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1饲养优良品种脂肪型猪或我国本地土种猪的瘦肉率一般为38%~DOI:10.3969/J.ISSN.1671-6027.2013.03.07145%。用杜洛克、长白或其他瘦肉型猪等杂交生产二元商品猪,瘦肉率可达55%;而用杜洛克、长白或其他瘦肉型猪改良生产的三元杂交商品猪(称洋三元),瘦肉率可达64%以上。对于一般农户,可用本地猪种和长白或大约克  相似文献   

2.
滇陆猪是云南省第一个自主培育的品种,该品种具有产仔数高、泌乳力强、生长速度快、母性好、耐粗饲、抗病性强等优良特性,但其屠宰率、瘦肉率、肌肉品质等指标还有待于进一步选育提高。本项目着重对滇陆猪与白杜洛克、美系、台系3个品系杜洛克杂交F1代肉品质分析研究,通过屠宰率、肌肉嫩度、pH、系水率、熟肉率、肌肉颜色等指标测定,与滇陆猪纯繁对照分析,研究滇陆猪与不同品系杜洛克杂交F1代的肉品质差异。结果表明,滇陆猪与3个不同品系杜洛克杂交组合均表现出良好的杂交优势和胴体品质,屠宰测定结果也表明其具有胴体瘦肉率高、肉质好等优点,其中以台系杜洛克杂交组为最好,白杜洛克杂交组次之,美系居第三。  相似文献   

3.
提高猪的胴体瘦肉率和胴体品质,增加瘦肉产量,满足消费者对瘦肉的需求,是当前养猪生产的一项重要任务,据此1983年4月至9月进行了杜洛克公猪与民猪及其杂种的杂交育肥试验,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4.
前言发展瘦肉型猪,提高猪的胴体瘦肉率,改变人们的肉食结构、减少因脂肪而造成的对人体的不良影响,已为国内养猪育种工作者普遍重视。为了提高瘦肉率,我们在育成黑花猪品种的基础上,开展了提高胴体瘦肉率的研究。试验证明,以国外优良品种杜洛克、长白、约克夏为父本、黑花猪为母本的杂交一代育肥猪,比纯种  相似文献   

5.
1983年黑龙江省科委下达了以东北民猪为母本,杜洛克猪做父本,通过杂交手段以提高商品猪胴体瘦肉率的研究课题,确定的各项指标是:胴体瘦肉率54%以上,肉料比为1∶4.0,达90公斤体重为180—210日龄。我们经过了初试、中试、大试推广,已于1985年底完成了这一研究课  相似文献   

6.
1.选种:猪的经济类型可以通过选种方法按人类所需的方向转变。如背膘越薄,体越长,瘦肉率则越高。因此,在选猪胴体瘦肉率时,在一般情况下可抓住体长和腿臀围进行选择。此外,降低膘厚还可以提高生长速度。2.杂交:杂交是提高胴体瘦肉率的最重要的措施。我国地方品种猪早熟易肥,臀部发育差,瘦肉率低,但它具有产仔多、乳头多、哺乳力高、适应性强的特点,而国外向用型猪种与此相反,两者杂交,既可获得较多的瘦肉,而又保持本地猪繁殖性能高、适应性强的特点。实践证明,用瘦肉型品种公猪与本地猪或培育品种猪杂交,一般可提高瘦肉…  相似文献   

7.
广东小耳花猪与杜洛克杂交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通过比较杜洛克×小耳花与广东小耳花的胴体性状和肉品质,旨在为广东小耳花猪的保种和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试验选择出生日龄相近,健康的杜洛克(♂)×小耳花(♀)和广东小耳花阉公猪各3头,测定其胴体性状和肉品质,结果表明:(1)在相同的养殖环境及相近的屠宰日龄条件下,杜洛克×小耳花与广东小耳花猪相比,其胴体重提高86.15%,背膘厚降低3.2mm,眼肌面积增加121.96%,瘦肉率提高11.76%,胴体斜长增加30 cm,差异显著(P0.05);(2)两者的背最长肌p H值(宰后45min和24h)、肉色、大理石纹、滴水损失差异均不显著(P0.05)。综上所述,采用杜洛克与小耳花杂交能显著提高其后代的胴体重、眼肌面积和瘦肉率,且保留了母本皮薄肉嫩、味道鲜美可口的特点,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杂交模式。  相似文献   

8.
猪瘦肉率受基因(品种)、营养水平、饲养方式等诸多因素相互作用的影响。要提高瘦肉率,增加效益可从以下4个方面入手。1饲养优良品种脂肪型猪或我国本地土种猪的瘦肉率一般为38% ̄45%。用杜洛克、长白或其他瘦肉型猪等杂交生产二元商品猪,瘦肉率可达55%;而用杜洛克、长白或其他瘦肉型猪改良生产的三元杂交商品猪(称洋三元),瘦肉率可达64%以上。对于一般农户,可用本地猪种和长白或大约克的杂交后代再和杜洛克种猪杂交,这样的猪只瘦肉率可达58% ̄61%,抗逆性比洋三元猪好,比较适合农户饲养。2营养调控2.1适当的营养水平根据猪的遗传潜能,按性别…  相似文献   

9.
新清平猪及杂交后代胴体品质和肉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清平猪为我国优良地方猪种,以其妊娠期短而著称。新清平猪以清平猪为母本、导入50%杜洛克血统,经横交固定继代选育,性能测定和综合选择等措施,经群体闭锁多世代选育而成,其胴体瘦肉率达52.6%,背膘厚为33 9 mm,眼肌面积为33 9 cm~2。以新清平猪为母本,用大白或长白为父本杂交的二元杂交猪平均屠宰率73.0%,胴体瘦肉率58 6%,背膘厚27 4 mm,系水力94 2%,肌内脂肪含量3.4%;大×长×清、长×大×清三元杂交猪平均屠宰率74.1%,胴体瘦肉率63.5%,背膘厚21.6 mm,系水力94 7%,肌内脂肪含量2.0%。新清平猪胴体品质和肉质具有较高的杂交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继以梅山猪为母本,以国外瘦肉型猪种汉普夏和杜洛克为父本进行二元杂交,取得汉梅和杜梅两个胴体瘦肉率较高、生长较快、肉质较好的适合内销的二元杂种一代商品肉猪优秀杂交组合以后,为进一步利用二元杂种一代商品肉猪胴体瘦肉率较高和二元杂种一代母猪基本保持与梅山猪相近繁殖力的优势,我们决定在二元杂交的基础上继续进行  相似文献   

11.
养好瘦肉型猪,提高瘦肉率,关键要抓好以下几点。1猪种目前我国地方猪种瘦肉率只有41%左右,南京农业大学经过多年试验,筛选出杜洛克与长白再与二花脸杂交的三元杂交猪,90kg体重的肉猪,其瘦肉可达49kg左右,瘦肉率在54%以上。  相似文献   

12.
猪体瘦肉的多少,主要与猪的品种、饲料及饲喂方法有相等关系,要想提高猪瘦肉率,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要选养瘦肉型种猪。国内瘦肉型猪种很多。外来品种有如约克夏猪、长白猪、杜洛克猪等,这些猪种瘦肉率一般在60%左右,但饲养条件要求高,适宜专业户饲养;农户可选用外来品种的公猪与本地猪种的母猪配种产生的后代仔猪,这种杂交猪一般比本地猪瘦肉多20%以上,杂交的代次越高,瘦肉率就越高,因此,选养瘦肉型仔猪是提高猪瘦肉率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3.
由于三元杂种育肥猪售价较好 ,许多农户争相饲养。经验证明 ,饲养三元杂种育肥猪必须注意以下四点。1 选择优良苗猪目前优良的三元杂种猪包括“二洋一本”和“洋三元”两大类。“二洋一本”三元杂种猪指以本地土猪为母本 ,与国外引进的原种公猪杂交产生的二元杂种母猪再与国外引进的另一品种公猪杂交繁殖的三元杂种猪。如杜长本、杜约本及长约本等均为此类。这类猪日增重 550~650克 ,胴体瘦肉率 50 %~ 55%。“洋三元”杂种猪指用国外引进的长白猪与大约克夏猪杂交产生的二元杂种母猪再与国外引进的杜洛克等公猪杂交产生的杜长约及杜约长…  相似文献   

14.
为了开发利用东安土猪地方品种资源,为东安土猪优质高效配套杂交组合筛选提供理论依据,采用杜洛克作为终端父本,长大东(东安猪)、长大广(两广花猪)、大长东、大长广为母本进行四元杂交组合进行试验,测定其繁殖性能、育肥性能及胴体品质。结果表明:杜长大东杂交组合猪窝产仔数为10.95头,与另外3个杂交组合比较差异显著(P0.05);含地方血缘12.5%的两广花猪组合日增重、饲料转化率高于含东安猪血缘的组合,但胴体质量无明显差异;四元杂交组合商品猪瘦肉率在60.09%以上。  相似文献   

15.
为了合理利用瘦肉型猪,现将瘦肉型猪杂交利用的类型介绍如下。1大白猪穴大约克夏猪雪作父本用大白猪作父本与太湖猪进行品种杂交。一代杂种猪胴体瘦肉率45%;与长白公猪配东北黑猪进行三品种杂交,一代杂种猪胴体瘦肉率为58%;与长×约×金穴长白猪×大约克夏猪×金华猪雪杂种母猪  相似文献   

16.
自我国养猪研究重点转移到提高胴体瘦肉率以来,许多研究者以胴体性状、生理生化性状为指标,进行胴体瘦肉率公式估测探讨,取得了可喜进展。但在瘦肉型种猪选择上实际应用,还有一定困难。因此,我们试图根据活体可测得的体态指标,来估测胴体的瘦肉率,以方便后备猪选择和商品猪收购评质应用。试验方法和结果试验材料取自1985年至1986年随机从大群抽取40头体重90千克±2.06千克的杜洛克×民猪杂交一代育肥猪。测定方法按全国猪育种科研协作会议规定进行.两年间饲料组成和饲养管理条件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7.
紫金县蓝塘猪是我省地方优良品种之一。它具有粗食快长,抗病力强,遗传性能稳定,皮薄肉嫩,味美可口等优点。但是,其体型较小,胴体瘦肉率低。目前由于人民生活和国际市场供求的需要,对瘦肉要求越来越迫切,针对这种情况,近年来我们为提高猪的胴体瘦肉率,进行了不同组合的杂交试验。据1978年蓝塘种猪繁育试验场测定,蓝塘猪胴体瘦肉率为33.3%;长白猪与蓝塘猪杂交产生的长蓝杂种猪胴体瘦肉率提高到  相似文献   

18.
<正> 为了选育出瘦肉率高、耗料少、生长快的杂种商品肉猪,我们在开展三品种杂交组合对比试验的同时,选用了我省地方品种乐平花猪为母本与外来长白和杜洛克瘦肉型猪种进行三品种杂交,对其后代(以下简称杜长乐)进行不同生长发育阶段胴体测定,分析研究各生长阶段胴体的变化,了解三品种  相似文献   

19.
<正> 猪的人工授精是养猪繁殖技术的重要措施,也是提高养猪生产的措施之一。国外不少国家普及率较高,但我国发展却不平衡,华东、华南较流行,而其他省市则在逐渐应用和推广中。由于推广了猪的人工授精,这样就可以合理而有效地利用引进优良瘦肉型公猪,与我国良种地方猪杂交,充分地利用杂种优势,以提高养猪生产水平和胴体瘦肉率。例如:金华猪的瘦肉率为43.09%,用汉普夏、长白、杜洛克公猪与之杂交,则杂种一代瘦肉率分别  相似文献   

20.
山西瘦肉型猪新品系肉质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活重达90kg时的36头猪,其中24头SD-1系继代选育4世代猪和12头双杂交猪,LLW×DSD,[父本为长白猪(L)×大白猪(LW)的杂种1代(LLW),母本为杜洛克(D)×SD-1系猪(SD)的杂种1代(DSD)]肉质特性的研究表明SD-1系猪及其杂种猪肉质良好。杂交及肥育后期限制日粮能量水平在提高胴体瘦肉率的同时可导致肉质一定程度的下降。相关分析表明,各肉质性状间的相关均较低,但肉质与胴体瘦肉率有较密切的联系,表现出随胴体瘦肉率提高而有肉质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