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临川县章舍公社山头大队第四生产队,是一个人多田少,自然条件较好的粮、棉兼作老棉区。过去,棉花单产一直在五十斤左右徘徊。1980年,认真总结了以往的经验教训,实行了六项改革,全队100亩棉花,皮棉亩产105.7斤,比1979年亩产皮棉48.7斤,单产番了一翻多。一、改浅沟低畦为深沟高畦该队棉田均系稻田改种,耕作层浅(3—4寸)地下水位高。前年冬进行了排灌系统的整理,在100亩棉田中,并排新开了三条宽度、深度分别为二尺、三尺的排水主沟,每丘棉田的围沟由过去深5—6寸,破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来,我们对丘陵红壤棉花生产与栽培技术进行了考查,现分三个问题报告如下: 一、丘陵红壤植棉大有可为。丰城县10万亩棉田,丘陵红壤棉地就有6万余亩。无论是旱年、水年,丘陵红壤棉区都涌现了亩产皮棉超百斤的高产单位和田块。一九八一年是高温干旱年,高产单位和田块仍然不少;据荣塘公社考查,店里大队中湖生产队53亩棉花,平均亩产皮棉121.5斤,全队36户,有18户亩产超过130斤;荣塘公社棉种场0.77亩移栽棉花,平均亩产皮棉174.4斤。外地丘陵红壤棉花高产典型更多,有的亩产已经超过250斤皮棉。实践证明,丘陵红壤不但可以种棉花,而且能够创高产。丘陵红壤种棉与平原圩区种棉相比有许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索棉花亩产皮棉三百斤的高产栽培技术及其生育规律,1980年至1982年我们在桃圩公社棉种场承担了地、县科委下达的棉花高产栽培试验研究课题。由于上级党政的关怀和科技人员的指导以及棉种场职工群众的帮助,连续取得了亩产三百斤以上高产稳产的较好成绩,经省、地、县各级有关领导和专家的考核验收,80年1.05亩,亩产308.9斤;81年1亩,亩产304.3斤,而全场14.3亩棉田,平均亩产80年为68.4斤,81年为171.7斤。 82年,高产试验田扩大到相邻两块,一号田实测面积1.354亩,采用地膜复盖栽培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索水改旱棉田棉花高产稳产的途径和生育规律,我们连续两年在一亩三分九厘五的水改旱棉田里进行了棉花高产栽培试验。一九七九年获得了亩产皮棉306.6斤。现将试验情况分述如次:一、高产棉田的产量结构高产棉田每亩实收3972株,单株大桃22.4个,小桃1.5个(九月下旬和十月初成  相似文献   

5.
在向新长征进军的战鼓声中,全国植棉模范吴吉昌所在的山西省闻喜县涑阳大队,今年棉花又获丰收。全队一百六十五亩棉花全部采用育苗移栽,并大力推广了“多秆两层”棉。全队大面积“多秆两层”棉的棉株生长高度为50厘米左右,自然生长高度为60—70厘米,每株果技18—19个,单株平均成桃20个左右。据十月上旬调查估产,予计全大队棉花亩产可突破二百斤,吴吉昌的高产棉田亩产可达三百斤左右,比一九七七年  相似文献   

6.
新余县水北公社是个丘陵红壤棉区,棉田分片集中于丘陵坡地,约占旱地面积的三分之一。1976年至1979年,每年种棉花五百亩左右,平均亩产皮棉一百斤左右。一九七九年亩产皮棉一百斤零二两。大队农科所九亩棉花,亩产一百五十斤零四两,其中一亩零二厘高产试验田,折合亩产皮棉二百八十六斤。(一)这个大队在红土山岗上种棉花高产稳产的经验在那里?通过调查,我们认为可以慨括为两句话:抢早抓密,避灾夺丰收。他们巧夺天功争早发。包括早播、早管  相似文献   

7.
棉花省肥高产栽培技术是我所经过三年摸索省肥高产途径,二年进行大田对比试验和一年生产示范而成。1977~1978年在所内小面积试验,其中77~78年试验田面积1.02亩,亩产皮棉分别为210.2,216.6斤,79年1.42亩,亩产271.8斤,80年2.62亩,亩产207斤,81年2.02亩,亩产216.1斤。从82年起,将所内小面积科研试验成果拿到玉山县四类型棉田中去进行验证,作大田生产示范,两年都取得了同样的效果,充分证明这一省肥高产植棉技术,在我区丘陵红壤水稻土田是适用的,是可以大大提高氮肥的经济  相似文献   

8.
1986年南通市积极开展了棉花高产示范竞赛活动,调动了广大棉农创高产的积极性。全市参加竞赛活动的有1.64万户,2.552万亩棉田。抽样调查16个单位1400亩棉田,亩实产皮棉平均76.72公斤,亩产值273.24元,比邻近单位增产19.08%,亩产值增加41.96元。  相似文献   

9.
我所从1977年起,在丘陵红壤稻田进行棉花高产栽培试验。五年来的皮棉产量及施肥量,详见下表: 五年来,以1979年皮棉亩产最高,达271.8斤,该年全所棉花试验田,包括省区试及新品种选育田共4.36亩,平均亩产皮棉208.3斤,今年我所各类棉花试验田共5.25亩,虽遇秋雨,预计皮棉亩产可达198.09斤,高产栽培试验田亩产皮棉230.04斤。近两年,我们由于按照棉花吸肥规律施肥,每斤纯氮可产皮棉十斤,较过去每斤纯氮只产皮棉  相似文献   

10.
为了实现安乡棉花再次飞跃,回顾了近年来安乡县棉花生产形势。从劳动力、收贮政策、天气条件以及土地流转与新型经营主体的兴起等方面分析了棉田改种的必然性,并从2014年以来的棉田改种情况入手,结合国际国内形势提出了“安乡棉花现阶段仍会维持一定面积,短期内不会大规模反弹;要实现安乡棉花再次飞跃的前提是棉花品种和栽培方式上的根本性突破以及机械化的成熟应用”的观点。  相似文献   

11.
十年动乱以来,我县棉花生产低而不稳,长期徘徊不前,单产下跌到四、五十斤,成为农业生产上的老大难问题,在一部分干部群众中产生了“乐平不宜种棉”和“种棉吃亏”的思想。为了解答这一问题,摸清低产原因,探索高产途径,促进棉花生产的发展,82年我在港口公社陈家大队种了一块棉花高产试验田。参加试验的还有洪国良、王树拣二同志,并由农艺师叶传芳负责技术指导。试验田座落在陈家大队东边坂上,是大队长陈德周兄弟俩承包的责任地,面积两亩  相似文献   

12.
我们大队种麦1768亩,植棉600亩。过去,棉田每年只能种一茬。1972年,随着农业学大寨运动的深入发展,为了充分挖掘土地增产潜力,把棉田休闲期利用起来,我们在0.17亩棉茬地里进行了小麦移栽试验,折合亩产751斤,比晚茬直播的增产近一倍。第二年,又在亩产851斤的麦茬地移栽棉花40亩,平均亩产皮棉138.6斤。这一试验的成功,把“北方棉花地,自古种一茬”的旧框框打破了,为麦棉双高产找到一个新的门路。从1973年开始,我们大面积实行麦棉双移栽。移栽面积由100多亩增加到300亩,最高年移栽小麦平均亩产978斤,移栽棉花平均亩产142斤。  相似文献   

13.
高安县石脑乡1991年用高产水稻田改种棉花面积242.7ha(3640亩),占全乡棉花总面积的20.1%。这样大面积的水改旱植棉在该乡以前没有过。能不能夺得高产丰收,不但关系到棉农的经济效益问题,而且关系到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的顺利进行,因此,我办1991年在大面积水改旱植棉高产栽培技术上作了一些有益的探讨,夺得了全乡水改旱棉花的高产丰收。全  相似文献   

14.
湖北省荆州地区,为了认真贯彻华主席抓纲治国的战略决策,把全区棉花水产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地委决定把棉花杂种优势利用当作一个突破性的措施来抓。全地区棉花杂交制种田,今年有四千多亩,明年计划扩大到五万亩,一九七九年的规划是全地区四百二十五万亩棉田基本上实现杂种化。为了把棉花杂种优势利用迅速开展起来,今年八月地委书记胡恒山同志带领各县县委书记、棉花办公室主任和技术人员到河南省南阳地区参观棉花杂种优势利用试验田和示范样板,解放了思想,鼓舞了干劲,为今后全面开展杂种优势利用打好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15.
安徽沿江棉区是我国棉花主产区之一,棉花现蕾到初花期正值长江流域的梅雨季节,多连阴雨天气。近些年来,气候的变化导致灾害性天气频繁出现,尤其是2010年7月中旬沿江棉区普遍出现连续强降雨,造成大面积棉田淹水,部分棉田绝收,不得不毁耕改种。根据我们多年应对棉田涝灾的经验,总结出一套棉田涝灾评估标准及应急管理技术措施,供棉花生产上参考应用。  相似文献   

16.
一九七八年以来,我所进行了亩产200斤皮棉栽培措施及其生育规律的高产研究。一九七八年0.7亩,亩产203.3斤:一九七九年1.15亩,亩产211.6斤;一九八○年1.15亩,亩产216.4斤一九八一年1.15亩高产试验地亩产皮棉257.4斤,全所35亩丘陵红壤棉田平均亩产皮棉达到213.7斤。下面就几年来的高产研究,侧重于一九八一年大面积高产栽培技术及生育进程,进行初步总结: 一、栽培管理措施棉花高产是它自身的种性和良好的外界条件相互作用的结果。要使棉花各个生育阶段的长势长相生育进程符合高产要求,必须  相似文献   

17.
通过2011~2013年连续三年在江苏丰县棉花“万亩”高产创建区内进行了棉花高产和超高产栽培示范及产量形成因素的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形成超高产棉田的主要因素是光热资源丰富、株行距配置合理、品种的产量潜力大、肥水运筹与棉花生育协调性好;超高产棉田表现成铃多、成铃率高、成铃协调和棉株透光性好等特点。  相似文献   

18.
1982~1984年,我们在平原县30万亩棉田中,选取了三十个高、中、低产量田块,调查研究了不同类型棉田的土壤肥力状况及其动态变化,以了解各类棉田在连年增产情况下对土壤的影响及保证棉花持续高产所应  相似文献   

19.
2006年6月29日到7月4日,阜宁县境内连降暴雨,累计降雨量达418mm,雨量居20世纪80年以来之首,涝灾重于2003年。对正处于现蕾开花期棉花造成了极大影响。不少棉田长期积水,导致棉花生理机能衰退,叶片受伤,根系受损,出现烂根、黑根和死苗。综合1991年、2003年棉花涝后抢管夺高产的经验,在田间管理上应针对不同涝灾特点分类指导。因苗、田地制宜,充分利用棉花补偿能力强,恢复生产快的特点,加强田间管理。1受淹棉田1.1排水。先鉴定棉花植株生死。连续淹没5天以上,退水前主茎表皮呈褐色或顶心茎叶糜烂的,退水后棉株倒伏枯死的棉田必须改种,其余田地…  相似文献   

20.
进贤县三阳公社藕塘八队,是个滨湖红壤丘陵地区。全队四十八户,二百一十六人,三百七十二亩耕地,其中旱地一百七十二亩,水田二百亩。有较长的植棉历史。过去,由于在“三跑”地上植棉,产量低而不稳。近几年来,他们平整了棉地,引水上坡,改善了棉田条件,实行了稻棉轮作,科学种棉,连年稻棉双丰收,收入大增加。今年,一百一十亩棉花,皮棉亩产在前两年超《纲要》的基础上,又夺得了一百一十五斤的好收成。出现了粮食、棉花、社员收入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