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6 毫秒
1.
为研究果实Ca、N含量对苹果苦痘病发病特征的影响,笔者以矮化中间砧短枝富士苹果(天红2号/SH/八龙海棠)为试材,测定了健康果实、发病果实以及病果不同部位的Ca、N含量。结果显示,发病果实的全Ca量显著低于健康果实,全N量和N/Ca值均高于健康果实;发病程度越严重,全Ca量降低的越多,全N量和N/Ca值增加的越多。与健康果实相比,病果病斑部位的全Ca降低量和N/Ca比值增加量均大于无病斑部位,而无病斑部位的全N增加量大于病斑部位。说明苦痘病对果实Ca、N含量影响较大,而且,对病果不同部位的影响也有差异。本试验结果可为下一步研究苹果苦痘病对果实P、K等其他矿质元素的影响奠定基础,并为苹果苦痘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不同补钙方式对葡萄黑痘病抗性的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叶面喷施、土施、土施结合叶面喷施等补钙措施,研究不同补钙方法及钙含量对葡萄果实养分和黑痘病抗性的效应.结果表明,各补钙处理都不同程度地提高了葡萄果实的钙含量,其中单项叶面补钙措施以1.00%(W/V)Ca(NO3)2处理为好,叶面复合补钙以1.25%(W/V)Ca(NO3)2加1.00%(W/V)CaClz处理为好.相关性分析表明,葡萄果实中的钙含量与葡萄发病率、病情指数呈负相关,氮钙比与葡萄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呈正相关,即葡萄果实中钙含量的增加.能有效地增强对葡萄黑痘病的抗性.  相似文献   

3.
果袋类型对黄冠梨褐斑病及Ca·Mg·K营养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套袋黄冠梨果实褐斑病的发生机制。[方法]于盛花后36 d对黄冠梨果实进行不同套袋处理;于果实成熟期(盛花后130 d)每株各选择一个基部主枝统计褐斑病发病率,并采取未套袋果实、套袋后表现正常、发病初期和发病后期的果实各30个进行果皮和果肉的Ca、Mg、K含量分析。[结果]套2层纸袋的果实中未发生果皮褐斑病,而套3层纸袋的果实中发生褐斑病。套袋降低了黄冠梨果皮中Ca含量和Ca/K比值,提高了K含量,特别是患病果实表现更为明显;但套袋对果肉中Ca、K含量影响较小。套袋均可提高果肉中Mg含量,降低果皮中叶绿素含量,但厚纸袋明显低于薄纸袋,患病果皮中叶绿素含量较低于正常果实。[结论]黄冠梨果皮褐斑病的发生与套厚袋诱导的果皮中低Ca含量和低Ca/K比值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4.
因裂果而导致果实脱落、腐烂不能贮藏等状况,从而使其产量、品质和商品性均受到影响。本文采用配施N、P、K不同比例地面复合肥与喷洒不同的矿物营养元素叶面肥处理组合来防止裂果试验。结果表明,在春季用肥料配比N∶P2O5∶K2O=20∶10∶10,夏秋用肥料配比N∶P2O5∶K2O=16∶8∶16,叶面喷施0.5%硝酸钙液的处理组合防裂果效果最好。同时分析不同处理中叶片的N与K比值,N与Ca的比值,Ca与K的比值,发现树体中N与K的比值(N/K)和N与Ca的比值(N/Ca)同裂果呈正相关,即比值越大,裂果越重。树体中Ca与K的比值(Ca/K)与裂果成负相关,其比值越大,裂果越轻。对树体叶片中N、K、Ca与裂果率的相关关系分析,发现树体叶片中的N含量与裂果率呈正相关,树体叶片中的K、Ca含量均与裂果率呈负相关,其中,K元素含量与裂果率呈显著负相关,Ca元素含量与裂果率呈显著极负相关。  相似文献   

5.
为了明确钙制剂种类以及喷施时间对苹果苦痘病的防治效果,以18 a生红富士/八棱海棠为试材,分别于展叶期+套袋前、套袋后+摘袋前叶片喷施4种不同类型的钙制剂,研究了不同钙制剂与喷施时期对苹果苦痘病发病率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叶片喷施钙肥能够提高苹果单果重、表面光洁度和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并降低苹果苦痘病的发病率,其中,喷施以CaCl_2为主要成分的钙制剂还能够提高果面着色指数;果实套袋前喷施钙肥对提高果实着色指数、光洁指数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并降低苦痘病发病率效果较好。展叶期+套袋前喷施CaCl_2效果较为均衡,值得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筛选合适的外源钙硼肥,提高番茄果实的商品率。【方法】以京彩6号番茄为材料,在番茄坐果期叶面喷施氯化钙(5 g/L)、硼砂(1 g/L)、氯化钙(5 g/L)+硼砂(1 g/L)、安米达寡糖钙镁硼(1 000倍)、澳袋尔液体硼(1 000倍)、国光四高(1 000倍)、鱼力钙硼(500倍)、施保康海藻钙镁硼(1 000倍)、立美农,统计番茄裂果率,测定营养品质和矿质元素含量。【结果】结果表明喷施外源钙硼肥可降低番茄的裂果率,但对果实硬度影响不大,其中喷施施保康海藻钙镁硼(1 000倍)和澳袋尔液体硼(1 000倍)效果最好。外源喷施钙硼肥可以提高番茄果实中钙的含量,从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番茄果实的品质,氯化钙(5 g/L)对番茄品质提升最明显,可显著提高番茄果实含糖量、糖酸比及维生素C含量,降低可滴定酸含量,提高番茄口感。喷施钙硼肥后,果实中Ca、B元素含量与对照相比有所增加,这可能是降低裂果率的主要原因。【结论】外源喷施过磷酸钙(立美农)可以提高番茄果实中Na、Fe、Zn、Mn含量,但对番茄品质并无显著性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钙与黄冠梨果面褐斑病发生的关系,于套袋前用瑞恩钙对黄冠梨果实进行处理,统计褐斑病发生率并测定果皮中钙的含量。结果表明:瑞恩钙处理的果实褐斑病发生率降低,其中浸果和叶面喷施处理与套3层袋对照间存在显著性差异,但均显著高于不套袋处理的;在花后4080 d,钙处理果皮中的总钙含量较套3层袋对照高,其中浸果处理与套3层袋对照间的差异达到了显著水平;在花后100 d至果实成熟,瑞恩钙处理果皮中的总钙含量显著低于不套袋处理的。  相似文献   

8.
以黄冠梨果实为试材,研究幼果期果柄涂抹GA_3对黄冠梨呼吸乙烯特性、品质形成及常温贮藏期间品质变化及贮藏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黄冠梨为典型的呼吸跃变型果实,GA_3处理对果实的呼吸及乙烯释放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可加速果实后熟。GA_3处理增加了采后贮藏前期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和Vc含量,使黄冠梨果实贮藏品质保持性优于相应的未处理果实;GA_3处理显著加重了黄冠梨果实常温贮藏期间鸡爪病与褐心病的发生率,发病率分别是相应对照果实的2.13和1.12倍。综上所述,GA_3处理能显著增加贮藏前期果实营养物质含量,保持果实品质,但也降低了果实的耐贮性,促进果实病变。  相似文献   

9.
为探明主要矿质元素含量与苹果苦痘病发生的关系,研究了‘长富2'苹果果实、叶片及土壤N、P、K、Ca、Mg含量与苦痘病发生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苦痘病的发生与果实N含量及N/Ca、P/Ca和K/Ca等值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果实Ca、Mg含量及Ca/Mg值呈极显著负相关。苦痘病的发生与叶片N、P、K含量及N/Ca、P/Ca、K/Ca、Ca/Mg值呈极显著正相关;与Ca、Mg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苦痘病的发生与土壤碱解N、全P、速效P、速效K含量及碱解N/交换性Ca、碱解N/交换性Mg等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土壤交换性Ca、交换性Mg含量及碱解N/速效P、碱解N/速效K等呈极显著负相关。表明苹果苦痘病的发生与果实、叶片以及土壤的Ca的含量有密切的相关性,Ca含量较低或N、P、K含量较高,以及较高的N/Ca、P/Ca、K/Ca比和较低的Ca/Mg比,会导致并加重苦痘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氮磷钾不同配比对柑桔裂果的影响,以期找到最有效的防裂果组合。[方法][结论]通过配施N、P、K不同比例地面复合肥与喷洒不同的矿物营养元素叶面肥处理组合来防止裂果试验。[结果]在春季用肥料配比N∶P2O5∶K2O=20∶10∶10,夏秋用肥料配比N∶P2O5∶K2O=16∶8∶16,叶面喷施0.5%硝酸钙液的处理组合防裂果效果最好。同时分析不同处理中叶片的N与K比值,N与Ca的比值,Ca与K的比值,发现树体中N与K的比值(N/K)和N与Ca的比值(N/Ca)同裂果呈正相关,即比值越大,裂果越重。树体中Ca与K的比值(Ca/K)与裂果成负相关,其比值越大,裂果越轻。[结论]为避免柑桔裂果,生产中应该根据土壤的墒情、树势的优劣、季节的更替等平衡全面地施肥。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防治黄冠梨花斑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按照4种肥料的推荐剂量喷施黄冠梨,以清水为对照,测量喷肥前后果皮、果肉中的钙含量和氮含量,调查喷肥前后病情。[结果]黄冠梨健康果实、果皮和果肉中的钙含量较高,氮含量较低,感病果实刚好相反。不同级别黄冠梨感病果实、果皮和果肉中的钙含量、氮含量差异显著。黄冠梨发病情况与果皮和果肉中的钙含量呈现明显的负相关,与氮含量呈现明显的正相关。喷施钙肥后,果肉中的钙含量差异极显著;果皮中的钙含量以喷施30%腐殖酸钙最高。喷施0.3%CaCl2、4%氨基酸钙、30%腐殖酸钙和28%Ca2000钙宝30d后,病情指数明显降低,依次为58.75%、62.66%、65.18%和58.08%。[结论]黄冠梨的花斑病是与果实中钙的缺乏和氮的过剩有关。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以翠冠梨和黄冠梨为试材,分析比较了大棚和露地栽培条件下梨叶片生长发育及光合特性。大棚栽培的翠冠梨和黄冠梨的叶片鲜重、叶面积、气孔纵径、海绵组织、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脯氨酸含量均大于露地栽培的,而气孔密度、叶肉栅栏组织所占比例、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的比值、蒸腾速率、氮磷钾含量、丙二醛含量均小于露地栽培的。表明在大棚栽培条件下,梨蒸腾速率降低,净光合速率增加,因此养分积累多,生长量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杂草是限制油菜丰产的重要因素之一,养分的合理管理对杂草防控起到关键作用。本研究在大田条件下,探究氮、磷、钾肥施用量对油菜与杂草生物量及养分竞争的影响,为生态控草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方法】在湖北省武穴市开展田间试验,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设置氮(0、90、180和270 kg N·hm-2,分别用N0、N1、N2和N3表示)、磷(0、45、90和135 kg P2O5·hm-2,分别用P0、P1、P2和P3表示)、钾(0、60、120和180 kg K2O·hm-2,分别用K0、K1、K2和K3表示)各4个不同用量梯度田间试验。在油菜成熟期,测定油菜籽产量、油菜和杂草的生物量及相应的养分含量,计算养分积累量,分析油菜与杂草的养分竞争关系及其对肥料用量的响应。【结果】施肥显著提高油菜籽产量、地上部总生物量和相应的养分积累量,在氮、磷、钾3种养分中,油菜生长和养分吸收对缺磷最敏感。N0、P0和K0处理的油菜籽产量分别为560、227和1 490 k...  相似文献   

14.
在水稻生育后期喷施植全叶面营养液500倍稀释液1-2次,可增产稻谷8.6%-16.3%,每 hm~2增产稻谷458.0-931.5kg.增产效果均优于叶面宝.增产菌、百富农、碧全等叶面肥.在氮肥施用量少的情况下,增产效果更佳.植全叶面营养液喷施浓度500-800倍稀释液均可取得明显增产效果.以水稻分蘖期、破口期和齐穗期喷施植全叶面营养液增产效果最好;破口期、齐穗期喷施肥效与3个时期喷施无显著差异,但经济效益高、喷施植全叶面营养液还能促进水稻根系生长,提高根系活力,扩大叶面积,提高叶片叶绿素含量,增强光合作用,提高光合势,使光合产物增加,且能提高叶片 ATP 酶活性,增强新陈代谢,有利光合产物运转及其在谷粒中累积,因而会提高水稻结实率和千粒重,使产量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5.
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钾肥品种和用量对花椰菜养分吸收和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钾肥可提高花椰菜钾和钙含量,边叶、花轴-花枝含磷量,降低花椰菜各部位含氮量和边叶镁含量.与硫酸钾比较,氯化钾处理花椰菜含氮量、边叶、花轴-花枝含钾量、花球钙镁含量高,但边叶的钙、镁含量较低.氯化钾对钾素运输到花蕾有抑制作用,花蕾含钾量低于硫酸钾处理,对经济产量产生不良影响.硫酸钾处理的铁、锰含量高于氯化钾,而氯化钾处理花球微量元素含量有高于硫酸钾处理的趋势.施钾花椰菜对N、P、Ca有富集效应;氯化钾和镁吸收之间有拮抗作用存在,而硫酸钾处理养分含量降低可能是由于增产产生稀释效应所致.硫酸钾提高微量元素营养体吸收量效果优于氯化钾,但低量氯化钾比硫酸钾有利于花器官养分积累.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不同青苔发病程度下柑橘叶片矿质营养元素含量和叶表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特征之间的关系,本研究对重庆江津区李市和白沙两个不同地点柑橘果园中的W·默科特叶片青苔病发生程度按G0~G5分级并进行病情指数统计,测定各病情等级下叶片的氮(N)、磷(P)、钾(K)、钙(Ca)、镁(Mg)、锌(Zn)、铜(Cu)、铁(Fe)、锰(Mn)、硼(B)这10种矿质营养元素含量,同时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测定叶片叶际真核生物的群落组成、丰度、差异,分析了不同病情等级下叶际生物特征与营养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两样地的柑橘青苔发病程度和病情特征较为一致。李市和白沙两个果园W·默科特叶片青苔病病情等级均与P、Mg含量显著负相关,与K、Ca含量显著正相关。不同病情等级下叶际真核生物在属水平上存在明显差异,病情等级1下优势属是HeterochlorellaSporidiobolusCladosporium,病情等级2下优势属是HeterochlorellaSymmetrosporaMicrosporomyces,病情等级3下优势属是HeterochlorellaCladosporiumSporidiobolus,病情等级4下优势属是HeterochlorellaCladosporiumHeveochlorella,病情等级5下优势属是HeterochlorellaCladosporiumMicrosporomyces;在种水平上,主要病原生物uncultured ApatococcusCladosporium herbarumHeveochlorella hainangensis的相对丰度较高,且与病情等级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进一步分析显示,叶片中P、Fe、Mg、Mn、Cu、N含量与叶片生物群落结构之间关系密切,主要病原生物uncultured ApatococcusCladosporium herbarum与P含量极显著负相关,与Ca含量极显著正相关。综上所述,柑橘青苔病与叶片P和Ca两种元素关系最为密切,青苔病发生程度高低可直接影响叶片中P和Ca的含量。  相似文献   

17.
望天树人工林营养元素含量、积累与分配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桂西南地区32年生望天树人工林乔木层的N、P、K、Ca、Mg等5种营养元素含量、积累及分配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望天树不同组分中各营养元素含量大致为树叶>树皮>树枝>树根>树干;树叶中以N含量最高,其他各器官中元素含量均以Ca含量最高,其次是N、P、Mg含量,K含量最小.乔木层5种营养元素累积总量达2 451.65 kg/hm2,各元素积累量表现为Ca>N>Mg>P>K,乔木层不同组分营养元素积累量表现为树干>树皮>树叶>枝枝>树根;5种营养元素年净累积量达76.61 kg/hm2.乔木层每积累1t干物质需要5种营养元素总量为7.12 kg,其中对Ca的需求量最大,其次是N、Mg,对P、K的需求最小.林下灌木层、草本层及凋落物层N、P、K元素平均含量稍高于乔木层,3种元素总积累量分别为7.69、13.58、64.89 kg/hm2.  相似文献   

18.
对桂西南地区32 年生望天树人工林乔木层的N、P、K、Ca、Mg 等5 种营养元素含量、积累及分配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望天树不同组分中各营养元素含量大致为树叶>树皮>树枝>树根>树干;树叶中以N 含量最高,其他各器官中元素含量均以Ca 含量最高,其次是N、P、Mg 含量,K 含量最小。乔木层5 种营养元素累积总量达2 451.65 kg/hm2,各元素积累量表现为Ca>N>Mg>P>K,乔木层不同组分营养元素积累量表现为树干>树皮>树叶>枝枝>树根;5 种营养元素年净累积量达76.61 kg/hm2。乔木层每积累1 t干物质需要5种营养元素总量为7.12 kg,其中对Ca 的需求量最大,其次是N、Mg,对P、K 的需求最小。林下灌木层、草本层及凋落物层N、P、K 元素平均含量稍高于乔木层,3 种元素总积累量分别为7.69、13.58、64.89 kg/hm2。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杉木种子园的土壤养分状况及吸附特性,应用土壤养分状况系统研究法对杉木种子园进行了土壤养分吸附特性研究,并根据盆栽试验判断出限制杉木种子园产量的养分因子。结果表明,第3代杉木种子园中土壤有效P的含量为6.8 mg?L-1; Ca和Mg含量分别为99.9和14.9 mg?L-1,远低于美国国际农化服务中心( ASI)的临界值, B、 Cu、 Mn、Zn和S的含量丰富,分别为0.78、2.6、11.1、2.5和67.7 mg?L-1;吸附试验表明, P的吸附能力最强,吸附率为53.9%;根据盆栽试验结果来看,杉木种子园土壤养分亏缺程度为P>Ca>N>Mg,微量元素则处于盈余水平。因此,在杉木种子园的施肥管理中,施用N肥时应增施P、 Ca肥,同时通过改善经营措施提高N、 P肥的利用率,从而实现杉木种子园土壤的养分平衡和高产优质。  相似文献   

20.
京北山区刺槐林主要养分元素积累与分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北京北部山区刺槐林主要养分元素的积累与分配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刺槐林生态系统的总生物量 (包括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枯落物层 )为 2 1 81 5~ 2 92 85kg hm2 .刺槐林不同器官中各养分元素的含量差异较大 ,在叶、枝和干中各养分元素的含量顺序相同 ,根系中的养分元素除Ca随着根系直径的增加呈升高的趋势外 ,其余的养分元素的含量随着根系直径的增加而降低 .刺槐林生态系统 5种养分元素的贮存量为 4 0 7 35~ 5 91 82kg hm2 ,其中乔木层中的养分贮存量占总贮存量的 83 4 2 %~ 89 83% .若以各养分元素在生态系统生物层中的贮存量来计 ,则Ca的贮存量最大 ,P的最小 ,不同养分元素贮存量的顺序为Ca >N >K >Mg >P .刺槐林生态系统乔木层对N元素的富集能力最强 ,不同元素的富集系数排序为N >P >Ca >K >Mg ,刺槐林每积累 1t干物质需N、P、K、Ca和Mg等养分元素共计约 1 4kg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