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杨树腐烂病拮抗细菌的筛选及其定殖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平板对峙培养,从1 013株分离于杨树干部的拮抗细菌中筛选出13株对杨树腐烂病病原菌(Valsa sordida)有较强拮抗作用的菌株;再结合发酵液的生长抑菌率测定,进一步筛选出了抑菌作用最强的JK-SH007和JK-SX001两株拮抗细菌.两拮抗菌株定殖的研究结果表明,JK-SH007、JK-SX001对杨树腐烂病病原菌的生长及孢子萌发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而对宿主无毒害作用,具有内生性,能在杨树体内较长期定殖,且对宿主具有显著的促生作用.  相似文献   

2.
采用平板对峙培养法和生长速率法研究了Streptomyces sp.(S-msu2)菌株对几种树木病原真菌的拮抗效应,旨在挖掘对树木病害防治有效的生防菌株。Streptomyces sp.(S-msu2)菌株对Dothistroma pini、Valsa sordida、Diplodia pinea、Mycosphaerella laricileptolepis、Botryosphaeria laricina、Cladosporium tenuissimum6种树木病原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平均抑菌带宽度在4.5~13.4mm范围内。Streptomyces sp.菌株发酵产物对病原菌菌丝的生长及孢子的萌发也具有一定的抑制效果,对D.pinea抑制效果最好,菌丝生长抑制率高达70.6%,孢子萌发相对抑制率高达75.7%,并使萌发孢子的芽管发生畸变。Streptomyces sp.(S-msu2)菌株作为樟子松枯梢病和杨树烂皮病的生防菌株具有一定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3.
为筛选出对杨树灰斑病菌具有抑制作用的中草药抑菌活性物质,采用3次浸渍提取法对丁香、肉桂、厚朴、毛茛、兴安白芷5种中草药进行提取,采用生长速率法和孢子萌发法,测定了提取液对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5种药用植物提取液对杨树灰斑病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丁香、肉桂、兴安白芷提取物对病原菌的菌丝生长抑制效果较好,丁香提取液浓度在16 mg/mL时,对病菌菌丝生长抑制率可达到98.02%,同样浓度的肉桂、兴安白芷提取液抑制率也可达到91%以上;5种药用植物提取液对孢子萌发抑制作用强于对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其中丁香、毛茛对病原菌的孢子萌发抑制效果最好。说明5种药用植物75%乙醇提取液中含有抗菌成分,为生物防治杨树灰斑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峙培养和非挥发性代谢产物对病原菌生长的抑制]作用,对引进绿木霉(Trichoderma virene)菌株T43及其抑菌活性物质对松树烂皮病菌(Cenangium ferruginosum)的抑制效果进行了研究;从菌株T43发酵液乙酸乙酯提取物对松树烂皮病菌的3种保护酶(SOD、CAT和POD)活力影响的角度,初步探讨了提取物对病原菌的抑菌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对峙培养48 h后,菌株T43对松烂皮病菌相对抑制效果为1.00,72 h后菌株T43与病原菌形成明显的拮抗线,并抑制病原菌的生长.菌株T43乙酸乙酯提取物对病原菌株的室内生长抑制率为60.50%.菌株T43发酵液乙酸乙酯提取物对病原菌的3种保护酶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5.
不同杀菌剂对杨树烂皮病菌抑制作用测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测定不同杀菌剂对杨树烂皮病菌金黄壳囊孢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筛选出了有效抑制杨树烂皮病的高效杀菌剂.主要结果:抑制菌丝生长试验发现吡唑醚菌酯和嘧菌酯EC50的用药量最小,浓度5μg/mL时抑菌率达到90%以上,效果最好;而甲基托布津的EC50量最大,效果最不明显.抑制孢子萌发试验发现,唑醚菌酯和嘧菌酯的抑制孢子萌发效果最好,甲基托布津效果最差,与抑制菌丝试验结果一致.说明吡唑醚菌酯和嘧菌酯不但能有效抑制菌丝生长,而且能够显著地抑制孢子萌发.退菌特、多菌灵、三唑酮、百菌清次之,而代森锰锌、烯唑醇锰锌和甲基托布津对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均不很明显.  相似文献   

6.
用常规内生真菌分离方法从健康华山松Pinus armandii Franch.针叶上分离到17种内生真菌,其中子囊菌1种、酵母菌1种、半知菌15种。通过对峙培养初步筛选出抗真菌活性的内生真菌优势种:绿木霉Trichoderma viridePers.:Fr.、拟康宁木霉T.pseudok ningiiRifai,并对这2种木霉培养滤液的抑菌作用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这2种木霉培养滤液对来自于针叶的拟盘多毛孢PestalotiopsisStey.和针叶树散斑壳Lophodermium conigenum(Brunaud)Hilitz菌落生长只有较弱抑制作用,对来自于枝干的拟茎点霉Phomopsis(Sacc.)Bubak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对拟盘多毛孢孢子萌发有不同程度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
采用平板稀释法从杨树枝条中分离到56株内生细菌,其中23株为内生拮抗细菌。通过室内对峙培养、内生拮抗细菌发酵液对杨树腐烂病菌Cytospora chrysosperma的抑菌作用以及室内离体枝条防病试验,证明杨树内生拮抗细菌Y-S-Y12菌株对杨树腐烂病的抑菌防病作用最显著,其次为Y-S-Y 2菌株。对Y-S-Y12菌株采用16S rDNA的序列分析方法鉴定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相似文献   

8.
采自保定市不同地点不同部位的毛白杨的新鲜组织,利用常规的内生真菌分离方法,以PDA培养基为分离培养基,从毛白杨根、茎、叶中分离得到14株内生真菌。以杨树腐烂病菌、苹果腐烂病菌、梨黑斑病菌、黑根霉、毛霉、灰霉为供试病原菌种,对14个菌株进行了杀菌活性筛选,发现G01、G02、ZD103等3个菌株对不同的供试病原菌有不同的抗菌活性。对3个菌株采用经典的真菌鉴定方法判断G02与ZD103为Trichodermasp.木霉属,而G01菌株由于其不产孢故不能用上述方法鉴定,暂定为未知属。  相似文献   

9.
采用三层琼脂法初选对枯斑盘多毛孢P esta lotia funerea有抗生作用的细菌菌株共10株,4株P seudom onas spp.对枯斑盘多毛孢的抗生作用小于6株B acillus spp.;在B acillus spp.中,以B5菌株拮抗带最大,初步鉴定该菌株为芽孢杆菌属的坚强芽孢杆菌B acillus f irm us,对峙培养显示B5对枯斑盘多毛孢有明显的抑菌圈(平均6 mm);B5产生的非挥发性物质对枯斑盘多毛孢菌落的抑制总的表现为稀释度越小,菌落直径生长越小,抑制作用越大,抑制中量为1∶1 000~1∶10 000;B5产生的多糖、粗脂肪、蛋白质对枯斑盘多毛孢孢子萌发有抑制作用,粗脂肪可完全抑制枯斑盘多毛孢的孢子萌发(抑制率为100%),多糖在24 h可完全抑制孢子萌发,蛋白质相对较差,48~72 h抑制率为85%左右.  相似文献   

10.
木霉菌和毛壳菌对板栗疫病的抗生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哈茨木霉Trichoderma harzianumT88菌株、深绿木霉T.atrovorideT95菌株和螺旋毛壳Chaetomium spiraleND35菌株与板栗疫病菌Cryphonectria parasiticaLY菌株的平板对峙培养结果表明,木霉菌对营养和空间有强烈的竞争作用,表现在可使病原菌菌丝消解,对病菌菌丝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毛壳菌生长速度较慢,但可形成抑菌带,使病菌不扩展。室内水培枝条接种试验结果表明,接种拮抗菌的拮抗效果好,而且先接种拮抗菌后接种病原菌的处理比拮抗菌和病原菌同时接种的处理效果还好,毛壳菌没有木霉菌的作用明显。接种枝条的木霉菌、毛壳菌和病原菌的再分离结果表明,T95和ND35的定殖能力强。  相似文献   

11.
毛白杨内生菌优势种毛壳ND35室内拮抗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对毛白杨内生真菌区系种群分析 ,筛选出优势种毛壳ND35 ,并测试了它对 6种常见林果病害病原真菌的拮抗作用。结果表明 ,毛壳ND35是一种广谱性拮抗菌 ,对供试的 6种病菌存在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可降低病菌菌丝的生长率和孢子的萌发率 ,并对小核菌的菌核进行重寄生 ,从而抑制其萌发。毛壳ND35的菌丝还产生吸器、附着枝等结构对立枯丝核菌 (Rhizoctoniasolani)等病菌的菌丝进行重寄生 ,在显微镜下可观察到病菌的菌丝被缠绕、穿透、断裂等现象。抑菌带和抑菌圈的产生证明抗生活动是毛壳ND35的主要拮抗作用机制之一。对活体毛白杨组培苗进行人工接种试验 ,结果用毛壳ND35预先接种的苗木发病率为零 ,明显低于只接烂皮病菌的对照发病率 5 3 33%,进一步证实了毛壳ND35对植物病害的生物防治潜能。  相似文献   

12.
杨梅腐烂病病原菌鉴定及杀菌剂筛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杨梅腐烂病是湖南省杨梅的主要病害之一,该病主要危害杨梅主干分枝处,引起干腐和枝枯.经鉴定,杨梅腐烂病菌为核果壳囊孢菌(Cytospora leucostoma).室内药剂试验结果表明:抑制该菌菌丝生长和分生孢子萌发效果较好的杀菌剂是扑菌特、甲基硫菌灵、多菌灵、退菌特、炭必灵和波尔多液;红杀和湘研植病灵抑制菌丝生长效果较好,但抑制孢子萌发的效果较差;石硫合剂、新万生、疫霜锰锌和敌克松抑制孢子萌发的效果较好,而抑菌丝生长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13.
杨树烂皮病菌颉颃菌株的初步筛选与分子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杨树烂皮病菌的平板对峙试验结果表明,6种颉颃真菌中木霉的抑菌率最高为51%,而颉颃细菌4个菌株的抑菌率均在60%左右,说明颉颃细菌的抑菌效果明显高于颉颃真菌;对B137等4株颉颃细菌的分子鉴定认为,1株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2株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还有1株为苏云金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Bt);解淀粉芽孢杆菌和苏云金杆菌对杨树烂皮病菌有较好的颉颃效果。  相似文献   

14.
木霉菌株T88对7种病原真菌的拮抗作用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将木霉菌株T88与7种常见的林果病原真菌进行平板对峙培养及显微观察,结果表明木霉菌株T88对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solani等供试的7种病原真菌都有明显的拮抗作用,可观察到T88对病原菌菌丝的缠绕、使细胞质变稀薄、菌丝消解或穿透等现象,以及对齐整小核菌Sclerotiumrolfsi的菌核的重寄生作用,使其发生腐烂,并抑制了白绢病菌菌核的萌发。  相似文献   

15.
16.
对宁夏、陕西、甘肃的落叶松叶蜂Pristiphora erichsonii、河北的落叶松锉叶蜂P.laricis和落叶松腮扁叶蜂Cephalcia lariciphila、山西靖远松叶蜂Diprion jingyuanensis、陕西松阿扁叶蜂Acantholydaposticalis、云南的祥云新松叶蜂Neodiprion xiangyunicus和南华松叶蜂D.nanhuaensis的幼虫及茧期病原真菌调查统计,并从以上虫茧中分离出真菌13株,初步鉴定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8株、布氏白僵菌B.brongniatii 4株、青霉属Penicillium sp.1株。选取5株白僵菌以3龄月季叶蜂为试虫进行毒力测试,结果显示1.0×108孢子/mL菌液对试虫有致死作用,校正死亡率69.5%~91%。  相似文献   

17.
竹焦油对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竹焦油对14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效果,研究竹焦油对水稻纹枯病菌的抑制作用,用GC/MS法分离鉴定竹焦油的主要成分。结果表明:竹焦油对供试菌的菌丝生长、孢子萌发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效果,其中对十字花科蔬菜菌核病菌与水稻纹枯病菌的菌丝生长、稻瘟病菌的孢子萌发有较强的抑制作用。竹焦油具有使水稻纹枯病菌的菌丝形态异常、氧呼吸减弱的作用,对水稻纹枯病有一定的防治效果。成分分析结果显示:竹焦油中酚类物质相对含量高达72.491%。  相似文献   

18.
从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原始森林200多年生的东北红豆杉(TasxuscuspidateSiebetZucc.)的树皮中分离出94株内生真菌,鉴定出19种。其中,除10个新记录属种外,还包括2个新种:长线孢拟茎点(PhomopsislongiscoleosporuY.XiangetLuAnGuo,WuWenFang)和大孢盾壳霉(ConiothyriummacrospoumY.Xiang,LuAnGou,WuWenFang);1个新变种为紫杉链格孢[Alternariaalternata(Fr.)Keisslervar.taxiY.XiangetLuAnGuo];还有6个国内已知种:阿姆斯特丹散囊菌(EurotiumamstelodomiMgngin),匐散囊菌原变(EurotiumrepensdeBary),葡萄孢(Botrytissp.),桔青霉(PenicilliumcitrinumThom),黑附球孢(EpicoccumnigriumLinK),镰刀孢(Fusariumsp.)。用薄层层析技术,测定了各菌种发酵代谢产物,经筛选发现紫杉链格孢[Alternaria(Fr.)Keisslervar.taxiY.XiangetJ.X.Cui],葡萄孢(Botrytissp.),阿玛姆斯丹散囊菌(EurotiumamsteloodomiMgngin),匍匐散囊菌原变种(EurotiumrepensdeBary)4种内生真菌的代谢产物可与紫杉烷类物质显色剂——香草试液发生较明显的颜色反应,其中紫杉链格孢[Alternariaalternata(Fr.)Keisslervar.taxiY.XiangetJ.X.Cui]菌种的代谢产物中有一种含量较大的组分,还可与稀碘化铋钾生物碱试剂发生反应,该组分化合物经过光谱分析,为紫  相似文献   

19.
采用内生菌常规分离法从云南榧的新鲜茎与叶中分离得到10株内生真菌和5株内生放线菌,通过滤纸片扩散法研究了内生菌对小麦雪腐病菌、辣椒炭疽病菌、三七丝核病菌等10种植物病害病原真菌的抑菌活性。结果显示,云南榧内生真菌粗提物对10种植物病原真菌具有较广泛的抑制作用,其中,菌株TY3对棉花枯萎病菌具有较强的抑菌活性;菌株TY7对辣椒炭疽病菌、三七丝核病菌及番茄灰霉病菌具有较强的抑菌活性。5株内生放线菌中,菌株FTY1、 FTY5、 FTY7无抑菌活性,而菌株FTY2对10株植物病原真菌均表现出了较强的抑菌活性, FTY6对辣椒炭疽病菌、棉花枯萎病菌、梨黑星病菌表现出了很强抑菌活性。该实验结果为云南榧内生菌的进一步开发利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