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分离、纯化的玉米矮花叶病毒及其结构蛋白质制剂,获得了特效免疫血清,采用含十二烷基硫酸钠(SDS)的琼脂双向免疫扩散法,以及病毒与细菌凝集反应(ABB)试验和酶联免疫吸附(ELISA)测定法进行了病毒免疫诊断。结果表明,ELISA法和法的高度灵敏性保证了对玉米该病害进行免疫诊断的可靠性。玉米矮花叶病毒引起的病害主要是降低玉米、高粱和苏丹草的籽粒及绿色体产量。在自然条件下,人们通常认为多年野生禾本科植物约翰逊草(S.halepense)是玉米矮花  相似文献   

2.
马丽 《玉米科学》2008,16(1):137-140
玉米矮花叶病毒是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分布的重要病毒,我国已经确定可以侵染玉米的病原有SCMV、SrMV和PenMV。转录后基因沉默现象是植物抵御病毒入侵、保持自身基因组完整性的一种防御机制。基因沉默的发现使人们对植物和病毒的相互关系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利用PTGS抗病机制为控制玉米矮花叶病提供了新的途径。简要介绍了玉米矮花叶病毒病害特点及其主要病原;阐述了玉米矮花叶病毒抗病毒基因工程策略研究进展,展望了PTGS在开展抗玉米矮花叶病毒基因工程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玉米矮花叶病毒(MDMV)侵染和干旱胁迫能降低玉米的产量、株高和籽粒饱满度。其影响早有记载,但很少有人研究过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这种相互关系在干旱年份(如1988年美国玉米带)也许是很重要的,因为和干旱有关的大量病毒传播介体所引起的MDMV接种体可能增加。以前对干旱和玉米矮花叶病的研究结果不尽相同。Lindsey等(1975)认为,MDMV侵染的玉米植株叶片和正常叶片相比蒸腾速度下降,水势增加。在干旱胁迫  相似文献   

4.
玉米矮花叶病毒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元俊  潘荣光 《杂粮作物》2003,23(3):167-168
玉米矮花叶病毒病(MaizeDwarfMosaicVirus,MD MV)在世界上几乎所有玉米产区都有发生的报道,只是轻重不同。在我国的20世纪60~70年代,该病曾在河南、河北、甘肃等玉米产区爆发流行,给生产带来了很大的危害。在北方春玉米区虽有零星发生,但一直没有造成太大的损失。近几年来,该病害对辽宁省的玉米产区的为害有逐年扩大的趋势。1996年辽宁省发生的矮花叶病毒病达8万hm2,其中生产田6万hm2,制种田2万hm2。玉米矮花叶病毒发病的地块,一般减产20%,严重的可达60%以上,甚至颗粒无收。为了控制该病害在辽宁省进一步扩展危害,我们对其发生规律…  相似文献   

5.
玉米矮花叶病病毒(MDMV)是由与甘蔗花叶病毒密切相关的病毒株系组成的。MDMV造成美国和世界其它温带地区的玉米显著减产。将MDMV抗性转入某些玉米杂交种后显著地降低了由MDMV侵染所造成的损失。玉米抗病表现型表现为非系统性症状的特征。虽然,已经对抗性的遗传、生物化学和生理过程进行了研究,但是,对MDMV的抗性遗传知之甚少。有些抗病基因型在一小部分接种植株上表现出症状(即:感病表现型)。假如  相似文献   

6.
玉米矮花叶病(MDMV)和玉米褪绿矮缩病(MCDV)是美国广泛分布的最重要的病毒病害(Gordon等,1981)。这两种病毒病在玉米带南部地区的南部边缘地带的马齿型和甜玉米上大量发生,特别是在约翰逊草大量分布的地区,该草是MDMV和MCDV两种病毒  相似文献   

7.
高粱上的第一种病毒病是Brandes和Klapaak于1923年鉴定的甘蔗花叶病毒,此后描述了15种高粱病原病毒。1962年Tarr评述了高粱病毒病,并且认为这些病毒的危害微不足道。他列出的高粱病毒及类病毒有:甘蔗花叶病毒、玉米花叶病毒、红色条纹病毒、斐济病病毒、宿根甘蔗矮化、雀麦花叶病毒、黄瓜花叶病毒、燕麦拟丛簇病毒、大麦黄矮病毒、水稻条纹病毒,紫苜蓿矮化和玉米条斑  相似文献   

8.
玉米矮花叶病流行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海光  马占鸿 《玉米科学》2003,11(2):089-092
玉米矮花叶病是世界上玉米产区普遍发生的病毒病害之一.近40年来,国内外关于玉米矮花叶病的研究文献多达800余篇.本文从发生危害、品种(自交系)抗性、病原及其传播方式、栽培管理、环境条件、流行的时空动态、预测方法等方面综述了玉米矮花叶病流行学方面取得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9.
1994~1996年作者对鲁西地区夏玉米病毒病的流行危害以及综合防治途径进行了调查研究,明确了当地夏玉米病毒病的病原种类构成,其优势种类为玉米粗缩病毒,占调查样本的81.5%,其次为玉米矮花叶病毒占18.5%;前者在田间由灰飞虱传播,其初侵染源为在冬小麦体内越冬的病毒和越冬的带毒灰飞虱成、若虫。玉米矮花叶病的传播介体是蚜虫,其初侵染源主要是大部分禾本科杂草。危害损失与感病早晚关系密切,产量损失一般达25%以上。  相似文献   

10.
玉米矮花叶病毒对玉米农艺性状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抗性不同的10个玉米品种人工接种玉米矮花叶病毒(MDMV-B),研究在大田和温室条件下接毒和对照植株农艺性状,发现病毒对玉米穗部性状的危害大于对株型性状的危害,株型性状损失率平均为9.8%,穗部性状损失率平均为34.7%。病毒可使株高降低15.8%、茎粗减少7.6%、叶长缩短6.5%、叶宽减窄9.4%、百粒重降低14.8%、穗重减轻51.7%、穗长减少32.5%、穗粗减少16.2%、穗粒数减少42.4%、穗粒重减轻50.5%。玉米生产上选择抗病品种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1.
以田间人工接种玉米矮花叶病毒(MDMV-B)和自然感染相结合方法,鉴定了东北地区部分玉米品种资源100份,筛选出543、2125、2026、CY119等自交系和沈试29、87-1×L105、444×87-1、丹408-2、吉单321等杂交种高抗材料13份.对部分玉米材料以温室苗期接毒鉴定与大田接毒鉴定比较,多数品种温室鉴定比田间鉴定发病率高1倍左右,但部分品种仍表现出与田间一致的抗病性.温室鉴定应该与大田鉴定相结合以缩短鉴定年限,使鉴定结果更加可靠.大田鉴定播期不同,同一品种的抗病性表现有别,播期晚病率高、病情重;接毒后抗性品种潜育期长、显症慢。  相似文献   

12.
乙烯利对玉米植株形态的改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茎倒伏使玉米产量每年降低5~25%(Zuber等,1978)。已有报导,乙烯利可降低小麦、大麦、大豆的植株高度和倒伏性(Brown等,1973)。对玉米施用乙烯利的研究发现株高和穗位降低了(Earley等,1969)。Hatley(1970)在玉米9叶期每公顷施用  相似文献   

13.
利用基因枪法将玉米矮花叶病毒外壳蛋白基因导入玉米优良自交系18-599红、18-599白幼胚诱导的愈伤组织,转化的愈伤组织在Bialaphos浓度为8 mg/L、10 mgL、5 mg/L的筛选压下经过三次抗性筛选后,分别再生出可育植株12株和6株.PCR检测结果表明18-599红和18-599白分别有10株和3株为阳性,说明CP基因已导入到玉米自交系中。  相似文献   

14.
受玉米矮花叶病毒(MDMV)株系 A 感染的粒用高粱,依寄主基因型和环境条件不同而呈现三种截然不同的症状。最常见的症状是正伸展的叶片上呈现黄色一深绿色的花叶型。这些花叶通常在成熟叶片上消失。如果仅在抽穗后才出现(发生)花叶症状,想区别开受侵染株和健康株是很困难的。花叶症状被看作是一种抗性反应,因为具此症状植株的减产量低于具严重红叶或红条纹症状植株的。  相似文献   

15.
何川  郑祖平 《玉米科学》2011,19(2):34-36
利用玉米矮秆突变基因的致矮特性,根据基因重组的原理,通过导入热带血缘进行回交选择,研究玉米矮源导入热带血缘选育矮生玉米自交系的效果。结果表明,选育出配合力高的单基因br-2矮生系南381和南387,使抗病、抗倒、窄叶片等许多优良基因与br-2基因很好地结合,在玉米矮秆突变基因运用于玉米育种研究上取得了一定进展。  相似文献   

16.
利用基因组核苷酸全序列测定、电镜观察、血清学测定、传播介体传毒试验等方法对山东省田间发生的玉米病毒病进行了病原鉴定。结果表明,山东省玉米病毒病病原主要是甘蔗花叶病毒山东株系(SCMV-SD)和玉米粗缩病毒(MDMV)。田间试验5种防治植物病毒病专用药剂对玉米病毒病均有一定的防病效果,最高防效在60%左右。采用种植抗病品种、苗期拔除病苗、药剂拌种防虫和适期施用农药等综合防治措施,防病效果达61.35%~85.75%,增产率6.25%~13.99%。  相似文献   

17.
玉米生理成熟后籽粒快速脱水的意义及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玉米籽粒黑层的出现被认为是玉米生理成熟的重要标志(Daynard等,1969;Daynard,1972)。Mark(1986)认为玉米生理成熟时,籽粒干物质积累达最大值(Brooking,1990),在此后的一段时间内,粒重不再增加,而水分迅速散失,这一阶段的脱水速率决定收获时籽粒含水量(Johnson,  相似文献   

18.
乙烯利处理后的玉米生长和产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尽管乙烯利以多种功效应用于园艺作物和小粒谷物上,但对其它谷物如玉米的作用却很少有人试验研究。对玉米进行这方面应用研究的第一部论文集,其中有几篇是Hatley(1970)撰写的。他指出,在雄穗分化早期(大约V_(10)期)施用低剂量(0~600克/公顷)的乙烯利,使6个参试品种中有5个增产8~12%。Earley等(1969)在玉米不同生育期进行了高  相似文献   

19.
矮生玉米自交系的选育和利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钟  郑祖平  张国清  何川 《玉米科学》2006,14(1):076-078
有两套遗传体系决定矮生玉米的节间长度,即多基因矮生体系和单基因矮生体系。矮生玉米自交系的选育方法主要有系谱法、回交法和聚合选择法。矮生玉米自交系的利用主要有“矮秆×矮秆”“和矮秆×高秆”两种模式,其中“矮秆×高秆”将是今后相当长时期内矮生玉米自交系利用的主要模式。  相似文献   

20.
矮生玉米的遗传与育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阎淑琴 《玉米科学》2000,8(2):036-037
本文简要地概述了矮生玉米的遗传规律。回顾了我国矮生玉米育种及其发展概况。并结合嫩江农科所育种实践,论述了矮生玉米的研究应用及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