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4—碘苯氧乙酸是近年来新发现的植物生长刺激剂之一。根据苏联所做的大田试验资料,证明用它处理棉株,能提高籽棉产量,高者可达52.5%,同时也从理论上探讨了增产的生物化学原理。1958年我院农化教研组邱忠祥同志曾以本品对大豆作过盆栽试验,以比较各种植物生长刺激剂对大豆的落花落荚和产量的影响,初步结果表明4—碘苯氧乙酸在大豆增产效果上胜过—萘乙酸。由此可见,在农业  相似文献   

2.
李曼 《现代农业》2010,(5):42-44
为探讨不同抗旱性大豆品种对施氮肥量的反应,本试验从大豆根系生理指标角度出发,研究不同施氮肥量对不同抗旱性大豆根系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N4水平上各抗旱性品种大豆根系活力、根系总吸收面积和根系活跃吸收面积均表现最好。  相似文献   

3.
增产灵是人工合成的一种植物生长刺激剂,其化学名称为4—碘苯氧乙酸。毒性低,没有副作用,对多种作物有增产效应,目前已大面积推广应用。但对增产效应的生理分析不多。在不同地区、不同作物和不同生育期喷洒增产灵,其增产效果也不同。为此,我们曾对水稻进行应用试验,为了提高使用效果,力求达到省工、经济,采用了在水稻插秧前一天喷药,秧苗带药移栽的方法,获得了较好的效果,并初步探讨了其增产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增产灵,即4—碘苯氧乙酸,是一种植物生长刺激素。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研究所在唐山、云梦、沙洋等基点进行试验,在花生上应用增产灵有明显的增产效果。唐山基点在花生盛花后期、果实形成期喷增产灵二次,其间相隔10天,同时给对照喷水。  相似文献   

5.
1980年从采自许昌的91株大豆样中,用常规方法选出58个菌株。利用生理生化鉴定、水培和砂培接种试验以及测定固氮酶活性选出许2—4号菌株。经过小区和大田对比试验,接种许2—4的大豆可比对照增产11%,与优良菌株61A76相似。若与钼酸铵一起拌种,效果更佳,比对照可增产14.4%——21.0%。  相似文献   

6.
硒对大豆根系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大豆补硒栽培试验,研究了土壤质地对硒与大豆根系活力关系的影响,以及不同生育时期硒对大豆根系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浓度硒处理能促进大豆根系的生长发育,在0~1mg/kg硒处理浓度范围内,大豆的根系活力随着硒浓度的增加而增强,超过1mg/kg则反向变化,但是粘壤和砂壤之间有一定的差别。粘壤中栽培的大豆根系活力的变化趋势在不同的生长时期也存在差异。苗期,根系活力随着硒浓度的变化,呈现出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花期,在试验设计的硒浓度范围内,根系活力一直与之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东农48和合丰45大豆品种为试验对象,采用盆栽试验及室内生理测定方法,对不同氮素水平下各生育期大豆硝酸还原酶和根系活力变化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两个大豆品种在不同氮素剂量处理下,体内的硝酸还原酶和根系活力具有明显的变化,而同一剂量的不同生育期硝酸还原酶和根系活力也有差异,主要表现在结荚期硝酸还原酶最高,苗期根系活力最高。综合分析表明:适宜的氮素水平可以刺激硝酸还原酶和根系活力提高,从而促进植物对养分吸收以及光合作用积累。  相似文献   

8.
铅、镉及其复合胁迫对大豆幼苗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水培试验,研究了重金属铅(Pb)、镉(Cd)单一及其复合胁迫对大豆幼苗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铅、镉单一及复合胁迫浓度的升高,大豆幼苗叶绿素含量以及叶绿素a/b比值明显下降,细胞膜透性明显增大,根系活力受到抑制,但低浓度铅对根系活力具有轻微的促进作用。铅、镉复合胁迫对大豆幼苗的毒害作用高于单一胁迫,镉胁迫的毒害作用强于铅的胁迫。  相似文献   

9.
用法国塞特拉姆公司的 Calvet AP—215型精密微量量热计测量了增产灵(即4—碘苯氧乙酸)的熔点,柠檬酸(分析纯)为对照。取增产灵100ml 于250ml 烧杯中,加热至80℃左右,滴入6M 硫酸4—5ml,充分反应后,静置、冷却、过滤出沉淀物,即为晶体的4—碘苯氧乙酸,在80—90℃条件下烘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不同浓度的植物生长平衡营养液对大豆(西豆3号)苗期生理性生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以稀释50倍的浓度效果最佳,能促进大豆幼苗生长,提高根系活力、可溶蛋白质、可溶性糖、叶绿素含量,增强抗性。  相似文献   

11.
一九七六年宝相大队用保定化工四厂提供的无碘增产灵(苯氧乙酸)对水稻苗期进行了喷洒试验,取得了明显效果:对水稻弱苗用20ppm浓度喷洒,48小时后,叶片由黄绿色变为黑绿色,96小时后加速生长,10天后,株高赶上或略高于早发壮苗,直到成熟,无其他异常表现;同样浓度在移栽期喷洒,移栽时秧苗即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了~(125)Ⅰ—4—碘苯氧乙酸(增产灵)的合成方法,采用氯胺T氧化法新合成工艺。以苯酚和一氯乙酸为原料,先制成中间产物苯氧乙酸,然后在氯胺T存在下,使其与~(125)Ⅰ-碘化钠反应得到~(125)Ⅰ—4—碘苯氧乙酸。产品经硅胶薄层分析,R_f=0.84,比放射性为1.83mci/mMol,放化纯度>90%,产率为70%,适用于示踪研究。  相似文献   

13.
铝对茶树根系生理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茶为研究材料,用水培法设置4个铝浓度处理,研究不同浓度的铝处理对茶树根系生理的影响。对根系活力,质膜透性,丙二醛(MDA)含量和过氧化物酶活性的研究表明,10mg·L-1和50mg·L-1的铝浓度处理对茶树根系生理具有较好的促进作用,品种之间根系活性也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4.
三十烷醇是近年来研制成功的一种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据刘国池研究,三十烷醇以0.01—1PPm浸种对水稻发芽及苗情有着不同程度的效果,其中以0.5—1PPm的浓度最为理想。詹重慈,250—1000PPm浓度尿素浸种对发芽以及秧苗生长效果较好。据报导,磷酸二氢钾浸种以0.1—0.2%的浓度为好。但三十烷醇与哪些化肥混合浸种,效果较好的报告尚不多见。我们于1984年4—6月进行了这方面的试验,旨在探索三十烷醇与化肥混合浸种的途径及其效果。一、材料和方法试验在江陵县李埠区李埠村进行。试验田前茬种过紫云英,但到去年9月全被水渍死。试验田按大田一般水平进行管理。小区为4.3(米)×1.7(米)的长方形,面积0.011亩,  相似文献   

15.
抗早衰剂不同浓度对杂交晚稻后期叶片和根系衰老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生育后期易早衰的杂交水稻中优329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抗早衰剂不同浓度对杂交晚稻叶片和根系衰老的生理调控作用。结果表明,喷施不同浓度的抗早衰剂能够不同程度地提高水稻剑叶的叶绿素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以及根系活力,降低剑叶细胞膜透性、丙二醛(MDA)含量和活性氧自由基(O2-.)产生速率;喷施不同浓度的抗早衰剂可以提高晚稻的结实率和千粒重,从而达到增产的效果。在5个抗早衰剂不同浓度处理中,以中等浓度的APSRC4的效果为最佳,比对照增产7.81%,其次为APSRC3,比对照增产7.42%,差异均达显著水平;APSRC1、APSRC2和APSRC5处理比对照有所增产,但产量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6.
大豆根系分泌物化感作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选择不同浓度的大豆根系分泌物,研究其对4种主要农作物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提高大豆根系分泌物浓度,对小麦种子萌发有促进作用,对大豆、玉米、白菜种子的萌发有抑制作用;大豆根系分泌物随着浓度的增大而显著增强小麦、玉米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总活性和根活力,极显著抑制大豆SOD总活性和根活力;大豆根系分泌物随着浓度的增大对3种供试作物丙二醛(MDA)含量表现不同作用,使小麦MDA含量极显著降低,使大豆MDA含量极显著增加,对玉米MDA含量变化影响不大。大豆根系分泌物对供试小麦、大豆植株高度及其干重、胚根长及根干重表现为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作用。大豆根系分泌物浓度的增大导致其对玉米植株高度及其干重、胚根长及根干重化感作用增强。  相似文献   

17.
利用光合细菌与大豆根瘤菌混合菌液处理的大豆,其固氮活性的生理生化指标较它们的纯培养物均有显著提高,说明光合细菌与大豆根瘤菌的固氮活性具有协同作用。主要对光合细菌与根瘤菌协同效应进行研究,包括不同比例的光合细菌与根瘤菌混合施用对大豆根系活力、叶片叶绿素含量和生物学特性的影响。结果证实:光合细菌与根瘤菌混合施用比例不同对大豆根系活力、叶片叶绿素含量和生物学特性提高程度也有所不同。从经济效益等多方面考虑,初步认为光合细菌与根瘤菌施用比例为2:1比较适合。  相似文献   

18.
应用地埋式滴灌系统,在甘蔗工艺成熟前期对3个甘蔗品种(新台糖22号、新台糖10号和园林6号)进行甘蔗增糖增产剂3种浓度(1.67、2.50、5.00 mL/L)施放试验,探讨甘蔗根系吸收增糖增产剂的效果及根际滴灌的最佳浓度。结果表明:3种浓度处理相对于清水对照都不同程度地降低了叶片中酸性转化酶和NADP-苹果酸酶的活性,提高了中性转化酶和过氧化物酶的活性,有利于刺激根系恢复吸收能力,改善植株的生理生化特性;施放增糖增产剂对株高和茎径没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这可能与施放时期的选择有关;3种浓度处理均有增加甘蔗蔗糖分的效果,其中以2.50 mL/L处理效果最明显。  相似文献   

19.
为了筛选耐盐大豆品种,针对大庆地区土壤特点,选用垦丰10号和安达农家种2个大豆品种,用不同浓度的NaHCO。进行盐胁迫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盐浓度的增加幼苗根系活力、根系体积和种子活力逐渐降低,而干重随盐浓度增加无明显变化,这说明不同土壤舍盐量对大豆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有显著影响。2个品种除了根系活力没有显著差异外,垦丰10号在幼苗根系体积、幼苗干重和种子活力上都显著高于安达农家种,说明不同品种的耐盐性也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0.
大豆常用的微量元素有钼酸铵。钼元素在大豆植株中含量虽不高,但有促进大豆生长发育增加产量和改良品质的作用。钼酸铵对大豆的增产效果因不同土壤而异。据试验表明,南方酸性土壤施钼有显著效益;北方黄土母质上发育的土壤含钼量少,石灰性土壤和中性土壤中钼也缺乏,所以,在这些土壤上种值大豆施用钼肥,效益也高。南方大部分省区大豆施钼肥已有20—25年的增产历史。据江苏试验,大豆施钼肥增产4—36%,平均多在10%以上。江西余江县也取得了增产17—28%的好收成。浙江省以每公斤大豆种子拌2—2.6克钼酸铵作种肥,比未施钼肥的平均亩增产大豆52公斤,增产达88%。湖北沙洋农场8年的大豆施钼酸铵种肥实验和示范都取得了好效果,增产幅度在亩12—31.5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