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由建勋 《猪业科学》2011,28(10):82-86
鉴于生猪产业化养殖高污染造成的生猪扩容困难现状,创新性地提出了通过组建“三级闭环养猪”组织体系依托龙头企业建立紧密型生猪专业合作社。构建生猪产业集约经营与分散养殖深度分工协作、循环经营的生态化循环经营模式的组织体系及模式路径,为从源头解决生猪养殖带来的质量安全和环境污染问题,进而促进循环经济发展,拉动区域社会经济增长指...  相似文献   

2.
文章介绍了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生猪养殖与屠宰行业发展现状,分析了发展优势与存在的不足,提出完善生猪产业化经营体系、疫病防控与生态循环农业体系、民间资本有序进入屠宰领域、屠宰监管体系的发展建议,以期促进生猪养殖与屠宰行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鉴于生猪产业化养殖高污染造成的生猪扩容困难现状,创新性地提出通过组建"三级闭环养猪"组织体系,依托龙头企业建立紧密型生猪专业合作社,构建生猪产业集约经营与分散养殖深度分工协作、循环经营的生态化循环经营模式的组织体系及模式路径,为从产业链全程解决生猪养殖带来的质量安全和环境污染问题,进而促进循环经济发展,拉动区域社会经济增长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4.
正北流市高度重视开展生态养殖和生猪养殖污染集中整治工作,以养殖设施化和粪污资源化利用为切入点,着力构建资源节约、种养结合、高效循环、养殖健康的现代生态养殖业生产体系,促进了养殖业持续健康发展。1北流市生猪养殖污染基本情况北流市是一个以生猪为主导产业的养殖大县,2015年全市能繁母猪存栏9.68万头,年生仔猪186.10万头,生猪出栏81.01万头。全市有存栏生猪100头以下的生猪小散养殖户15 537户,存  相似文献   

5.
本文阐述了散养户参与生猪保险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了当前散养户参与生猪保险的主要困境,并借鉴历史经验,提出需要构建完善的农业保险法律体制以及参保组织体系机制,从而减少散养户购买保险的道德风险,降低交易成本,在保障保险公司预期经营利润的同时,有效分散散养户养殖风险,有利于生猪的正常供给和猪肉价格的稳定。  相似文献   

6.
正广西北流市高度重视开展生态养殖和生猪养殖污染集中整治工作,以养殖设施化和粪污资源化利用为切入点,着力构建资源节约、种养结合、高效循环和养殖健康的现代生态养殖业生产体系,促进了养殖业持续健康发展。1北流市生猪养殖污染的基本情况北流市是一个以生猪为主导产业的养殖大县,2015年全市能繁母猪存栏9.68万头,年生产仔畜186.10万头,生猪出栏81.01万头;全市有存栏生猪  相似文献   

7.
目前,我省生猪养殖主体主要为分散的中小规模养殖场(户),生猪养殖集约化、规模化程度较低,"产供销一体化"的大型企业非常少,尚未实现养殖与屠宰加工一体化经营。收购过程作为当前生猪产业链中一个必要的环节,为屠宰加工企业与养殖户搭建了交易平台,在整个生猪产业链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1基本情况1.1生猪收购队伍生猪收购队伍由"猪贩子"和"生猪经纪人"组成。"猪贩子"即生猪经销商,从事生猪的买卖活动,个别经销商还自有规模化养殖场。他们从  相似文献   

8.
正生猪养殖是我国养殖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人们日常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猪产品的市场需求量持续增加,推动了我国生猪养殖业进一步发展。生猪疾病预防与控制是生猪养殖业发展的重点,养殖人员必须加强饲养管理,落实生物安全防控体系,坚持"预防为主、治疗为辅、防治结合"的原则,保证生猪养殖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正>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我国生猪产业迅猛发展,在拥有自己培育的优良品种的同时,饲养量也位居世界前列。据农业部统计,2006年我国生猪存栏4.94亿头,出栏肉猪6.81亿头,猪肉产量5 197.2万吨,生猪饲养量、猪肉产量位居世界第一;生猪养殖业产值达到6 443.5亿元,占畜牧业总产值的48.4%。生猪产业的经营形态及流通体系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出现了养猪合作组织等多种形式的养猪  相似文献   

10.
正生猪产业信息管理体系涵盖了整个产业的产前、产中和产后,整个生猪产业的信息化是一个复杂长期的系统工程,要进一步整合和完善生猪生产阶段的信息系统,提升生猪产业发展后劲。江苏省泰兴市素有"生猪之乡"的美誉,是全国第一批生猪调出大县、江苏省生猪产业大县、生猪特色产业基地,年上市生猪110万头左右,大中型规模养殖比重达到65%,形成了生猪养殖、猪副产品加工、饲料加工、兽药生产、生猪屠宰与加工等一体化的产业体系,生猪产业总产值达40亿元左右。随着产业的发展,规模养殖比重不断提高,产业的管理,特别是养殖阶段的质量控制成了新的课题,从2009年起,经过五年的努力,泰兴市初步建成了"四纵两横"的生猪产业信息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1.
我国生猪养殖模式与疫病防控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分析了目前我国生猪养殖的几种主要模式与疫病防控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并阐述了农户散养和小规模养殖模式是疫病流行的重要因素,建议实行生猪养殖实行经营准入制,采用联合经营,规模饲养,建立完善的生物安全体系等措施,以便对猪疫病更为有效的防控。  相似文献   

12.
<正>随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生猪养殖模式也从传统小农个体化养殖为主逐渐变成规模化养殖为主。小箐镇2019年以来,新增规模养殖场7个,其中村集体经营5个,企业经营2个。年新增育肥猪出栏10000头,年新增仔猪生产25000头。基于此,传统疾病防控方法及手段已不能满足现代养殖场的要求。生猪规模养殖过程中应建立健全主动型疫病防控体系,合理防控生猪养殖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疾病,  相似文献   

13.
散养户具有自给部分饲料资源和经营上的灵活性以及可形成生态良性循环体系的基础优势。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生猪养殖形式发生了深刻变化,生猪规模化养殖取得长足发展。随之而来的是,家庭散养户的生存状况不断恶化,疫病流行成为家庭散养户最无法抗拒的亏损因素,养殖成本的大幅度提高和生猪价格的剧烈波动也使散养户的养殖风险骤升,加之政府的奖励、扶持政策又相对较少受惠,并在生猪销售价格上常处于劣势,使散养户的发展举步维艰。但就目前我国生猪生产的实际情况来看,生猪养殖  相似文献   

14.
武深树 《中国猪业》2016,11(12):15-20
本文通过深入调查分析,发现湖南省永州市大力推进以合作养殖为主导、种养结合为主体的规模化、标准化、生态化养殖,构建了现代发展理念、现代发展模式、现代产业体系"三位一体"的现代生猪产业发展模式,探索走出了一条可持续的现代生猪产业发展新路。由此,提出推进现代生猪产业发展要注重"四个同步",即生猪生产和环境保护同步发展、养殖主体和养殖机制同步创新、良种良法和先进设施同步推进、政策支持保护体系和社会化服务体系同步完善。  相似文献   

15.
生猪养殖行业因技术、人才、疫情、环保政策等原因,提高了养殖门槛,一些小规模养殖户逐渐退出,而大量的养殖企业进入,生猪养殖规模化程度不断提高。我国生猪养殖企业由于经营理念、养殖规模和企业实力不同,采取的生猪经营模式也不尽相同。基于目前我国生猪行业发展现状,文章选取牧原集团、温氏集团、新希望六和3种代表性养殖模式,对各种模式的发展现状、优劣势归纳总结并进行比较分析,提出不同生猪养殖模式的优化建议,以期为其他养殖企业制定生猪养殖经营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中国动物保健》2011,(8):82-83
近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确定了促进生猪生产持续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措施包括加大生猪生产扶持力度,中央投25亿扶持生猪养殖,每头能繁母猪补贴百元;加强生猪公共防疫体系建设;增加对规模养殖企业的信贷支持;加强生猪等"菜篮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广元市元坝区强势推进生猪品种改良、适度规模标准化养殖,大力推行产业链、生态链、循环链整合、产业化经营和品牌建设。目前"元坝生猪"获国家工商总局地理标识注册,产品远销东南亚及欧盟,获得国家无公害生猪生产基地、国家级生猪精品农业标准化示范县(区)五项桂冠,为生猪产品标准化生产作出了积极的探索。  相似文献   

18.
陈震宇 《猪业科学》2014,(12):120-121
<正>信息模糊、信息不畅、信息发布不及时造成了生猪养殖的"盲人摸象"现象,养殖者、专家、市场对生猪产业的发展变化反应不一,生猪养殖业形成了独特的"过山车"行情,谁也掌握不准市场变化的节奏。如何才能做好生猪监测预警工作,使"猪贱伤农,猪贵伤民"的现象不再发生?只有建立全面权威的生猪养殖监测预警体系,扎实开展基础信息收集工作,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科学引导生猪产业有序发展,才能有效  相似文献   

19.
随着畜牧养殖产业的快速发展,生猪养殖的发展方向究竟该怎么走是现阶段中国生猪养殖产业非常关键的一个命题。据相关研究资料表明,中国生猪养殖产业的转型主要是走生态健康的生猪养殖路线,实现环境友好以及健康猪肉畜牧产品产出的良好循环。本文将对我国生猪养殖产业所经历的历史阶段以及现阶段规模化、集约化生猪养殖中所面临的常见问题进行介绍,旨在为我国现阶段科学的生猪养殖带来帮助。  相似文献   

20.
加快生猪产业链整合,开展新型产业合作经营,可以提高生猪养殖的组织性、计划性,减少盲目生产带来的价格波动。比如,"温氏养猪模式"就是一种较好的产业合作经营形式。"温氏养猪模式",即由公司向合作养殖户统一供应苗猪、饲料、兽药、技术服务、实行保护价收购。养殖户和温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