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将兽医实验室监测技术应用于临床,对影响奶牛养殖业健康发展的主要疾病--乳房炎,产前、产后瘫痪,酮病等做出快速定性诊断:有针对性的治疗用药.以达到提高治愈率、缩短疗程、减少诊疗费用、降低患牛的非正常淘汰率和奶产品的药物残留的作用.经示范试验,兽医实验室监测技术用于奶牛乳房炎.产前、产后瘫痪,爬卧不起综合征,酮病诊疗:试验组较对照组每隐性乳房炎病例节省诊疗费18元,每临床型乳房炎病例节省诊疗费97元,每产前、产后瘫痪病例节省诊疗费79元,每一酮病病例节省诊疗费42元,且对照组有乳房炎未愈淘汰1例,产前、产后瘫痪未愈淘汰1例,发痛淘汰率分别占10%、16.7%,试验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
牛博士热线     
奶牛隐性乳房炎是泌乳奶牛的一种常见疾病,不仪影响产奶量而且严重影响乳品质,使产奶量与奶营养价值明显下降,既损害人畜健康又影响公共卫生,此外还缩短奶牛的利用年限,造成奶牛提前淘汰,给奶业生产造成巨大的损失。据肖丁汉报道,北京地区奶牛隐性乳房炎的发病率占成年奶牛发病总数的21%~23%,仅次于消化道疾病,位居第二.奶牛乳房炎的死亡淘汰率占成年奶牛死亡淘汰率的8%~10%.次于生殖道疾病和四肢病,位居第三。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奶牛亚临床酮病与乳房炎的关系以及血液中的酮体成分对奶牛抗氧化功能的影响,以156头健康荷斯坦奶牛为试验动物(SCC〈200000/mL),共筛选亚临床酮病奶牛69头(1.0mmol/L≤BHBA〈2.6mmol/L)作为试验组,根据年龄、胎次、产奶量、泌乳天数配对的69头奶牛作为时照组(血液BHBA〈1.0mmol/L),监测乳房炎发病情况并在各组中选取12头奶牛检测血液酮体水平和抗氧化指标。结果表明亚临床酮病奶牛试验期间乳房炎的发病率为43.48%,对照组试验期间乳房炎的发病率为31.88%,但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组奶牛乳房炎高发期为分娩后3~6周,对照组奶牛乳房炎发病时间为分娩后5~8周,亚临床酮病发病后1~3周内为乳房炎的高发期,占试验组奶牛乳房炎总发病比例的73.33%,试验组和对照组病原菌的组成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组奶牛血液中T—AOC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GSH—PX活力、MDA和N0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液ACAC浓度与GSH—PX活力呈显著正相关(P〈0.05,r=0.595),ACAC浓度与NO呈显著正相关(P〈0.05,r=0.655),T—AOC与MDA呈显著负相关(P〈0.05,r=0.533)。结果表明奶牛亚临床酮病可以导致乳房炎的发病率升高,但不是主要影响因素,亚临床酮病对乳房炎病原体构成无影响;外周血酮体水平升高导致机体总抗氧化能力的降低并引起机体脂质过氧化反应;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在发挥抗氧化功能时具有一定的抵抗力和自我调节能力。  相似文献   

4.
乳房炎在奶牛疾病中居首位,该病可使奶牛泌乳量明显下降,乳汁变质,严重者完全丧失泌乳能力而被淘汰,给奶牛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笔者对安阳市五县四区的21个奶牛养殖场(户)进行了奶牛乳房炎流行病学调查,据统计分析显示,奶牛乳房炎临床发病率平均为6.62%,个别奶牛场发病率高达23.8%,平均治愈率为50%左右,淘汰率在19.01%~46.2%。  相似文献   

5.
奶牛乳房炎是危害奶牛生产的严重疾病,一直困扰乳业的健康发展。目前全世界约有2.2亿头奶牛,其中1/3患有各种类型的乳房炎。据统计,临床型乳房炎占奶牛总发病的21%~23%,一般造成产奶量下降,乳液废弃,严重时,患牛乳区肿胀硬化、化脓、坏疽甚至萎缩,失去泌乳能力,被迫淘汰。每年因乳房炎而最终淘汰的病牛约占总淘汰率的10%。相比而言,隐性乳房炎在奶牛群中更加普遍,占发病总数的75%~95%。即使在美国、日本这  相似文献   

6.
一奶牛场奶牛乳房炎调查报告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乳房炎是奶牛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它一直是困扰奶牛业经济效益及迅速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全世界约有2.2亿头奶牛,其中1/3的奶牛患有各种类型的乳房炎。据统计,临床型乳房炎占奶牛总发病的21%~23%,其淘汰牛占奶牛总淘汰率的9%~10%。因其造成奶量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7.
众所周知,乳房炎为奶牛最常见疾病之一.也是对奶牛生产危害性最大的一种疾病。据统计,临床型乳房炎占奶牛总发病的21-23%。轻者造成奶量下降,病牛乳废弃:严重者,乳区化脓,坏疽,萎缩,致使永久失去泌乳能力.淘汰占奶牛总淘汰率的9-10%,造成一定经济损失。隐性乳房炎在奶牛群更普遍。乳头阳性率高达50%;乳区阳性率为20~30%。由于患牛乳房和乳汁无明显可见的肉眼变化,所以很难发现.以致常不被人重视。  相似文献   

8.
乳房炎为奶牛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也是对奶牛生产危害性最大的一种疾病。据统计,临床型乳房炎占奶牛总发病的21%~23%。因其造成奶量的下降。病乳废弃,严重者,乳区化脓、坏疽、萎缩,致使永久失去泌乳能力,其淘汰数占奶牛总淘汰率的9%~10%,在经济上造成一定损失。  相似文献   

9.
乳房炎是奶牛常见疾病,也是对奶牛业危害性较大的疾病。奶牛乳房炎是乳腺受到微生物、物理和化学刺激所发生的炎性变化,是奶牛常见疾病,制约着奶牛业的发展和危害消费者健康。据报道,临床型乳房炎占奶牛总发病的21%~23%,因其造成产奶量的下降,病乳废弃。严重者,乳区化脓、坏疽、萎缩,致使奶牛永久失去泌乳能力,其淘汰占奶牛总淘汰率的9%~10%,给奶牛养殖者在经济上造成很大的损失。  相似文献   

10.
奶牛临床乳房炎可以影响奶牛场的经济效益,这不仅是因为造成产奶量降低和治疗费用增加,同时也会引起奶牛的淘汰。本试验的目的是检验常发性乳房炎对奶牛死亡率和淘汰率的影响。试验共从5个大型、高产奶牛场中选出16145头奶牛,其中在产后10个月内,发生1次乳房炎的有3036头,发生2次乳房炎的有758头,发生3次乳房炎的有288头。忽略个体效应,利用通用混合模型来分析临床乳房炎对奶牛死亡率和淘汰率的影响,同时考虑奶牛胎次、泌乳阶段和其它疾病等控制变量的作用。试验结果表明,临床乳房炎的发生显著提高了所有胎次奶牛的死亡率。在头胎奶牛中,1次乳房炎、2次乳房炎和3次乳房炎的比值比和95%的置信区间分别是5.6(1.7,18.0)、23.3(7.1,76.2)和27.8(3.7,209.9)。在经产奶牛组中,分别为9.9(7.4,13.2)1、2.0(8.0,18.0)和11.5(6.1,21.4)。临床乳房炎显著提高了乳房炎发生后2个月内奶牛淘汰的风险。在不考虑其它因素的情况下,这一研究不仅给奶农提供了奶牛乳房炎与奶牛死亡率和淘汰率关系的信息,同时也可以作为乳房炎控制方面的经济分析。  相似文献   

11.
奶牛产后瘫痪、乳房炎及产后泛情不排卵等是影响奶牛正常生产和繁殖生产性能的重要因素。近年来,为了预防和降低成年奶牛产后瘫痪、乳房炎的发病率,进一步提高能繁母牛的繁殖率,我们于1999年3月-7月间,对奶牛专业村农户饲养的成年奶牛,采取了干乳期给奶牛补充钙、亚硒酸钠维生素E的措施,对预防奶牛产后瘫痪、乳房炎、胎衣不下等病及提高奶牛繁殖率均取得了明显效果,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1.药品:市售10%葡萄糖酸钙、亚硒酸钠维生素E粉(每袋100g,每g含亚硒酸钠0.4mg、维生素E10IU)。2.试验动物及用药方…  相似文献   

12.
奶牛产后瘫痪是高产奶牛群体围产期中最常见的营养代谢性疾病,可伴发或诱发难产、胎衣滞留、子宫内膜炎、真胃移位、乳房炎、酮病等多种围产期疾病。综述了奶牛产后瘫痪的发病原因、症状、诊疗方法及预防措施,以期为防治奶牛产后瘫痪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奶牛隐性乳房炎的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天成 《中国乳业》2004,(12):31-32
乳房炎为奶牛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也是对奶牛生产危害性最大的一种疾病。据统计,临床型乳房炎占奶牛总发病的21%~23%。因其造成奶量的下降,病乳废弃,严重者,乳区化脓、坏疽、萎缩,致使永久失去泌乳能力,其淘汰占奶牛总淘汰率的9%~10%,在经济上造成一定损失。隐性乳房炎在奶牛群  相似文献   

14.
奶牛乳房炎防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奶牛乳房炎是乳腺受物理、化学、微生物刺激所发生的一种炎症变化。为奶牛常见病之一,也是对奶牛生产危害性最大的一种疾病。据统计临床型乳房炎占奶牛总发病的21%~23%,因其造成奶量的下降,病乳废弃,严重者,乳区化脓、坏疽、萎缩,致使永久失去泌乳能力,其淘汰率占奶牛淘汰率的9%~10%,在经济上造成一定损失。隐性乳房炎在奶牛群中更加普遍。据美国、  相似文献   

15.
奶牛肢蹄病是奶牛四肢和蹄部疾病的总称.是仅次于乳房炎和繁殖系统疾病引起奶牛被迫淘汰的第三大普遍的原因之一。奶牛肢蹄患病,会造成医疗费用提高、产奶量降低、淘汰率增加,给奶牛养殖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6.
乳房炎为奶牛常见疾病之一,也是对奶牛生产危害性最大的一种疾病。据统计,临床性乳房炎占奶牛总发病的1/3,因其造成奶产量的下降,病乳废弃,严重者,乳区化脓、坏疽、萎缩,以致失去泌乳能力,其淘汰率占总淘汰的9%~10%,  相似文献   

17.
在奶牛饲养业中,随着产奶量的不断提高,近年来,奶牛肢蹄病已上升为影响奶牛业发展的仅次于乳房炎的第二大疾病。有关资料表明腐蹄病占奶牛肢蹄病的40%-60%,舍饲牛群中发病率可高达30%-40%。患腐蹄病奶牛的淘汰率占总淘汰率的19%,比其他疾病的淘汰率高4%-6%。发生腐蹄病不仅增加兽医治疗费用,过早淘汰牛只,缩短利用年限,而且降低产奶量以及严重影响奶牛发情,给奶牛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8.
奶牛酮病的综合防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奶牛产奶量的提高,酮病逐渐成为危害奶牛健康最重要的代谢病。产前干物质采食量不足可以诱发产前瘫痪、分娩异常、死产、难产以及初乳抗体含量较低,产后发生酮病等。酮病可继发奶牛产后胎衣不下、低血钙、产后瘫痪、真胃变位、子宫炎、乳房炎等疾病,已成为制约奶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目前,临床兽医对酮病认识不足,临床型酮病治疗效果差,死淘率较高。牧场管理者由于缺乏酮病的系统防控技术,不能够从奶牛生产过渡期着手开展奶牛酮病的防治工作,造成奶牛分娩失败病例剧增,死胎、弱胎增多,产后酮病爆发,健康程度下降,产后60 天奶牛的死淘率高居不下。  相似文献   

19.
乳房炎为奶牛常见疾病之一,也是对奶牛生产危害性最大的一种疾病。据统计,临床性乳房炎占奶牛总发病的1/3,因其造成奶产量的下降,病乳废弃,严重者,乳区化脓、坏疽、萎缩,以致失去泌乳能力,其淘汰率占总淘汰的9%~10%,给养殖场和农户  相似文献   

20.
乳房炎是奶牛最常见病之一,也是各种疾病的发病之首,发病后不仅影响奶的产量和质量,病期稍长导致奶牛乳房的实质、间质性炎症,使乳腺萎缩甚至坏死,终生不能产奶,只能被淘汰,给奶牛业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笔者对铁力、桃山、工农、双丰等奶牛小区,进行奶牛乳房炎流行病学调查,临床型乳房炎的发病率平均在9.4%,个别奶牛场发病率高达24.5%,淘汰率在18.3%~38.5%,这是一个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