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女孩出嫁前,问母亲都给她准备了什么嫁妆。母亲拿出一张礼单让女孩看。礼单上列出的物品,虽然是父母尽其所能给予她的最好的礼物,但她并没感到惊喜。女孩渐渐暗淡下去的目光,让母亲觉得有些难过。  相似文献   

2.
《农村实用技术》2007,(12):60-60
一个还在上中学的女孩,因为母亲得了重病,为了减轻家庭负担,就希望利用暑假时间打工挣点钱。她来到一家公司应聘,那家公司看了她的简历没怎么考虑就拒绝了她。女孩收回自己的材料,用手掌撑了一下椅子站起来,觉得手被扎了一下。低头一看原来椅子上有一颗钉子露出了头。她见桌子上有一条镇纸石,于是拿起来用它将钉子敲平,然后转身离去。可是几分钟后,公司经理却派人将她追了回来。她被聘用了。  相似文献   

3.
<正>体育课上,一个刚上初一的女孩胆怯的望着周围的同学,大家都三五成群的在聊天。谁也没有注意到她,她不敢走过去。她希望有人过来友好的和她说句话,可又怕别人看见她在群体中无所适从的窘迫。在她看来,主动走上去对随便某个人说一句:"嗨!你们在聊什么?"是一件比跨越山脉还困难的事。即便努力学习,告诉自己没  相似文献   

4.
佚名 《农家参谋》2011,(12):45-45
飞机上,我跟一对父女坐一排。女孩爸,看着30出头。女孩长得挺机灵,看年龄大概上小学一二年级。这时候,空姐来发食品,女孩一拿到,非常高兴的打开吃,估计是饿坏了。 她爹:"你谢谢阿姨没?"小姑娘很可爱的说:"谢谢阿姨!”她爹:“跟阿姨说,阿姨你真漂亮。”小姑娘顿时语气变了:“阿姨,我爸说你真漂亮。我爸就喜欢你这类型的。”  相似文献   

5.
在沈阳市某繁华街道上,有个开业近一年的手工糖果店,面积大约80平方米,其特色就是DIY,吸引了很多客户。店主是个25岁的女孩,她向笔者透露了她的创业秘笈。  相似文献   

6.
跪地给残疾乞丐喂饭,深圳一90后女孩"文芳"在网络上爆红,而这整个爱心行为可能是某商业展览的炒作。目击者表示:女孩给老人喂饭仅是为了摆造型,由她同行的一男孩拍照后,他们便离开了,根本没有将老人接走。90后女孩跪地给乞丐喂饭近日,网上一则名为《深圳90后  相似文献   

7.
唐海县 《百姓》2006,(7):60-60
在一次为贫困山区捐献冬衣的活动中,姐姐利索地捡出几件柔软厚实的棉衣,棉衣经过姐姐的手洗和阳光的抚摸干净、蓬松。她包裹起来,眼里现出了山里人穿上棉衣后满足的笑意,姐姐的笑意同时也堆在了嘴角眉梢。何不让棉衣更体贴,更亲切呢——姐姐写了一张纸条放到了棉衣的口袋里,纸条的意思是让衣服牵缘做朋友,以后有困难写信告知她,她会尽所能来帮助穿衣人。棉衣经过山山水水,被女孩领到。天正冷,棉衣轻暖、颜色式样那么鲜亮时兴。女孩急迫地穿上,在镜子前美美地笑了,手插入口袋,摸到了纸条,又读到了这么传奇这么温情的话语,淳朴的山村女孩欣喜…  相似文献   

8.
落泪的蜻蜓     
《百姓》2002,(13)
在一个小镇上有一对情侣,他们每天都会去海边迎日出,送日落。小镇上的人都认为他们是很般配的一对。一天,女孩出了车祸,昏迷不醒。男孩每天早上就去照顾女孩,晚上则去教堂祈祷,上帝终于被男孩感动了。问“你希望你的女友活过来吗?”男孩答“是的”。上帝说“那你要答应我变成一只蜻蜓,在三年里都不可以变成人”。男孩点了点头。天一亮,女孩醒了过来,而男孩则变成了一只蜻蜓。女孩四处打听男孩的消息,可没有一个人知道男孩去哪了。在她找男孩的同时,男孩变成的蜻蜓天天都围绕在她的身边打转。日子一天天过去了。一天男孩发现女孩身边多了一个英俊、潇洒的男人,原来是女孩的主治医生,男孩非常伤心。男孩将要变成人的那一天,就是女孩结婚的时候。这天,女孩在教堂举行婚礼,他们在上帝面前互相许诺结为夫妻。在他们互相说“我愿意”时,落在上帝肩上化成蜻蜓的男孩落泪了。这时,上帝问他“你还要变成人吗?”男孩轻轻地摇了摇头。  相似文献   

9.
假货人人深恶痛绝,然而在辽宁省省会沈阳,有一个年轻的女孩,靠“制假贩假”走出了一条创富路。她的“假货”,在东北市场上供不应求,为众多的客户所追捧。  相似文献   

10.
辛学 《北京农业》2010,(6):26-26
女孩18岁之前,是个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人,每天就在艺校里跟着同学唱唱歌,跳跳舞,偶尔有导演来找她拍戏,她就会很兴奋地去拍,无论角色多么小。直到1993年的一天,教她专业课的赵老师突然找她谈话,她问:“你能告诉我,你未来的打算吗?”女孩一下子愣住了。她不明白老师怎么突然问她如此严重的问题,更不知该怎样回答。  相似文献   

11.
正近日,笔者在浙江永康市前仓镇荆州村维哲农场看到,一个戴眼镜的女孩穿着白大褂,戴着白口罩,正在手工制作土索面。她叫李盛桔,是一个90后女孩,她用自己种出的土麦手工制作出来的原生态土索面很受市场欢迎,这让她一家子忙得不亦乐乎。辞职回乡耕耘千亩农田初见李盛桔,很难把眼前这个娇小斯文的女孩与种粮大户、"农二代"等联系起来。李盛桔说,她在大学里主修建筑专业,毕业后在杭州一家企业工作,待遇不错。而辞掉这份好工作,甘心返乡务农,缘于父亲的愿望。  相似文献   

12.
爱的成全     
《新农村》2017,(7)
<正>有个女孩为了减肥,开始绝食,效果立竿见影,很快就瘦了下来。她年迈的奶奶看到孙女瘦弱的样子很是着急,问她为啥不吃饭?女孩不想说在减肥,便骗奶奶说,睡房里没有空调,太热了,吃饭没胃口。奶奶一听,便回屋拿出5 000元钱给孙女,说,去买个空调吧,别不吃饭,让人心疼死了!女孩没想到奶奶会突然拿出这么多钱给她,她知道奶奶平日里是出了名的节省,舍不  相似文献   

13.
西方有句名言,“战争让女人走开。”杭州女孩的倪东野开了一家军品店。她调侃地说,男子打仗到边关,女子卖军品在家园……笑呵呵的她,一脸幸福地坐在店里,聊起了她的生意经。  相似文献   

14.
言语的能量     
<正>一次培训班上,亲和美丽的女老师从教义里延伸讲开去,与我们分享了一个有趣的故事:有一对恋人,男孩每天骑着自行车,为心爱的女孩送午餐便当。单纯的女孩沉浸在爱情的甜蜜中,享受着简单的快乐。一天,女孩的一位同事大姐看不下去了,对她说:"瞧你多大点出息?一点小殷勤就把你哄成这样!"女孩睁大了惊异的眼睛,只听大姐接着说:"他给你买房了么?给你送过花吗?送过什么值钱的礼物吗?"女孩如同遭受兜头冷水,眼泪"啪嗒啪嗒"滴落下来。  相似文献   

15.
留意反面 我曾经收到过一个女孩的情书。她在信中说:“在校刊上看到你的一篇文章让我很感动,因此我就注意起你,常常想见你却又害怕,知道你爱踢足球,就躲在球场的一角远远地看你……” 我喜出望外,得意洋洋地拿给同班的难兄难弟们阅,看到他们羡慕的目光,我不觉心花怒放。之后,我那些无所事事却又无聊至极的兄弟们碰到这位女孩就不分场合开起我们的玩笑。每每这时,女孩总是满脸通红,关于女孩追我的事很快就在校园里传播开来。  相似文献   

16.
临终关怀     
陆勇强 《百姓》2006,(5):61-61
有位女孩报名参加了临终关怀志愿者活动。所谓临终关怀志愿者活动就是照顾一些身患绝症,不久于人世的老人的起居。女孩照顾的是一位癌症患者,老人的子女在国外,但生活境况不尽如人意,反倒老人自己有不少积蓄。女孩去之前,老人的医生告诉她,老人已经对自己绝望了,希望她能安慰他。每个星期六,女孩准时来到老人身边,和他说话,讲故事。护士给他打吊针的时候,女孩帮他揉手臂。医生发现,自从女孩来了之后,老人的精神有了很大改善。他开始主动配合医生治疗,病痛发作的时候,他也不会大喊大叫,而是默默忍着,待人接物的态度也变了。医生为老人的变化…  相似文献   

17.
吴淡如 《新农村》2013,(8):45-45
慧诗是个富有同情心的女孩,因为太有同情心,差一点被害。她的上一任男友是在网络上认识的,网名叫"伤心的小李"。他说自己失恋了,曾经对女友好到什么都给她,前女友却移情别恋,让他很想自杀。慧诗怕出人命,只要有空,就传信息安慰他,也答应了他见面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正>一个女孩失恋后,又雪上加霜地失去了工作。在独自疗伤时,她发挥自己的设计专长和创意,别出心裁地在北京郊外开了一家特别的客栈一必剩客。这家客栈的特别之处在于,客人都是像她一样遭遇情伤的剩男剩女。客栈在为这些剩男剩女疗伤的同时,还为他们牵线搭桥,寻找浪漫爱情。与此同时,女孩也通过经营这家客栈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财富!  相似文献   

19.
紧急解救     
2003年6月16日下午,云南省勐腊农场南腊派出所的值班室里响起了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电话是勐腊县公安局打来的,称有一个老挝女孩在县城被拐骗失踪,要南腊派出所进行调查,寻找失踪女孩的下落。 分析案情后,干警找到当事人之一的勐腊三分场原十队的王某,但她极力否认老挝女孩失踪的事与她有关。她说,6月13日下午住在勐腊县尚勇曼庄的  相似文献   

20.
公墓丽影     
她是一个年轻貌美的女孩,却整日生活在墓园里。她让生命定格,把生命的符号记录在没有生命的石头上。位于重庆南山山麓的龙园公墓,远离了城市的浮华与喧嚣,宁静得让人能感觉到自己心脏搏动的频率。来这里一年了,我用尖针般钢钻的跳跃,为一个又一个的逝者,留下了在世间的最后一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