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β-胡萝卜素与种畜繁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包括光合微生物)含V_A原-类胡萝卜素。在自然界中已发现有600余种类胡萝卜素,其中具有V_A原活性的不足10%。β-胡萝卜素是最具生理活性的V_A原,很多动物都能在小肠壁中吸收(在小肠粘膜细胞被β-胡萝卜素15,15’-加双氧酶裂解成视黄醛,在小肠粘膜中再生成视黄醇),进入淋巴、肝和血液循环。各种家畜吸收β-胡萝卜素的能力不一致,如类胡萝卜素在猪的外周循环系统中检测不到,而牛则可大量吸收α和β胡萝卜素、番茄红素、叶黄素和玉米黄质  相似文献   

2.
维生素A及β-胡萝卜素与反刍动物营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维生素A和β-胡萝卜素是反刍动物重要的营养物质,文中阐述了反刍动物对维生素A和β-胡萝卜素的吸收利用特点,同时介绍了维生素A和β-胡萝卜素对反刍动物繁殖、免疫和生产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β-胡萝卜素可通过化学合成、植物提取和微生物发酵3种方法生产,后两种方法生产出的天然β-胡萝卜素具有比合成β-胡萝卜素更多的优点。作为维生素原A的β-胡萝卜素是动物体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它可以完全被吸收,并与此同时发挥出自身的作用,对奶牛的繁殖性能、免疫功能等均有影响。作为谱线-氧-抑制者(Singulett-Sauerstoff-Quencher)是β-胡萝卜素的作用基础[1]。本文阐述了β-胡萝卜素的几种来源,并论述了其对于奶牛的功能性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4.
β-胡萝卜素的来源及其对奶牛的功能性调节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β-胡萝卜素可通过化学合成、植物提取和微生物发酵3种方法生产,后两种方法生产出的天然β-胡萝卜素具有比合成β-胡萝卜素更多的优点。作为维生素原A的β-胡萝卜素是动物体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它可以完全被吸收,并与此同时发挥出自身的作用,对奶牛的繁殖性能、免疫功能等均有影响。作为谱线-氧-抑制者(Singulett—Sauerstoff—Quencher)是β-胡萝卜素的作用基础。本文阐述了β-胡萝卜素的几种来源,并论述了其对于奶牛的功能性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5.
β-胡萝卜素作为一种类胡萝卜素,在动物营养和生理功能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从β-胡萝卜素的生理功能、吸收、代谢等方面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6.
β-胡萝卜素是维生素A的合成前体,在动物体内还发挥其独立于维生素A的抗氧化、抗炎和免疫调节等生理功效。β-胡萝卜素具有促进动物机体生长、降低饲养成本及提高动物产品价值等作用。本文阐述了β-胡萝卜素的理化特性、生产制备来源、体内的吸收代谢途径及其主要的生理功能,总结归纳了近10年来β-胡萝卜素在畜禽养殖中的研究和应用现状,为促进β-胡萝卜素在畜禽养殖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从蚕沙的叶绿素铜钠盐生产废液中制备β-胡萝卜素的色谱分离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考察了HZ816、DK110、D301和S8等4种树脂对叶绿素铜钠盐生产废液中β-胡萝卜素组分的静态吸附行为,确定了树脂极性和孔径大小等因素对β-胡萝卜素静态吸附量的影响。以HZ816树脂为固定相、乙醇和乙醚为洗脱液进行了原料液的动态吸附试验,发现用乙醇作溶剂上样分离时,叶绿素铜钠盐生产废液中的β-胡萝卜素组分被富集在固定相上,换用乙醚洗脱后该组分被置换出制备柱,从而获得β-胡萝卜素质量分数0.69%、收率97%的产品。  相似文献   

8.
对比6种红酵母细胞的破壁方法,结果表明:酸-热法为红酵母细胞破壁的最佳方法.对红酵母细胞自溶条件分析后证实温度是影响细胞自溶的主要因素.利用薄层层析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一种红酵母色素进行分离,经鉴定发现其中共有3种类胡萝卜素,分别为β-胡萝卜素、红酵母烯和圆酵母红素.  相似文献   

9.
影响β-胡萝卜素吸收的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β-胡萝卜素有以下几方面的功能 :1 )类胡萝卜素尤其 β -胡萝卜素是维生素A前体 ,维生素A是人体必需的微量营养成分 ;2 )具有免疫功能 ,能提高人体免疫系统抗癌的能力 ;3)具有抗氧化剂的功能 ,能淬灭单线态氧和清除体内自由基的不良影响 ;4)促进细胞缝隙间联接交流。影响 β-胡萝卜素吸收的因素如下。1 脂肪和脂肪酸日粮中脂肪的含量会影响 β -胡萝卜素的吸收 ,主要是因为 β-胡萝卜素是脂溶性的 ,脂肪对β -胡萝卜素起运输作用。食物中的脂肪经胰酶和胆盐作用形成胶粒 ,β-胡萝卜素溶于其中而被一同吸收。脂肪可刺激胆汁分泌乳化脂肪…  相似文献   

10.
用黄鸡小肠细胞进行了 β-胡萝卜素和黄体素的体外吸收试验 ,研究类胡萝卜素浓度、胆盐和游离脂肪酸对这两种类胡萝卜素吸收的影响。结果发现 :β-胡萝卜素和黄体素的吸收均呈浓度依赖性 ;牛磺胆酸钠极显著促进黄鸡离体小肠细胞类胡萝卜素的吸收(P<0.01) ,其促进 β-胡萝卜素和黄体素吸收的最佳浓度分别为3mM和10mM ;游离脂肪酸极显著促进了类胡萝卜素的吸收(P<0.01) ,其中油酸对类胡萝卜素的促吸收作用大于硬脂酸 ,促进 β-胡萝卜素和黄体素吸收的最佳油酸/硬脂酸比率分别为100 :0和3 :1。牛磺胆酸钠和游离脂肪酸影响 β-胡萝卜素吸收的动态变化模式与它们对黄体素的显著不同  相似文献   

11.
为获得具有开发应用价值的产胡萝卜素的酵母菌株,本研究从自然界中共采集了35个土样,经过富集、涂布、划线分离、种子培养和发酵培养后,采用二甲基亚砜和丙酮以1:3的比例进行破壁提取,并对色素提取物进行紫外扫描定性、定量分析,得到7株酵母菌株符合试验要求,并筛选出胡萝卜素产量最高的菌株,编号为21-1,产量为7.42 mg/L。对此菌株进行无机盐组分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的初步优化,优化后21-1菌株胡萝卜素产量为8.55 mg/L,相比初筛的菌种提高了15.3%。将这7株菌株产胡萝卜素的特征吸收峰与β-胡萝卜素标准品进行对比发现,其中一种含量为β-胡萝卜素。 [关键词] 胡萝卜素|酵母菌|发酵优化  相似文献   

12.
β-胡萝卜素是类胡萝卜素之一,是胡萝卜素的一种异构体,广泛存在于植物的花、叶和根中,是一种天然的色素,在动物体内是维生素A合成的前体。它对动物有重要的生理功能,在饲料中有重要用途,近年来,β-胡萝卜素作为饲料添加剂得到广泛的应用。综述β-胡萝卜素的提取、合成和分离的方法及其在饲料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胡萝卜中的β-胡萝卜素可以治疗人身体上的许多疾病,制成微胶囊产品既利于携带又可促进人体吸收。本论文主要研究的是通过冷冻干燥法制备β-胡萝卜素微胶囊。研究表明,用冷冻干燥法制备的微胶囊简单、方便,可以更好的延长贮存稳定性,温度在10℃,相对湿度在30%,微胶囊产品储存期不超过1个月的情况下β-胡萝卜素微胶囊的保留率最佳。  相似文献   

14.
春夏季节新生犊牛对β-胡萝卜素和维生素A的吸收高龙,汤胜民摘译,贺普霄校从文献资料得知,由于胡萝卜素酶活性很低,所以3月龄以前的犊牛不吸收卜胡萝卜素,但是β-胡萝卜素、类胡萝卜素和维生素A随着初乳而大量进入机体内。本研究在春夏季节出生的新生犊牛对β-...  相似文献   

15.
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饲料中的着色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建立了同时分离检测饲料中叶黄素、斑蝥黄、β-胡萝卜素3种着色剂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样品用乙腈-丙酮提取,以甲醇-二氯甲烷为流动相在1.2 mL/min的流速下进行梯度洗脱。该方法在6 min内实现了3种着色剂的基线分离,叶黄素、斑蝥黄的线性范围为0.05~200μg/mL,β-胡萝卜素的线性范围为0.5~200μg/mL,线性相关系数≥0.9991。叶黄素、斑蝥黄、β-胡萝卜素的检测限分别为0.025、0.020、0.25μg/mL;样品平均回收率为80.1%~105.0%,相对标准偏差<5.00%。  相似文献   

16.
山羊对β-胡萝卜素与叶黄素吸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山羊空肠瘘管进行灌注试验 ,并结合前腔静脉采血 ,研究山羊对类胡萝卜素(β-胡萝卜素与叶黄素)的吸收。试验发现 :随灌注时间延长 ,在同一浓度下山羊对类胡萝卜素的吸收量呈上升趋势 ,血清中叶黄素与 β-胡萝卜素浓度分别在灌注后2小时与2.5小时达到峰值 ,而VA的浓度仅略有降低 ;山羊对两种类胡萝卜素的吸收均呈浓度依赖性 ,但吸收率保持不变 ,血清中类胡萝卜素的浓度随其在灌注液中浓度的升高而升高 ,但VA的浓度随灌注液中β-胡萝卜素浓度的升高而基本保持稳定 ;游离脂肪酸促进了两种类胡萝卜素的吸收 ,提高了血清内 β-胡萝卜素与VA的浓度 ,降低了叶黄素的浓度  相似文献   

17.
试验采用自身对照法试验设计,选用6只安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去势蒙古公羊,分3组,即0.000%β-胡萝卜素(对照组)、0.005%β-胡萝卜素和0.008%β-胡萝卜素组,研究在日粮中添加β-胡萝卜素对绵羊瘤胃内环境及微生物发酵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β-胡萝卜素对绵羊瘤胃中pH值没有影响;日粮中添加β-胡萝卜素有降低绵羊瘤胃中氨态氮含量的趋势;日粮中添加β-胡萝卜素使绵羊瘤胃中菌体蛋白含量降低,且存在随β-胡萝卜素添加比例的增加菌体蛋白含量有降低的趋势;日粮中添加β-胡萝卜素有促进瘤胃中TVFA含量升高和降低乙丙比的趋势。  相似文献   

18.
类胡萝卜素具有抗氧化、提高动物繁殖机能、提高免疫应答、防癌、抗肿瘤、沉积于畜禽体内改善畜产品品质等作用。影响类胡萝卜素在体内转化的因素有很多,它们或者影响类胡萝卜素的吸收,进而影响类胡萝卜素的转化,或者直接影响β-胡萝卜素-15,15’-加双氧酶(β-Carotene dioxygenase βCDIOX)的活性。关于对类胡萝卜素吸收的影响,前人已做过很多研究,而对影响类胡萝卜素转化的研究较少,所以作者主要对影响β-胡萝卜素的转化的因素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围产期饲喂β-胡萝卜素对奶牛免疫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试验选择胎次相同、产奶量、体重和体况相近的中国荷斯坦奶牛36头,随机分为3组,分别饲喂对照日粮(基础日粮+150 000 IU维生素A),处理Ⅰ日粮(对照日粮+300 mg-β胡萝卜素),处理Ⅱ日粮(对照日粮+600 mg-β胡萝卜素),预试期15 d,试验期120 d。结果表明:添加-β胡萝卜素对奶牛血液白细胞数量和白细胞分类计数没有显著影响,但提高了围产期奶牛血液淋巴细胞的转化率(P<0.01)。-β胡萝卜素的添加提高了血浆中-β胡萝卜素和维生素A的浓度;在产后8-12周,处理组奶中-β胡萝卜素的浓度显著提高(P<0.005),而且奶中-β胡萝卜素的浓度随着-β胡萝卜素添加量的增加而上升,但-β胡萝卜素的添加对产后4周内奶中的-β胡萝卜素的浓度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20.
1维生素A维生素A又名视黄醇,是环状不饱和一元醇。纯维生素A为淡黄色晶体,缺氧时对热稳定,有氧时对热不稳定,易被紫外线破坏。维生素A仅存在于动物体内,植物中只有维生素A原—胡萝卜素和类胡萝卜素。α、β、γ-胡萝卜素和玉米黄素在动物肠壁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