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以14株灰树花(Grifola frondosa)菌株为试验材料,以30%的木耳菌糠作为栽培基质,通过记录子实体颜色、菌丝长速、子实体形态(朵长、朵宽、朵高)、产量、等农艺性状,计算出不同性状内的变异系数,评价不同菌株的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各性状间存在不同程度的遗传变异,其中朵宽性状的变异系数最大,为3%~17%。菌株HH01、HH02、HH06子实体形状好、开片能力强、生物学效率高、子实体颜色好,适合在牡丹江地区推广栽培。  相似文献   

2.
为有效地保护及开发利用白檀种质资源,加快育种工作进程,以湖南省具有代表性的260份白檀为材料,对其21个农艺性状进行了遗传多样性、相关性以及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湖南省白檀资源各农艺性状的变异系数为5.71%~85.51%,其中冠幅的变异系数最大(85.51%),变幅为62.59 m~2;果实相关性状的变异系数较小,平均仅为23.04%,具有遗传稳定性;各农艺性状的遗传多样性指数均较大,平均1.492,其中果实含油率遗传多样性指数最高为1.897,可知白檀资源具有丰富的遗传基础;白檀冠幅决定着果实经济性状,与单穗果粒数、果穗长度、果穗紧密度、含油率均呈极显著正相关;白檀果实脂肪酸含量与果实生长期呈极显著负相关,可据此合理把握白檀果实采摘期,为白檀资源的栽培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以浙江省内37份金枣柿和3份农家柿品种为材料,利用SSR分子标记技术,结合表型性状和果实营养成分指标,分析不同产地金枣柿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金枣柿枝、叶、芽等表型性状具有丰富的形态多样性,14个表型性状的变异系数为7.23%23.54%,其中萼片长与柿蒂长变异系数最大,果形指数、叶形指数变异系数最小;果实营养成分在单株间的变异丰富,变异系数为9.58%66.21%,平均变异系数为37.89%,变异程度高于表型性状;21对SSR多态性引物可从40份材料中扩增出381个DNA位点,平均多态性位点百分率为92.89%,UPGMA聚类分析显示,所选SSR标记能将供试材料完全区分开,在遗传相似系数0.74时将40个试验单株分为3类,主坐标分析所得结果与聚类分析基本一致。该研究结果为金枣柿种质资源的科学利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试验利用玉米秸秆、玉米芯、稻壳农业基料,在成龄李树下种植大球盖菇,研究环境因子对大球盖菇品质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与菌柄长度具有极显著正相关性,降雨量与菌盖直径、菌柄直径有极显著正相关性,菌盖直径与菌柄直径具有极显著正相关性。说明环境因子并不是影响大球盖菇产量的主要因素,却是影响大球盖菇外观品质的重要因子。  相似文献   

5.
灵芝琐话     
灵芝,俗称灵芝草。虽然带个“草”字,可是它的长相与常见的花草毫无相似之处,而是和大家所熟悉的蘑菇非常相似。灵芝不是植物而是真菌,属于多孔菌科。灵芝由菌柄、菌盖两部分构成。菌柄呈不规则柱状,紫红色,具有漆状光泽,多侧生。菌盖多为肾形或半园形,表面红褐色,具有环状棱纹和辐射皱纹;菌盖下面为白色或近黄色多孔结构的子实层,“孔”是菌管之未端。菌管内  相似文献   

6.
对20个平菇菌株进行栽培出菇试验,调查记录17个农艺性状,探究不同平菇菌株农艺性状之间的联系及主要性状与产量之间的关系,通过多元逐步回归和通径分析得到产量与生育期(x7)、菌盖厚度(x12)、单菇数(x15)、整齐度(x16)等性状的最优回归模型Y=-33.32+7.78x7+100.64x12+1.91x15+26.18x16,为平菇的遗传育种及增产增收奠定基础,同时也为平菇各性状间的协调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以在辽宁省黑山县新兴镇采集的野生东北油蘑子实体为试验材料,通过组织分离获取纯种菌丝,并对不同培养基菌丝萌发状况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最适宜菌丝萌发的子实体分离部位是菌盖与菌柄连接处,培养基以添加杨树叶提取液及蛋白胨的配方3最好。  相似文献   

8.
不同组织分离材料和培养基对灰树花菌丝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不同的组织分离材料和培养基对灰树花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从自然生长的灰树花子实体中分离母种,菌盖与菌柄交界处组织是最佳选择;人工栽培生长的灰树花原基组织为分离母种的最佳组织;母种培养基以PDA 鲜栗仁培养基为最好,菌丝生长旺盛、浓密、速度快。  相似文献   

9.
9份榆属种质资源半同胞家系果实的果长、果宽及果实长宽比等表型性状在家系间和家系内均有丰富变异,家系间的部分表型差异达到显著水平。但各性状在家系内的平均变异系数均不大,而且各性状间的平均变异系数差异亦不大,以果实长宽比为最大(9.87%),其次为果长(9.76%),果宽平均变异系数最小(9.54%),各性状家系内变异的稳定性较高。果长与果宽、果长与果实长宽比均呈显著正相关,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515、0.751;果宽与果实长宽比呈显著负相关,其相关系数为-0.165。以组内联接、Euclidean距离对9份榆属种质资源进行系统聚类,在距离5处,可将其分为5组。  相似文献   

10.
为探明软枣猕猴桃种质资源多样性,以18份软枣猕猴桃种质资源为试验材料,采用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以及形态学差异分析等方法,对辽宁地区软枣猕猴桃表型性状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辽宁地区软枣猕猴桃在表型性状上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不同的软枣猕猴桃种质间存在显著差异,11个数量性状的平均变异系数为0.170,其中果柄长的变异系数最大为0.300,叶片宽的变异系数最小为0.075。通过主成分分析提取了8个主成分,聚类分析将其划分为4类。研究结果为软枣猕猴桃种质资源的保护以及选育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1.
以引进的4个大球盖菇菌株为对象,观察在母种培养基、原种培养基以及栽培种培养基上菌株的菌丝生长状况,在栽培料上进行了产量试验。结果筛选出2个适宜东北地区栽培的大球盖菇优良菌株,其菌丝生长均匀、浓密,生长势强,生长速度快,产量高,子实体丛生,菌盖酒红色,菌柄粗壮。  相似文献   

12.
以10个桉树无性系为材料,对其叶片形态、光合参数的差异性进行比较。结果表明:10个桉树无性系的叶面积性状存在不同程度的变异,以单叶干质量的变异系数最高,干鲜比的变异系数最小。以叶长、叶宽、叶厚、叶面积和比叶面积等5个性状指标为参数做聚类分析,可以将10个无性系分为4类。以叶长宽乘积为自变量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后发现,绝大部分无性系的模拟方程的相关系数较高,可以考虑采用这一方程进行同类无性系的叶面积预测。综合分析10个桉树无性系的光合参数间存在较大的变异,无性系33-27属于节水型的速生无性系。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了更好地构建水青树核心种质资源库,本文以161个水青树种质为试材,利用叶表型性状的遗传变异数据,对其构建方法进行了探索。[方法]首先,采用欧氏距离和瓦尔德法对所有个体进行逐步聚类;然后,设定10个取样比例(10%、15%、20%、25%、30%、35%、40%、45%、50%、55%),分别用随机取样策略、偏离度取样策略和位点优先取样策略筛选出与之对应的核心种质资源库。将这3种不同取样策略构建的核心种质资源库进行比较,从而筛选出最适种质资源。[结果](1)三种取样策略中,位点优先取样法明显提高了其种质资源库的方差差异百分率(VD)、变异系数变化率(VR)和极差符合率(CR),且45%是最适合构建水青树核心种质资源库的比例;(2)对种质资源核心库不同数量性状进行t检验,其累计贡献率达到82%以上。[结论]在欧氏距离结合瓦尔德法聚类条件下,位点优先取样策略是构建水青树种质资源核心库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14.
26.白蘑科 Tricholomataceac担子果肉质,易腐烂,自然风干时,明显萎缩,变形,变色;菌盖光滑或有鳞片;菌褶凹生或直生,薄,与菌柄相连接;菌柄中生,与菌盖组织连接,柄上有环或无环;菌肉自色,薄或较厚。孢子纹洁白色或粉红色,平滑,无色。本科收录贵州产9属、30种。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野生松杉灵芝子实体不同部位及子实体采摘后基质作为材料的分离比较试验,对分离获得的优良菌株,进行松杉灵芝菌丝在不同木屑培养基上生长试验及栽培出芝试验,研究出菌柄与菌盖连接处是分离最佳部位,落叶松木屑培养基比阔叶木屑培养基更适宜松杉灵芝菌丝及子实体生长。  相似文献   

16.
对22份滇西及滇中地区主栽核桃品种果实进行10个数量性状测定和10个质量性状鉴定及赋值,并进行特征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质量性状在坚果形状、缝合线、种仁颜色等方面特征丰富;数量性状方面单果重、壳厚、仁重、出仁率、蛋白质含量的变异系数分别为20.26%、19.46%、22.85%、21.88%、17.22%,在单果重和出仁率方面有45.45%、18.18%达到国家特级标准。聚类分析表明,22份资源划分为两大类,并且这两大类型正好可用坚果形状进行区分。22个主栽品种坚果表现出丰富的特征性和优良性,其不仅能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也为核桃品种改良等提供宝贵遗传材料。  相似文献   

17.
杉木是我国南方最重要的乡土针叶树种之一,广泛分布于我国亚热带的南方17个省区,经长期的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不同产地的杉木个体在表型性状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变异。项目组对不同育种世代种子园自由授粉子代表型性状的多样性进行了研究。其中,对杉木第一代种子园自由授粉子代表型性状多样性分析表明,杉木第一代种子园自由授粉子代的生长、结实、形质等表型性状存在较为丰富的变异,表型性状在家系间的差异均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通过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当距离阀值为3.5时,63个家系明显地被划分为4大类,当距离阀值为2.5时,可以进一步细分为8个亚类。第1大类包括14个家系,以来自湖北的家系为主;第2大类包括17个家系,以来自湖南和贵州的家系为主;第3大类包括17个家系,以来自广东和福建的家系为主;第4大类包括15个家系,以来自福建的家系为主。家系的分类与家系的地理分布基本一致,说明根据表型性状对杉木第一代种子园自由授粉子代家系进行分类是可行的。家系的分类将为杉木优良材料的选择、育种群体的构建、人工控制授粉以及长期遗传改良策略的制定提供参考。根据分类结果,对家系的变异系数进行合并后求平均值,发现不同类和亚类的变异系数值相差较大,不同亚类变异系数的变化范围为16.2%~24.8%。来自湖北咸宁家系的变异系数较大,来自福建三明和建阳家系的变异系数较小。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明确凤丹栽培群体的表型多样性及变异规律,并初步筛选凤丹选育过程中的主要及次要指标。【方法】以河北地区栽植的239株凤丹实生苗群体为研究对象,对其26个表型性状进行调查,采用多样性分析、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和通径分析等分析方法,对凤丹表型性状进行综合评价及评选指标的筛选。【结果】凤丹不同单株间表型变异丰富,26个表型性状的变异系数为10.50%~57.39%,多样性指数为1.15~2.09,生长性状的变异系数小于果实性状的,而生长性状的多样性指数高于果实性状的;由26个表型性状构成的两两组合中,4/5以上的组合之间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有23个性状与单株种子质量之间均呈极显著相关;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在平方欧氏距离为16时,26个表型性状被聚为6类,其中,冠幅、坐果数与单株产量性状构成1个分支;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单株果实质量、单粒质量、单角质量、单角种子质量、复果种子数和角数均能与单株种子质量构成最优的回归方程;以单株种子质量的平均值与标准差为评价指标,结合主成分分析中反映果实性状的第1主成分,筛选出了12株优良单株,并确定以单株种子质量平均值+2倍标准差为优良单株...  相似文献   

19.
为有效评价和鉴定古槐树资源、挖掘其优良性状,以2011年收集的山东省临沂、烟台、枣庄、淄博四地市72份古槐树种质为试验材料,对叶片的11个表型性状进行变异系数统计、单因素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等研究。结果显示:72份古槐树种质11个表型性状的变异系数为11.88%~39.10%,平均变异系数为23.26%,具有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11个性状有一定的相关性,叶宽与叶面积间的相关性系数为0.884,叶长与叶周长的相关性系数为0.832,叶面积与鲜质量的相关性系数为0.825;11个性状可以综合为4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75.70%;对72份古槐树种质进行聚类分析,取阀值22.5时可分为3大类。本研究结果为古槐树种质资源保护及创新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不同种群野生多花黄精的表型变异规律,运用方差分析、变异系数分析、多重比较分析、相关分析、聚类分析等多种数理统计分析方法,对其全分布区选取的9个种群和12个表型指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野生多花黄精的12个表型性状除果实横纵比外,在种群间和种群内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差异;种群内的变异(36.24%)大于种群间的变异(15.37%),表型性状的平均分化系数为28.84%,种群内变异是野生多花黄精变异的主要来源;各表型性状的平均变异系数为12.16%,变异幅度范围为4.76%~23.63%,叶片数、全株叶面积、地径、株高、种子千粒重的变异系数分别为18.00%、23.63%、16.88%、16.14%、14.75%,表明种子的稳定性高于叶和茎。经度多数表型性状间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关系,随着经度的增加,叶片数、地径、株高、果实纵径和种子千粒重均呈现减小趋势;采用欧氏距离对9个野生种群进行聚类分析,可以将种群划分为3类,但表型性状的聚类并不随地理距离上的相聚而聚为一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