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水通过一定强度的磁场后,水分子的偶极矩加大,增加极性中心,有利于水中无机盐类被植物吸收和利用。因此,在农业和园艺业上利用磁化水灌溉取得了一定的增产效果。可是磁化水对低等藻类,特别是海洋单细胞藻类的作用却未见报道。我们将海水磁化处理后,培养海水扁藻(Platymonas.sp),  相似文献   

2.
磁化与渔业     
磁化,这是大家都知道的物理现象。我国古代利用它制作了指南针;国外也曾用过磁化水。不过,磁化的应用还不多。而近几十年里由于各种事业的发展,磁化的研究与应用才日益广泛而渐渐成为一门新兴的技术,在养鱼业及渔业机械方面也开始应用磁化技术,监取得良好的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3.
磁化水就是让普通水以一定流速,通过磁化器(即让水切割磁力线),这时水就被磁化了,就变成了磁化水。磁化水表面上与普通水并无区别,但在水的分子结构上,在水的物理、化学性质上,磁化水与普通水却产生了质的区别。据1994年我省巴郎渔场,采用包头市磁性材料厂生产的TC—1型磁化器,产生的磁化水进行养鱼试验:把小鲤鱼放人池中,每隔10天加一次磁化水,共养110天。用磁化水比普通水养的鱼增重17%;转山湖渔场用磁化水养成鱼,比普通水养的鱼体长增加3.5%、体重增加ZI.3%、成活率提高33.7%、肥满度增加9.9%;亮甲山水库渔场…  相似文献   

4.
七十年代末期,我国在淡水养鱼业中开始试用水净化机。在海水养殖方面的应用,尚处于初步探索阶段。1983年底,我们在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的大力支持与协助下,进行了水净化机应用于皱纹盘鲍人工育苗用水处理的初步试验。经过318天的连续试验结果表明,用水净化机来处理某些海水养殖种类的育苗用水,净水效果良好,同时还可以简化育苗工艺过程,在节能节电、降低育苗成本等方面效果显著,是可以推广应用的。现将1983~1984年的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内陆水产》2014,(1):59-59
随着水产养殖工业化进程的推进,饲料利用率的不断下降,海水养殖场大量排放污水的不断增加,造成整个海区水质的富营养化严重,藻相失衡,致使有益藻类大量减少,从而影响水产养殖的成效。如何解决有益藻的不足,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定向培养。所以定向培养有益藻是我们水产从业者关心的一大课题,荣鑫生物对水质的精细化调控得到业界的高度认可。  相似文献   

6.
大连市科委于1985年12月3日在金县对罗非鱼大面积海水养殖项目进行了技术鉴定。这个项目是大连市科委下达的,由大连水产学院、金县水产研究所、新金县水产研究所和石河镇北海水产养殖场在1983年金县董家沟盐场贮水池海水养殖罗非鱼试验成功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7.
磁化水对鱼类胚胎发育的影响 ,目前尚无详细报导。我们于 2 0 0 2年 5月下旬至 6月上旬的家鱼繁殖季节 ,在东港市前阳鱼种场进行了磁化水对家鱼胚胎发育影响的试验。1 材料与方法1 .1 材料磁化器为BWC— 4圆柱型。出水直径为 1 0cm ,长为 40cm ,磁场强度为 1 5 0 0奥斯特。孵化环道为相邻的两个圆形环道 ,直径为 4m ,高为 1m ,使用水体为 1 2m3。在一个孵化环道进水管处装上磁化器 ,使进入该孵化环道水流经磁化器成为磁化水 ,作为试验组 ;另一环道为正常进水 ,作为对照组。两组用水取自于同一水源。孵化期间为长流水。以鲢鱼、鳙鱼、草…  相似文献   

8.
虹鳟(Salmo gairdneri)属于鲑科,虹鳟属,是一种冷水,肉食性鱼类。我国于五十年代末从国外引进,在淡水中养殖。自一九八О年以来,大连水产养殖公司研究所进行海水驯化饲养试验,初步取得了成功。  相似文献   

9.
单胞藻的生产性培养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单胞藻类具有营养丰富,生长繁殖迅速,对环境适应性强和易培养的特点,是水产动物特别是贝类、甲壳类幼体的优质适口饵料。但由于天津地区海水透明度低,有机质含量、浮游动物、浮游植物丰富,进行藻类生产性培养困难很大,为此,2004年笔者以球等鞭金藻(Isochrysis galbana)、小球藻( Chlorellasp.)、牟氏角毛藻( Chaetoceros miiellerilemmermann)、湛江叉鞭金藻(Dicrateria zhanjiangensis)、亚心形扁藻(Platymonas subcordiformis)为试验藻种,研究了海水单胞藻类一级培养(保种)、二级培养(中继培养)、三级培养(生产性培养)的操作规程。探讨…  相似文献   

10.
1992 ̄1995年,将细小裂面藻作为水产动物的饵料进行试验,结果:单独投喂裂面藻,轮虫密度10天内由3个/ml增殖与400个/ml左右,与对照组海水小球藻无显著差异;卤虫22 ̄24天出现卵囊,总成活率54%,与对照组杜氏藻无显著差异;对虾幼体只能由Z1变态到Z2,且总成活率与对照组角刺藻差异显著;用裂面藻培育的轮虫和卤虫幼体作对虾Z2以后的补充饵料,能顺利发育变态,直到出池。认为裂面藻作为轮虫和  相似文献   

11.
扁藻作为水产动物活饵料,在水产养殖业上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在海产经济动物韵育苗中经常用扁藻作为直接或间接的饵料。为此,如何在短期内培养出优质高产的扁藻是本试验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1980年我县从广西水产研究所引进尼岁罗非鱼鱼苗。当年就开始了海水繁殖尼罗罗非鱼鱼苗的试验工作,初步取得了成功;但由于数量少,不能满足生产需要。1982和1983二年海水养殖的尼罗罗非鱼鱼苗主要还是从淡水中繁殖培育的。由于运输和没有进行完善的海水驯化工作,加上鱼苗个体小,鱼塘面积大,敌害多等原因,成活率很低,  相似文献   

13.
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Linnaeus)自1992年首次从英国引进以来,黄海水产研究所课题组先后在青岛,威海,蓬莱,莱州等地进行养殖试验,均取得较好研究成果,作者在国内首次建立起深井海水养殖大菱鲆的初步养殖工艺,作扼要的概述,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4.
磁化水饲养鱼种小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磁化水在工业、农业,医药方百的应用已受到国内外的普遍重视。但用于渔业生产方百的研究资料在国内则很少有报道。为了探索磁化水对渔业生产的增产规律,我们于1978年进行了饲养鱼种的试验,现将试验情况及主要结果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为探索海水池塘人工养殖海蜇的可行性,2003年4~7月,象山县水产养殖技术推广站在象山县鹤翔水产养殖公司,开展海蜇人工养殖试验,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对辽东湾夜光藻赤潮和叉状角藻赤潮成因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1995年、1999年发生在辽东湾的夜光藻赤潮及1998年发生的叉状角藻类潮的成因进行了初步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夜光藻与蚤状角藻都具有鞭毛,夜光藻完全异养,叉状角藻则以自养为主,同时兼有异养。 同样条件下,这两种甲藻甲于其运动特性,可以选择光照适宜和营养丰富的水层,更有利于生长繁殖,比其他硅藻类更易形成赤潮。同时外部的环境条件下,包括生物的,海水的理化因子及气象要素也是每次赤潮发生必不可少的条件。  相似文献   

17.
除藻剂杀灭虾池杂藻(草)实验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河北省乐亭县殿儒养殖场位于京唐港以西,是1986年建的老虾池,随着时间的推移,海水中以川蔓藻为主的杂藻停)在虾池中大量蔓延,全场8个虾池共330亩水面,近几年来养虾季节虾池水域全部被杂藻(草)所占据,而且一年比一年严重,近几年他们采取人工机械推上清池的方法除治杂藻(草),费用很高,效果不佳,杂藻停)在虾池中大量繁殖,不仅与对虾争营养,而且严重地影响了对虾的正常活动,使养虾产量由低产到几乎绝产,成为对虾养殖管理中的一大难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1998年在乐亭县兰耕水产科技有限公司等单位技术人员的指导下,该场在…  相似文献   

18.
国家水产总局南海水产研究所于1981年5月开始对黄鳍鲷亲鱼进行了生物学调查,同年11月下旬在广东盐田该所海水养殖试验站进行了人工孵化育苗试验,共孵出仔鱼20万尾左右,至今年2月21日,育成体长14~31毫米的黄鳍鲷稚鱼164尾,初步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19.
<正> 浙江省舟山市水产研究所经过3年艰苦努力,试验成功海水网箱养鱼,并于今年1月初通过了省科委的省级鉴定.专家们认为,舟山海水网箱养鱼试验成功,为沿海各地充分利用港湾发展海水养殖开辟了一条新路.海水网箱养鱼是一项海水养殖新技术.舟山市水产研究所从  相似文献   

20.
厚壳贻贝多产于浙、闽一带,是海水养殖重要对象。去年春天,厦门水产学院贝类教研组、福鼎县水产技术实验站和福鼎县海水养殖场共同协作,在福鼎县海水养殖场进行人工育苗试验,初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