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豆渣干燥试验及数学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热传导干燥法,测定出豆渣的干燥曲线和干燥速率曲线;探讨了加热介质温度、物料层厚度二因素对豆渣干燥特性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加热介质温度是影响干燥特性的主要因素。根据试验结果,建立了与加热温度、料层厚度相关的豆渣干燥曲线方程,并对干燥机理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多孔介质物料热风干燥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多孔介质物料的热风干燥是许多工农业生产部门的重要生产工序,其干燥效能直接影响产品质量.多年来,国内外研究人员在多孔介质物料热风干燥领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发展了多孔介质孔道网络模型,分析了分形多孔介质传热传质规律,建立了众多针对具体干燥对象的干燥模型,研制了多种多孔介质湿含量在线检测装置等.为此,从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实验研究3个层面综述了以上多孔介质物料热风干燥的研究进展,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被干燥的物料在干燥室中沿通道前进运动,并只经过通道一次;物料在运送它的机构上处于静止状态,被干燥物料的加料和卸料在干燥室两端进行。这种干燥器称为隧道式干燥器。  相似文献   

4.
针对物料在干燥过程中无法在线测量水分、物料加热不均匀等问题,设计了一种由PLC控制的新型在线测水物料干燥装置,并分别介绍了烘干机的工作原理和PLC控制系统。对干燥装置进行性能试验,结果表明:装置能保证物料水分达到安全储藏范围,解决了干燥装置对物料加热不均匀的问题,能够准确实现温湿度和质量的在线检测,提高了干燥装置的智能化水平,对提升烘干效率及谷物品质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5.
本文根据物料干燥原理及热平衡原理等理论,叙述了穿透网带式干燥机采用加热-级苏-再加热-再缓苏的干燥新工艺,尾气回收利用,热风温度和烘干时间自动控制。  相似文献   

6.
多孔介质物料热风干燥广泛应用于工业干燥各个领域。孔道网络模型干燥理论是一种完全离散化的方法,能建立多孔介质微观结构特征与宏观传递现象之间的联系。常用的孔道网络模型包括二维规则孔道网络模型、二维分形孔道网络模型和非固结双尺度孔道网络模型等。但是对于孔道网络模型的研究,目前还存在人工构造多孔介质网络的困难,模型参数还不能准确描述实际多孔介质物料以及研究结果不能完全反映自然多孔介质干燥过程等问题。今后应进一步探索网络构建新方法,在模型构建中考虑更多的多孔介质物料特性,以期更准确地描述自然多孔介质实际的干燥过程。  相似文献   

7.
物料在整个加热干燥过程中,其水分、温度和干燥速度等方面都在变化着,物料的干燥特性曲线反映了水分、温度和干燥速度方面在干燥过程中的相互关系和变化规律。该文在对壳果、谷物干燥特性进行举例分析的基础上,对谷物、壳果干燥特性进行应用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8.
干燥加工是农副产品加工的主要环节,也是工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些工业国家中,用于干燥的能源占整个能源消耗的一成以上。因此,不断改进干燥设备以及研究出技术更加先进、性能完善的干燥设备,对于降低干燥作业的能源消耗、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提高产品的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在现有的干燥设备中,除了少数几种干燥设备,如电热干燥、微波干燥、热泵干燥、冷冻干燥、太阳能干燥等不需要配备加热设备外,大量的干燥装置都采用加热干燥介质(通常是空气)的方法来完成干燥作业,而加热干  相似文献   

9.
针对现有远红外蔬菜脱水机存在的气流与蔬菜接触不够充分和除湿效果差等问题,将现有设备的输送链板改为鱼鳞孔板,同时还采用了变截面送风等技术,对现有设备的供风系统进行了改进,在实施热风与远红外混合加热的同时,实现了供风与引风系统的"并流".改进后的设备采用穿流供风干燥工艺,即干燥箱中的气流由下往上穿过物料层,与物料接触充分,改善了干燥效果.对胡萝卜和甘蓝两种蔬菜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干燥时间比平流干燥缩短10.35%,平均能耗分别比平流干燥降低5.02%和3.98%.  相似文献   

10.
目前与干燥过程比较吻合的模型多为经验模型或半理论模型,因此必须更多地借助于试验手段。合适的试验装置是获得准确、可信实验数据的前提。试验装置是为以对流为主的物料干燥特性、干燥机理、干燥工艺研究提供模拟干燥环境条件(介质的流速、温度和湿度)。为此,针对物料干燥机理研究的需要,设计研制了一套基于工控机的物料干燥试验装置。该装置是一个调湿的供风系统,通过对空气湿度的调节和控制,为模拟多种物料实际干燥工况提供条件,最终确定最佳干燥制度及物料传热、传质特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微波加热是一种新颖的加热技术,通过物料能量耗散,进而对介质直接加热,具有加热效率高、能量利用率高和选择性加热等优势,在食品加工、冶金、医药、废弃物处理、石油等领域均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吕豪  吕黄珍  王雷  吕为乔  万丽娜  赵丹 《农业机械学报》2019,50(6):344-351,248
针对微波干燥中场强分布不均、物料微波能吸收能力不同导致的微波加热不均匀现象,结合微波干燥的高效性、流态化干燥的均匀性以及热风干燥辅助去除水汽的功能,设计了一种实现干燥均匀性的微波-热风振动流化床干燥机,主要由振动流化床系统、热风系统、微波加热系统、测温系统和控制系统等组成。采用Ansoft HFSS软件对微波加热仓磁控管不同开口位置进行仿真分析,得到多馈口激励最佳方案。结果显示,物料高度距离箱底不变的情况下,4个微波馈入端口的位置相对于原始端口位置外移30 mm,物料表面场强分布更加均匀。以新鲜毛豆仁为例,对该机的性能和加热均匀性进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设计方案和控制系统方案可靠,微波-热风振动流化床干燥下毛豆仁的干燥时间为54 min,比单独微波流化床干燥的干燥时间缩短34. 1%,比微波-热风组合干燥的干燥时间缩短12. 9%且产品均匀性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3.
远红外加热干燥技术的广泛应用受到了各个行业的重视,特别是在食品干燥领域.但是,其中仍然有许多问题有待解决,比如辐射源同被加热物体的距离、照射角度、根据被加热物料的特性选择与之匹配的红外加热元件以及一些设计理念方面的问题等,需要进行分析和解决,以达到良好的干燥效果,提高远红外加热干燥的生产率.同时,指出了影响干燥质量的因素,作为今后研究过程中的重点研究对象.  相似文献   

14.
过热蒸汽干燥特性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以高湿酒糟为被干燥物料,进行了不同工况下过热蒸汽干燥规律试验。结果不明;作为干燥介质过热汽不改变干燥过程的一般规律;过热蒸汽干燥开始阶段物料上有凝结水产生,在恒速干燥段特料的温度保持在100℃;在相同的干燥速度下,与热风干燥相比过热蒸汽干燥物料临界含水率要低。  相似文献   

15.
《四川农机》2005,(1):33-33
该成套设备根据鸡粪及糟渣类物料的生化特点,采用高温快速工艺,将搅拌和旋风气流干燥融为一体,形成封闭、连续生产线、较好地解决了上述物料除臭、灭菌、干燥及粘附结块等难题;该工艺属国内首例,设备性能居国内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16.
红外辐射在农副产品加热和干燥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红外辐射加热干燥技术具有生产率高、产品质量优良、生产成本低、生产环境干净、设备操作简单及容易控制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最近几年在农副产品加工中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为此简单介绍了红外辐射的机理、红外辐射加热干燥的特点以及在农副产品干燥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在芳香类药材、花卉、生物资源产品等热敏性物料的加工过程中,干燥是非常重要但也比较薄弱的一个环节。本文介绍应用热泵干燥技术进行热敏性物料热泵干燥设备的开发研制。经试验证明:该设备具有良好的节能、环保效果,物料干燥质量明显提高,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8.
过热蒸汽干燥的现状和发展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过热蒸汽干燥是一项最近发展起来的新技术,它是利用过热蒸汽直接与物料接触而去除水分的一种干燥方式。与传统的热风干燥相比,过热蒸汽干燥以水蒸气作为干燥介质,干燥机排出的废气全部是蒸汽,利用冷凝的方法可以很方便的回收蒸汽的潜热再加以利用,因而热效率较高。并且由于水蒸汽的热容量要比空气大一倍,干燥介质的消耗量明显减少,故单位热耗低。根据国际干燥协会主席Mujumdar介绍,过热蒸气干燥单位热耗仅为1000~1500KJ/kg水,为普通热风干燥热耗的三分之一,是一种很有发展前景的干燥新技术。普通热风干燥时物料表面会形成硬壳…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一种适用于农产品干燥的20kW圆环形微波干燥器,该设备通过抛物面形反射罩(波导)使得微波能够均匀地被干燥物料吸收.在功率方面,采用功率组合技术,不仅降低了生产成本,而且使加热更加均匀.根据微波设备的工作特点,控制系统采用PLC加红外温控系统控制,可实现自动化生产.  相似文献   

20.
果蔬红外辐射干燥动力学的影响因素综述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综合分析了影响果蔬红外辐射干燥动力学的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并阐述了物料在干燥过程中脱水量与各种支配因素的关系,探讨了物料内部水分的迁移、扩散过程,研究了湿物料的传热传质特性,在寻求干燥规律的基础上提出了红外辐射加热技术在果蔬脱水过程中的进一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