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蚕种催青是一项细致与技术性较强的工作,蚕种孵化率与催青质量直接有关。通过对催青室硬件设施设备的改造升级,加强催青工作人员的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制定规章制度,严格规范技术操作,达到蚕种孵化齐一。  相似文献   

2.
加强催青技术管理 提高蚕种催青质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蚕种催青是养蚕生产过程中的一个首要环节,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蚕种孵化率的高低和蚁蚕的整齐度、强健度,以至影响蚕茧的产质量.近年来,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全面实行,广大蚕农的质量意识和效益意识日益增加.由于我市全面实行小蚕共育,且大多数共育室的共育量较大(一般60张以上),因此,广大蚕农对蚕种质量的要求更高,他们希望既要头数足、蚁体强,又要一日孵化率高.笔者经过10多年的催青实践,认为加强催青技术管理,是提高蚕种催青质量的关键.其主要体会是:  相似文献   

3.
全程自动化测控高密度蚕种催青技术研究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蚕种催青是养蚕生产的第一关,蚕种催青质量的好差,直接关系到蚕桑生产的成败。随着蚕桑科技普及,基层小蚕共育室和广大蚕农对蚕种催青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适应生产发展和蚕桑科技进步的要求,改变原来蚕种催青室仅靠人工控制的落后局面,启东市蚕桑指导站自2002年8月起实施  相似文献   

4.
<正> 蚕种催青是蚕茧生产的重要环节。催青的质量,很大程度取决于催青室能否提供最佳的人工气候环境。催青室在八十年代完成了燃料型向电热型的过渡,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但是,质量的提高还不明显,容量的变化也不大。为此,我们以组织新的气体流型为主体构思,研制了新一代的匀风式自动调控高密度蚕种催青室,通过3年的应用,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现将其设施设备、测试内容、方法和结果,催青质量和经济效益作如下介绍。一、设施设备与测试内容和方法(一)设施设备1.催青室建筑设计采用无窗封闭型结构,催青单元长5.3m,宽3.2m,高2.8m,放  相似文献   

5.
<正>为探讨解决我县秋期蚕种催青时催青室不足的矛盾,提高催青室的催青容量,我们从2005年夏蚕期催青开始,先后三期进行了双层蚕种加密催青的试验,现将有关试验情况小结如下。 1 试验时间、地点 2005年夏、中秋、晚秋蚕种催青期间。  相似文献   

6.
<正>蚕种催青工作是蚕茧生产的关键,蚕种催青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蚕茧产量和质量。而衡量催青质量的标准主要是蚕种的孵化率、孵化齐一程度和蚁蚕生命力。按照传统标准设计的催青室,催青容量少,室内各点环境难以满足温湿度均匀的要求,蚕种实际感温需靠调种摇卵来实施,因而用工多、操作不方便,不能适应蚕桑生产迅速发展,蚕种量增多的要求。为了缓解蚕种催青室紧张的矛盾,提供蚕种发育更为理想的催青条件,我市结合本地实际,自1991年开始从高密度、高精度、高安全度的要求出发,引进和运用其他领域的先进技术,研究设计了新型自动控调催青室,于1993年春建成可容20万张蚕种的催青室并投入使用,从近3年高科技成果的运用来看,基本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嘉兴市全年承担 130万张蚕种的催青任务 ,为高质量地做好蚕种催青工作 ,90年代初 ,各县 (市、区 )针对原有的催青室房屋简陋、设备陈旧、分布散的实际 ,从区域化、现代化目标着手 ,对催青室进行统一规划 ,进行重建和设备更新 ,整个工作 1996年底完成 ,新建成后的 7座催青室规模按蚕桑生产区域分布 ,重点产区一座催青室一期能催青蚕种 30万张 ,零星产区也与能催青 5万张蚕种 ,室内安装了温湿度自动化控制设备 ,其中 4座催青室室内温湿度用微电脑自动控制 ,催青蚕种占全市实发蚕种的85%左右 ,基本形成规模大、设备先进、布局合理的格局。新催…  相似文献   

8.
蚕种催青室控制系统的研制与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许才铨 《蚕桑通报》2003,34(4):39-40
蚕种催青是蚕桑生产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催青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蚕茧产量的高低,蚕种催青质量主要取决于催青控制设施能否提供最佳的人工气候环境。上世纪80年代,蚕种催青设施通过改进,完成了燃料加温型向电热加温型的过渡。90年代初,以蚕种高密度催青为课题,进行了蚕种表面微气流调控技术的研究,取得了催青密度高、容量大、性能可靠、技术配套、应用合理等明显的效果。但还存在着室内各点的温湿度有一定的开差,还需要人工记载,无备份控制系统和管理功能。2001年我县与昆山市天力新技术有限公司合作,催青室采用现代信息技术专用控制系统,开…  相似文献   

9.
采用对催青蚕种在不同胚子发育时期离开催青室,然后再作补催青及自然催青处理,结果对蚕种的孵化率及蚁蚕生命时数有很大影响。其中己4胚子离开催青室后自然催青的,孵化率最低,只有90.97%,最高二日孵化率只有89.25%;己4胚子蚕种离开催青室后作补催青的孵化率高于前述成绩,且离开时间短成绩优。己3胚子蚕种离开催青室的,成绩优劣趋势亦同于己4胚子蚕种成绩,只是各相应成绩高于己4胚子成绩。蚁蚕生命时数的成  相似文献   

10.
改进加温设施简化催青操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戴建一 《蚕桑通报》1991,22(4):40-42
通常催青室都采用电炉或火缸加温,因上下左右温度不均匀,在催青中往往采取摇卵和调种等措施加以弥补。否则就会因感温度不均匀而导致胚子发育不齐,影响一日孵化率。为了保证蚕种的催青质量,提高一日孵化率,并达到简化催青操作,降低催青劳动强度,节省催青成本的目的,我县对催青室加温补湿等设施进行了改进,同时简化了催青操作技术,现将情况介绍如下。一、催青加温补湿及控制系统的改进  相似文献   

11.
目前,蚕种催青采用智能化催青室(自动控制催青室、电脑程控催青室)的比例越来越高。实行自动控制智能化催青,通风匀风系统的设计使用是达到目的温湿度的核心技术手段,也是催青智能化管理的基础工程,如果出现偏差,就会影响整个催青室的功能发挥,进而影响催青技术的贯彻。为此,我们约请南京大学明学科技公司对如皋市蚕种催青室通匀风系统的相关物理量进行了测试,现将测试结果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12.
蚕种催青智能测控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蚕种催青过程中,催青室内的温度、湿度等参数需进行严格控制.温、湿度控制的精度决定了催青质量的好坏,进而直接影响着蚕农的收入和出口创汇.蚕种催青智能测控系统能同时对多个蚕种催青室的温、湿度进行实时监测、计算处理,并按催青工艺参数要求对各室温、湿度进行自动控制,满足蚕种催青的技术要点,其效果显著优于传统催青技术.本文论述系统的组成,实现系统功能的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等.  相似文献   

13.
蚕种高密度催青,采用微风气流组织和电脑调控,因技术设备较先进,性能可靠,技术配套应用合理,室内环境条件适合于蚕种胚子的发育,提高了催青室的利用率和催青工效,蚕种孵化率高,节本增收,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4.
浅析蚕种催青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蚕种催青是养蚕生产中的首要环节。蚕种孵化率,蚁体强健度及蚕茧产量和质量等指标直接与蚕种的催青质量息息相关。掌握催青技术可促使蚕种孵化齐一,蚁体强健,达到蚕茧单产高,质量优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蚕种催青是养蚕生产中一项要求高、技术性很强的工作。近年来,笔者在催青工作中发现一些因蚕种质量而影响孵化率的问题,及时采取补救措施,有效地提高了蚕种的实用孵化率。多年的催青实践告诉我们:只有高度重视催青工作,加强催青人员的业务培训,严格催育管理,坚持规范操作,认真搞好调查,灵活采取应变措施,合理调节发育进度,准确掌握各批蚕种的见点时间,适时分发蚕种,才能提高催青质量、提高蚕种的实用孵化率。  相似文献   

16.
关于提高蚕种催青质量的技术探讨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张以俭 《江苏蚕业》1997,19(4):27-29
<正>近几年,随着农村发种量增加,催青工作在全年的蚕桑生产中越来越显得重要.但在催青工作中也暴露了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蚕种孵化方面,从近几年在农村调查的发种收蚁情况也证明了这一点.本文根据作者每年在蚕种配发后深入蚕区、催青室调查所掌握的材料及参考有关文献,对如何提高蚕种催青质量,谈点认识,供同行商榷.  相似文献   

17.
蚕种催青是养蚕生产的开始,催青期间能否合理保护,关系到孵化齐一,蚁体强健、蚕茧优质高产和蚕农的利益。特别是新蚕区,催青设施不齐,技术素质又差;蚕种数量虽少,但分布面广而分散:在同一加温室,一期蚕种催青好多个不同的品种,要做  相似文献   

18.
提高原种催青质量的三个关键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正>原种催青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蚕种的孵化整齐度、蚁体强健、化性变化、进而影响次代产、质量.衡量原种催青质量高低的标准,主要是反映孵化的整齐度和保持化性稳定.而起点胚子的调节、戊_3胚子及时进入高温感光室保护和严格掌握见点时间进入黑暗室是提高原种催青质量的三个关键.  相似文献   

19.
自动化测控蚕种催青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适应蚕桑生产发展和蚕桑科技进步的要求,改变原来蚕种催青室仅靠人工控制的落后局面,启东市蚕桑指导站自2002年8月起实施了蚕种催青室改造,引进安装了目前国内最先进的自动化测控系统,配备引进了国家专利产品镀锌铁质蚕种框架,配置了与自动化测控系统相适应的加温、补湿、感光、匀风等设施。2003年4月投入试运行,经过1年4期催青后,根据运行中发现的缺陷和问题,于2004年7月对引进系统的不适宜部分进行了完善改造,使整个系统运行质量达到同行业最优水平,探索出了一整套适应全新设备的蚕种催青技术,现将结果总结如下。1自动化测控蚕种催青…  相似文献   

20.
许才铨  缪华 《中国蚕业》2009,30(3):100-101
介绍了高密度蚕种催青设施在蚕种催青前、催青运行过程中及催青后的维护与保养技术.正确维护、保养与使用蚕种催青设施,使蚕种催青过程中设施控制性能稳定、设备运行正常,确保催青室内保持恒温、恒湿、恒气流、光线均匀,同时提高控制系统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