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5 毫秒
1.
深县母猪乳头数对其繁殖性能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研究深县猪母猪乳头数与繁殖性能之间的关系,收集河北正农牧业有限公司2013年1月-2016年3月的深县猪的母猪正常分娩记录,随机选取83头深县母猪。结果表明:母猪乳头数达到18个时其窝产仔数和窝产活仔数达到最高,且显著高于乳头数为15个的母猪;乳头数与其每窝产仔数和窝产活仔数呈现正相关;母猪乳头数为16个和18个时极显著高于母猪乳头数为15个和17个的仔猪初生个体重(P0.01),且显著高其断奶个体重(P0.05);母猪乳头数为16个其仔猪初生窝重和断奶窝重极显著高于母猪乳头数为15个的母猪(P0.01);即母猪乳头的对称性对仔猪的初生个体重、初生窝重、断奶个体重和断奶窝重有一定的影响。说明适当增加母猪的乳头数有可能使母猪的繁殖性状得到相应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1提高母猪泌乳力的意义1.1提高仔猪断奶窝重母猪的泌乳力是哺乳母猪生产性能的直接体现,母猪泌乳量的多少,直接影响哺乳仔猪的生长发育,进而影响仔猪的断奶窝重。而仔猪的断奶窝重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选种指标,它与猪的产仔数、初生重、哺育率、哺乳期增重和断奶个体重等主要繁殖性状均呈正相关。因此,提高母猪的泌乳力,可以提高仔猪的断奶窝重。  相似文献   

3.
封闭群五指山小型猪主要繁殖性状的多重回归与通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试验选取45头普通级封闭群五指山小型猪初产母猪,测定总产仔数(X1)、初生活仔数(X2)、初生窝重(X3)、初生个体重(X4)、21 d活仔数(X5)、21 d窝重(X6)、21 d个体重(X7)、断奶活仔数(X8)、断奶个体重(X9)和断奶窝重(Y)等10个繁殖性状表型值,并对各繁殖性状表型值进行相关、回归及通径分析,以揭示母猪繁殖性状间的真实关系。结果显示,封闭群五指山小型猪的绝大多数繁殖性状的表型值间存在显著正相关,有3对性状间存在较弱负相关。通过多重回归分析建立的估计断奶窝重的多元回归方程为:Y=-4.98690-2.61933X5+1.13628X6-7.55296X7+3.33048X8+6.74545X9,并且形成了三因素水平的性状间因果关系层次。通径分析剖析了相关性状间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显示X5~X9对断奶窝重有显著性直接影响,表明母猪的泌乳力和营养水平对其繁殖性能有显著影响,先天性繁殖性状对繁殖性能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研究母猪乳头数、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初生个体重、初生窝重、母猪泌乳力、断奶活仔数、断奶个体重和断奶窝重等繁殖性状的特点,发现榆林猪的繁殖性状主要表现在母猪有效乳头较多,7~8对乳头的母猪占61%以上。初生个体整齐度高,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初生窝重、母猪泌乳力、断奶窝重等主要繁殖力性状个体间变异较大.有充分选择改良提升的空间。繁殖力性状的遗传力值较低,在0.11-0.20之间。  相似文献   

5.
大约克夏猪繁殖性状的通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繁殖性状是猪的重要经济性状,其优劣不仅影响母猪的繁殖力,而且直接影响养猪业的经济效益,因此畜牧科技工作者十分重视对繁殖性状的选育。繁殖性状通常包括产仔数、产活仔数、初生重、初生窝重、20日龄窝重、断奶头数、断奶重、断奶窝重等指标。本文通过对大约克夏猪繁殖性状进行通径分析,以揭示繁殖性状间的真实关系,为大约克夏猪的进一步选育提高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苏太猪繁殖性状间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相关及通径分析的方法研究了苏太猪繁殖性状间的相关关系,并分析了直接效应与间接效应及决定系数大小。结果表明,影响35日龄断奶窝重的主要因素为总产仔数、产活仔数、个体初生重、出生窝重、断奶仔猪数、断奶个体重,这揭示了繁殖性状间的真实关系。  相似文献   

7.
对江苏省某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丹系大白母猪各胎次的产仔数、产活仔数、断奶仔猪数及初生窝重、断奶窝重等繁殖性状进行了比较和相关性分析,旨在进一步了解丹系大白猪的繁殖性能,为后备母猪的选种选育提供参考。结果表明,丹系大白母猪第1、2胎产仔数较少,至第3胎达到最高为10.39头,后趋于稳定。不同胎次对产活仔数与断奶仔猪数的影响与产仔数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不同胎次的仔猪初生窝重基本持平,并以第3胎最高为14.81 kg。各胎次断奶窝重基本稳定。相关性分析表明,丹系大白母猪第3胎与第4胎产仔数、产活仔数、初生窝重呈显著正相关,第2胎与第5胎的产仔数、产活仔数、初生窝重间均呈显著负相关。第4胎与第5胎断奶仔猪数有显著负相关。第4胎和第5胎的断奶窝重有显著正相关。第3胎繁殖性能相对稳定,可以反映母猪繁殖性能,因此丹系大白母猪第3胎次的繁殖性能可作为选育后备母猪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8.
以33窝仔猪为试样,对33头约克母猪的繁殖性状进行了表型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产仔数与产活仔数、产活仔数与初生窝重呈强正相关;初生窝重与断奶窝重呈中等正相关;活仔数与泌乳力及断奶窝重呈弱正相关。  相似文献   

9.
从江香猪、苏太猪不同杂交组合繁殖性能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从江香猪的繁殖性能,试验选择苏太猪对其进行正交和反交,比较不同杂交组合和纯繁组母猪的产仔及哺育成绩,探索不同杂交组合母猪的繁殖性能,包括母猪产仔数、仔猪初生窝重和个体重、仔猪21日龄窝重和个体重、仔猪断奶窝重和个体重、断奶头数等指标。结果表明:从江♂×苏太♀正交组合(香苏猪)仔猪哺乳期生长性能最佳,初生个体重、初生窝重显著高于纯繁组和苏香猪(P0.05);21日龄个体重、21日龄窝重、断奶窝重显著高于纯繁组和苏香猪(P0.05);其余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但香苏猪、苏香猪指标均优于纯繁组。说明选择从江香猪和苏太猪进行正反交可提高母猪窝产仔数和仔猪哺育成绩,从而提高从江香猪杂交猪的繁殖性能。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利用新荣昌猪I系继代选育群1990-1995年繁殖母猪(N=270初产)性能测定资料,应用Harvey程序(1990)进行统计处理,估计出新荣昌猪I系繁殖参数,繁殖性状的遗传力分别是:总产仔数0.15、活产仔数0.16,育成率0.14,初生窝重0.17,初生个体重0.20,20日龄窝重0.08,断奶窝重0.19,断奶仔猪0.07,断奶个体重0.08,绝大多数繁殖性状间都存在较强的遗传相关,活  相似文献   

11.
皖南花猪按头型可分为狮子头型、马脸型和桩头型,为研究皖南花猪母猪不同头型母猪间的繁殖性能差异,研究通过整理安徽省皖南花猪保种场以往数据,现场记录等方法,统计皖南花猪不同头型经产母猪(370窝)的窝产仔数、窝产活仔数、初生窝重、35日龄窝断奶仔猪数和35日龄断奶窝重等繁殖性能指标,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如下:皖南花猪马脸型母猪窝产仔数、窝产活仔数、仔猪初生窝重、35日龄断奶仔猪数、35日龄断奶窝重均显著高于狮子头型及桩头型母猪(P0.05);皖南花猪桩头型母猪在窝产仔数、窝产活仔数、仔猪初生窝重等繁殖性能上优于狮子头型母猪,但在35日龄断奶窝重这一指标中低于狮子头型母猪。研究表明皖南花猪马脸型母猪繁殖性能与狮子头型、桩头型母猪相比更为优异,为皖南花猪种质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选用长大母猪10头,按胎次随机分为2组,每组5头,进行母猪日粮中添加维生素K3的饲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维生素K3可显著提高仔猪断奶窝重、断奶个体重和断奶仔猪成活率。对产仔数和初生窝重有改进作用,但效果不显著。  相似文献   

13.
莆田黑猪繁殖性状的通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莆田黑猪206头初产母猪的繁殖性状进行了相关和通径分析,并分析了各繁殖性状对断乳窝重的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以及决定程度的大小.结果表明,莆田黑猪繁殖性状间在表犁值上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其中以产活仔数与初生窝重的表犁相关系数最高(0.943);影响断乳窝重的主要因素大小依次是20日龄窝重、产活仔数、20日龄个体重、初生窝重、初生重、乳头数和产仔数.揭示了莆田黑猪各繁殖性状问的真实关系.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猪窝产活仔数与初生仔猪个体重对21日龄早期断奶仔猪个体重及成活率的相关性,特选择一大型规模猪场2~6胎母猪在1个月内所产的118窝计1350头仔猪作为试验对象,要求所有初生仔猪均由亲本母猪带仔哺乳,且按窝产活仔数不同(6~17头)分组测定仔猪初生个体重和21日龄早期断奶仔猪窝个体均重,并观察断奶成活率,同时对其相关性状作方差及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组间初生仔猪窝个体均重和21日龄早期断奶仔猪窝个体均重及断奶成活率差异显著(P0.05);窝产活仔数对初生仔猪窝个体均重和21日龄早期断奶仔猪窝个体均重及断奶成活率呈极显著的负相关(R=-0.802、-0.851、-0.698,P0.01);初生仔猪窝个体均重对21日龄早期断奶仔猪窝个体均重及断奶成活率呈极显著的正相关(R=0.837、0.741,P0.01)。试验结果表明,窝产活仔数越多,初生仔猪个体就越小,早期断奶也越轻,成活率也低;初生仔猪个体越大,早期断奶就越重,成活率也越高。只要通过科学合理的方法,适当控制猪窝产活仔数并提高初生仔猪个体重,能有效提高早期断奶仔猪的生长速度,并可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利用新荣昌猪Ⅰ系继代选育群1990-1995年繁殖母猪(N=27G初产)性能测定资料,应用Harvey程序(1990)进行统计处理,估计出新荣昌猪Ⅰ系繁殖性状的遗传参数。繁殖性状的遗传力分别是:总产仔数0.15、活产仔数0.16、育成率0.14、初生窝重0.17、初生个体重0.20、20日龄窝重0.08、断奶窝重0.19、断奶仔数0.07、断奶个体重0.08。绝大多数繁殖性状间都存在较强的遗传相关。活产仔数与总仔数、初生窝重20日龄窝重、断奶窝重、断奶仔数问的遗传相关分别是0.77、0.74、0.67、0.48、0.44;断奶窝重与所有繁殖性状间都存在着较强的遗传正相关。  相似文献   

16.
不同杂交组合母猪的繁殖性能比较及经济效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观察分析了长白×撒坝、长白×大约克、长白×汉普夏、皮特兰×杜洛克4个二元杂交287头经产母猪共604胎的窝均产仔数、窝均产活仔数、初生窝重、初生头重、断奶窝重、断奶头重及断奶时仔猪成活率等繁殖性能指标。结果表明,长撒杂交组合较长大、长汉、皮杜杂交组合在窝均产仔数、窝均产活仔数、抗病性能上有较大的优势,仔猪成活率差异不明显,而洋洋组合较洋本组合有较大的初生窝重及断奶窝重经济效益则以长撒杂交组合最好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初步分析六个江西地方猪种的血清淀粉酶类型与母猪繁殖性能(包括产仔数、产活仔数、初生窝重、初生个体重;20日龄仔数、20日龄窝重和个体重;断奶仔猪数、断奶窝重和个体重等10项指标)的关系。结果表明:血清淀粉酶类型有着与母猪繁殖性能相关的迹象。AC基因型和AB基因型母猪繁殖性能较好,BC基因型和CC基因型母猪繁殖性能较差,这在六个猪种中多数趋向一致。  相似文献   

18.
《畜牧与兽医》2017,(2):18-21
为了研究不同季节对深县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选用辛集市正农牧业有限公司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间的深县母猪的繁殖记录,统计分析不同产仔季节对深县母猪的各个繁殖性状。结果显示:深县母猪在春季的总产仔数最高,显著高于夏、冬两季(P0.05);春季产仔母猪数最多,显著高于夏季(P0.05);深县仔猪的初生窝重、初生个体重、断奶个体重在秋季最佳;断奶窝重在春季达到最佳;春、夏、秋季的断奶成活率显著(P0.05)高于冬季。结果表明:深县母猪在春、秋两季的繁殖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19.
本实验旨在研究不同胎次和季节对青峪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以优化猪群胎次结构和配种时间。根据四川省青峪猪保种场2017—2019年的729头青峪母猪1 773窝繁殖数据分析不同胎次、不同季节母猪繁殖性能的差异。结果表明:青峪母猪第1~10胎的总产仔数、健仔数、出生窝重、断奶窝重以及断奶仔猪数等性状总体呈先增高后降低的趋势,各胎次间存在显著差异,但弱仔数差异不显著,其中,第4胎的繁殖性能最好(9.63头);青峪猪总产仔数、健仔数、出生窝重、断奶窝重以及断奶仔猪数等性状存在显著的季节效应,其中,夏季分娩的总产仔数极显著高于春季和冬季,夏季分娩的平均初生窝重显著高于春季、秋季、冬季。综上,青峪猪的繁殖性状受到季节和胎次效应的综合影响,生产中需要加强初产和第6胎次以上高胎龄母猪的饲养管理,并及时淘汰高胎龄母猪,以维持最佳胎次结构。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1020头长大母猪,2107胎次的若干繁殖性状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母猪的不同胎次对产仔数、合格产仔数、平均个体初生重均有显著影响;3~7胎次的母猪繁殖性能比较稳定,明显优于其它胎次(P<0.05);夏季和早秋的高温对母猪受胎率的影响表现为受胎率下降、不合格仔猪发生率上升、平均个体初生重减小;母猪的乳头数与断奶头数、断奶个体重均呈显著的正相关;总产仔数、产活仔数与断奶个体重呈负相关。本研究将为改进规模化猪场的技术管理、确定母猪的利用年限、提高母猪生产水平和生产效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