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上海市动物弓形虫病研究概况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上海的弓形虫病研究始于1977年,是国内除了福建之外较早开展的一个地区,20多年来,上海的动物和人体弓形虫病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迄今已发表的论文数达100余篇。综合上海市各种动物弓形虫抗体的检测结果显示,各种动物和血清阳性率分别为:家禽家畜0-61.4%,宠物29.5-38.1%,实验动物0-22.4%,野生动物0-87.1%,弓形虫病作为一种重要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正引起兽医界和人医部门的高度重视,本文试对上海市的动物弓形虫病(包括病原学、流行病学、实验室诊断、药物治疗及抗虫机制等诸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概述 。  相似文献   

2.
马肠道结石病例探讨新疆牌楼劳改支队兽医站刘晋绅肠结石是马属动物在大结肠内形成的矿物质结石堵塞肠腔引起腹痛发作病,死亡率达100%,本病不是常见病,马骡很少发生,也很少有报道。而我场原房建队曾因本病连续发生7例,发病率30.4%,年龄20岁以上。最重结...  相似文献   

3.
弓形虫是一种细胞内寄生性原虫,广泛寄生于多种哺乳动物的细胞内,造成组织、器官损伤。动物感染率可达10%~50%。人群感染呈世界范围分布,感染率从0.6%~94%不等。我国人群感染率在1.4%~28.59/5之间。人类弓形虫病分为先天性和获得性两种。获得性弓形虫病多因与感染动物密切接触,或食用生或半生的动物性食品而感染。北京人喜欢吃涮羊肉,因此掌握北京地区羊感染弓形虫情况对人类的公共卫生及养殖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笔者对祁连县八宝地区四年门诊马骡结症病例,从畜别,年龄,性别,病因,阻塞部位,发病季节等6个方面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一.219例结症占门诊总病例的9.14%,胃肠性腹痛病的46.3%,二、马、骡、驴发病比例为马占55.25%,骡占25.57%,驴占19.18%,三、马属动物结症发病年龄以10岁以上者居多,占54.34%,3至9岁次之为33.79%,1至2岁最低占11.87%,四、性别上以多母次公  相似文献   

5.
1动物寄生虫感染情况 当前,随着人感染猪链球菌病的发生和防制禽流感工作的深入,人们对动物传染病越来越重视,各级动物防疫部门加大了防制力度,使潞西市动物传染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然而动物寄生虫病却有上升趋势,据《云南省家畜(禽)寄生虫区系调查资料汇编》记载:在德宏州剖检畜禽677头(匹、只),采集到绦虫、吸虫、线虫标本1709923条,其中线虫796844条,吸虫815570条,绦虫97509条,经鉴定有蠕虫189种,包括吸虫72种,绦虫18种,线虫97种,棘头虫2种,隶属4纲46科93属。寄生蠕虫的感染率是97.78%,线虫的感染率是84.49%,吸虫的感染率是50.76%,绦虫的感染率是45.20%,棘头虫的感染率是25.40%。2000—2005年对500头牛宰后调查,肝片吸虫感染率达51.20%以上;其它动物寄生虫病也有发生,如奶牛焦虫病、牛马锥虫病、牛吸吮线虫病、羊肝片吸虫病等。2005年5月潞西市47只山羊发生肝片吸虫病,发病率占18.07%,死亡25只,死亡率占53.19%。说明动物寄生虫病发生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6.
正马、骡、驴的常见疾病之一就是马属动物腹痛病,尤其是因为胃肠疾病而导致的腹痛病。从临床实践来看,引起马属动物绞痛病的肠胃病有主要有肠变位、痉挛、便秘等,这些疾病的发生部位相近且极易同时发生,所以要做好鉴别工作。对此,本文将马属动物腹痛病成因及有关诊疗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马骡脾胃虚弱症,是马属动物脾胃不和的一种症型,以消化不良,食欲减退、精神倦怠、四肢乏力等脾胃机能失常体虚倦怠乏力为主特征。据化隆县兽医站门诊2003-2005年上半年的统计,发病率为马属动物内科疾病的44.5%,为马属动物消化系统病的61.2%。  相似文献   

8.
中国动物疫病防控中心从全国19个省、市、自治区的148个猪场送检的170批次病料中的701份样品中,检出蓝耳病阳性样品250份.阳性率为35.7%,其中有172份样品为蓝耳病病毒变异毒株(占69%)。变异毒株与美洲型毒株(VR-2332株)的同源性为93.2%~94.2%;而与欧洲型毒株的同源性只有63.4%~64.5%。  相似文献   

9.
对进境火烈鸟、黑天鹅等动物,通过间接血凝(IHA)试验,检出衣原体特异性抗体阳性分别为:火烈鸟54只,阳性率65.4%;黑天鹅40只,阳性率41.7%;白天鹅51只,阳性率55.7%;黑颈天鹅5只,阳性率55.5%;冠鹤2只,阳性率16.7%。将阳性火烈鸟血液及病料通过接种鸡胚、BHK21细胞、小鼠等做病原分离鉴定试验,均分离出鹦鹉热衣原体。  相似文献   

10.
由普通戴拉风线虫的幼虫引起的马属动物肠系膜动脉栓塞,在真性腹痛中较为少见,而且极易误诊。作者在临床上遇到1例,报道如下。1病史1986年9月4日,宁夏银川郊区良田乡吴×的1匹2.5岁棕色骟骡发病,呈反复发作性腹痛,曾在乡兽医站等处先后按结症、胃肠炎治...  相似文献   

11.
腹痛病是马属动物常见的一种多发病,占内科疾病的52.8%以上,往往由于诊断失误而导致死亡.据不完全统计,马属动物腹痛病平均死亡率为20.2%,腹痛病是一个综合性症候群,导致发病的原因很多,临床上以胃肠道疾病引起的最为多见,又称"真性病痛",主要是由于草料、饮水的量和质的异常,饲喂方法不当,使役的不合理和外界气候条件的突变以及寄生虫等综合因素影响,并在胃肠机能紊乱的基础上所引起的.而寄生虫与腹痛病的发病关系方面报道甚少.我们收集和整理了近几年西藏林芝八一镇马属动物腹痛病发病情况,并对寄生虫在该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进行分析并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鸡新城疫多发生于4周龄以后的鸡,发病突然,传播快。发病率可达0.1%—0.4%,很多鸡场同时并发大肠杆菌病,最终病鸡衰竭死亡,死亡率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13.
近亲交配是全球荷斯坦牛群普遍面临的问题,2004年5月美国农业部动物遗传改良计划实验室(AIPL)公布了美国荷斯坦牛近交情况。1960年为0,1970年为0.4%,1980年为0.8%,1990年为2.5%,2000年为4.5%,2004年增长到4.9%,并有进一步增长趋势。  相似文献   

14.
用蜂胶提取物治疗动物虱病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检测了动物虱虫病新型生物治疗药一蜂胶提取物的灭虱作用。不同动物在不同浓度下效果有所不同,猪和山羊用1.0%的鲜胶提取液,黄牛和水牛用1.5%的蜂胶提取物有100%的治疗效果,且具有无毒、无副作用、无污染等特性,克服了传统灭虱药的不足,是一种价廉、易得、操作方便的生物杀虫药。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家畜传染性胸膜肺炎病的临床和实验室诊断并筛选出了中药组方进行了中西医综合防治,治疗犊牛传染性胸膜肺炎病26例,治愈23例,治愈率88.5%;显效1例,占3.9%;无效2例,占7.8%,总有效率占92.2%。治疗仔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病138例,其中治愈127例,治愈率为92%;显效5例,占3.6%;无效6例,占4.4%;总有效率为95.6%。  相似文献   

16.
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养殖业发展迅速,养殖种类逐年增多。畜禽疫病复杂,特别是危害养鸡业的疫病越来越多,其中大肠杆菌病的危害日益严重,据笔者从事禽病门诊统计来看,1985年到1990年诊断大肠杆菌病占鸡病总数的9.5%,1990年-1995年诊断大肠杆菌病占鸡病总数的17.6%,1995年到2000年诊断大肠杆菌病占鸡病总数的21.4%,特别是2001年和2002年1-5月发病更为严重,大肠杆菌病分别占鸡病总数的31.3%、31.7%。  相似文献   

17.
“杀菌净”对鸡常见细菌病的药效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国产兽药新制剂杀菌净对人工感染鸡白痢和大肠杆菌病的药效学。每个治疗试验用雏鸡180只,随机分为杀菌净三个不同剂量组、诺氟沙星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每组动物30只。当感染鸡出现典型症状时,杀菌净三个剂量组、诺氟沙星组分别按0.4%。0.2%、0.1%和50mg·L-1混饮药物,均连续5天。结果表明:杀菌净三个剂量组、诺氟沙星组对鸡白痢的治愈率分别为100%、96.7%、80%、80%;对鸡大肠杆菌的治愈率分别为96.7%、90%、83.3%、73.3%。杀菌净按0.4%、0.2%混饮的治愈率显著高于诺氟沙星组。  相似文献   

18.
为防治牛、羊、猪、兔等动物的多种体内外寄生虫痛,笔者等于2000年-2003年期间在全省部分县(市)推广应用了复方缓释剂。推广应用结果表明:复方缓释荆具有杀虫谱广,药效持久等特点。牛、羊、猪等动物的吸虫病(包括肝片吸虫、血吸虫、双腔吸虫、前后盘吸虫、闰盘吸虫、姜片吸虫)阳性率分剐从防治前的30.3%、52.0%、9.2%,分别下降至0.1%、0.2%、1.0%;线虫病(包括捻转血矛线虫、蛔虫、食道口线虫、奥氏奥斯特线虫、鞭虫、钩虫、猪肾虫、肺虫等)的阳性率从防治前的6.5%、63.8%、21.3%分别降至0.2%、0.1%、0.1%;绦虫病阳性率分别由防治前的3.2%、5.3%、2.5%均降至0.1%;牛原虫病(焦虫)的阳性率从治疗前的牛8.3%下降至0.1%;羊、猪、兔等动物的螨病分剐从防治前的13.5%、31.7%、73.6%,分别降至0.1%、0.2%、0.2%。与对照相比,每头牛、羊、猪、兔的平均增重分别为20kg、3kg、10kg、0.5kg;每头耕地增加耕作力3亩,每头奶牛年增乳600kg,牛增犊率为5%、羊增羔率6%、猪增加产仔数为4%,兔增加产仔数为12%,牛、羊、猪、兔增加成活率分别为10%、8%、3.9%、9.7%,牛、羊、猪、兔降低死亡率分别为5%、8.2%、5%、26%、并节省劳力和费用,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为了查清细菌性疾病在集约化养猪场的发病种类、感染流行程度及危害情况,1998-2000年在甘肃省14个地区34个养猪场通过座谈、查阅生产防疫记录、血清学调查、实验室诊断,开展了细菌性疾病的调查。结果,主要细菌性疾病的发病率分别为大肠杆菌病30.27%,传染性萎缩性鼻炎3.82%,喘气病4.49%,仔猪副伤寒1.85%,猪丹毒1.2%,猪肺疫0.85%。87例疫情中诊断的细菌性疾病中,大肠杆菌病占31.03%(27/87),仔猪副伤寒占8.02%(7/87),猪丹毒8.04%(7/87),猪肺疫6.89%(6/87),猪萎缩性鼻炎3.44%(3/87),猪链球菌病2.29%(2/87),李氏杆菌病1.15%(1/87)。对2000份猪血清的血清学检验结果,传染性胸膜肺炎的感染率为87.16%,猪衣原体病的感染率34.91%,萎缩性鼻炎的感染率为14.05%。34个集约化养猪场2月龄以下仔猪黄、白痢三年的发病率分别为34.40%,31.29%,20.48%,死亡率分别为18.14%,20.73%,16.73%。47.06%(16/34)的猪场中4.49%(1574/35013)的猪患有喘所病,4群患喘气病猪的育肥期平均推迟12d。根据座谈、生产防疫记录、87起疫情的诊断和2000份血清的检验结果,初步查明,大肠杆菌病、喘气病、传染性萎缩性鼻炎、传染性胸膜肺炎、衣原体病、仔猪副伤寒、猪丹毒、猪肺疫为甘肃省集约化养猪场的主要细菌性疾病。此外,还零星散发猪链球菌病、李氏杆菌病、仔猪红痢等。另外,对集约化养猪场的细菌性疾病的发病原因和防治措施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0.
马属动物去势后出现的阴囊及阴筒水肿、化脓及脓肿、出血、精索硬癌、破伤风等病,是兽医外科临床中比较常见的去势并发病之一。有不少家畜常因此类疾病的并发而引起死亡。为此,笔者根据9个乡(镇)的调查情况以及多年积累的一些病例资料,从马属动物去势后并发病的出现率,对其发病原因作一分析。1 并发病的出现率 据资料统计,1979年至1999年去势马属动物共计980例、发生并发病的计239例,并发病的出现率为24.39%,死亡40例,致死率为16.6%(见表1)1.1 阴囊及阴筒水肿81例,出现率为33.9%。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