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发展旱作农业是甘肃省提高农业生产的主要措施。本文在叙述旱作农业在甘肃省农业生产中的地位及旱作农业区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重点论述了发展旱作农业生产的四个结合与八条措施。  相似文献   

2.
晋东豫西旱农类型区农业综合持续发展优化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毓汾 《中国农业气象》1997,18(3):11-13,32
根据晋东豫西旱农区旱地农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和综合发展的优势条件,通过对当地农业资源综合评价、土地利用规划和农业生态系统能流分析,建立了农林牧优化结构及技术体系。并根据本类型旱农区自然和社会经济特点制订出农业结构调整的技术路线,从种植业结构调整入手,以提高水分利用效率为中心,通过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保护粮食总产稳步增长。在此基础上,增进林牧业发展,模式运行结果,农牧结合优化增收效果显著,农业生态系统能  相似文献   

3.
甘肃旱作农业的成就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耕地逐年减少,粮食安全问题一直备受社会关注。目前灌区生产潜力已发挥到较高水平,增产难度越来越大,但北方旱作农业区单产的提升空间很大,如果采取切实有效的旱作农业技术措施,增产的潜力巨大。甘肃以全膜双垄沟播、全膜覆土穴播为代表的旱作农业技术,解决了水资源总量和有效降水不足、雨热不同季、粮食产量低而不稳的历史难题,粮食生产可控性和稳定性增强,促进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甘肃发展旱作农业的成就对保障我国粮食生产安全的启示是:要充分认识旱作农业在我国粮食生产中的地位,发展旱作农业必须依靠科技支撑,推广旱作农业技术必须依靠政府引导,发展旱作农业必须与生态环境治理相结合。  相似文献   

4.
为了理清对寒旱农业的认识和界定,明确寒旱农业当前的发展态势和未来发展方向,通过调研大量资料,以甘肃省为例,明确了寒旱区的分布及自然特征,探讨了寒旱农业的概念和内涵。从土壤类型及耕地质量水平、作物种植结构及生产水平、机械化水平、土地经营方式、社会化服务水平等方面阐释了寒旱农业现状;从生境因素、土壤因素、区域结构布局、投入水平、技术支撑等方面分析了寒旱农业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寒旱农业未来要在绿色覆盖、流域生态、种养循环模式下,充分集成设施化、机械化、智能化、数字化等手段,重点研究绿色覆盖、土壤定向培育、土壤有机质快速提升、智慧化集雨农业、旱作智慧农业决策平台、智能养分产品应用、作物种植制度优化设计等关键技术和策略。  相似文献   

5.
黄土高原小杂粮作物生产态势与地域分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不同地区和作物,对黄土高原小杂粮生产情况进行了系统研究,表明小杂粮在黄土高原旱作农区粮食生产中居重要地位。山西省小杂粮播种面积最大,甘肃省次之,宁夏回族自治区播种面积虽不及陕西省,但所占粮食播种面积的比重却较高。在不同小杂粮作物中,以马铃薯分布面积最大,谷子次之,其后依次是荞麦、绿豆,其他作物则分布相对较少。同时对小杂粮分布最为集中的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区主要小杂粮作物区域分布进行了研究,将该区分为3个区,10个亚区,评述了各区主要小杂粮生产和分布特点,为合理开发小杂粮资源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6.
平原农区生态屏障是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林业发展,建设生态屏障,是平原农区科学发展的重要条件。本文以河南省平原农区为例,以事实为依据阐述了生态屏障对于平原农区农业生产的重要作用,分析了当前生态屏障的保障能力,论述了平原农区生态屏障建设应把握的4个原则。  相似文献   

7.
利用甘肃省农作物旱灾受灾面积、成灾面积、绝收面积、播种面积及单位面积产量数据,计算农业旱灾损失率,根据优度检验结果拟合旱灾损失率最优概率分布模型,并借鉴经济学风险价值(VaR)方法,强调在统计意义下不同等级旱灾的风险水平,实现对甘肃省农业旱灾风险的有效度量。结果表明:1950-2011年旱灾对甘肃省农业生产的影响相对有限,农业旱灾损失率均在30%以下,平均10%左右,损失率的年际变化呈增长趋势,1995年因旱致灾损失率最大,达26.8%;近62a甘肃省农业旱灾损失率的最优概率分布模型为广义极值(Gen. Extreme Value,GEV)分布模型;全省面临10a一遇的旱灾时农业损失率为18.8%,遭遇50a一遇的旱灾时农业损失率为25.7%,遭遇100a一遇的极端旱灾时农业损失率高达28.3%,即全省农业产量或粮食产量将面临减少近30%的风险,这将给甘肃省粮食生产带来严峻考验。  相似文献   

8.
探讨了山西省南部黄土高原旱作农区的农业生态问题,在总结研究多种旱区农业生态系统的基础上,提出了适应不同土地资源、生产条件的旱地高效农业生态系统,分析了这些农业系统的结构、功能与适应条件,并提出了组建旱地农业生态系统需要遵循的共同原则。  相似文献   

9.
甘肃旱作农业区聚居着70%以上的农村人口,区内生态环境脆弱,农业生产条件差,大量的坡耕地是水土流失的源地,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后备资源。加快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推进梯田化建设,对于提高旱作农业区综合生产能力意义重大。从区域环境条件入手,分析了甘肃的区位优势和土地资源潜力,提出了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土地资源利用、发展地方特色产业、推进生态修复工程等对策,旨在建立保障该区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发展的平台。  相似文献   

10.
探讨了山西省南部黄土高原旱作农区的农业生态问题,在总结研究多种旱区农业生态系统的基础上,提出了适应不同土地资源、生产条件的旱地高效农业生态系统,分析了这些农业系统的结构、功能与适应条件,并提出了组建旱地农业生态系统需要遵循的共同原则。  相似文献   

11.
基于虚拟水流动均衡性的农业用水综合调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解决密不可分的干旱区水资源和农业问题,使虚拟水流动与水资源量和经济规模相适应,该文借鉴基尼系数概念评价虚拟水流动的区域均衡性,并以尽量提高区域均衡性为目标,建立融合了粮食流通模型的农业用水综合调控模型,从而在控制灌溉水使用总量的前提下,通过调整粮食生产耗水和产量来改变粮食流通格局,进而优化虚拟水流动状态。在甘肃的应用研究证明该方法可在满足用水总量限制要求前提下,使虚拟水流动均衡性较调控前有明显改善,实现了干旱区实体水和虚拟水的统一管理。这对促进干旱区不同地区间的协作、缓解水资源利用与粮食生产间的矛盾,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甘肃省雨水资源化利用与旱地农业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甘肃省是一个干旱缺水和水土流失严重的省份,特别是其约14万km~2的旱地农业区,缺水问题尤其突出,人畜饮水十分困难.根据80年代以来甘肃省开展雨水集蓄利用试验研究和推广应用的实践,阐述了甘肃省旱作农业区雨水资源化利用的技术与经济可行性,总结了雨水利用的成功经验和模式,提出雨水资源化利用是甘肃省旱地农业区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3.
安徽省粮食安全及现代农业发展战略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安徽省从一个灾害频发的穷省,经过60多年的艰苦奋斗,目前具有350亿kg的粮食生产能力,是解放初期63.9亿kg的5.5倍,已经成为我国五大粮食调出大省之一,粮食总产到2020年有望达到400亿kg,在我国农业区域发展和粮食安全保障中占有重要地位。但安徽省农田水利建设薄弱、多数地区靠雨养农业,中低产田面积占耕地面积的60%左右;农业机械化发展缓慢,农业管理粗放,单产普遍较低;远远没有发挥其自然资源禀赋的生产潜力,是我国未来中低产田重点改造的地区。本文提出安徽省粮食安全和现代农业的发展战略是:在绿色提质增产增效的总体方针指导下,在区域治理方面,重点改造淮北砂姜黑土中低产田面积,扩大建设淮河流域吨粮县市;在区域发展模式方面,主抓沿江淮(水稻-小麦)和淮北平原(小麦-玉米)粮食生产及深加工主体功能区农业现代化建设,拓展江淮丘陵发展经济林果业和特色养殖业,加快发展皖南及皖西大别山区绿色生态产业;在农业基础建设方面,突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加快投资大中型农业机械化普及,创建绿色提质增效防灾减灾体系;在种植业结构调整方面,继续坚持水稻提升,小麦高产、玉米振兴,兼顾油料作物(油菜、大豆)调节;在作物品种优化布局方面,淮南地区减籼稻扩粳稻稳定油菜,沿淮和淮北地区是减弱冬小麦扩半冬性优质小麦,改中晚熟玉米为中早熟籽粒脱水快优质品种。创建出具有安徽省特色、水热资源高效利用(800~1 000 mm降水)、投入少、快速改造大面积中低产田、延伸绿色优质高效农产品产业链,是保障粮食安全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4.
结合《国家旱作农业示范区建设项目》的实施,在内蒙古东部区四盟市的七个示范区旗市开展了该项研究工作。历时三年,调查了1978~2001年的降水和粮食产量资料,并进行了相关分析,建立了大豆作物的降水生产潜力模型。  相似文献   

15.
攀西地区农业自然资源评价及农业发展潜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评价攀西地区农业自然资源的基础上,从作物生产潜力、畜牧业发展潜力、生物资源开发潜力、农业产业化及生态农业发展潜力4个方面全面分析了该区的农业发展潜力。通过生态农业与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实现该区特色生物资源开发,是该区农业实现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针对山东省莱州湾地区海水入侵的实际,分析了海水入侵灾害发生的环境背景与条件。结合实地考察和收集资料,探讨了海水入侵对农业水土环境产生的影响,集中表现为海水入侵使水资源恶化,农业灌溉供水源地减少、土地资源退化,土地生产能力下降,农业生产受阻。鉴于此,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提出实施“开源节流、拦蓄补源”、调整农业结构和发展生态农业是综合防治海水入侵、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7.
根据可利用水量及各农业要素需水量变化 ,以改善农业水资源平衡、提高系统生态效益为核心 ,用线性规划调整农业生态结构的研究结果表明 ,适当压缩耕地面积 ,扩大人工林、草地和水域面积 ,可稳定粮食产量和农业经济效益 ,明显缓解水供求矛盾 ,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提高系统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8.
基于灌溉制度优化和种植结构调整的用水总量控制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该文以农业耗水总量及灌溉取水总量为约束条件,采用优化灌溉制度和种植结构调整措施下京郊农业发展面积阈值。结果表明:1)采用优化灌溉制度措施能显著降低研究区农业耗水量与灌溉量,使区域农业耗水总量低于耗水总量控制指标及其使农业灌溉量取水总量低于其多年实际平均水平,但是农业灌溉取水总量仍超过其控制指标;2)在北京市大兴区减少耗水量高的露地蔬菜与冬小麦的种植面积,增加灌溉量少且耗水较低的夏玉米种植面积,同时进一步发展农业用水效率较高的设施农业面积,能够满足农业灌溉取水总量与耗水量总量控制指标,且符合国家规划稳定粮食产量与提高蔬菜产量的要求;3)满足灌溉取水总量控制下农业发展面积阈值为4.60?104~7.42?104 hm2,而满足耗水总量控制下农业发展面积阈值为6.72?104~9.48?104 hm2,而同时满足2种约束条件下农业发展面积阈值为7.42?104 hm2;4)在维持用水总量不变情况下,随着设施农业发展面积扩大,传统农业发展面积相应减少,但因用水总量约束值差异设施农业与传统农业的发展阈值并不完全一致。可见,为维持区域水资源持续高效利用,确保区域农业健康发展,势必采用优化灌溉制度与种植结构调整等节水措施,控制农业发展阈值在合理范围内,才能使区域农业用水总量不能突破灌溉取水总量与耗水总量的控制指标。研究对类似京郊资源性缺水地区农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西部地区农业资源优势与特色农业产业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了我国西部地区农业资源优势,指出西部地区农业开发应在稳定粮食生产、确保粮食供需平衡的基础上,利用地域资源优势,发展特色农业,并就特色农业生产基地的组建及其产业化的实现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20.
黄土高原重点水土流失区农业资源合理利用的动态模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正> 黄土高原重点水土流失区包括黄河河口镇至龙门段沿线的35个县(图1),总面积86378.5km~2,1985年总人口602.69万人,平均人口密度约70人/km~2。这一地区地形复杂,植被稀少,水土流失严重,农林牧业生产基础薄弱,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因此,该区一直被作为黄土高原水土保持重点治理区及遥感应用动态监测的重点研究区。本文通过动态仿真模型模拟该区土地利用方式对水土流失和社会经济的潜在影响,优选出能促进该区农林牧业协调发展的土地利用模式,并提出了应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