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针对鄂尔多斯市农牧业产业结构不合理,从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节水的基础理论研究出发,运用多目标遗传算法建立了农牧业产业结构优化模型.结果表明:小麦种植面积增加1.1%,玉米种植面积减少40.5%,豆类种植面积增加16.5%,薯类种植面积增加18.3%,油料作物种植面积减少5.5%,蔬菜种植面积增加4.2%,牧草种植面积增加5.9%,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饲草料的比例由50.0∶11.7∶38.3调整为27.1∶28.7∶44.2,农牧业种植业结构趋于合理化.  相似文献   

2.
东台地处苏北沿海。本市近年来加快种植业结构调整步伐,西瓜常年种植面积稳定在20万亩左右,以大棚设施栽培模式为主。随着种植规模的扩大和种植年限的加长,连作田块面积增加,2004年西瓜枯萎病大面积发生,部分田块损失严重。  相似文献   

3.
20世纪90年代以来,直播水稻技术在我市迅速普及,种植面积逐年增加,至今已占水稻种植面积的60%以上。在开始种植直播稻的几年里,草害是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原因,随着化除技术的不断进步,90年代中期,直播稻田除草技术已基本成熟,因而种植面积发展迅速。然而,近年来直播水稻生产中出现了化学除草效果下降,杂草危害有抬头的趋势,必须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4.
疏勒河双塔灌区农业种植结构调整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双塔灌区灌溉用水供应量、农作物种植面积、作物类型、作物用水定额等资料,建立线性规划模型,研究在不对社会和生态环境产生负面影响的前提下,当地农作物种植结构将如何调整,以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结果表明:在现有种植总面积不发生明显变化的基础上,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应适当增加,使小麦占农作物总种植面积的9.1%,玉米占4.3%;经济作物中,应大幅度增加棉花的种植面积,减小油料、蔬菜、瓜类的种植面积,使油料、蔬菜和瓜类种植面积所占的比例分别为0、1.0%和4.8%;若按规划进行种植结构调整,当地农作物总产值将增加0.18倍.  相似文献   

5.
广西甘蔗病害的发生现状及其防治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甘蔗是广西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近年全区种植面积达40万hm2左右。但随着甘蔗种植面积的增加,种植年限的增长,加上人们长期忽视甘蔗病害的防治问题,目前甘蔗病害已成为威胁甘蔗生产的主要因素之一。1广西甘蔗病害发生的现状甘蔗病害在广西发生普遍,常见的病害有...  相似文献   

6.
鄂西北蔬菜病虫发生特点及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鄂、陕、豫接壤的鄂西北地区地处中原腹地的南北过渡地带,自然条件优越,蔬菜种植历史悠久。近几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蔬菜种植面积逐年扩大,产量持续增加。其中襄樊市1995年蔬菜种植面积6.43万hm^2,产量281.1万t,而2002年种植面积推广至11.92万hm^2,产量达到459.2万t,分别比1995年增长85%和98.9%,年递增率平均为12%和14%。  相似文献   

7.
在建筑内部进行农业生产能够使建筑产生从单纯的资源消耗型向生产型的革新性转变。本研究在建筑外墙南向遮阳板(T_1)、北向遮阳板(T_2)、南向阳台(T_3)、西向阳台(T_4)和屋顶(T_5)进行生菜种植试验,定量分析生菜的环境适应性和生态效益。结果:1)T_1、T_3叶片数、株高、茎粗和叶片干鲜重与CK差异不显著,形态适应性较好;T_4徒长严重,T_2和T_5生长较弱。2)T_1和T_3的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高于T_2(P=0.01),生理适应性较好;T_2的生理适应性较差。3)T_1、T_3、T_4的产量极显著高于T_2和T_5(P=0.01)。4)T_1、T_3单株生菜的三维绿量、固碳量释氧量和增湿降温量高于T_2、T_4和T_5,生态效益较好;T_2生态效益较差;T_4绿量较大,单位面积叶片固碳释氧量和增湿降温量较低;T_5绿量较小,单位面积叶片固碳释氧量和增湿降温量较高。总之,生菜在建筑南向遮阳板和南向阳台的环境适应性和生态效益最好,在建筑北向的环境适应性和生态效益最差。光照强度和温度是影响建筑内外过度空间生菜适应性和生态效益的主要因素,建筑朝向对生菜的影响大于建筑构件。  相似文献   

8.
王振宇 《新农药》2005,(5):53-53
2005年第一季度,FMC公司在巴西和北美市场的销售额达到了1.981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4.2%,其中巴西由于棉花种植面积的增大和虫害影响,杀虫剂销售显著增加。公司还称,大豆种植面积的增长和其他产品的引进,从而也使得该公司的销售大幅增长。  相似文献   

9.
2001年全省棉花种植面积35.6万hm2,面积比去年增加5.3多万hm2。棉花品种多、种植结构复杂,是2001年棉花种植上的一个显著特点,棉花与蔬菜、瓜果、玉米等作物间作、套种面积占棉花种植总面积的 40%,特别是抗虫棉面积大,据  相似文献   

10.
为绿色防控蛴螬,于2006-2018年秋作物收获后、小麦播种前,调查河南省漯河市5个区县不同茬口秋作物田内金龟子幼虫种类、虫口密度以及主要秋作物种植面积,同时在漯河市农业科学院试验基地内设置1台黑光灯,监测金龟子成虫的上灯种类和数量。结果表明,2006-2018年,铜绿丽金龟Anomala corpulenta幼虫平均密度由2006年的2.06头/m2下降到2018年的1.01头/m2,所占比例从2006年的94.12%下降到2018年的38.37%;暗黑鳃金龟Holotrichia parallela幼虫平均密度由2006年的0.06头/m2上升到2018年的1.59头/m2,所占比例从2006年的2.61%增加到2018年的60.46%,表明金龟子幼虫优势种由铜绿丽金龟变为暗黑鳃金龟。灯下金龟子成虫种类和数量变化与金龟子幼虫变化趋势相同。暗黑鳃金龟幼虫密度与玉米种植面积、红薯种植面积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657和-0.690,暗黑鳃金龟幼虫密度与大豆种植面积、花生种植面积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53和0.657,表明大豆、花生种植面积增加,玉米、红薯种植面积减少,是暗黑鳃金龟成为优势种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黑龙港地区的地下水资源采补平衡与作物种植制度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各种熟制的耗水和水分利用率进行了分析,用不同方法对地下水的合理采量进行了计算,提出了黑龙港地区种植制度改革的必要性,压缩小麦-夏玉米两熟制种植面积,增加棉花,红薯的种植面积,尤其是发展红薯的生产非常重要,这样不仅能维持本地区地下水采补平衡,而且增加收入。  相似文献   

12.
瓮安县太子参病毒病的发生及防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瓮安县中药材种植面积的迅速扩大.特别是太子参种植面积增加较快.2011年全县种植面积已达1000hm^2.太子参成了瓮安县的特色优势作物。由于种植面积的逐年增加.太子参病毒病发生为害也逐年加重.2011年全县发生面积达833hm^2.占种植面积的83.3%。近3年太子参病毒病病株率在20%~75%.产量损失15%~35%.严重影响中药材产业的发展和农民增收。为了找出相应的控制对策.提高太子参种植效益.笔者近年来对太子参病毒病的发生及为害情况开展了调查。同时进行了有效的防治。  相似文献   

13.
陈申宽 《植物医生》1996,9(3):16-18
甲基异柳磷拌种防治大豆病虫害的试验陈申宽(内蒙古扎兰屯农牧学校扎兰屯市162650)内蒙古呼盟农区土壤肥沃,气候适于大豆生产,近年来大豆种植面积不断扩大,1995年已近500多万亩,随着面积的增加,重迎茬种植普遍,导致大豆根潜蝇、胞囊线虫病、根腐病的...  相似文献   

14.
李东广  罗伟 《植物医生》2009,22(6):49-50
正阳县常年种植水稻2万hm^2.旱稻的种植面积在逐年增加,2008年已增至1万hm^2.水稻面积同比下降。2009年国家提高了稻谷的收购价格.种旱稻的比较效益显著提高.种植面积将继续增加.种植区域已从水稻种植区扩展到旱作区。与此同时,旱稻田的杂草草相也在发生变化.以稗草为主的杂草越来越难以防除.防治成本也在增加.已成为旱稻生产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大樱桃主要病虫害的发生与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联伟 《植物医生》2006,19(3):19-21
近几年,随着大樱桃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结果园面积的逐年增加,病虫害发生的种类也愈来愈多,为害也越来越重。由于危害大樱桃的病虫害种类繁多,危害时期不同,因而应熟练掌握它们的为害症状和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6.
马铃薯是四大粮食作物之一,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对马铃薯产业发展十分重视。潜江市马铃薯产业发展迅速,种植面积逐年增加,达到2 667hm2。随着种植面积的不断增加,马铃薯晚疫病发生面积也迅速扩大,危害程度也逐年加剧,已成为制约潜江市马铃薯单产的瓶颈因子。  相似文献   

17.
泾惠渠灌区地下水位动态与灌溉农业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大量实测资料,运用相关关系分析近50年来灌区地下水位动态和农业种植结构变化的关系等,研究地下水位对灌溉农业和气候条件变化的响应。研究表明:泾惠渠灌区实际灌溉面积从1958—1982年约8.2万hm2减少到1983—2000年约4.87万hm2,同时粮食作物种植比例逐渐从70%上升到95%,近20年来,蔬菜种植面积不断增加,当前已经达到作物种植面积的25%左右;1983年之前,随作物种植面积的增加地下水位变化不大,1983年之后灌区蔬菜播种面积剧增,蔬菜种植面积每增加1万hm2,地下水位降幅为3.5 m;同时地下水位下降还受蒸发强度、工业用水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近年来六合区蔬菜种植面积得到进一步扩大,发展蔬菜生产已成为该地区农民收入增加的重要途径之一。据统计,2005年六合区蔬菜种植面积0.5万hm^2,到2010年已上升到1.2万hm^2,占全区种植面积30%。但随着本地蔬菜产业的迅速发展,逐渐暴露出在蔬菜病虫害防治上存在着许多问题,已制约六合区蔬菜产业可持续发展和农民的增收。根据发展高效、生态农业要求,当前蔬菜生产应由单纯追求产量型逐步向优质高效安全方向发展。病虫害防治作为一项重要的栽培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9.
阳新县地处鄂东南,长江中游南岸,常年水稻种植面积4.3万hm^2左右,属于传统的水稻种植大县。近几年,随着种植结构调整,早稻面积有所减少,中稻面积不断扩大,  相似文献   

20.
油菜田春季化除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冯维卓 《新农药》2005,(1):17-19
油菜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2002年全国油菜的种植面积已达709.5万公顷,占全国作物总播种面积的4.55%。由于种植油菜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在近几年种植业结构的调整过程中,播种面积不断扩大,国家将长江流域定为全国的优质双低油菜带。江苏油菜的面积已由1995年的700万亩左右扩大到2002年的1100万亩,增加了400多万亩,增加了57.1%。油菜田草害是制约油菜高产优质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