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茶马古道,藏汉民间商贸传奇走廊,漫长的岁月已经抹去了古道昔日的繁荣,叮叮咚咚的马铃只是留在书中的印记。从梅里沿214国道北上,你会惊喜地发现,在横断山的深谷中,在滇藏交接处还隐藏着一处滇藏茶马古道活着的遗迹,这就是芒康盐井镇的古盐田。得益于澜沧江边自然冒出的盐卤水,盐井盐田从唐代到今天一直保持着从不间断的产盐历史,江边岩壁上密密麻麻的木质晒盐台和传统的人工晒盐工艺,是不可多得的一道人文风景线。  相似文献   

2.
昌都地区“茶马古道”旅游开发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介绍了西藏昌都地区“茶马古道”独特的旅游资源和开发利用价值,针对沿线旅游资源的特点,提出了旅游开发的几点思考,以期对昌都地区“茶马古道”沿线旅游业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夏经敏 《中国林业》2014,(16):56-57
《茶马古道普洱香》是一本介绍普洱茶的书,该书追古抚今,向人们全面介绍了普洱茶的前世与今生。全书分为5个篇章,分别是寻根溯源篇、功效之作篇、冲饮荼食篇、意蕴茶道篇、观赏鉴藏篇,分别介绍了普洱茶的历史、制作工艺、茶道文化以及茶饼的辨别收藏等。  相似文献   

4.
海南儋州古盐田文化景观是人们高度契合当地自然环境进行生产生活形成的和谐统一的整体。通过解析儋州古盐田文化景观的要素,包括调查研究古盐田的选址、布局结构,古村落选址、布局、建筑院落,自然环境要素以及非物质文化要素等,总结出儋州古盐田的特点,为下一步的古盐田文化景观保护利用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5.
景洪市古茶树保护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江龙 《绿色科技》2015,(4):147-148
指出了景洪市是世界茶树原产地的中心地带之一 ,也是驰名中外的普洱茶发祥地、茶马古道的源头 ,古茶树(园)不仅是该市茶叶产业发展历史悠久的活化石 ,也是茶叶种质、生物基因等研究不可替代的资源 ,具有重大的科研价值、景观价值、文化价值和产业提升价值.对于古茶树而言 ,应该要积极加强保护 ,使其可以不断繁殖 ,产生更高的经济价值.对景洪市古茶树的保护现状以及对策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6.
在横断山脉的险山恶水之间,在横上世界屋脊的原野丛林之中,绵延盘旋着一条神秘古道。这是这个星球上最令人惊心动魄的道路之一。千百年来,无数的马帮在这条道路上默默行走。 踏上古道,古道石板上镶嵌着的二寸多深的马蹄印历历在目,欲说风尘;道旁的嘛呢堆上刻画着各种神佛和宗教箴言,几经沧桑。这,就是世界上地势最高、最险峻的文明、文化传播古道之一 —— 茶马古道。 -——引自《藏客》  相似文献   

7.
很少有人知道,茶马古道穿越的不仅是时间和文化,还是中国乃至全球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地区—横断山地区和喜马拉雅地区,这里是兰科植物的天堂。  相似文献   

8.
正2019年12月,联合国大会宣布将每年5月21日确定为"国际茶日",以赞美茶叶的经济、社会和文化价值,促进全球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今年5月21日,是联合国确定的首个"国际茶日"。茶起源于中国,盛行于世界。从古代丝绸之路、茶马古道、茶船古道,到今天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相似文献   

9.
美丽乡村建设的提出为众多的乡村发展提供了契机。那柯里作为历史上茶马古道的一个重要驿站,村落的发展与茶马道路有着密切联系。随着时代变迁,那柯里村落仍然具有优美的自然风景、浓郁的乡土文化、古朴的茶马文化、丰富的地域民族文化、多元的产业文化等发展优势,但在村落发展建设中仍存在村落旅游资源单一、景观资源利用不足、服务设施未完善等问题。针对那柯里村落发展优势及存在问题提出了深度挖掘乡村景观资源、完善乡村旅游环境、统一乡村风貌、注重乡村产业发展、注重乡村内涵提升等发展对策,以期为相似村落发展及美丽乡村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正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很多事物承载着时间的印迹,古道就是其中之一。我国从夏商时代开始延续5000年的传承,留下了一条条的商贸、军事、交通的古道。它们蜿蜒于崇山峻岭之间,以一块块光滑的石头和一株株枝繁叶茂的古树记录着当年的岁月。在浙江省衢州境内,有一条古道连接福建、浙江,有着1300多年的历史,是初唐时期的古道。这条古道叫做东坪古道,位于衢州市峡川镇境内,距市区40公里。从东坪山脚下起,一条总长1500米,宽2米,共1144级的青石板古道蜿蜒盘曲伸向山顶,这就是东坪古  相似文献   

11.
穿越梦幻     
在大学生们的眼中,世界多半是一种梦幻。那梦幻充满诗情画意,充满浪漫激情。云南即是如此。在他们的想象里,那遥远的地方如同一个神秘的代名词。原始森林、热带雨林、棕榈树、亚洲野象、澜沧江、茶马古道、少数民族风情……都是一个个令人向往的词组。如能亲身体验,绝对是一种精神奢望。  相似文献   

12.
<正>江西四周多山,山地往往是省际的界山,这界山往往是崇山峻岭,但不管山有多高、路有多崎岖,均挡不住山两边人们的交往和交流。在这茂林修竹之中,往往都有出省通道。如今,在江西境内还保存着多条数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古驿道。而最有名的,是梅关古道、徽饶古道、广丰古道和湘赣古道。  相似文献   

13.
南粤古驿道历史悠久,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创造了得天独厚的环境教育条件。以西京古道为例,通过现场勘查和文献阅读,以历史文化、生态环境、科学研究和环境道德教育资源4个角度阐述古驿道承载的环境教育优势,并提出以挖掘古道历史、引入生态旅游、完善基础设施为途径,实现古驿道环境教育和以环境教育为导向的古驿道保护与活化,以期为南粤古驿道的保护和发展提供新的路径和思考方向。  相似文献   

14.
"花儿绽放新丝路"是第九届中国花卉博览会的主题。湖南展园规划设计紧扣展会主题,以"茶马古道"概念立意,通过地形起伏、植被围合和蜿蜒的游览线路设置,将整个园区塑造成"芙蓉花"绽放图案,在展示近年来湖南花卉产业的新技术和新成果的同时彰显湖湘文化的深厚底蕴。展园由"印象茶马"、"故道花开"、"茶园春色"、"古亭晚晴"、"阳关夕照"等景观篇章组成景观序列,以近自然的手法构建渊源、幽深、乡野的场景意境,运用宁夏本土植物与湖南特色植物有机配置,营造具有湖湘地域特色的展园景观。  相似文献   

15.
基于SWOT分析法,以粤赣古道关爷埂段为例,总结其开展自然教育的优势和劣势,分析当下开展南粤古驿道自然教育可能面临的机遇以及挑战。并且基于事实现状提出了关于古道自然教育开展的建议和策略,包括加大宣传推广力度,增强当地特色文化输出,并根据当地文化特点提取自然教育主题元素;以服务中小学生为古道自然教育的核心定位,以培养参与者爱护自然意识为第一要务,结合古道资源开发当地特色自然教育品牌,提高古道自然教育的吸引力;整合区域资源,发展全域旅游,形成周边联动,增强古道自然教育辐射效应;开展产业资源全面调查,因地制宜地规划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6.
马鹏军 《云南林业》2007,28(2):16-17
大理市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全国双拥模范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最佳中国魅力城市”,是大理州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我国“南方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的重要中转站,是滇西交通枢纽和物资集散地,也是中国连接东南亚、南亚国际大通道的重要枢纽。  相似文献   

17.
唐模,是黄山市徽州区境内一处保存比较完整的、特色独具的徽州古村落,其同胞翰林牌坊、檀干园、沿溪古水街、徽派古民宅、古桥、古道、古亭等,深深吸引着无数的中外游客。特别是由  相似文献   

18.
阆中古柏奇观龚炳雄,陈丕全,罗玉全四川北部古城阆中,有着2300多年的设县历史,曾是巴国国都,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史载,张飞坐镇阆中期间,在阆中至剑阁长达110多公里的驿道上栽植了上万株柏树。此驿道是古代四川通往是都──长安的汉唐古道,传之为一皇...  相似文献   

19.
《森林与人类》2014,(8):116-117
<正>益阳市安化县境内的柘溪国家森林公园,处在资水中游、雪峰山脉北端。公园由柘溪景区、云台山景区和茶马古道景区三大部分组成,三个景区以县城为中心分布,相互之间距离在50公里之内,有公路或水路连接。公园属中低山地形,地势起伏,沟谷相间,山势陡峭,切割强烈,汇高山、峡谷、溪流、瀑布、茂林于一体。柘溪水库修建完成后,广阔的湖面与巍峨的群山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20.
在古城,我曾暗暗“跟踪”过一位倒生活废水的饭店老板,其实,店门口就是一条溪流,而这位老板并没有把污水倒在清清的溪流中,而是拎着水桶走了 400多米,倒在了专门的污水池里,一切显得都是那么的正常。 1997年 12月,联合国授予中国两个古城和一个园林“世界文化古城”的称号,得此殊荣的就是云南的丽江古城、山西的平遥古城和江苏的苏州园林。今天,我们乘飞机到丽江,大多数记者也是第一次到丽江,大家显得十分兴奋。 丽江地处云南西北部,过去是神秘的纳西古国的首府,滇藏贸易“茶马古道”重镇。近年来,悠久的历史文化和迷人的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