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油井两相分离变压控制计量装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长会 《油气储运》1999,18(5):47-48
目前,国内各油田采用的油井计量方法主要有玻璃管量油孔板测气、翻斗量油孔板测气、两相分离密度法和三相分离计量法等。 玻璃管量油是国内各油田普遍采用的传统方法,大约占总数的90%以上。该方法装备简单,投资少,但因间歇量油折算产量,原油系统误差常达10%~20%。另外在高含水期,尤其是在特高含水期,对于气液比低的油井,计量后的排液十分困难,因此计量操作极为不便。  相似文献   

2.
苏里格气田在井间串接、井口带液计量模式下,存在单井产液量无法准确计量的问题。基于孔板流量计、涡街流量计流体测量理论,将两种流量计串联组合,开展了不同液气比条件下的空气-水两相流室内实验,并将不同液气比情况下孔板流量计、质量流量计与组合测量装置空气、水的计量误差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当液气比为0~100 m~3/(10~4 m~3)时,气相测量误差均低于5%;当液气比为3~86 m~3/(10~4 m~3)时,液相测量误差基本低于10%。孔板与涡街流量计组合测量装置的液相测量范围广,可以为苏里格气田排水采气井的气液两相计量提供技术支持。(图3,表2,参20)  相似文献   

3.
示功图监控诊断计量系统的设计包括系统感知层、传输层、应用层,阐述了示功图诊断方法和计量方法。对胜利油田胜采九队36口抽油机井日产液量进行对比分析,示功图计量产液量比分离器计量产液量的准确性高。示功图监控诊断计量系统实现了单井工况诊断、井下技术状况、油井生产状况的多角度分析,节省了现场数据采集的用工量和测试工的用工量,降低了油田开发的劳动力成本,提升了油气生产现场的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4.
单井计量是油田开发和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之一,目前大庆油田采用的翻斗量油等计量技术,投资较高。为了解决投资高的问题,同时提高计量的稳定性,研制了温差式单井计量装置。温差式单井计量装置工作原理是:通过测量流体流过计量装置的温升值ΔT,折合计算油井的产液量。装置由加热器、温度传感器和预处理电路等组成,并采用高精度温度变送器实现高精度温度差值ΔT的测量,同时对确定加热功率、优化装置结构、实现数据存取和后期回放等关键技术进行研究。现场应用试验表明:该装置不仅可以提高计量的稳定性和准确性,而且在降低投资的同时实现了在线监测与连续计量,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苏里格气田井间串接、井口带液计量模式下无法计量单井产液量的问题,在孔板差压噪音测量气液两相流理论的基础上,建立了计量模型中经验常数关系数据库,结合锥形孔板及整流器的应用情况,研制了锥形孔板气液两相流量计。流量计由锥形孔板、整流器、一体化仪表、温度传感器、计量直管段等组成,通过测量50次/s差压波动信号的相对方差,利用差压噪音测量模型及经验常数关系数据库,得出气液两相流量。石油工业计量测试研究所实流测试与气田现场比对试验结果表明:该流量计气相计量误差小于5%,液相计量误差小于20%,计量精度满足现场生产需求,已在长庆气田应用150余套。  相似文献   

6.
旋流气液分离器能够实现高气速、高气液比工况下的气液分离,从而满足降本增效的要求。通过调研国内外水下旋流气液分离器的研究成果,对不同类型的水下旋流气液分离器进行了重点评述,从旋流场内液滴破碎机理、分离器内部流场参数等方面论述了水下旋流气液分离器的理论研究进展。结合工程实际需求,提出了水下旋流气液分离器研究中的不足及其未来的研究方向:建立水下旋流气液分离器的独立设计准则;进一步完善液滴在旋流场中破碎与聚合的理论研究;将旋流气液分离器与其他形式的分离器相结合,形成综合性的分离系统。  相似文献   

7.
为了考察水下分离器入口预分离构件在高气液比工况下的分离效果,利用流体动力学软件FLUENT对其进行数值模拟.针对水下分离器3种长径比和3种入口倾角,建立了9个入口预分离构件的物理模型,通过模拟计算得到了各模型内部速度分布云图、速度曲线图及液滴分离效率图,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不同长径比和入口倾角对入口预分离构件内部流场的影响程度不同,长径比为4∶1、入口倾角为0°的入口构件内部流场最稳定,气液分离效果最好.(图6,参6)  相似文献   

8.
针对苏里格气田井间串接、井口湿气计量工艺模式下单井无液相计量的问题,提出了节流式流量计与涡街式流量计组合测量湿气气液两相流量的方法。通过将两种流量计测量管集成,再加上差压静压、频率温度集成式传感器,简化了流量计整体结构。采用室内空气-水两相流实验平台对该组合式湿气流量计的计量精度进行测试表明:当瞬时液量为0.05~4 m~3/h时,组合式湿气流量计气相、液相测量误差分别在5%、20%以内。采用分离计量装置在气井井口对组合式湿气流量计计量精度进行测试表明:泡排气井气相、液相测量平均误差分别在5%、20%以内,能够准确反映气井出液规律,可为泡排加注制度优化提供指导;柱塞气举井气相测量误差在8%以内,液相测量误差较大,但能够准确反映柱塞气井出液特征,测试结果可为柱塞气井工况诊断及生产制度优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虚拟计量作为物理计量装置的补充或替代计量方案,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油气田上游计量场景。为了提升单井虚拟计量系统的准确性并改善系统维护的便捷性,在传统的动态多相流机理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机理模型与机器学习模型相结合的新式混合模型虚拟计量方案,建立了井工况数据机器学习模型、井机理模型的交互逻辑与系统架构,实现了实时测量数据驱动下新式混合模型虚拟计量系统的稳定、准确运行。结果表明:混合模型虚拟计量系统可实现实时测量数据输入条件下的各相计量稳定输出;利用现场试井数据对新式虚拟计量结果进行评价,液相流量和气体流量的整体误差分别小于5%和3%,计量准确性有一定程度提升;相较基于机理模型的虚拟计量,新式混合模型虚拟计量系统在后期维护上更便捷,仅需根据测井数据中含水率与气油比的变化程度来调整模型设置,且计量适用范围更广。研究结果可为传统虚拟计量在多技术融合发展方面提供可行的研究方向。(图12,表4,参25)  相似文献   

10.
邱凌 《农友》2002,(8):28-28
1.构造 两步发酵自动循环太阳能增温沼气池由发酵间、水压间、酸化池、出料搅拌器等部分构成,该池型根据沼气发酵分步理论.将沼气发酵原料的水解产酸和产甲烷分别在不同的池子内完成,实现了粪草分离、连续循环运转的两步发酵自动高效运行状态。并增加料液自动循环搅拌装置、太阳能增温装置和出料装置,达到提高产气量、出料轻松,管理方便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开发一种适应于以固态水溶肥为原料的自动施肥系统,测试分析自动施肥系统性能。方法 主控机采用ARM9电路控制模块可实现对轮灌编组、预搅拌时长、施肥开始与结束时间、施肥持续时长、施肥量等参数的设置;选择以蠕动泵为注肥装置,通过变频器控制注肥泵电机功率的方式控制注肥速率,控制施肥量。对装置核心部件搅拌器额定功率、计量方式、溶肥搅拌参数、排肥速度及固液相比例等主要参数等进行设计与测试。结果 电感脉冲计量方式标准误差最大值1.26%,误差小、性价比好,确定其为本装置采用的计量方式;搅拌器以1.5 Kw额定功率、38 r/min转速搅拌、肥液浓度在1.1~1.3 g/mL、预搅拌时间30 min时,罐内各液位输出肥液浓度值差异不显著(P< 0.05),达到对肥料浓度均匀性的设计要求。结论 将施肥开始前的预搅拌时间设为30 min、搅拌转速设为38 r/min、肥液浓度不高于1.3 g/mL,输出肥液浓度有较好的均匀性,实现精准施肥。  相似文献   

12.
油气水混输技术在石南油田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石南油田基东集输管道起点压力高,部分计量配水站的气液无法进入集输系统这一问题进行了分析,发现采用三相混输公式求出的管道各段压降预测值与实测值较接近,误差在5%~30%之间,且较安全.根据压力预测结果选择油气水混输泵,在基东集输管道起点区域增建了混输泵站及配套控制系统,有效解决了其混输难题,提高了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HGC-1型原油自动交接系统的工作原理,利用HGC-19水分传感器、SCS-30电子地衡、电子计算机系统、含水自动计量监控软件等软硬件组成的HGC-1型自动交接油系统,可有效解决油罐车含水率人工计量引起的数据不准、工作量大、易导致交接双方发生争议等问题,经济技术性好,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可为油田持续高效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14.
油菜精量集中排种器电驱控制系统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适应丘陵区油菜机械化精量播种要求,针对地轮驱动致使传动系统复杂或滑移影响播种精度的问题,设计了一种油菜电驱排种控制系统。该系统集成无线蓝牙传输模块、单片机模块和Android终端平台开发,采用优化PID算法,实现集排器转速随作业速度的同步控制和自动调节播种穴距。台架试验研究了油菜电驱排种控制系统的控制精度和排种性能,当集排器转速为10~55 r·min~(-1)时,实际转速与理论转速的平均偏差均小于1.5%,且转速的变异系数均小于2.0%,稳定性较好;当穴距和作业速度分别为60~180 mm和1.6~3.2 km·h~(-1)时,穴距均匀性变异系数均低于15.0%。该系统实现了集排器电驱条件下播种穴距的同步调节,为油菜轻简化精量播种机的排种控制系统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5.
真武天然气集中处理站采用CWD-430双波管差压式计量装置计量天然气流量,存在结构复杂、计量准确度低等问题。通过引进SWP流量积算仪及高级孔板阀,实施生产工艺技术改造,实现了流量、压力等参数的自动采集,天然气计量准确度符合生产与外输要求,提高了企业的自动化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6.
微波法测量原油含水率计算公式的推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微波双参数法测量原油含水率的基本原理,通过建立油气水三相混合流体的复介电常数模型,研究了储能因子和损耗因子与混合流体密度的关系,给出了消除混合流体密度影响的原油含水率微波测量方法,推导了原油含水率与微波测量参数的函数表达式.  相似文献   

17.
为提高无电力供应的小规模山地橘园水源供应管理效率,研制了一种基于无线通信的低功耗自动提水系统。该系统由主从控制器2个部分组成,主控制器控制直流隔膜泵向山顶蓄水池提水,从控制器用于检测山顶蓄水池的水位;两控制器之间通过无线通信模块CC1101进行通信。测试了主从控制器工作在各个阶段的电流,由此估算出主从控制器运行1d的耗电量分别为8576.3mA.h和2.2 mA.h,65 A.h的铅酸蓄电池在满荷电状态下可以为装置提供7d连续阴雨天气的续航能力。系统通信成功率为100%,最长通信时间为12s,95%的通信可在6s内完成,且蓄水池水位检测误差不超过0.8cm。  相似文献   

18.
如何选择油罐自动化计量装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国锋 《油气储运》1999,18(5):45-46
油罐自动化计量方法可分为静压法、液位计法和混合法,通过对这一种方法的测量功能分析得出,静坟法适用于静态监控和发油监控,保能满足油罐油口自动化计量管理的一般要求;液位计法适合于单一的静态监控;混合法弥补了前两种方法的不足,不仅可以测量油位和水位,对进出油品进行跟踪监控,而且减少了运算环节,增加了系统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9.
根据蔬菜根层土壤对水分的需求特点分析蔬菜精准自动灌溉技术模型和灌溉指标,提出蔬菜精准自动灌溉技术的关键措施。针对蔬菜自动灌溉技术及设施装备在生产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蔬菜精准灌溉技术的理论基础,提出蔬菜灌溉应该在遵循 SPAC 系统模型的水分传输理论基础上,结合蔬菜根层分布特点系统确定菜田土壤墒情监测调控的精准指标,参照蔬菜生长需求及其不同水分条件下的形态特征或生理指标,构建与菜田土壤水分管理相适应的自动灌溉管理决策;指出蔬菜灌溉需要根据蔬菜种类及其生长发育时期建立确保蔬菜优质高效生产的灌溉管理技术方案,结合根层土壤墒情和具体气候环境条件,以及蔬菜产量和品质要求等确定具体的灌溉管理指标。蔬菜自动灌溉控制技术需要建立完善的土壤墒情管理系统装置,制定精准调控土壤墒情管理的指标,建立完善的自动灌溉管理关键措施。应用蔬菜自动灌溉控制技术能适时适量满足蔬菜生长发育对水分的需求,对促进蔬菜优质高效生产、提高水分利用效率、防止水肥流失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棉花精量排种器排种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实现南方棉花种子的精量播种,设计一种满足南方棉花种子"一穴两粒"农艺要求的机械式精量穴播棉花排种器,将该排种器安装在JPS-12型全自动排种器性能检测台上进行棉花种子排种性能试验。分别以合格指数、漏播指数和重播指数为评价该排种器排种性能指标,以适用于南方的棉花种子(湘杂棉3号、湘杂棉8号和慈抗杂3号)为试验对象,对排种器转速、勺孔直径和种室曲面曲率半径3个因素进行单因素试验,得出各因素作业时的最优范围。正交试验结果得到排种性能各因素的最优组合为:排种器转速100rad/s,勺孔直径9mm,种室曲面曲率半径25mm;该组合下,棉花种子精量排种效果较好,穴粒数合格指数为93.62%,重播指数3.87%,漏播指数2.51%。该机械式精量穴播棉花排种器满足国家标准对棉花种子的播种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