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重庆秦巴山区农业用水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农业用水直接影响粮食安全生产,通过分析2000-2014年重庆市秦巴山区农业用水变化趋势及农业用水结构,并对影响农业用水变化的相关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找出主导因素.分析结果表明,重庆秦巴山区农业用水量呈逐年上升趋势并趋于平稳,近几年维持在4.6亿m3左右,但农业用水量占总用水量的比例却有所下降,从2000年的55.1%下降到2014年的43.7%;农田灌溉用水占农业用水量的比例逐渐减小,农林牧渔业比例趋向合理,农业用水结构在向合理的方向发展;经济作物种植、农作物结构调整、养殖业发展、人口增长、灌溉面积和气候条件是影响重庆秦巴山区农业用水量变化的主要原因,其中气候因素影响未达到显著水平.具体分析发现,近15年重庆秦巴山区农业用水量增加主要是由于水果和蔬菜种植面积增长、养殖业发展、人口需求增长、有效灌溉面积增加引起的,同时,近几年农业用水量逐渐趋于平稳且未来几年也不会出现大幅增长.  相似文献   

2.
收集河南省各县市的气象资料与土地利用、工农业生产等统计数据,利用Penman模型与河南省用水定额等方法计算出各县市的生态用水各项分量,利用GI S 等工具分析其空间变异特征。结果表明,河南省生态用水平均为82488.08×104 m3,但变异系数较大,用水量较大的地区主要集中在南部、西部山区;生态用水密度平均为59.10×104 m3/km2,其变异系数较小;生态用水量主要由生态环境需水量与水体蓄水量组成,与土地利用方式、气候条件、植被状况、国土面积等因素有关;排序分析表明,河南省生态用水大致可以分为用水量大但密度较小、用水量小但密度较大、用水量与密度均小3个区域。  相似文献   

3.
需水量预测可以为水资源的管理和规划提供决策依据,基于陕西省2004—2018年的用水总量、农业用水量、工业用水量、生活用水量以及生态用水量等数据,在分析陕西省水资源利用现状的基础上,通过灰色GM(1,1)模型对陕西省2021—2030年需水量进行预测。结果表明:2004—2018年陕西省的用水总量和各类用水量均呈显著上升趋势,其中农业用水的上升幅度最大。灰色GM(1,1)模型对陕西省用水总量、生态用水量以及生活用水量预测效果较好,预测得出2030年陕西省的总需水量、生活用水量及生态用水量分别为107.97亿m~3、22.03亿m~3、27.25亿m~3。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河北省用水结构变化规律也在逐年发生变化。本研究利用河北省1988-2012年用水量资料,分析了农业、工业和生活用水量的变化规律。分析结果表明:河北省总用水量呈下降趋势,年均降低0.59亿m3;农业用水量所占比重逐年降低,工业用水量、生活用水量及其所占比重均逐年增长。耕地面积连年的下降和节水灌溉面积的增加是农业用水量持续减少的重要原因;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增加、万元工业产值用水量的减少对提高工业用水效率具有积极作用;人口增长是生活用水连年增加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据专业统计显示,农业是我国的用水大户.用水总量4000亿m3,占全国总用水量的70%,其中农田灌溉用水量3600亿-3800亿m3,占农业用水量的90%-95%,农业用水中的浪费现象相当严重。首先是农田灌溉水的利用率低.灌溉水的利用率只有30%-40%.  相似文献   

6.
新疆产业结构变动的用水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水资源是制约干旱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用水强度分析产业结构变化对新疆用水效率的影响.[方法]运用因素分解法将生产用水的变化分解成经济规模变动、产业结构变动和产业用水强度变动三个影响因素,重点分析新疆产业结构变动对用水量的影响.[结果]新疆用水总量大,人均用水量和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高出全国平均水平很多,农业用水占比高,生态用水量大且占比高.[结论]要考虑发展节水型农业,提高用水效率,建立研制推广利用水资源的先进工程技术体系;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实现产业结构、布局与水资源承载能力相协调.  相似文献   

7.
农业是我国的用水大户,农业用水占全国总用水量的70%以上,一年约为3800m3亿左右,长期以来,传统粗放的农业灌溉方式造成了水资源的严重浪费,灌溉水的利用率只有40%左右,水的损失可包括以下三个部分.  相似文献   

8.
<正>1发展现代节水农业亟需破解缺水难题据专业统计显示,农业是我国的用水大户,用水总量4 000亿m3,占全国总用水量的70%,其中农田灌溉用水量3 600亿~3 800亿m3,占农业用水量的90%~95%,农业用水中的浪费现象相当严重。首先是农田灌溉水的利用率低,灌溉水的利用率只有30%~40%,而先进发达国家达到70%~80%;其次是农田对自然降水的利用率低,仅达到56%;再者是农业用水的效率不高,其中农田灌溉单方水的粮食产出仅为1kg左右,而先进发达国家则为2kg,以色列达到2.35kg。据测算,在不增加现有  相似文献   

9.
在分析中国农业用水变化特征的基础上,探讨了农业用水与粮食安全关系,并对农业用水趋势进行了展望。结果表明:(1)中国农业用水具有总量基本稳定、效率稳步提升、短缺与低效并存3个主要特征。(2)只要保持中国现有有效灌溉面积和粮食产量发展势头,2020年中国粮食安全能得到根本保障,农业用水能满足粮食安全需要。(3)未来农业用水:农业用水效率逐步提高,估算2030年农田灌溉节水241亿m3;发展高效节水综合技术,推进建设成果可持续利用;绿色高效节水农业成为新常态,将其纳入国家农业基础工程;建立农业用水红线制度,逐步建立农业用水红线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10.
永年县是一个水资源十分短缺的大县,水资源供需缺口大,1980—2005年,永年县平均年用水量21229万立方米,农业用水量为16986万立方米,占总供水量的80%,生活用水量1052万立方米,占总供水量的5%,可见,农业用水占总用水的比重很高。然而当前农业的发展仍受到多方面的制约.农业用水是重要的限制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1.
酒泉市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西端,总面积19.2万km2,占全省总面积的42%.境内有大小河流16条,年径流量约32.23亿m3,可利用的水资源总量为27.65亿m3.其中引用地表水20.56亿m3,提取地下水7.09亿m3.2012年,农业灌溉用水量24亿m3,占总用水量的87%.酒泉市属于典型的干旱绿洲灌溉农业区,水资源短缺是制约当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  相似文献   

12.
潍坊市是全国严重缺水的地区之一,全市水资源总量常年平均29.4亿m3,人均、亩均水资源量仅占全国的1/6和1/5。潍坊又是农业大市,农业用水占全市用水量的85%,全市灌溉水利用系数在0.5左右,农业节水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13.
<正>1农业灌溉用水现状及问题我国是一个干旱缺水的国家,且水资源分布不均。同时我国又是农业大国,农田是用水大户,目前种植业70%以上是灌溉耕地,全国农田灌溉用水量3 500亿m3,加上其他农业用水,整个农用水量占总用水量的80%,但其中真正被作物利用的还不到30%,我国灌溉水利用率和利用效率都很低。除水的大量浪费外,我国在灌溉  相似文献   

14.
<正>1农业灌溉用水现状及问题我国是一个干旱缺水的国家,且水资源分布不均。同时我国又是农业大国,农田是用水大户,目前种植业70%以上是灌溉耕地,全国农田灌溉用水量3 500亿m3,加上其他农业用水,整个农用水量占总用水量的80%,但其中真正被作物利用的还不到30%,我国灌溉水利用率和利用效率都很低。除水的大量浪费外,我国在灌溉  相似文献   

15.
河北省农业用水的经济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水资源缺乏对经济发展与人民生活造成极大的威胁,揭示农业用水的经济规律对农业用水政策的制定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通过数据现状分析发现,2003~2007年近5 a河北省农业用水量在历史低位变化,但单位播种面积用水量却呈上升趋势,单位农村家庭人均收入折合的农业用水量保持稳定下降趋势。通过对河北省农村居民人均年收入和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与农业用水量的函数关系研究发现,常用的拟合函数和二次对数函数对Kuznets曲线的拟合效果一般。  相似文献   

16.
<正>新疆地处欧亚大陆腹地,具有独特的内陆干旱气候特征,农业生产具有典型的"荒漠绿洲,灌溉农业"的特点。新疆水资源分布不均,水利工程建设滞后,管理薄弱,更加剧了国民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用水的矛盾。新疆农业用水总量为778亿m3,占到总用水量的94%,由于农村水利设施管理不善,老化失修严重,灌溉方式落后等造成农业用水效率只有42%,单方水的粮食生产能力只有0.7kg左右,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因此  相似文献   

17.
玉溪市生产耗水量与水足迹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统用水量指标仅仅考虑了地表水和地下水使用量(蓝水),忽略了对人类生产贡献巨大的绿水,也没有考虑这些用水是否合理,是不是当地居民生活必需的.水足迹是指在一定的物质生活水平下,维持一定人群消费所需要的总的水资源数量,包含蓝水和绿水.本研究引入水足迹的概念和计算方法,计算分析了2005年云南省玉溪市生产用水量和水足迹.结果表明,玉溪市2005年总的生产服务系统耗水量为19.598 2亿m3,远远高于水资源公报中统计的蓝水消耗量(4.98亿m3),说明绿水对玉溪市农业生产贡献巨大.全市总的水足迹为7.579 4亿m3,人均水足迹为359.9 m3,水足迹占生产系统耗水量的38.7%,其余61.3%的生产耗水以虚拟的形式流往其他地区.  相似文献   

18.
北京市近20年农业用水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1986-2007年北京市农业用水情况和影响其变化的相关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农作物播种面积、有效灌溉面积、种植业总产量、养殖业总产量和参考作物腾发量五大指标所代表的面积、产量、气候三大因素对北京市农业用水影响的贡献率依次为44.1%、35.2%和17.1%。具体分析各因素,发现近20年北京市农业用水量的降低主要是因为农作物播种面积和有效灌溉面积缩小,节水灌溉面积扩大以及节水技术进步;种植业单位产量用水量的减少,使农业用水量降低;种、养业等用水比例变化趋向合理,有利于北京市节水型农业结构的发展;但目前北京市参考作物腾发量呈上升趋势,将加大农业灌溉用水压力。  相似文献   

19.
1我国节水的重点在农业 从用水量分析,目前我国农业用水占总用水量的73%左右,约4000多亿吨,是第一用水大户.而全国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为0.3~0.4左右,与发达国家灌溉用水利用系数0.7~0.8相比,节水的潜力很大.我国农业用水有效利用率每提高一个百分点所节约的水量(约400亿吨),可供目前我国工业生产水平(按万元工业产值耗水160吨计)约2.5亿元工业产值耗用,或可供近10亿人口的生活用水.因此我国节水的重点在农业.  相似文献   

20.
生态用水是为维持生态与环境功能、进行生态环境建设所供给的水量。在塔里木河流域生态用水对于维护流域生态系统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探究塔里木河流域在水资源统一管理后生态用水是否得到保障,本章基于流域三源流及干流的河损量及生态引水数据确定其生态用水量,并结合规划的年度生态用水指标,将源流生态用水与规划生态用水指标对比分析,明确生态用水保障程度的变化。以期为实现流域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高效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