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吉林松原地区酿酒葡萄栽培生态条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松原地区的鲜食葡萄栽培历史较为悠久,这里的鲜食葡萄栽培经验曾于1986年在吉林全省推广.1997年,松原职业技术学院的专业技术人员开始在该地区引种酿酒葡萄并获得成功,<吉林省西部地区名优酿酒葡萄技术及开发应用研究>项目被确认为省级科技成果,获得松原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相似文献   

2.
山葡萄原主产于吉林省东部湿润山区半山区,为了研究山葡萄在松原地区的适应性,于1997年引进了双优,双红等山葡萄品种、在松原市内设东、中、西部3处试验点,开始了山葡萄引种和栽培技术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3.
对极早熟葡萄"京艳"进行引种,经3年在宁夏日光温室栽培试验表明,"京艳"葡萄成熟极早,对光照条件要求不高,色泽艳丽,果实具有"玫瑰香"的香味,果穗疏松,果穗、果粒成熟一致,无大小粒,抗病性强。  相似文献   

4.
福建巨峰葡萄优质栽培管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巨峰葡萄原产日本,1984年引入福建,随后在全省各地迅速发展起来。目前,福建巨峰葡萄种植面积约7 500 hm2,占全省葡萄种植的90%。因其甜酸适口,粒大多汁,深受市场欢迎,同时因其具有抗病抗逆性强等优良特性,对缓解福建高温多雨造成的病害多发现象等具有积极作用。福建巨峰葡萄多采用露地栽培模式,现将其优质栽培管理技术要点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草莓属草本水果之一,其色泽鲜艳,果型独特,风味口感俱佳,深受消费者喜爱,但在辽西地区多以露地零星栽培为主,而且品种单一、品质低劣.随着设施农业的发展,草莓已逐步进入保护地栽培,在辽宁省丹东、辽阳等地区,已形成相当规模,在辽西因其具有适应性强、喜湿耐荫、栽培管理简单、无需搭架、耐低温,病害少等特点,极适合保护地栽培,又由于阜新具有充足的光照资源,所生产草莓可溶性糖量和Vc含量高,草莓不适合远途运输,长途运输会导致品质下降,因此如何就地生产,就近供应是阜新及辽西地区草莓产业发展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6.
黑色李品种果实大,色泽紫黑,风味独特,可食率高,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国掀起开发黑色李品种的热潮,福建省引进黑色李品种虽已有10余年,但多数品种表现不理想,经济效益低.为了有目的地推广适宜福建省山区栽培的优良黑色李品种,为调整果树品种结构提供更多的李良种资源,我们于1997年从浙江省新昌县果树场引进李品种拉罗达李,在福建省古田县吉巷乡新城果树场进行试栽,并在全县建立6个生产基地,进行高产优质栽培示范推广.经5年栽培试验,该品种早实丰产,适应性强,品质极优,耐贮运,商品价值高,是一个市场前景看好的中熟黑色李品种.现将引种试栽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南方避雨栽培葡萄的病虫害防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20世纪80年代初期巨峰葡萄栽培的成功,我国南方葡萄面积迅速扩大.长江三角洲地区已成为我国新兴的大粒鲜食葡萄商品生产区,出现上海嘉定、浙江上虞、福建福安等葡萄达66.7公顷以上的生产大县.南方产区生态特点是温暖湿润,雨热同季,年均温常在15℃以上,年雨量超过1000毫米,年活动积温多在5000℃以上.长江三角洲每年6~7月间又有梅雨天气,高湿与弱光条件葡萄枝叶容易徒长,病虫害严重,尤其是炭疽、黑痘、霜霉和灰霉四大病害,给葡萄栽培带来很大的威胁.自20世纪90年代起避雨设施栽培在南方兴起,从根本上改变了南方葡萄病虫防治的态势,对南方葡萄品种和栽培产生了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8.
张掖市设施葡萄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陆瑛 《落叶果树》2014,(4):58-59
甘肃省张掖市具有光照充足、光质优良、昼夜温差大、水土洁净等优越的自然条件,进行设施葡萄延后栽培,所产果实色泽艳丽、果肉硬脆、含糖量高、品质上乘,效益高。笔者对张掖市设施葡萄产业情况进行总结。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发展对策,着力提升设施葡萄特色产业发展水平,推动设施葡萄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在浙江省丽水市,多数果园一直都是应用篱架和“V”型架露天栽培巨峰等葡萄品种.因南方地区花期多阴雨天气,病害严重,生产成本高,一直制约着葡萄的生产.在联城部分果园几年来应用高干“T”型架和简易避雨栽培巨峰葡萄,因生产的葡萄粒大、果穗整齐,无病虫害,667m^2产量1250kg,本地售价8~10元/kg,取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红地球葡萄从1993年引入河北省涿鹿县以来,由于其口感好、色泽艳、果粒大、耐贮藏,收益明显高于当地的其它主栽品种,因此其栽培面积在近十几年迅速扩大,同时带来的病害问题给红地球种植户造成不小的经济损失,其中最为突出的病害是套袋后与贮藏期间的葡萄灰霉病。为此,我们连续5年对葡萄灰霉病在红地球葡萄上的发生为害与防治进行了调查研究,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张洪观 《蔬菜》1991,(2):25-25
经上海农科院园艺所无土栽培组指导,1990年我试验把水培种植的葡萄番茄进行露地有土栽培获得成功,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由于葡萄番茄抗热、抗寒、抗逆性强、又耐荫、无病害、座果率高,所以种植较容易。具体栽培方法是:  相似文献   

12.
刺葡萄Vitis avidii Foex.原产中国,属东亚种群,是我国特有的珍贵野生葡萄种类,主要分布在湖南、江西、福建、浙江、云南、贵州、四川、湖北等南方省区,常生长在海拔1500m以下的山坡、沟谷、杂林或灌丛中,适应高温高湿环境,抗病虫、抗逆性强,浆果可鲜食、酿酒等。刺葡萄是商品化栽培开发和葡萄抗湿热、抗病害育种中,值得重视的具有地方特色和优势的资源,特别是其中的两性花类型。  相似文献   

13.
避雨栽培是近年来在我国葡萄生产上得到较快发展的一种栽培模式,相对于露地栽培,避雨栽培具有更多的优势。采用避雨措施后,棚膜阻止雨水与葡萄植株的直接接触,可有效地减轻甚至避免一些主要病害的发生;避雨栽培扩大了品种的选择范围,即使是抗病性较差、容易裂果的品种其病害、裂果也会得到有效控制;避雨栽培后,田间喷药次数减少6~8次,...  相似文献   

14.
正无核红宝石葡萄具有色泽艳丽、果肉硬脆、品质优良、极耐贮运等优点,20世纪90年代末在山东蓬莱产区的栽培面积得到迅速扩大。虽然无核红宝石本身抗性差,灰霉、白腐、炭疽、酸腐等病害发生严重,导致部分葡萄种植户经济效益不高,但就目前来看,该品种在市场上仍有一定的竞争力。从2010年开始,我们对无核红宝石葡萄简易避雨栽培技术进行了试验研究,以期为该品种在烟台产区的进一步扩大栽培提  相似文献   

15.
酿酒葡萄西拉避雨栽培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酿酒葡萄西拉为材料,采用顶部小拱棚避雨的方式,研究了避雨栽培对葡萄病害、果实品质和酿酒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避雨栽培能够有效降低葡萄叶片和果实病害的发生,大幅提高果实含糖量、葡萄酒酒度和含干浸出物的量等主要品质指标,明显改善葡萄酒感官质量.  相似文献   

16.
奚强 《广西园艺》2009,20(5):39-40
在南方种植葡萄,面临最大的难题就是高温高湿、多雨等不良的栽培环境,从而引发防不胜防的病害,其中生理性病害占很大比例。笔者通过访问和调查,总结归纳了南方葡萄常见的生理性病害和一些防治经验,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苗勇玲 《落叶果树》2014,46(5):12-12
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目前葡萄栽培面积1.2万hm2,年产葡萄21.6万t,年销售收入13.6亿元,已成为陕西乃至西北地区面积最大的葡萄生产基地.随着葡萄设施栽培面积的迅速发展,以葡萄白粉病、霜霉病为主的真菌性病害发生普遍且严重,妨碍了葡萄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葡萄是江苏省主要栽培的果树树种,在避雨栽培模式快速发展的形势下,葡萄病害总体发生风险和危害程度下降,关键防治时期发生变化,病害防控策略需要作出相应的调整。但是由于固有的防治观念转变较难,部分种植户仍然延续露地栽培模式下的用药习惯,化学农药使用量偏大、防治靶标不明确、药剂结构不合理等问题突出,需要有针对性地制定病害防控策略,以适应栽培模式的变化。  相似文献   

19.
邢继岩 《北方园艺》2012,(16):31-32
正山葡萄"双优"和"双红"自2003年引入松原职业技术学院酿酒葡萄试验园区以来,现已在松原地区推广栽培250hm2。栽植实践证明,在松原地区一般不需埋土防寒,可自然立地越冬,但经2009~2011年调查研究发现,山葡萄"双优"、"双红"经埋土防寒,在生长势、结实力、产量和品质等方面均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20.
避雨栽培是以防止和减轻葡萄病害发生,提高葡萄品质和生产效益为主要目的一种栽培技术.夏秋季多雨,对葡萄十分不利,特别是在新梢生长、开花坐果期间正值梅雨季节,高温、高湿的气候条件极易使露地栽培葡萄发生较为严重的病害.避雨栽培是高档葡萄生产的发展趋势,是降低霜霉病等病害发生的主要措施,可以大大减少喷药次数,是实现生态农业的有效方法.葡萄避雨栽培成本较低,管理容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