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主要综述浙江省优质油菜的育种进展,"九五"期间育成了浙优油1号和浙优2号,实现了浙江省单双低优质油菜零的突破;"十五"期间育成的双低油蔬两用型油菜新品种浙双72,使浙江省油菜从双高(高芥酸、高硫苷)走向双低(低芥酸、低硫苷)。"十一五"期间育成的浙油18是浙江省首个适宜机械化生产的品种,该品种的育成和推广应用,使浙江省油菜实现了从手工操作到机械化生产的转变。"十二五"育成的油菜新品种浙油50和浙大619现已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与以往育成品种相比,浙油50产量、含油量和株型等主要性状取得重大突破,使浙江省油菜生产从双低走向双低高油。在此基础上正向双低高油酸育种迈进,使食油更健康。  相似文献   

2.
为鉴定海安县引进的双低杂交油菜新品种(组合)的丰产性、抗逆性和适应性,以期为今后油菜新品种的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海安县农科所进行了油菜品比试验,初步结果表明,"秦优908"可继续进行品种试验,其他品种建议观望或淘汰。  相似文献   

3.
为筛选高产、高含油量且抗菌核病较强的双低油菜新品种,提高兰溪市油菜产量和经济效益,2013年冬开展了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中杂001"可扩大示范种植;"宁杂1818"、"浙油51"有待进一步试验示范。  相似文献   

4.
为鉴定海门市种子管理站引进的"双低"早熟油菜新品种的丰产性、抗逆性、适应性及其他重要特征特性,特进行了早熟油菜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同油杂2号"产量综合性状较好,可继续种植观察;"德核杂油8号"产量较高,但其抗病性和抗倒性有待进一步考察;其余品种建议不再种植。  相似文献   

5.
以"双低"油菜新品种花油4号为例,介绍油菜育苗移栽技术.  相似文献   

6.
"双低"油菜是指油菜籽中的油含芥酸低,菜籽中的天然毒性物质硫甙含量低的油菜.临床研究结果表明,"双低"菜籽油的脂肪酸组成是植物油中最合适的,被列为对人体健康有益的营养食品.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的标准,"双低"油菜榨出的油中芥酸含量小于5%,制油后的饼中硫甙含量小于40微摩尔/克.  相似文献   

7.
双低油菜新品种引种比较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进双低(低芥酸、低硫甙)油菜新品种进行品比试验,经方差分析、t测验,以期筛选出适合凉山州种植的双低油菜新品种。试验结果表明:“西引油6号”、“西引油4号”、“西引油2号”是产量高、经济性状好、抗病性强的双低油菜新品种。  相似文献   

8.
系统介绍了当前安化油菜生产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指出实现安化油菜生产"双低"化的重要性,提出要全面提升油菜产业化发展水平,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以促进油菜加工业的发展,加强"双低"油菜新品种的选育,研究推广配套高效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9.
选择在安康市汉滨区油菜大田生产中表现较好的10个双低高油油菜新品种进行对比展示,通过综合分析其农艺性状和产量,筛选出油研52、德新油668、绵新油19等3个双低高油油菜新品种作为全区油菜大田生产主推品种。  相似文献   

10.
A35是云南省玉溪市红塔区种子管理站从"双低"油菜"84001"变异植株中,采用系统选育方法育成的甘蓝型"双低"优质油菜新品种,已于2000年经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编号为"滇油23号".  相似文献   

11.
我市油菜种植面积常年稳定在233Km2左右,而目前市场销售的油菜品种多达五十多个,为了筛选出适合我市种植的高产优质双低油菜新品种,为我市大面积推广提供科学依据,发展双低油菜生产,提升油菜产业,提高油农的经济效益,因此农业部门对新引进的双低油菜新品种,组织品种比较试验。  相似文献   

12.
所谓"夏播油菜"即4月下旬至6月下旬播种,秋季收获的油菜. 由云南省农科院油料所承担"八五"省重点攻关项目"甘兰型油菜‘双高双低'新品种选育",首批选育出适合山区、高寒山区种植的高产、优质、低硫、低芥的夏播油菜新品种"云油20号"、"云油21号",其技术指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13.
"沪油15"是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培育而成的低芥酸、低硫甙(简称双低,下同)油菜新品种.1999年在上海市郊区、浙江省、江苏省和安徽省等地进行示范试种,表现高产、抗倒、抗病和双低性状稳定,2000年秋播,"沪油15"推广面积达92万亩.为了充分展示"沪油15"的产量潜力,指导生产,作者进行了该品种亩产超250kg的高产栽培技术试验,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水稻可以一种两收,油菜新品种沪油15同样可以一种两收,一收菜薹,二收菜子.沪油15系双低油菜品种,可摘菜薹作菜用.  相似文献   

15.
沪油15一种两收、一菜两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耿玲 《农家顾问》2004,(8):43-43
水稻可以一种两收,油菜新品种沪油15同样可以一种两收,一收菜薹,二收菜子。沪油15系双低油菜品种,可摘菜薹作菜用。  相似文献   

16.
蓉油13号是成都市第二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蓉油系列双低杂交油菜新品种之一,2005年通过四川省审定和国家审定。蓉油13号属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双低三系杂交种,具有双低优质、高产稳产、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熟期较早等特点。  相似文献   

17.
宁油16号是油蔬兼用的双低油菜新品种,既可在抽薹期采薹,菜薹鲜、嫩,具有野菜的清香,口感优于青菜薹,同时又可生产双低油菜籽,产量水平较高,做到了菜用榨油两不误、双收益。  相似文献   

18.
吴锴 《农家顾问》2004,(8):40-40
新油菜新品种沪油15被农业部推荐为长江流域双低油菜主推品种。以优质双低三高(高产、高油、高抗)、两用(油用、菜用)为突出特点,比普通油菜增产10%~20%,能促进栽培者增收。  相似文献   

19.
1.品种来源 "秦杂油19"是陕西省杂交油菜研究中心选育成功的诱导型高油双低春油菜新品种.2011年5月通过了内蒙古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同年11月通过了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20.
通过开展双低油菜新品种田间对比试验,筛选出适合星子县种植的主导品种。结果显示,浔油九号综合性状表现突出,建议加强示范推广;华赣油一号可继续作为该县油菜主导品种;浙油50则建议进行进一步试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