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本研究旨在明确促红细胞生成素产生肝细胞配体A1(ephrin A1)在猪附植后期的mRNA和蛋白表达规律,分析高胚胎数母猪和低胚胎数母猪之间表达差异,以及这些差异与繁殖性状的关系。选择妊娠第22天和24天(附植后期)母猪,屠宰后采集6种繁殖组织样,利用Real-time定量PCR(qPCR)和免疫印迹方法检测这些组织样品中ephrin A1基因的mRNA和蛋白表达量,并将基因表达量与繁殖性状进行关联分析。妊娠第22天,高胚猪和低胚猪的黄体数和总胚胎数均差异显著(P0.05)。Real-time qPCR结果显示:妊娠第22天,子宫内膜附植点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尿囊绒毛膜或胚胎(P0.05),高胚猪的胚胎表达量小于低胚猪(P0.05);妊娠第24天,ephrin A1在组织中的mRNA表达量由高到低依次为:子宫内膜附植点、子宫内膜附植点间、子宫颈、卵巢黄体和胚胎;妊娠第22天或24天,妊娠猪ephrin A1的mRNA表达量均高于空怀猪(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妊娠第24天,ephrin A1蛋白在子宫内膜附植点的表达量最高,其次为子宫内膜附植点间和卵巢黄体(P0.05)。ephrin A1的表达与胚胎长度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31~0.59;相较于胚胎重、总胚胎数、正常胚胎数和卵巢重性状,ephrin A1表达与胚胎长度之间出现最高相关系数。研究结果表明,ephrin A1表达在猪附植后期的调控过程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子宫内膜附着位点可能是ephrin A1基因表达的主要靶组织,ephrin A1的表达量增加可能与胚胎生长(长度和重量)和卵巢重量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2.
以贵州黑山羊为研究对象,通过生物在线软件预测调控CTSK基因表达的候选miRNAs,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CTSK及其候选miRNAs在贵州黑山羊单、多羔性腺轴下丘脑、垂体、卵巢、输卵管、子宫体及子宫角6种组织中的表达量。结果:CTSK在单、多羔贵州黑山羊的6个组织中均有表达,在单羔组中表达量依次为子宫角>输卵管>卵巢>子宫体>垂体>下丘脑,其中在子宫角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组织(P<0.05),在多羔组中,其表达量依次为子宫体>输卵管>子宫角>卵巢>垂体>下丘脑,其中子宫体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组织(P<0.05);组间比较可知,CTSK基因在多羔组子宫体中的表达量极显著高于单羔组(P<0.01),卵巢中的表达量极显著低于单羔组(P<0.01)。在线软件预测结果表明:miR-122、miR-205、miR-7、miR-30-5p和miR-124为调控CTSK表达评分最高的5条miRNAs。qPCR结果表明:5条miRNAs在子宫体和卵巢中均有表达,在子宫体中,单羔组和多羔组的表达量均依次为miR-12...  相似文献   

3.
为分析DIO2和DIO3基因在小尾寒羊不同繁殖时期(黄体期和卵泡期)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各组织中的表达差异,阐明这2个基因在绵羊发情转换中的表达模式,实验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技术对比分析DIO2和DIO3基因在黄体期和卵泡期小尾寒羊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各组织中的表达差异。结果表明:DIO2和DIO3基因在下丘脑、垂体、松果体、大脑、小脑、卵巢、子宫、输卵管、肾脏、肾上腺10种组织中均表达;DIO2基因在黄体期和卵泡期的垂体组织中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组织(P<0.05),其中黄体期垂体、子宫、下丘脑、松果体、输卵管和卵巢DIO2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卵泡期(P<0.05);DIO3在卵泡期松果体、下丘脑、子宫、垂体和输卵管的表达量显著高于黄体期(P<0.05)。综上,DIO2能抑制绵羊发情,而DIO3促进发情。  相似文献   

4.
产仔数性状是养猪业中一个重要的经济性状,而胚胎附植对猪产仔数的高低有重要的影响。胚胎附植的调控涉及到多个生物学过程,在其中发挥作用的物质(附植因子)很多。作者针对孕酮、孕酮受体、雌二醇、雌激素受体α(ESR1)和促红细胞生成素产生肝细胞受体配体(Eph-ephrin)系统这几种附植因子的相关研究进行了归纳总结,重点阐述了这些因子在母胎对话过程中的时空表达、功能、突变、调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其中,孕酮及其受体在猪胚胎附植活动中全程发挥着重要作用,黄体分泌的孕酮与母猪子宫内膜腔上皮、腺上皮、基质和肌细胞中的孕酮受体结合发挥作用,使这些组织细胞分泌多种附植因子,这些附植因子进一步参与胚胎附植过程。雌二醇是雌激素中含量最多、活性最强的一种激素,主要由卵巢颗粒细胞分泌,雌激素受体α是子宫内雌二醇的主要受体,二者结合可使母猪发情;此外,附植中处于游离状态的胚泡也分泌雌二醇,其是一个让母猪子宫内膜得以识别的信号,允许胚泡附植。Eph-ephrin系统作用广泛,其在人、小鼠和猪的胚胎附植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系统中的EphA1、ephrin A1、EphA4等基因在猪的胚胎附植期表达量显著高于空怀猪,它们在子宫内膜附植点的表达量显著高于附植点间的部位,且ephrin A1的抑制表达会降低子宫内膜上皮细胞的迁移和黏附能力。这些附植因子都在猪胚胎附植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它们的深入研究将有利于明确猪胚胎附植调控机理,进一步揭示猪高繁机理。  相似文献   

5.
产仔数性状是养猪业中一个重要的经济性状,而胚胎附植对猪产仔数的高低有重要的影响。胚胎附植的调控涉及到多个生物学过程,在其中发挥作用的物质(附植因子)很多。作者针对孕酮、孕酮受体、雌二醇、雌激素受体α(ESR1)和促红细胞生成素产生肝细胞受体配体(Eph-ephrin)系统这几种附植因子的相关研究进行了归纳总结,重点阐述了这些因子在母胎对话过程中的时空表达、功能、突变、调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其中,孕酮及其受体在猪胚胎附植活动中全程发挥着重要作用,黄体分泌的孕酮与母猪子宫内膜腔上皮、腺上皮、基质和肌细胞中的孕酮受体结合发挥作用,使这些组织细胞分泌多种附植因子,这些附植因子进一步参与胚胎附植过程。雌二醇是雌激素中含量最多、活性最强的一种激素,主要由卵巢颗粒细胞分泌,雌激素受体α是子宫内雌二醇的主要受体,二者结合可使母猪发情;此外,附植中处于游离状态的胚泡也分泌雌二醇,其是一个让母猪子宫内膜得以识别的信号,允许胚泡附植。Eph-ephrin系统作用广泛,其在人、小鼠和猪的胚胎附植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系统中的EphA1、ephrin A1、EphA4等基因在猪的胚胎附植期表达量显著高于空怀猪,它们在子宫内膜附植点的表达量显著高于附植点间的部位,且ephrin A1的抑制表达会降低子宫内膜上皮细胞的迁移和黏附能力。这些附植因子都在猪胚胎附植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它们的深入研究将有利于明确猪胚胎附植调控机理,进一步揭示猪高繁机理。  相似文献   

6.
为揭示FSHβ和LHβ基因在小尾寒羊下丘脑-垂体-卵巢轴(HPOA)中的表达规律,深入了解其对小尾寒羊多羔的作用,本研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6只小尾寒羊(FecB++型单、多羔羊各3只)的生殖组织及脑组织中FSHβ和LHβ基因的表达差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FSHβ和LHβ基因在大脑、小脑、下丘脑、卵巢、子宫、输卵管和垂体7种组织中均有表达,FSHβ主要在小尾寒羊下丘脑和卵巢高表达,LHβ在垂体高表达;FSHβ基因在小尾寒羊多羔群体下丘脑、卵巢、子宫、输卵管、垂体的表达极显著高于单羔群体(P<0.01),LHβ基因在小尾寒羊多羔群体下丘脑、卵巢、子宫、输卵管、垂体、小脑、大脑表达量均极显著高于单羔群体(P<0.01)。研究结果提示,FSHβ和LHβ基因可能参与小尾寒羊多羔性状调控。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究妊娠早期饲喂N-氨甲酰谷氨酸(N-Carbamylglutamate, NCG)提高山羊产羔数的繁殖机制,试验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了ITGB8、IGFBP3基因在空白组和NCG组(0.15%NCG)卵巢、子宫、输卵管、垂体、下丘脑等性腺轴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结果表明:ITGB8和IGFBP3基因在贵州白山羊5个组织中均有不同程度表达。相同组别不同组织比较,ITGB8基因在空白组的相对表达量为下丘脑>垂体>输卵管>子宫>卵巢,在NCG组的相对表达量为垂体>子宫>下丘脑>输卵管>卵巢;IGFBP3基因在空白组和NCG组中的表达趋势均为子宫>卵巢>输卵管>下丘脑>垂体。相同组织不同组间比较,ITGB8基因在NCG组垂体、卵巢、输卵管、子宫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极显著低于空白组(P<0.01),在下丘脑中两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IGFBP3基因在NCG组垂体、卵巢、输卵管、子宫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均极显著低于空白组(P<0.01),在下丘脑中两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说...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旨在揭示ESR1和PGR基因在小尾寒羊多羔性状中的作用,深入研究绵羊多羔性状的机理。采用半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结合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ESR1和PGR基因在不同繁殖力小尾寒羊群体12个组织(小脑、下丘脑、垂体、卵巢、输卵管、子宫、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中的表达差异。结果表明:ESR1和PGR基因在不同繁殖力小尾寒羊群体的12个组织中均有表达;ESR1和PGR基因分别在小尾寒羊子宫和输卵管中高表达;多羔小尾寒羊子宫、输卵管、卵巢和下丘脑组织中ESR1基因的表达量与单羔小尾寒羊无显著差异(P0.05);多羔小尾寒羊输卵管、子宫、卵巢和下丘脑组织中PGR基因的表达量极显著高于单羔小尾寒羊群体(P0.01)。结果提示,PGR基因可能参与小尾寒羊多羔性状的调控。  相似文献   

9.
为深入了解肝受体类似物-1(Liver Receptor Homolog-1,LRH-1)蛋白在湖羊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组织中的表达分布,本研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方法检测了湖羊母羊下丘脑、垂体、卵巢、输卵管和子宫组织中LRH-1的表达。结果表明:LRH-1免疫阳性颗粒在下丘脑和垂体组织的分泌细胞、卵巢卵泡颗粒细胞、输卵管黏膜上皮分泌细胞和子宫腺细胞中均有分布;随湖羊发情周期的变化,下丘脑、垂体、卵巢、输卵管和子宫组织中LRH-1蛋白表达量差异显著,除下丘脑组织在发情期与间情期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外,其他组织在各阶段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发情后期,下丘脑和卵巢组织中LRH-1蛋白表达量相对最高;间情期,输卵管组织中表达量相对最高;发情前期,垂体和子宫组织中表达量相对最高。结果显示,LRH-1蛋白的表达与湖羊HPG轴各组织功能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鹅GnIH受体基因的克隆及组织表达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促性腺激素抑制激素(GnIH)及其受体RF酰胺相关肽受体(RFRPR)和神经肽FF受体(NPFFR)在鹅不同组织的表达,探讨GnIH及其受体与鹅繁殖调控间的关系,研究通过逆转录PCR方法获取各基因的cDNA序列,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GnIH、RFRPR和NPFFR在产蛋期母鹅的卵巢、输卵管、肾脏、肾上腺、眼球、脊髓、延髓、嗅球、视神经叶、大脑、小脑、垂体、下丘脑共13个组织中的mRNA表达水平。序列分析发现,鹅GnIH的2个受体RFRPR和NPFFR高度同源,氨基酸序列相似性达65.35%,具有相似的跨膜结构。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GnIH前体mRNA的主要表达部位是在下丘脑,且在延髓、脊髓、肾上腺、输卵管和卵巢中也有一定的表达。RFRPR和NPFFR两个受体在有GnIH表达的组织中基本都有表达。结果表明,在鹅中,RFRPR更符合GnIH受体的特征,GnIH及其受体可能从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的多个环节对鹅的繁殖行为进行调控。  相似文献   

11.
以成年母猪为研究材料,采用RT-PCR半定量法对猪PPARα、β/δ和γ基因组织表达特点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检测的18种组织中除胰腺组织外,3种PPAR亚型在其他17种组织中均有表达。表达量高低依次为PPARα,子宫绒毛膜>皮下脂肪>卵巢>大肠>脾脏>大脑>肾上腺>心脏>肺>小肠>脊髓>子宫蜕膜>胃>肝脏>背最长肌>膀胱>肾脏;PPARδ,子宫绒毛膜>卵巢>大肠>脾脏>肝脏>胃>皮下脂肪>大脑>肺>肾上腺>子宫蜕膜>脊髓>背最长肌>心脏>肾脏>小肠>膀胱;PPARγ,背最长肌>皮下脂肪>卵巢>脾脏>肺>大肠>膀胱>子宫绒毛膜>子宫蜕膜>心脏>胃>肝脏>肾脏>大脑>脊髓>肾上腺>小肠。3种亚型PPAR在卵巢和/或子宫绒毛膜中都有较高的表达,提示它们与猪的繁殖性能相关。  相似文献   

12.
BMPR-IB基因在绵羊不同组织的表达差异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BMPR-IB基因为绵羊产羔数的主效基因,研究绵羊BMPR-IB基因组织表达差异性具有一定的生物学意义。研究以发情期绵羊为实验材料,采用半定量RT-PCR方法。结果表明:BMPR-IB基因在绵羊11种组织中的表达量存在差异,由高到低依次为卵巢、耳、脊髓、垂体、骨骼、子宫、下丘脑、肾脏、骨骼肌和输卵管,在肝脏中无表达,提示BMPR-IB基因在绵羊卵巢组织中高表达量与绵羊高繁殖力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索FOXL2和FIGLA基因与绵羊产羔数之间的关系,利用荧光定量PCR检测了二者在多羔小尾寒羊和单羔小尾寒羊8个重要繁殖相关组织中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FOXL2和FIGLA基因均在卵巢组织中高表达,其次在下丘脑、垂体、输卵管、子宫体以及子宫角中呈中等丰度表达,在大脑和小脑组织中表达量相对较低。其中,FOXL2基因在多羔小尾寒羊小脑和子宫体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单羔组(P0.05),但在多羔小尾寒羊垂体和卵巢中的表达量显著低于单羔组(P0.05),在多羔小尾寒羊下丘脑中的表达量极显著低于单羔组(P0.01);FIGLA基因在多羔小尾寒羊大脑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单羔组(P0.05),在其它各组织间表达差异均不显著(P0.05)。研究初步表明,FOXL2基因表达可能对绵羊产羔数有一定影响,FIGLA基因表达对绵羊产羔数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4.
性腺外FSH受体和LH受体表达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雌性动物的性腺是卵巢,性腺外的生殖组织器官主要包括:输卵管、子宫颈、子宫肌层等,其中子宫是内分泌器官,除有局部内分泌功能外,还可能对下丘脑-垂体-卵巢轴有调节作用.促卵泡素(FSH)和促黄体素(LH)的生理功能是通过其FSHR、LHR来介导的,其受体在性腺和性腺外均有表达.本文主要对雌性性腺外生殖组织器官上两种受体的表达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15.
研究早熟与晚熟品种母猪下丘脑-垂体-卵巢轴Kiss1和GPR54基因的表达差异。选用8头梅山母猪与12头长大(LY)母猪为研究对象,梅山母猪于70 d和100 d屠宰,LY母猪于70、100 d和199 d屠宰,收集血清及下丘脑、垂体、卵巢组织样品。ELISA检测血清瘦素(Leptin)和雌二醇(E2)水平,PCR克隆梅山与LY母猪Kiss1基因编码序列,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母猪下丘脑、垂体、卵巢组织Kiss1和GPR54基因表达水平。结果表明:梅山与LY母猪Kiss1基因编码序列相似性为100%;梅山与LY母猪初情期下丘脑Kiss1基因表达量极显著高于垂体与卵巢(P<0.01),卵巢GPR54基因表达水平显著高于下丘脑与垂体(P<0.05)。梅山母猪下丘脑-垂体-卵巢轴Kiss1基因表达水平都显著高于相同日龄和初情期LY母猪(P<0.05),梅山母猪血清Leptin水平极显著高于相同日龄LY母猪(P<0.01)。而E2水平显著高于100 d与初情期LY母猪(P<0.01)。Leptin与下丘脑Kiss1和GPR54基因表达呈显著正相关(P<0.05),而E2仅与下丘脑Kiss1基因表达有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梅山与LY母猪Kiss1基因编码区序列相似性为100%,梅山母猪下丘脑-垂体-卵巢轴上kiss1基因表达量较LY母猪高,主要原因可能是初情日龄早,下丘脑Kiss1基因表达水平的高低与血清Leptin和E2浓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现已证实许多组织均能分泌瘦素,但其中最主要的分泌组织是白色脂肪组织,且白色脂肪组织中也含有瘦素受体。在猪中,除了脂肪组织,下丘脑、垂体前叶、卵巢、子宫体、肝脏、肾脏、胰脏、肾上腺、心脏、脾脏、肺、肠、骨髓和肌肉也均能表达瘦素受体(Lin等,2000)。因此,瘦素可能影响多种生理功能。此外,  相似文献   

17.
<正> 1 胚胎的发育与附植受精卵形成合子后,卵裂球不断时行分裂增殖,先后经过桑椹胚、囊胚、扩张囊胚等阶段,最后从透时带中孵出,形成了泡状透明的胚泡。初期的胚泡在子宫内的活动受到限制,在子宫中的位置逐渐固定下来。并开始与子宫内膜发生组织上的联系,逐渐附植着床在子宫黏膜上。牛受精后一般20~30天开始着床,着床紧密的时间约为受精后60~75天。胚泡由2部分细胞组成,一部分在胚泡的顶端聚集成团,将发育成为胚体,另一部分构成胚泡壁,覆盖上述部分,成为胚泡的外膜,将形成胎膜和胎儿胎盘。  相似文献   

18.
为进一步了解FSHR和GnRHR基因的功能,揭示其对山羊繁殖性状的影响。本研究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了南江黄羊不同组织FSHR和GnRHR基因的表达差异。结果表明:FSHR和GnRHR在下丘脑、垂体、卵巢、输卵管、子宫、睾丸组织中均有表达,其中,FSHR和GnRHR在母羊子宫组织中表达水平较高,而在其他组织中表达水平相差不大;FSHR基因和GnRHR基因在子宫中的表达量均极显著高于其他组织(P0.01);GnRHR基因在卵巢组织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垂体、下丘脑、输卵管(P0.05);公羊睾丸组织FSHR和GnRHR基因的表达量显著高于下丘脑和垂体(P0.05)。本研究结果将会为进一步研究该基因对山羊繁殖相关功能影响的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
旨在进一步揭示TAC1和PRLR基因在绵羊季节性发情调控和繁殖时期转换中的作用。本研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TAC1和PRLR基因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成年苏尼特母羊(季节性发情品种)和处于不同繁殖时期的成年小尾寒羊母羊(常年发情品种)10种组织(下丘脑、垂体、松果体、大脑、小脑、卵巢、子宫体、输卵管、肾、肾上腺)中的表达模式。结果表明:1)TAC1和PRLR基因在两品种绵羊10种组织中均有表达,且组织表达特征基本一致,TAC1基因主要表达于性腺轴组织,PRLR基因主要在垂体和肾上腺中表达。2)TAC1和PRLR基因在长光照(LP)条件下苏尼特羊各组织中的表达量均高于短光照(SP)下表达量,在小尾寒羊大多数组织中黄体期表达量高于卵泡期。3)由短光照转换为长光照后,TAC1基因在苏尼特羊垂体中的表达量缓慢增加,在长光照49天时表达量极显著高于短光照和其它长光照时间点(P0.01);PRLR基因在苏尼特羊垂体中表达量从LP3D开始显著升高(P0.05),至LP21D时达到峰值,下丘脑中表达量从LP15D开始显著高于短光照(P0.05),且有持续升高的趋势。以上结果暗示了TAC1和PRLR基因可能涉及绵羊季节性繁殖和繁殖时期转换的调控,明确了它们发挥作用的主要组织,同时揭示了这2个基因由短光照转换为长光照后的表达变化趋势,发现PRLR基因在垂体和下丘脑中具有不同的响应模式。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讨胶原代谢与奶牛不孕症的关系,选取中国荷斯坦奶牛20头,其中健康奶牛10头为对照组,屡配不孕奶牛10头为试验组,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分析子宫内膜胶原的表达特征,荧光定量PCR方法分析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MMP-9、PGR、ESR mRNA的相对表达量。结果表明:试验组子宫内膜Ⅰ型胶原、Ⅳ型胶原的表达量均不显著升高(P0.01);试验组MMP-2、MMP-9、PGR mRNA的表达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屡配不孕奶牛子宫内膜MMP-2、MMP-9 mRNA的低表达,使MMP-2、MMP-9对胶原的降解减少,导致胚泡发育不良及着床失败,子宫内膜孕酮受体的低表达可能是MMP-2、MMP-9低表达的影响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