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92和1993年对奎冬4号茎生时的生育特性、分蘖成穗、幼德分化和籽粒灌浆规律的研究表明,奎冬4号具有株型矮壮,分蘖多,成穗率高,叶片功能期长,幼穗分化时间长,籽粒灌浆速度快等特点。据此,提出了相应的栽培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2.
2009年早、晚季用PGV–36人工气候箱对华南籼稻新品种“合美占”、“黄丝占”、“粤广丝苗”和三系法杂交稻组合“天优312”、“天优390”于幼穗分化5~6期、始穗期、开花期和灌浆初期进行了低温胁迫研究。结果显示:①幼穗分化5~6期、始穗期和开花期,低温胁迫会导致华南籼稻新品种(组合)植株高度降低,单穗产量及结实率下降。②幼穗分化5~6期低温胁迫会导致水稻穗长缩短,每穗总粒数减少,而其他3个时期的每穗总粒数不会受低温胁迫影响;幼穗分化5~6期低温胁迫会导致穗下第三节间长度极显著缩短,始穗期和开花期低温胁迫则导致穗下第二、第一节间长度缩短;始穗期和开花期低温胁迫会导致稻穗包颈或包颈加剧,幼穗分化5~6期则无此现象发生。③处于不同生育时期的水稻遭遇低温胁迫,其耐冷能力不同,其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耐冷能力大小依次为灌浆初期、开花期、始穗期、幼穗分化5~6期。同一品种(组合)在不同生育时期的耐冷能力不同:天优390在幼穗分化5~6期、灌浆初期耐冷能力最强,但在始穗、开花期较弱;粤广丝苗在始穗期、开花期耐冷能力最强,但在幼穗分化5~6期较弱。  相似文献   

3.
晚播小麦因播种期推迟,各生育时期出现的时间比较晚,生长慢且生长量小,造成分蘖成穗少,幼穗分化时间缩短,籽粒灌浆开始晚,强度大,粒轻,受后期气候因素的影响,严重减产。所以,根据小麦的生长发育特点,针对不同的播种基础、苗情、墒情、病虫害发生情况,应采取相垃的栽培管理措施,促进生长发育,协调穗数、穗粒数、粒重三者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连续5年对豫麦13等小麦品种进行田间观察和室内镜检的结果表明,豫麦13生育过程独到,前期发育慢,越冬抗寒性强;后期发育快,主茎与分蘖幼穗分化进程同步较早,分蘖成穗数多,穗粒数和粒重较稳,熟相好。具体表现为分蘗期、幼穗分化期长,灌浆期短,成熟早。  相似文献   

5.
播期对洛麦21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洛麦21的生育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洛麦21的幼穗分化总体表现为前期慢、后期快,随着播期的推迟,幼穗分化的时间缩短。平均灌浆速率在1.453~1.697之间,在10月4日播种下平均灌浆速率最大,灌浆时间35~38 d,千粒重稳定在45 g以上。针对灌浆速率而言,以10月上旬适期播种对洛麦21最为有利。洛麦21主要依靠主茎和第1、2个一级分蘖成穗。随着播期的推迟,洛麦21的总分蘖数明显降低,成穗率提高。以10月14日播种的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6.
不同生育阶段干旱胁迫对杂交稻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不同生育阶段干旱胁迫对杂交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对指导高原山区水稻应对常发季节性干旱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选用杂交籼稻品种‘两优585’‘金优785’和‘紫优93’,种植于水泥池中,分别于有效分蘖期、无效分蘖期、幼穗分化前期、幼穗分化后期(花粉细胞形成期)、抽穗开花期、灌浆结实期进行耕作层土壤相对湿度约70%的干旱处理,干旱处理持续20d后复水,以长期淹水为对照,研究不同生育阶段干旱对水稻产量与重要群体质量指标形成动态的影响。[结果]各生育阶段干旱均较对照减产,减产率为3.6%~31.1%,有效分蘖期、幼穗分化前期干旱处理对产量的影响最大,其次是抽穗开花期、花粉细胞形成期、灌浆结实期干旱处理,无效分蘖期干旱处理对产量影响最小。与对照相比,有效分蘖期干旱处理降低了有效穗数,幼穗分化期干旱处理降低了穗粒数,抽穗开花期干旱处理降低了结实率和千粒质量,灌浆结实期干旱处理降低了千粒质量。在水稻群体形成过程中,有效分蘖期干旱处理致分蘖生长受到抑制,即使成穗率高,但是群体过小,干物质积累的基础小;幼穗分化期干旱处理抑制叶的生长,干物质积累少,幼穗发育不良,抑制了颖花分化;抽穗开花期、灌浆结实期干旱处理引起干物质积累受限是产量降低的重要原因。[结论]不同生育期遭遇长期(20d)的中度水分胁迫致使杂交籼稻发生不同程度的减产,并且复水后不能得到完全补偿。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不同生育时期施氮肥与小麦的产量、千粒重、穗粒重、抗倒伏性状的关系。结果表明:小麦幼穗分化药隔后期适量追肥可明显地发挥穗粒数和千粒重的潜力。前氮后移,重施药隔肥,可增强后期植株的吸氮能力,有利于籽粒灌浆,增加穗粒重,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8.
黄淮麦区晚播小麦生长特点及高产配套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淮麦区晚播小麦生长特点是生育期短 ,冬前个体生长量不足 ,春季生长快 ,幼穗分化迟 ,时间短 ,中后期幼穗分化速度加快 ,前期灌浆速度快 ,干物质积累多 ,但灌浆期短 ,千粒重变化大。根据晚播麦特点提出了提高播种质量加强中后期管理 ,以肥补晚 ,以质补晚的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9.
拔节长穗期是指从拔节、幼穗开始分化到抽穗前的一段时期,中稻一般为25~36天. 一、拔节长穗期的生育特点及长势长相  相似文献   

10.
上海地区栽培上农黑糯已有数年,上海农学院特种稻课题组对该品种进行了生育特点的研究,结果表明该品种在本市作单季稻栽培时全生育期要求总积温达3600℃以上,属早熟晚粳类型,其全生育期有完全叶18张,不同播种期栽培叶龄有明显变化。该品种分蘖力偏弱,伸长节数稳定为5节,茎基部节间紧凑而粗壮,拔节和幼穗分化齐头并进,穗型较大但松散,结实率随灌浆期环境条件变化而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