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近几年来由于大范围生态环境恶化,病虫灾害肆虐,晚稻、中秋蚕生产期间病虫防治管理矛盾突出,蚕桑农药中毒事件频繁发生,已成为影响农村稳定和农民增收的一大隐患。近几年我市秋蚕生产连续出现大面积农药中毒事件,中毒原因除了水稻大面积多次治虫加上不良气候造成中毒外,还有不少中毒是由于桑园治虫中两桶混用、用水不洁、农药不对口、浓度不标准等造成的蚕儿频发中毒现象。  相似文献   

2.
晚秋蚕大面积农药中毒的发生、应对与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嘉兴市秀洲区是浙江省重点蚕区,也是典型的粮桑混栽区,因稻田和桑园的治虫交叉造成家蚕中毒时有发生,蚕作安全直接影响蚕农培桑养蚕的积极性,也严重制约蚕桑生产的发展。近年来秀洲区家蚕农药中毒常有发生,  相似文献   

3.
涟水县具有多年栽桑养蚕历史,但秋蚕生产水平一直较低,平均张产茧为30kg左右,成了蚕农养蚕增收的瓶颈。秋蚕生产水平低的主要原因是桑叶营养成份差,桑园病虫多导致蚕体虚弱,加之蚕病、中毒等。  相似文献   

4.
家蚕农药中毒的预防和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年、2005年宝应县秋蚕发生了较为严重的农药污染桑叶,致使蚕儿大面积中毒,我们调查分析了家蚕中毒原因,采取了优化养蚕布局避免农药污染、加强农药市场监管、抓好桑田培育管理等确保蚕体安全措施以及蚕儿发生农药中毒时及时处理的办法,2006、2007年秋蚕生产稳定,单产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5.
家蚕农药中毒的发生原因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缪梅玲 《江苏蚕业》2006,28(1):28-29
<正>目前我国杀虫剂用量最大的是有机磷、有机氮及菊脂类。引起蚕儿中毒的农药依其作用方式和进入蚕体的途径,可分为胃毒剂、触杀剂、熏蒸剂、内吸剂四大类,许多农药对蚕有两种或三种作用。2004年的晚秋蚕在射阳县就发生大面积的农药中毒,造成蚕茧严重欠收,有的蚕农甚至颗粒无收,极大地挫伤了蚕农的生产积极性。因此如何避免蚕期农药中毒以及做好中毒后的挽救工作,是值得我们深思的课题。  相似文献   

6.
家蚕农药中毒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范建奇 《中国蚕业》2004,25(3):45-46
目前农村养蚕生产千家万户,由于种种原因养蚕中农药中毒时有发生,尤为秋蚕期往往发生大面积中毒,造成蚕茧严重歉收,甚至颗粒无收,极大地挫伤了蚕农的生产积极性.因此如何避免蚕期农药中毒的发生及做好中毒后的挽救工作,是生产上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  相似文献   

7.
秋蚕生产因受气候多变、桑叶质量差、蚕病危害和农药中毒严重等因素的影响,产量极不稳定,蚕农对养好秋蚕信心不足,加之近几年水稻害虫多发,治虫频繁,蚕作安全难以保障,影响宜兴市秋茧产质量,秋蚕生产规模逐年萎缩。  相似文献   

8.
2010年前,泰兴市蚕农因秋蚕农药中毒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都在10~20万元左右。秋蚕农药中毒最严重的年份,经济损失曾达60多万元。近年来,建立健全了预防秋蚕农药中毒的机制,通过五着并举,有效遏制了秋蚕农药中毒较为严重的现象,增强了蚕农依靠栽桑养蚕发家致富的信心,稳定了蚕桑生产。  相似文献   

9.
2014年秋蚕期,浙北蚕区的嘉兴市、湖州市第4、5代桑螟大暴发,导致不少蚕农无叶养蚕,秋蚕生产损失严重,这是我们从事蚕桑技术推广工作30多年来所遇见最严重的桑螟虫灾.本文通过剖析嘉兴市秀洲区2014年秋蚕期桑螟大暴发原因,提出浙北蚕区防治桑螟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0.
秋蚕防治农药中毒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靖江市是一个粮食主产区,由于蚕桑规模小,大部分桑田被农田所包围,秋季水稻频繁治虫严重威胁到秋蚕生产,秋蚕农药中毒现象经常发生,损失严重,近三年秋蚕张产茧徘徊在30 kg左右,个别乡镇甚至只有20 kg.而生祠镇金星村这三年秋蚕生产稳产高产,张种单产都超过40 kg,关键是做好了秋蚕防治农药中毒工作,现就金星村秋蚕防治农药中毒谈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11.
秋季一般高温多湿或干燥,不太适合蚕儿的生长发育,且桑叶叶质较差;春、夏两季养蚕下来累积的病原菌较多,且致病力较强,因此秋季养蚕易发病,较难养,单张产茧量低,茧质差。一些蚕农最怕饲养秋蚕,有时宁愿浪费桑园里的桑叶,也不愿饲养秋蚕。本人根据近几年秋蚕发病原因的分析,总结以下几条经验以供参考,可提高秋蚕产量、增加蚕农收入。  相似文献   

12.
杭忠宝 《四川蚕业》2006,34(2):36-36
近年来,在蚕桑生产实践中,农药中毒屡见不鲜,且有趋于严重的迹象,已成为蚕区农民朋友增收的主要障碍,农药中毒造成的损失已远远超过蚕病造成的损失,2004年秋蚕期东台市富安镇因使用的乐果不纯,造成数千张蚕儿中毒,损失了几百万元,2005年春,因空气污染,东台市大部分镇发生不结茧  相似文献   

13.
杭忠宝 《广西蚕业》2006,43(2):52-53
近年来,在蚕桑生产实践中,农药中毒事故屡见不鲜,且有趋于严重的迹象,已成为蚕区农民朋友增收的主要障碍,农药中毒造成的损失已远远超过蚕病的影响,2004年秋蚕期东台市富安镇因使用的乐果不纯,造成数千张蚕儿中毒,损失了几百万元;2005年春,因空气污染,东台市大部分镇发生不结茧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家蚕农药中毒事件时有发生,两秋蚕发生尤为严重,不少蚕农“谈毒”色变,认为养蚕风险大,这种现象严重挫伤了广大蚕农栽桑养蚕的积极性,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盐都区秋季稻飞虱防治引起秋蚕农药中毒的事件屡有发生:2006年中晚秋蚕发种6300张,中毒4800张,中毒率达76%;2008年晚秋蚕发种4800张,中毒1900张,中毒率达40%;其他年份亦有零星发生。农药污染已成为对盐都区蚕桑生产的严重威胁,如不引起起高度重视,采取必要的防控措施,势必影响盐都蚕桑生产的持续、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6.
<正> 编辑同志: 最近,我们在检查蚕桑生产时,发现有的地方为防治水稻稻瘟病和稻螟危害,使用机动喷雾器,喷射敌杀死、杀虫脒。富士一号等农药,造成的农药中毒和环境污染的现象十分严重,禽畜死亡,蔬菜不能食用。特别是在夏季养蚕期间,农药严重污染桑叶,引起蚕儿中毒死亡,减少蚕茧产量,影响蚕农收入。据三台县调查统计,农药中毒的养蚕户超过30%,绝  相似文献   

17.
陈普照 《广东蚕业》2006,40(3):18-21
近年来,蚕桑生产持续发展。据预测,今年全国桑蚕茧发种量超过1800万张,总产量可望超过65万吨,增幅8~10%。由于蚕茧价格持续看好,极大地激发了蚕农种桑养蚕的积极性。但由于秋蚕期气温高,桑叶质量较差,蚕儿极易发病和发生农药中毒。本对饲养秋蚕提几点建议,以促进抓好秋蚕生产,提高效益。  相似文献   

18.
目前,用灭蚕蝇防止蝇蛆危害在生产上被广泛使用,但是,如果蚕农在使用过程中配比浓度掌握不当,也会引起蚕儿中毒造成蚕农经济损失,而由于蚕农对蚕儿中毒后的处理不当,更会加大蚕作损失.由此,通过笔者及同行在生产中遇到灭蚕蝇中毒后的处理及饲育成绩充分证明,如能处理得当,精心饲育,只要蚕儿在灭蚕蝇中毒后没有真正死亡,仍能减少损失,取得较好的养蚕成绩.  相似文献   

19.
如何确保蚕作安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蚕作安全是蚕桑生产稳定发展的基础。但由于种种原因,蚕桑主产区每年都有5%以上的蚕中毒损失,笔以为,农药中毒不仅造成蚕农减产、减收,还直接影响广大蚕农栽桑养蚕的积极性,而且成为制约新蚕区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至于如何确保蚕作安全,生产上应抓住这样六点:  相似文献   

20.
沙蚕毒素类农药微量积累中毒蚕的症状与处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孙洪进 《北方蚕业》2001,22(2):31-31
近几年来,农业生产上推广应用的新型、高效、低毒杀虫剂农药均含有一定量人工合成的沙蚕毒素类衍生物。在粮桑兼种地区,农田大面积使用这类农药,对养蚕生产危害很大,经常使秋蚕发生大面积的微量农药中毒。1999年秋蚕期我区三个乡镇七个村发生微量农药中毒。2000年秋蚕期我区五个乡镇十七个村发生较大面积的农药积累性微量中毒。在10月10日~13日蚕进入老眠前后症状表现明显,蚕儿举动不活泼,静伏不动,不吐水,不变色,蚕体软化,麻痹瘫痪。我站聘请了中国农科院蚕业研究所研究员黄可威等专家进行实地调查后,诊断为“沙蚕毒素类“农药积累性微量中毒。据介绍这类农药微量中毒能复苏自愈 1 病蚕症状 中毒较重者,当时诊断蚕体有吐水现象,蚕静伏不动,体色不变,身体软化,麻痹瘫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