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铜陵市拥有丰富的中药材资源,道地药材种植已具有一定规模,形成了以道地药材铜陵凤丹为主、其他中药材为辅的产业化发展布局,拥有较好的发展基础和巨大潜力,但目前中药材种植资源保护和开发、生产组织方式、产业链延伸等方面,还需进一步提升。本文通过实地调查和文献研究,分析了铜陵中药材种植、加工现状,阐述了中药材产业发展采取的措施,分析了存在的问题,从推进中药材标准种植、加强中药材研发合作、强化中药材品牌建设、加强仓储基地建设、发展中药材产业新业态、出台政策加大扶持力度等方面提出了发展中药材产业的建议,以期为铜陵市中药材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本文作者以大都市背景下中药材产业发展为对象,分析了北京近三年来中药材种植现状,提出了大都市下中药材产业存在的种植规模小、产品开发不足、文化融合欠缺等方面的问题。结合问题提出了解决途径,一是采取生态种植模式,产销一体规模经营,发展道地药材;二是采取景观种植模式,推进农旅产品开发,发展康养旅游;三是采取创意种植模式,打造中医文化基地,发展研学教育。并结合典型案例进行分析,以期为都市型农业下中药材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开辟新途径。  相似文献   

3.
正新邵县龙溪铺镇下源村是全县贫困人口最集中的区域,因其独特的高寒山区气候,当地村民历来有种植中药材的传统。近年来,新邵县依托专业合作社,在龙溪铺实施道地药材精准产业扶贫项目,助力当地3000余名贫困人口脱贫致富。实行委托帮扶新邵县常春藤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有173公顷的高标准道地药材栽培示范基地1个、1.2公顷的中药材加工基地1个。通过引  相似文献   

4.
<正>永年县认真贯彻落中央、省、市关于支持发展中药产业的相关文件精神,以促进农民增收为目标,立足现有资源优势和区域优势,通过种植结构调整,发展大宗道地药材,全面推广林药间作标准化技术。在稳步扩大种植面积的基础上,集中连片发展特色品种,逐步形成中药材产业集群,培育壮大中药材专业合作社,实施"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农户"的模式,创建高标准中药材示范园,全面提升中药材综合生产、创新和产品竞争力,促进全县中药材健康有序发展,并逐步  相似文献   

5.
京郊中药材种植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京郊中药材种植面积、模式、品种等现状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指出京郊中药材面积和技术稳步提高,道地和观光中药材占主导地位,种植区域也由平原转向山区,并以林药间作模式为主。同时查找了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京郊中药材发展方向,包括制定中药材种植规划,筛选道地品牌、药食同源和观光生态中药材品种,开展关键技术研究,建立种苗繁育体系和开发多种农业功能。为京郊中药材产业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中药材半夏(Pinellia ternate)是华中道地药材产区优势道地药材品种,为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中医国家新处方清肺排毒汤的21味中药材之一。介绍了半夏的药用价值及其中药材GAP基地、贫困地区生态适宜种植县域;总结了涉及半夏的知识产权资源;从农业知识产权、特色农产品优势区、道地药材生产基地建设等方面探讨了乡村振兴战略与中医药发展战略下中药材半夏道地性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7.
《天然产物分离》2006,4(2):15-15
“十五”期间,对云南40个重要、濒危、道地中药材品种进行了引种驯化和规范化(GAP)种植研究,建立优质种源繁育基地9个,选育出优质中药材品种及种源12个,制定了18个中药材品种的规范化种植标准操作规程,完成了三七、灯盏花2个中药材品种的GAP认证;5个中药材GAP种植示范面积达4万亩,辐射带动农户10多万户、面积20多万亩,三七、灯盏花等已成为区域特色产业开发的亮点。2005年,昆明、文山、楚雄、大理4个医药工业园区产值达37亿元,20个产业化项目累计产值超过10亿元。  相似文献   

8.
中药材仿野生栽培是拟境栽培的新型绿色种植模式,对道地中药材实行仿野生种植,既能提升药效,又能杜绝有害物质残留,是确保道地中药材品质的有效途径.该试验研究黄芪在不同种植模式、打尖去蕾处理、生长年限下的出苗率、根部生长情况、形状、有效含量,以期为大面积推广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正威灵仙俗称山辣椒秧,为毛莨科植物威灵仙、棉团铁线莲或东北铁线莲的干燥根和根茎,是东北地区道地中药材。随着国家发展大健康产业,全国中药材产业发展迅速,道地中药材更是被中药材种植合作社、种植大户青睐。目前东北地区威灵仙栽培面积迅速扩大,基本还是沿用传统的栽培模式,常出现增产不增收情况,主要原因是质量不达标。为此,笔者经过多年的栽培实践,整理出标准化栽培技术,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正康保县抢抓国家扶持中药材发展政策机遇,将调优农业种植结构、发展中药材种植作为农业发展的重要抓手,以资源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动力,推动政府、科研院所、市场主体三方深入合作,强力打造道地中药材"北方药都"。  相似文献   

11.
中草药桔梗人工栽培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目前国内桔梗种植中种质资源分布、种质资源创新、桔梗栽培模式和关键技术理论以及药用价值等研究进展情况进行综述,并对未来桔梗的市场需求和发展前景进行展望。认为随着生活理念的变化,桔梗等药食兼用的功能性、保健型药用植物会成为一个新的热点,市场需求和社会效益会凸显,中医药与现代医学的相结合将引导中药材产业新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为了促进现代农业向生态农业转型,采集了某地现代农业和生态农业种植模式下的土壤进行了有机质的测试分析,并对有机质测定的方法进行了改进。改进后的测试方法污染小、设备简单、操作简便、快速准确,适用于大批样品的分析,基层环境检测单位的分析工作者可以参考使用。有机质测试数据显示,生态农业种植模式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较现代农业高35%,这说明生态种植模式显著增加了土壤中有机质含量,生态农业对土壤肥力的影响优于现代农业。  相似文献   

13.
种植业结构调整及区域布局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变革的重要举措。对蒲城县种植业的发展进行综合性论述,统筹历史与现状,着眼质量效益型及产业化农业的长远发展,前瞻性地对种植业结构进行优化布局。  相似文献   

14.
张炜  杨茂盛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3):14303-14304,14371
利用系统理论在对陕北地区坡耕地种植现状研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发展特色种植农业,利用目标规划方法,建立陕北地区坡耕地特色种植农业的目标规划模型,得出最优解,并以最具代表性的县和乡镇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生成该区域内的最优特色种植方案,为当地政府管理部门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三七槽式育苗配套工程技术指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阶段三七仍以传统种植模式为主,土地资源得不到合理利用,工厂化育苗已成必然发展趋势。针对三七工厂化育苗,以槽式育苗为研究对象,首先阐述了槽式三七育苗发展现状,然后结合三七栽培标准操作规范,从工程视角以种子质量及分级、基质处理技术、育苗槽设计、播种机具配套技术、苗期管理技术和成本优化等配套工程技术指标为对象进行分析,为云南三七产业向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方向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推动传统农业走向现代农业。  相似文献   

16.
阎同生  阎晓萍  刘勇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2):3585-3586
中药材种植是河北省安国市的特色产业,近年种植面积不断增加,但中药材种植中也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药材种植的信息不灵、盲目性种植、技术人员缺乏、质量降低等.在分析安国市药材种植的优势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7.
设施农业是随着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种植业结构调整而发展起来的新型产业,是最具活力的现代化新农业,也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化集约型农业转变的有效方式。近年来,中国设施农业虽然得到了很大发展,但仍存在很多问题。介绍了设施农业内涵以及与传统农业的差别,概述了国内外设施农业的发展概况及趋势,指出中国设施农业与外国设施农业发展之间的主要差距,并根据实际条件,对中国设施农业的发展提出了相关对策和展望。  相似文献   

18.
烤烟的规模化种植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当前,广西烟叶种植规模化程度低、烟叶生产组织方式落后的问题比较突出,制约了广西烤烟的发展.针对广西烤烟发展现状,结合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研究转变传统烟叶生产方式、发展规模化种植的重要意义和作用,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发展思路、改进措施和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20.
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农业仍然是整个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撑。建设现代农业不仅是以提高传统种养业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为手段增加农产品数量供给的过程,更是不断注入科技、信息、管理、服务、设施等现代化要素,逐步提升农产品品质质量的过程。因此,在构建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发展品质农业是实现城乡一体化建设的重要环节。当前,我国已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和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农业的发展也已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发展品质农业对于城乡一体化进程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