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提起长春大成集团,行业内的人自然会联想到赖氨酸。的确,长春大成集团在实现中国赖氨酸由净进口国转变为净出口国的过程中做出了巨大贡献。大成集团创建于1996年,凭借12年沉淀的实力,从玉米初加工—深加工及精深加工—玉米化工,开创了玉米资源深度利用的新时代。大成以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产品占领市场,为发展玉米经济走出了新路,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001年3月,长春大成生化公司在香港成功上市。2007年公司形成年加工玉米300万t的产能,玉米深加工生化产品的生产能力为:赖氨酸产能40万t,谷氨酸产能10万t,苏氨酸产能3万t,玉米甜味剂(葡萄糖、麦芽糖、山梨醇、高果糖等)产能160万t,多元醇产能20万t等,成为亚洲乃至世界的领军企业。目前,大成集团的玉米加工产品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纺织、造纸、日化等领域。同其他成功企业一样,大成集团在探索发展的道路上也经历了许多的挫折和坎坷,他的成功更彰显出一个企业锐意进取、永不言败、敢于创新的精神,实现了中国创造的魅力。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大成,倾听王德辉先生的讲述。  相似文献   

2.
<正>产能过大以及低成本策略将会困扰着四种氨基酸的产业化形势赖氨酸(未来赖氨酸或将长期面对产能过大的局面)作为猪的第一限制氨基酸和家禽的第二限制性氨基酸,赖氨酸是目前全球使用量最大的氨基酸类饲料添加剂。2009年全球赖氨酸需求在140万吨左右,每年的增长率在5%~8%;中国2009年  相似文献   

3.
正分析师指出:中国梅花生物与韩国希杰第一制糖株式会社的一项交易将强化饲用氨基酸市场生产能力,该交易有可能促使两家公司的合并。中国梅花生物与韩国希杰第一制糖株式会社母公司——希杰集团,签署一份重组框架协议。"梅花生物和希杰集团都是世界级氨基酸主要生产商",两者在全球赖氨酸、苏氨酸、色氨酸市场占据和保持着领导地位。  相似文献   

4.
<正>1 2005年我国赖氨酸进出口情况及分析 2005年,我国首次成为赖氨酸净出口国。全年赖氨酸进口量同比下降,出口量比2004年大幅增加,据统计,累计净出口赖氨酸数量为10 302 t;全年进口价格同比下降20%,出口价格同比下降41%。 1.1 赖氨酸进口情况及分析 2005年,赖氨酸进口数量累计为5.43万t,同比下降29%(见图1);进口金额总计6 441万美元,同比下  相似文献   

5.
2014年,一方面由于玉米价格持续高位,生产成本压力增加,厂家长期处于亏损状态而降低开工率,中国赖氨酸产量下降;另一方面出口量增长,中国地区供大于求现象有所缓解,赖氨酸价格低位反弹。根据厂家反馈信息,未来1~2年全球赖氨酸产能将达到410万t以上,中国产能将达到233万t左右。2014年中国地区蛋氨酸供应量18.8万t,需求量17.5万t。供应方面,重庆紫光固体蛋氨酸停产,南京安迪苏液体蛋氨酸供应国内。蛋氨酸进口总量下降,其中固体蛋氨酸进口略有增加,而液体蛋氨酸进口显著下降。需求方面,小麦、大麦、高粱、菜籽替代明显,添加量有所增加,但由于养殖形势低迷,禽料需求下降,以及下半年蛋氨酸价格走高,导致蛋氨酸需求下降。  相似文献   

6.
近10年以来.中国赖氨酸工业蓬勃发展,一些生产商也发展壮大.涌现了像大成生化等全球性主要生产商.中国赖氨酸出口由本世纪初的不足千吨水平发展到2008年的15万t左右,8年增长达到150倍以上:而国内需求也由开始的10万t左右增长至2008年的25万t以上。  相似文献   

7.
市场与开发     
赖氨酸市场分析目前,世界赖氨酸的生产能力约46.4万t/a,产量约32-35万t/a。2000年全世界赖氨生产能力将近63.5万t/a。我国有四家生产饲料用赖氨酸的企业,总生产能力为2.1万t/a,最大者为川化味之素有限公司,2000年我国赖氨酸生产能力可达5.6-6.6万t/a。中国赖氨酸市场产不应求,年消费量在3万吨以上,而国内产量仅有1万t/a。只得靠进口满足国内市场需要。据统计,预计2000年国内赖氨酸需求量为5-6万吨。如果现有几个赖氨酸生产企业的扩充计划得以实现,总生产能力基本能满足国内市场需求。目前.我国有不少企业想引进技术建…  相似文献   

8.
中国氨基酸工业只有短短的40年发展历程。1965年发酵法生产味精的成功,带动了氨基酸的研究开发。目前,中国已经成为氨基酸生产和消费大国,年消费量约140万t左右。以谷氨酸、赖氨酸和蛋氨酸为主。[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氨基酸种类主要有赖氨酸、蛋氨酸、谷氨酸盐、支链氨基酸及苯丙氨酸等,可用作饲料添加物、仪器添加剂、保健品及药物,畜禽养殖中常用的氨基酸是赖氨酸、蛋氨酸。近些年来氨基酸市场持续增长,最新的一项关于全球氨基酸市场发展的研究报告指出:直到2013年止,全球氨基酸市场将以每年6.8%的速度递增,中国是全球氨基酸市场的领导者,2006年其市场占有率达到了25%。报告还指出,至2013年,中国氨基酸领导地位仍可保持,但市场占有率可能会略有下降,占23.4%。而北美洲则是增长步伐最快的地区,由2000至2013年,估计年度增长率达8%,并可于2013年挑战中国的领导地位。  相似文献   

10.
2012年,蛋氨酸供需增长相对平稳,国内供应充足,主流厂家通过加大供应量、降低价格等手段竞争中国市场份额,中国蛋氨酸价格向合理价位回归。而受全球玉米和豆粕价格不断上涨,尤其是国际玉米价格不断攀升的影响,赖氨酸产能不断扩张,中国赖氨酸市场规模继续扩大,出口量创历史新高。预计2013年中国地区蛋氨酸厂家竞争趋于紧张,价格理性区间震荡调整,整体走势不乐观。而产能的迅速增长和厂家的增多将导致未来几年赖氨酸市场竞争压力重重,价格走势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11.
畜禽只有从其日粮中获得足够的蛋白质和赖氨酸、蛋氨酸及色氨酸等必需氨基酸时才能表现高产。植物性饲料中含有的必需氨基酸,较动物的需要量少30~40%。人们主要是利用高蛋白添加剂解决饲料中氨基酸的不足。然  相似文献   

12.
《吉林畜牧兽医》2009,30(11):63-63
国内养殖业最多消耗40万t赖氨酸,其余产能依赖出口。产能过剩的问题近几年在国内原料药领域表现得较为突出。赖氨酸领域在生产技术成熟和兽药市场繁荣因素的影响下,国内产能迅速扩大,至今也陷入了产能严重过剩的困扰。  相似文献   

13.
<正>1中国赖氨酸市场整体形势1.1国内市场供大于求据估计,2010年中国赖氨酸产量可达到60万t(折算成98.5%),同比增长7%;需求约38万(t折算成98.5%),同比增加6%(图1)。4035  相似文献   

14.
<正>据国内赖氨酸生产商大成集团中报显示,2011年上半年大成集团赖氨酸销售量可达到29.3万t左右,较去年同期(22.8万t)增加28.51%。受惠于中国利好的经营环境及产品销量和平均售价的上升,大成集团2011年上半年收益及毛  相似文献   

15.
在县内选择不同地理条件和土壤条件区域,采用露地、地膜等不同播种方法,引进种植临单211高赖氨酸饲用玉米。结果表明,露地栽培乳熟期鲜草产量97.5t/hm2,成熟期籽实产量6.1t/hm2;地膜栽培乳熟期鲜草产量59.7t/hm2,成熟期籽实产量8.5t/hm2。总体来说,比当地酒单3号增产15%~25%,增粗蛋白质18%,增赖氨酸92.6%,青贮是利用其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16.
预计2019年中国维生素产量为34.9万t,同比增长4.4%,占全球产量的77.0%;市场价格从高位回落,市场价值缩水至36.7亿美元;预计2019年中国维生素出口量为26.9万t,同比增长6.7%,出口金额达28.3亿美元,同比下降16.3%。2019年维生素市场的直观表现是市场价格下跌,其背后是产能扩张期、需求减退期和价值链结构调整期“三期叠加”影响的结果。未来2年,这三期变化仍会持续,其中价值链结构调整期的表现将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7.
预计2018年中国维生素产量为32.8万t,同比增长3.1%,占全球产量的77.0%,市场价值32.5亿美元。预计2018年中国维生素出口量为24.7万t,同比基本持平,出口金额达24.5亿美元,同比下降22.1%。2016——2017年维生素价格暴涨,部分产品吸引新进入者加入市场竞争。如果同过去十几年中国维生素产能的周期性变化相比,近两年新投建的维生素项目竞争力不强(个别企业除外),具体表现为仍以低水平重复建设为主,产品技术进步有限。未来的维生素产业整合可能出现3种力量,一是突破性的技术进步颠覆产业原有格局;二是领先厂家在价值链上的持续布局;三是通过资本杠杆撬动行业整合。其中突破性的技术进步和价值链的优化整合将成为产业发展的2股核心力量,并促成未来5~10年中国在维生素乃至精细化工领域出现真正的全球性企业。  相似文献   

18.
一、日本氨基酸的发展现状在畜禽的10种必需氨基酸中,日本已批准作为饲料添加物使用的有蛋氨酸、赖氨酸和色氨酸三种;在10种非必需氨基酸中,日本批准使用的有谷氨酸钠、甘氨酸及丙氨酸三种。数年前某些国家就已经开始使用的必需氨基酸之一苏氨酸,在日本正在申请批准作为饲料添加物使用。日本在饲料中使用氨基酸始于30年前,在这期间,由于秘鲁鱼粉的减少以及粮食、豆饼的市场变化,使得氨基酸的研究与应用得到了飞跃的发展。而现在则是从新的角度掀起了新的使用高潮。也就是说,前些年只是为了节约饲料蛋白,降低饲料成本而使用氨基酸,而现在则更深化一步,从畜禽的营养  相似文献   

19.
屈国杰 《饲料广角》2005,(24):46-48
味之素动物营养集团自1984年来到中国,伴随着中国饲料业的发展已经走过20多个春秋,作为世界上第一家饲料级氨基酸的供应商,以及最早进入中国市场的氨基酸企业之一,味之素一直致力于引导市场,推广一些前瞻性的技术。回看近年国内赖氨酸市场的发展,2004年,国产赖氨酸占市场份额首  相似文献   

20.
自从七十年代中期以来,由于海流的影响,世界主要鱼粉供应国——秘鲁鱼粉的产量骤减,价格上涨,迫使某些国家不得不放弃鱼粉而在饲料中使用单体氨基酸。从此,开创了氨基酸工业开发和产品应用的新时期。目前,在世界各国饲料中使用的单体氨基酸有蛋氨酸、赖氨酸、色氨酸、谷氨酸钠、甘氨酸和丙氨酸六种,其中用量最大的是蛋氨酸和赖氨酸。近年来,在饲用氨基酸的生产和销售方面,日本处于领先地位。现将各品种的情况分述如下:一、蛋氨酸:蛋氨酸包括现 DL—蛋氨酸和蛋氨酸的羟基类似物(MHA)。DL—蛋氨酸具有与 L—蛋氨酸相同的营养效价,是由丙稀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