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为研究科尔沁牛母牛体尺指标及体重间的相关关系,探讨科尔沁牛母牛早期生长发育规律,利用初生母犊、6月龄母犊和12月龄母牛体尺与体重测定数据绘制了生长发育曲线,并应用SPSS 16.0软件分析各项体尺指标与体重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放牧为主补饲为辅饲养条件下初生母犊、6月龄母犊和12月龄母牛体重分别为37.2、157.3、192.1 kg;初生犊的胸围与体长、管围存在显著相关性;6月龄犊牛的胸围与体高存在极显著相关性,与体重存在显著相关性;0~12月龄母牛体重、体长、体高和胸围生长发育的最适数学模型均为3次多项式模型,拟合度在0.981 4~0.995 8之间,并且回归方程均达到极显著水平。由此可见,胸围可作为早期选择的可靠依据;3次多项式模型可以用来预测放牧犊牛各月龄的体重及体尺。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研究西门塔尔牛对吉安牛的杂交改良效果,加快吉安牛的保护与开发利用。[方法]选取225头0-24月龄的母牛,按杂交代次不同分为吉安牛、杂一代(F1)、杂二代(F2),共3组,对各组牛的体高、体斜长、胸围、管围等体尺指标进行测定分析,并计算分析其体尺指数,通过体尺指标与体重的回归,构建体重估测模型。[结果]体高、体斜长、胸围、管围及体重大致呈现出随杂交代次提高而增加的趋势,杂交牛明显优于吉安牛;24月龄时,杂二代牛的体高、体斜长、胸围、管围、体重分别比吉安牛极显著提高了22.92%、19.18%、28.06%、39.85%、120.39%,(P0.01);体躯指数随月龄增加变化不大,各组牛的体躯指数均值分别为125.14±5.83、124.79±3.99、126.42±6.90;24月龄时,吉安牛与杂一代牛的体型相似,杂二代牛的体躯指数、胸围指数、管围指数和育肥指数分别比吉安牛极显著提高了7.49%、4.18%、13.77%和79.72,(P0.01),体长指数比吉安牛显著降低了3.13%,(P0.05);吉安牛18月龄时各生长指标已接近成年牛水平,而杂交牛在0~24月龄阶段的生长发育明显优于吉安牛;各组牛的体重估测模型相关系数均在0.938以上,拟合效果较好。[结论]杂交牛生长发育指标均优于吉安牛,以杂二代牛更好;杂交牛育肥效果普遍较好,以杂二代牛育肥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3.
通过测定150头育成牛从出生到配种前各月龄牛的体重、体高、体斜长、胸围和管围,掌握其生长发育规律,绘制生长发育曲线。结果表明,育成牛在13月龄时体重、体高、胸围、体斜长和管围分别为366.26 kg、125.69 cm、168.01 cm、139.38 cm和17.83 cm,均达到了配种要求;在8月龄之前各项体尺增长最快,8月龄之后速度减慢。犊牛和育成牛体重的评估模型为:Y=-284.087+4.747X1+5.664X2-3.209X3-25.352X4或Y=96.475X22X3。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新疆褐牛在不同饲养环境中体重、体尺之间相关和差异,该试验在巩留县、特克斯县和新源县测定6、12、18、24月龄新疆褐牛体尺、体重,并对数据进行相关性和差异性分析。结果表明,12月龄时,新源县新疆褐牛体高和管围显著高于特克斯县和巩留县(P<0.05);18月龄时,3个县新疆褐牛体高、体斜长、胸围、管围和体重之间均差异不显著(P>0.05);24月龄3个县新疆褐牛胸围和体重之间差异均显著(P <0.05),胸围和体重为依次新源县>巩留县>特克斯县;新褐牛牛体尺指标与体重之间均存在着较强的正相关性,其中胸围与体重的相关系数最大,相关系数为0.987。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西安现代化农业开发公司草滩农场170头荷斯坦牛后备牛初生,4月龄至16月龄体高、体长、胸围及体重进行测定,统计各月龄体高、体长、胸围及体重的累积生长的平均值、绝对生长值、相对生长值,对应绘制出四项指标的累计生长、相对生长曲线;分析了西安地区中国荷斯坦牛的早期生长发育状况,为制定后备牛的培育方案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为加快吉安牛的综合开发与利用,总结杂交改良效果。选择0~24月龄吉安牛、杂一代和杂二代公牛225头,分别对其初生、6月龄、12月龄、18月龄和24月龄5个阶段的体高、体斜长、胸围、管围等生长发育指标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各组牛在0~6月龄时生长发育最快;各体尺指标及体重均呈现出随杂交代次提高而增加的趋势;24月龄时,杂一代牛除体高与吉安牛无显著性差异外,胸围显著地提高了5.48%(P0.05),体斜长、管围和体重分别比吉安牛极显著提高了8.15%、10.85%和34.43%(P0.01);杂二代牛的体高、体斜长、胸围、管围和体重等各项生长指标分别比吉安牛极显著提高了12.88%、22.84%、19.84%、34.58%和97.27%,(P0.01);吉安牛及杂种牛的体重估测模型相关系数均在0.95以上。利用西门塔尔牛对吉安牛进行杂交改良,杂种牛具有良好的生长发育性能,表现为体型明显增大,骨骼粗壮,育肥效果良好,且以杂二代牛育肥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了解舍饲云岭母牛的生长规律及肉用性能。[方法]试验对不同年龄阶段的舍饲母牛体重、体尺指标和肉用指数(BPI)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舍饲云岭母牛的体重和各项体尺指标(除坐骨端宽外)的增长速度以0~6月龄最高,体重、体斜长、前高、胸围、腰围、腰角宽和臀围的相对增长极显著高于后期各个阶段(P0.01),以体重的增长速度为最快,此后,随着月龄的增长体重体尺生长强度逐渐减弱,各项体重体尺指标随着牛月龄的增加而增加。云岭母犊体长的生长速度在6~12和30~60月龄明显快于体高,在18、24和30月龄间体长生长速度稍快于体高,在0~60月龄的各个生长阶段内,体前高和体后高基本保持了相同的生长速度。从0~18月龄这个阶段,胸宽的相对发育程度比胸深快,从24月龄后胸宽和胸深基本保持了相同的发育速度。在6~30月龄内胸部的发育要快于髋部和腰部的发育,30月龄以后,髋部和腰部的发育要快于胸部的发育。[结论]:云岭母牛的体重、体尺变化符合草食动物的生长发育规律,根据其生长发育规律进行科学饲养,能获得较好的养殖效益。  相似文献   

8.
试验旨在对湖羊体高、体长、胸围等体尺参数与体重进行相关性分析,为机械测量判定湖羊生长性状提供参考。选取2月龄、4月龄、6月龄、9月龄、12月龄的湖羊共139只,测量记录体重、胸围、管围、体高、体长等参数,对测得参数进行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体高、体长、月龄对湖羊体重具有较强的相关性(R=0.90)。高体高、高体重的母湖羊产双羔及以上的比例超过50%,产双羔及以上羔羊数占总产羔数的69.89%,平均产羔率达到163.16%。研究表明,可通过选择高体高、高体长的湖羊性状提高生长性能,为机器视角中选择优质生长性能湖羊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波尔山羊及波唐杂交一代山羊生长发育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Compertz模型分别拟合了纯种波尔山羊及波尔与唐山奶山羊杂交一代 (波唐一代 )山羊初生至 7月龄的体重、体长、体高和胸围四个指标的生长曲线 ,并根据模型计算了各指标的指数生长率。结果表明 ,Compertz模型能够很好地拟合山羊体重及体尺的生长曲线 ,所有曲线的拟合度均在 0 .989以上。两种山羊在生后时期均以体重的生长强度明显高于体尺。纯种波尔山羊各体尺的生长强度变化在 2月龄以前为体长 >胸围 >体高 ,2~ 3月龄则为胸围 >体长 >体高 ,4月龄及以后为胸围 >体高 >体长。而波唐一代山羊 4月龄前为体长 >胸围 >体高 ,4月龄为体长 >体高 >胸围 ,5月龄以后体高的生长强度高于其他两个体尺指标的生长强度。同类型公羊比母羊具有较快的生长强度 ,纯种波尔山羊不同性别间的生长速度差异明显大于波唐一代不同性别间的差异。纯种波尔公羊比波唐一代公羊具有更大的生长优势 ,纯种波尔母羊在后期才表现出比波唐一代母羊较快的生长优势  相似文献   

10.
中国荷斯坦后备牛生长发育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456头中国荷斯坦牛从初生到16月龄逐月测量体重、胸围和体高三个性状,统计各月龄牛的体重、胸围和体高,绘制累积生长曲线;统计各月龄牛的日增长量以及胸围和体高的月增长量,绘制绝对生长曲线;分析中国荷斯坦后备牛的生长发育状况。  相似文献   

11.
【目的】本试验研究育成期营养对皖南牛血液激素变化规律的影响。【方法】选择30头去势的体质量相近的7月龄皖南牛,随机分成5组,各组根据体质量的1.9%、1.6%、1.3%、1.0%和0.7%补充育成期精料饲养到24月龄在饲养程序相同条件下育肥3个月,试验过程中每月检测血液生长激素、胰岛素、甲状腺T3和T4的含量。【结果】显示:育成期营养对育成期和育肥期皖南牛血液生长激素、胰岛素、甲状腺T3和T4激素含量变化没有显著影响,年龄和季节(气温)对皖南牛血液四种激素含量有显著影响。【结论】随着年龄的增加,血液生长激素、胰岛素、甲状腺T3和T4的含量降低,高温也能使血液这四种激素含量降低,饲喂高精料的组降低的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2.
[目的]测定776头青海门源地区杂种荷斯坦牛和本地黄牛体尺、体重及生长发育规律.[方法]Mitscherlich、Bertalantty、Logistic和Gompertz 4种生长曲线拟合.[结果]杂种荷斯坦牛的体高、体长、胸围及体重4个性状生长曲线用Compertz模型描述拟合效果最好;本地黄牛的体高和胸围生长曲线采用Mitscherlich模型较理想,体长采用Bertalantty模型较理想.在目前农家放牧饲养条件下,杂种荷斯坦牛生长拐点在5月龄140.22 kg体重,成熟体重为381.2 kg.本地母黄牛生长拐点分别为10月龄,106.8 kg体重成熟体重为290.2 kg.[结论]利用荷斯坦牛冻精改良门源本地黄牛,荷黄杂一代的体尺体重都有较大提高,并且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安格斯牛各体尺指标及体重间的相关关系,掌握其生长发育规律,试验采集了新疆天山某安格斯牛场出生于2012-2016年的安格斯牛生长发育记录,共649条,其中主要包括体重及体尺指标,应用SPSS 16.0软件分析安格斯牛主要体尺指标及体重的相关性。结果发现:安格斯牛体尺指标及体重均随着月龄的增加逐步增大;14月龄之前各体尺指标增长速度较快,14月龄以后增长速度的缓;腹围和胸围增长速度高于其他指标。安格斯公牛的体长指数、体躯指数、胸围指数和管围指数平均分别为111.99%、129.79%、145.26%和16.71%;母牛体长指数、体躯指数、胸围指数和管围指数平均分别为112.15%、132.01%、147.86%和16.95%。安格斯牛体重与体高、体长、胸围、腹围和管围的相关性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各体尺指标两两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其中,胸围与腹围的相关性最高,公、母牛相关系数分别为0.948、0.939;腹围与管围之间的相关性最低,相关系数分别为0.797和0.851。本试验结果可为明确安格斯牛选育方向,开展其遗传育种、品种资源开发利用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4.
新疆天山某安格斯牛场安格斯牛生长发育规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研究安格斯牛各体尺指标及体重间的相关关系,掌握其生长发育规律,试验采集了新疆天山某安格斯牛场出生于2012—2016年的安格斯牛生长发育记录,共649条,其中主要包括体重及体尺指标,应用SPSS 16.0软件分析安格斯牛主要体尺指标及体重的相关性。结果发现:安格斯牛体尺指标及体重均随着月龄的增加逐步增大;14月龄之前各体尺指标增长速度较快,14月龄以后增长速度的缓;腹围和胸围增长速度高于其他指标。安格斯公牛的体长指数、体躯指数、胸围指数和管围指数平均分别为111.99%、129.79%、145.26%和16.71%;母牛体长指数、体躯指数、胸围指数和管围指数平均分别为112.15%、132.01%、147.86%和16.95%。安格斯牛体重与体高、体长、胸围、腹围和管围的相关性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各体尺指标两两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其中,胸围与腹围的相关性最高,公、母牛相关系数分别为0.948、0.939;腹围与管围之间的相关性最低,相关系数分别为0.797和0.851。本试验结果可为明确安格斯牛选育方向,开展其遗传育种、品种资源开发利用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新疆褐牛育成母牛(8~18月龄)体尺、体重之间的相关关系,测量其不同月龄育成母牛体高(x_1)、十字部高(x_2)、体斜长(x_3)、胸围(x_4)、腹围(x_5)、管围(x_6)以及体重(y)等基本体尺和体重指标,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新疆褐牛育成母牛体尺体重随月龄不同而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不同月龄生长发育速度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体尺绝对增长在14~16月龄有拐点,其中体高、十字部高、体斜长、管围8-18月龄有下降趋势,体高增长在14~16月龄下降明显;体高、十字部高、体斜长、胸围、腹围、管围与体重之间均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P<0.01);新疆褐牛育成母牛体重对体尺的回归模型为y=1.353 x_1+0.468 x_3+1.87 x_4+1.375x_5+4.290 x_6-546.452。  相似文献   

16.
为探究沂蒙黑山羊和鲁波山羊在育肥期生长性能的差异,选取3月龄断奶的沂蒙黑山羊13只、鲁波山羊16只开展育肥试验,预试期21 d,正试期90 d,分别于育肥第0、30、60和90天测定体重、体高、体长、胸围、胸宽、胸深、管围等生长发育指标。结果表明,在育肥期间,鲁波山羊体重总增量、平均日增重,体高、体长、胸围和胸深增长量均极显著高于沂蒙黑山羊(P0.01),胸宽和管围增长量两个品种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沂蒙黑山羊体重的阶段增长量呈上升趋势,体高、体长及胸围累计增长量均超过7 cm,而鲁波山羊体重的阶段增长量呈下降趋势,体高、体长及胸围累计增长量均超过11 cm;3个试验阶段中不同体尺指标在沂蒙黑山羊与鲁波山羊之间总体表现出与体重增长量一致的生长趋势。整体来看,鲁波山羊在育肥期的生长速度快于沂蒙黑山羊。  相似文献   

17.
经测定鲁西黑头羊3月龄断奶体重公羔32.58±3.21 kg,母羔30.78±3.03 kg。6月龄公羊体重49.39±4.58 kg,母羊45.60±4.39 kg,分别达到成年体重的48.05%、59.39%。周岁公羊体重87.26±5.42 kg,母羊65.12±6.46kg,分别达到成年体重的84.90%和84.81%。成年公羊体重102.78±9.50 kg,母羊体重76.78±7.39 kg。周岁公羊体高、体长、胸围和管围分别达到成年羊体尺的88.24%、93.92%、92.92%和91.59%;周岁母羊分别达到成年体尺的95.47%、95.04%、91.99%和96.23%。成年公羊体高83.87±7.48 cm,体长98.68±4.57 cm;成年母羊体高70.41±4.41cm,体长88.49±5.38 cm。整体分析,出生至六月龄体重呈直线上升趋势,公羊生长趋势强于母羊,8月龄后体重生长速度减缓;各项体尺生长发育成熟顺序,公羊依次为胸围、体长、体高;母羊依次为体高、体长、胸围。  相似文献   

18.
本文旨在探究6月龄地中海水牛体重与体尺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构建多元回归方程,研究影响地中海水牛的主要体尺指标。选取公水牛98头,母水牛88头共186头健康的6月龄地中海水牛,测定其体重、体高、十字部高、体长、胸深、胸宽、胸围、腹围、尻宽、尻长及管围,构建多元回归方程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显示,体重与各体尺指标之间均呈现不同程度的相关性,6月龄地中海公水牛体重与胸宽、胸围、尻宽、尻长、管围呈极显著正相关,其中体重与胸围的相关性最大(P=0.560)。6月龄地中海母水牛的体重与体高、十字部高、体长、胸深、胸宽、胸围、腹围、尻宽、尻长及管围之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其中与管围相关性最大(P=0.736)。6月龄地中海水牛的体重与体高、十字部高、体长、胸深、胸宽、胸围、腹围、尻宽、尻长及管围之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其中与胸围相关性最大(P=0.649)。根据构建的多元回归方程其相关系数r可知,6月龄地中海水牛的体重与体尺指标之间存在较强的回归关系,其中母水牛的各体尺指标与体重的相关性高于公水牛,可通过构建的多元回归方程进行体重的测算。  相似文献   

19.
本文旨在探究12月龄短角牛体重与主要体尺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构建多元回归方程,研究影响短角牛的主要体尺指标及月龄。选取12月龄公牛163头,母牛261头,共424头短角牛体重、体高、十字部高、体斜长、胸围的体尺数据,使用最小二乘法对已知数据进行最佳线性拟合,构建多元回归方程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显示,12月龄短角公牛的体重与各体尺指标的平均值均高于母牛;且体重与各体尺指标的回归关系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多元线性回归方程拟合度较高。12月龄短角牛无论公母,其体重与各体尺指标之间均呈现不同程度的相关性, 其中公牛的体高、十字部高、体斜长、胸围与体重的相关性高于母牛。12月龄短角公牛体重与体高、十字部高、体斜长、胸围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其中体重与胸围的相关性最大(r=0.902)。12月龄短角母牛的体重与体高、十字部高、体斜长、胸围之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其中与胸围相关性最大(r=0.823)。12月龄短角牛的体重与体高、十字部高、体斜长、胸围之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其中与胸围相关性最大(r=0.873)。  相似文献   

20.
安秦F_1代、和秦F_1代与秦川牛生长性能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为探讨安秦F1代与和秦F1代与秦川牛的生长发育情况。[方法]选择安秦、和秦、秦川公牛各10头作为2个试验组和1个对照组,测定6、12、18、24月龄的空腹体重、体长、体高、胸围数据,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集约化饲养条件下,6~24月龄的安秦F1代体重及各项体尺指标,均显著高于秦川牛(P〈0.05),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