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正本刊讯日前,记者从汝州市农业局了解到,汝州市积极推动麦"一喷三防"和赤霉病防控工作全面开展,防治面积达53360万平方米。针对目前一段时期小麦赤霉病高发期的严峻形势,该市在温泉镇官庄村召开全市小麦"一喷三防"及赤霉病防控现场会,组织广大农业科技人员学习小麦"一喷三防"相关科技知识,并印制《小麦赤霉病防治技术》和《小麦一喷三防明白卡》等相关技术指导彩页20多万份,下发到全市广大农户手中,确保广大农户人人能掌握防治知识,会具体操作小麦"一喷三防"方法。该市广大农户积极开展小麦"一喷三防"行动,该市还在温泉  相似文献   

2.
主要阐述了渭南市小麦病虫种群的变化及小麦"一喷三防"技术体系中改进的内容,分析总结了实施的效果。经过对小麦"一喷三防"体系中药剂配方、喷药时间等技术项的改进,有效地控制了小麦吸浆虫、小麦赤霉病等主要病虫的危害;同时,对蚜虫起到了明显的压前控后作用。  相似文献   

3.
<正>小麦中后期是多种病虫害集中发生危害的时期,也是开展大面积、高效率防治工作的关键时期,经过多年的验证,通过"一喷三防"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开展不同防治次数防效对比试验示范,明确"一喷三防"的防效及最经济的防治次数,改进和完善小麦"一喷三防"防控技术。1试验目的小麦"一喷三防"技术的实施推广,防治了小麦吸浆虫、蚜虫、赤霉病等,并促进了小麦灌浆,增加了千粒质量,同时辐射带动了周边乡镇。为了更科学地指导推广小麦"一喷三防"防治工作,指导站通过开展小麦"一喷三防"  相似文献   

4.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小麦穗期"一喷三防"不同施药时间对当地小麦穗期4种主要病虫害(小麦条锈病、小麦赤霉病、小麦蚜虫和小麦吸浆虫)的防治效果和小麦保产效果。结果表明,小麦穗期"一喷三防"因施药时间不同对小麦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效果和小麦的保产效果也明显不同。在本试验以蚜虫为小麦穗期主要害虫,且喷1次药的情况下,从保产效果来看,"一喷三防"的最佳喷药时间为小麦抽穗约70%时,其次为小麦抽穗约20%时。施药时间过早或过晚,对小麦产量均有不利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于2014年在建湖县进行小麦后期"一喷三防"技术研究,结果表明:氰烯菌酯及其复配剂、戊唑醇及其复配剂、多菌灵及其复配剂、25%嘧菌酯600 mL/hm2对小麦赤霉病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对于40%多·酮,适宜的对水量与增效剂均可增加其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6.
通过开展不同防治时期、不同防治次数的小麦"一喷三防"防效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小麦抽穗至扬花前施药对小麦赤霉病、小麦吸浆虫防治效果最好,对其它病虫也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小麦杨花后灌浆前期施药,对小麦蚜虫防效最好。  相似文献   

7.
小麦赤霉病是小麦的主要病害之一,近年来对小麦生产构成严重威胁。小麦进入扬花灌浆期,应采取"一喷三防"措施加以防治,效果明显。用杀虫剂、杀菌剂、磷酸二氢钾混合喷洒的方法,既能防病又能治虫,还可以预防小麦后期病害和干热风,可达到一喷多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论述了蒙城县小麦生育后期以赤霉病防控为重点的田间管理技术,包括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做好"一喷三防"工作等方面内容,对于提高小麦产量、改善品质、增加收益至关重要,可供广大农技人员和种粮大户参考。  相似文献   

9.
<正>根据2013年秋冬季气候特点,农业部小麦专家指导组制定了《2013/2014年度小麦秋冬种技术意见》其中特别提示了小麦"一喷三防"技术。"一喷三防"技术是在小麦抽穗后至子粒灌浆期,在叶面喷施杀菌剂、杀虫剂、植物生长调节剂或叶面肥等混配液,通过一次施药达到防病、防虫、防早衰的目的,获得提高粒重的效果。"一喷三防"应根据病虫和干热风的发生情况进行1~2次。这一时期的主要病害有白粉病、锈病、赤霉病、纹枯病,不同麦区的主要病害不同。虫害主要有蚜虫、吸浆虫等。促进小麦早衰的气象灾害是干热风,叶面喷施0.2%~0.3%的磷酸二氢钾溶液可提高小麦抗御干热风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为达到一次喷药多重防治的效果,同时减少农药使用次数、提高工作效率,选用有效药剂品种[1]在小麦抽穗70%时化防,防病(小麦白粉病、条锈病、赤霉病)、防虫(小麦吸浆虫、蚜虫)和叶面喷肥一次完成,防治效果优异、可靠,能够较好解决吸浆虫的危害。同时,把传统"一喷三防"时间(杨花末期至灌浆期)提前到小麦抽穗扬花期进行,实现小麦吸浆虫防控与小麦"一喷三防"技术的有机结合,能够达到防病防虫和促进小麦增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经过不同时期实施"一喷三防"对小麦吸浆虫防效和增产效果评价试验,结果表明,在小麦抽穗70%时实施"一喷三防"对小麦吸浆虫的防治效果最好,其次为扬花期实施"一喷三防"。生产中在小麦抽穗扬花期实施"一喷三防"即可以防控吸浆虫又可以达到防病防虫和促进小麦增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资讯要闻     
《农业与技术》2014,(5):6-7
<正>山东:空中喷防为小麦抗病增产5月13日,一架动力三角翼飞机在滕州市鲍沟镇薛前村麦田飞防杀虫。当前,为确保"鲁南粮仓"80余万亩小麦的高产丰收,山东省滕州市农业局在小麦生长的中后期采取群防群治、专业合作社机防和飞机喷防相结合的方式控制小麦蚜虫和赤霉病等病虫害。通过政府统一采购杀虫剂、杀菌剂、叶面肥进行"一喷三防",达到防病、防虫、防干热风的目的,确保小麦丰产丰收。  相似文献   

13.
正小麦赤霉病是我县小麦最主要的病害,它的防治决定着小麦品质及丰产,是小麦"一喷三防"工作重中之重,同样,决定着我县的粮食安全问题,也是一项政治任务。1小麦赤霉病病原物无性态为禾谷镰孢,半知菌亚门镰孢属;有性态为玉蜀黍赤霉,子囊菌亚门赤霉属,真菌。2小麦赤霉病危害症状该病从苗期至穗期均可发生,穗期危害最大,穗腐发生在小麦扬花期,最初在颖壳上呈现出边缘不清晰的水渍状褐色斑,逐渐蔓延至整穗,最后枯黄,最后扩散到穗柱,穗柱发病  相似文献   

14.
小麦扬花灌浆期是形成产量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多种病虫集中为害和干热风造成产量损失的高危期。搞好小麦"一喷三防"工作,可有效控制小麦中后期病虫为害,最大限度地减少病虫灾害和干热风带来的损失,对夺取小麦高产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保障小麦生产安全,国家已连续两年安排专项资金对小麦实施"一喷三防"关键技术给予补助。  相似文献   

15.
江苏沿淮区域小麦田重大病虫害主要有赤霉病、白粉病、纹枯病、蚜虫。近年来随着轻简栽培技术的推广、小麦播期的调整,这些病虫害发生危害时期拉长,一直持续到收割前还有加重趋势,同时赤霉病呈常态化重发态势,加上病菌抗药性增强,导致常规的“一喷三防”技术防效下降,保产增产效益不高,已不能适应新的病虫防治工作及小麦生产的需要。笔者结合淮安市小麦穗期病虫害的发生特点,建立了以“三改进”为核心的小麦“一喷三防”的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16.
小麦扬花灌浆期是形成产量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多种病虫集中为害和干热风造成产量损失的高危期。搞好小麦"一喷三防"工作,可有效控制小麦中后期病虫为害,最大限度地减少病虫灾害和干热风带来的损失,对夺取小麦高产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保障小麦生产安全,国家已连续两年安排专项资金对小麦实施"一喷三防"关键技术给予补助。  相似文献   

17.
“一喷三防”施药时间对小麦病虫害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准确掌握"一喷三防"施药时间对小麦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效果,选择小麦抽穗前(4月22日)、小麦抽穗约20%(4月27日)、小麦抽穗约70%(4月30日)和小麦扬花末期(5月9日)4个时期,以w=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300mL/hm2、w=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 200g/hm2、KH2PO41 500g/hm2 3种溶液的混合液为供试药剂,以穗期不施药为对照进行田间试验,研究"一喷三防"不同施药时间对当地4种小麦穗期主要病虫害(小麦条锈病、小麦赤霉病、小麦蚜虫和小麦吸浆虫)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不同施药时间,小麦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效果和保产效果不同。在以蚜虫为小麦穗期主要害虫,且喷药1次的情况下,从保产效果来看,"一喷三防"的最佳喷药时间为小麦抽穗约70%时,其次为小麦抽穗约20%时。喷药时间过早或过晚,保产效果均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8.
小麦"一喷三防"是促进小麦稳产增产的一项关键技术。分析了天门市近几年小麦"一喷三防"工作的实施成效和主要做法,提出了天门市在小麦"一喷三防"实施过程中存在问题及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9.
从倒春寒预防及补救措施、清沟理墒防旱防涝、抓好化控防倒伏、不同杂草种类春季化除、普施重施拔节孕穗肥、大力推广小麦2次"一喷三防"新技术方面介绍了小麦高产栽培中后期管理综合配套新技术,以期为小麦中后期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小麦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小麦种植中,病虫害对小麦产量影响较大,在小麦生长后期进行"一喷三防"是重要的防治技术。该文阐述了"一喷三防"技术的原理和要点,分析了进行"一喷三防"的必要性,提出加强组织领导、制定推广方案、严格项目管理、强化监督检查、做好宣传培训、市场运作等推广措施,确保"一喷三防"技术的全面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