃降解蛋白)、RUP(瘤胃非降解蛋白)及MP的供给量,并探讨南方奶牛场典型日粮中的限制性氨基酸。结果表明,南方地区奶牛日粮中代谢蛋白含量偏高,并对繁殖造成一定影响,而日粮提供的代谢蛋白中氨基酸含量不平衡,普遍缺乏蛋氨酸和赖氨酸。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旨在研究全混合日粮(TMR)饲喂泌乳奶牛群摄入养分偏离的原因分析及对生产性能的影响。选取30个高产牛群,每个牛群采样5 d。采取牛群TMR及剩料样品,进行养分分析和颗粒分级评定,计算各指标的变异系数。记录产奶量,取奶样测乳成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养分、颗粒的变异系数与牛群生产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30个牛群饲喂的TMR产奶净能(NEL)和粗蛋白质(CP)、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微生物蛋白质(MCP)、瘤胃非降解蛋白质(RUP)、瘤胃能氮平衡(RENB)、小肠可消化粗蛋白质(DCPSI)、钙(Ca)含量分别为6.56 MJ/kg和16.22%、35.71%、21.38%、77.84 g/kg、92.15 g/kg、14.77 g/kg、104.04 g/kg、1.43%,其中高于配方目标的指标有NDF(1.94%)、Ca(0.57%)、RUP(5.03 g/kg)、RENB(6.95 g/kg),低于配方目标的指标有CP(-0.36%)、ADF(-1.54%)、NEL(-0.12 MJ/kg)、MCP(-7.71 g/kg)、DCPSI(-2.12 g/kg)(正值表示提高,负值表示降低)。观测期内,RUP[(16.26±7.10)%]、MCP[(22.78±13.38)%]、RENB[(64.29±34.29)%]3种养分的变异系数大于10%,其他养分的变异系数均小于10%。长、中、短、细4类颗粒含量的变异系数分别为(15.78±9.25)%、(9.12±7.86)%、(6.00±4.00)%、(11.15±9.62)%。回归分析表明,TM R养分和颗粒度变异影响产奶量和乳成分,NEL变异系数每升高1个百分点,产奶量下降3.662 kg/d;长颗粒变异系数每升高1个百分点,产奶量下降0.124 kg/d,乳脂率升高0.012%。结果提示,TMR饲喂泌乳奶牛摄入养分因投料不准确、加工质量不稳定、搅拌不均匀、挑食等与配方养分产生差异。TMR加工质量稳定性影响到产奶量和乳成分,其中NEL、DCPSI、RENB的变异影响产奶量,长颗粒变异影响产奶量和乳脂率。  相似文献   

18.
旨在探讨利用体外产气法研究不同瘤胃降解蛋白平衡日粮(RDPB,g·kg-1 DM)对瘤胃发酵、总产气量和甲烷产量的影响.试验选用美国Ankom产气系统,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配置6种不同瘤胃降解蛋白平衡日粮,分别为日粮1(-20 g· kg-1 DM),日粮2(-10 g· kg-1 DM),日粮3(0 g· kg-1 DM),日粮4(10g·kg-1DM),日粮5(20 g·kg-1 DM)和日粮6(30 g· kg-1 DM),每组2个重复,培养期为24 h.结果表明:(1)本研究中6种类型日粮发酵液的pH、乙酸/丙酸、产气量和CH4产生量表现为日粮3(P<0.01)或日粮4(P<0.01)值最低.(2)挥发性脂防酸乙酸、丙酸、丁酸以及氨氮的浓度随着瘤冒降解平衡值的增加而增加,表明改变日粮瘤胃降解蛋白平衡可以影响瘤胃发酵.而瘤胃降解蛋白平衡对总挥发性脂肪酸以及原虫数量无显著影响.(3)日粮瘤胃降解蛋白平衡值影响不同时间点甲烷的浓度和24 h甲烷产量.其中以日稂4(P<0.05)甲烷总产量最低.由此可见,在体外培养条件下,改变日粮RDPB影响了瘤胃发酵液pH、氨态氮(NH3-N)及挥发性脂肪酸(VFA)浓度、总产气量、CH4产生量,综合考虑其对瘤胃发酵和甲烷产量等指标的影响,体外产气条件下适宜的RDPB水平为0~10g·kg-1 DM.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喂高淀粉饲粮时不同瘤胃降解淀粉水平对奶牛泌乳性能、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和氮平衡的影响。选用10头荷斯坦经产奶牛[平均泌乳天数为(214±38)d,平均乳产量为(26.2±2.4)kg/d,平均体重为(727±65)kg]作为试验动物,随机分成2组,每组5头。试验设计2种不同瘤胃降解淀粉水平的试验饲粮,分别为瘤胃降解淀粉水平为62.3%(占总淀粉的百分比)的低瘤胃降解淀粉水平饲粮(L-RDS)和瘤胃降解淀粉水平为72.1%(占总淀粉的百分比)的高瘤胃降解淀粉水平饲粮(H-RDS)。采用交叉试验设计,试验分为2期,过渡期7 d,每期试验21 d,其中适应期14 d,采样期7 d。结果显示:1)相比L-RDS组,H-RDS组有机物和淀粉的表观消化率显著升高(P0.05),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的表观消化率显著降低(P0.05),干物质表观消化率有升高趋势(P=0.07),蛋白质表观消化率无显著差异(P0.05)。2)相比L-RDS组,H-RDS组尿素氮及它们占摄入氮比例有降低趋势(P=0.09),摄入氮、乳氮、粪氮、尿氮和沉积氮及它们占摄入氮比例无显著变化(P0.05),尿中总嘌呤衍生物排出量和微生物蛋白产量亦无显著变化(P0.05)。3)饲粮瘤胃降解淀粉水平对奶牛干物质采食量、乳产量和乳成分均无显著影响(P0.05)。综合以上结果可知,饲喂高淀粉饲粮时不同瘤胃降解淀粉水平影响饲粮营养物质的表观消化率,对泌乳性能和氮平衡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瘤胃能氮释放同步化对泌乳奶牛瘤胃发酵、生产性能及氮平衡的影响.试验采用4×4的拉丁方试验设计,试验动物为4头安装永久性瘤胃瘘管的泌乳中期荷斯坦奶牛,试验处理为4种瘤胃能氮释放同步化指数(SI)不同的等能、等氮饲粮(饲粮Ⅰ,SI=0.95;饲粮Ⅱ,SI =0.90;饲粮Ⅲ,SI =0.83;饲粮Ⅳ,SI...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