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6 毫秒
1.
众所周知,鸡白痢是由鸡白痢沙门氏菌引起的感染,经卵传播是该病的主要传播方式。经卵感染的雏鸡由于排菌而成为同群鸡的主要传染来源。幼龄鸡对鸡白痢沙门氏菌具有高度的易感性,可经口、呼吸道等多种途径感染。病鸡粪便及其污染的饲料、饮水是该病传播于同群未感染鸡的媒介。本试验是对鸡白痢污染水平不同的种鸡群所产种蛋孵化的1日龄雏鸡及同批毛蛋、死胚进行鸡白痢沙门氏菌的分离、鉴定。以求评价经卵  相似文献   

2.
刘玲  种克  郭姣洁 《中国饲料》2019,(14):85-88
文章旨在研究谷氨酰胺对肉鸡生长性能和盲肠沙门氏菌水平的影响。试验1选择1日龄AA肉仔鸡234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6只鸡,对照组饲喂玉米-豆粕型日粮,处理1组饲喂基础日粮(在3日龄感染3.6×10^6cfu沙门氏菌),处理2组饲喂基础日粮+10g/kg谷氨酰胺(在3日龄感染3.6×10^6cfu沙门氏菌)。试验2选择1日龄AA肉仔鸡312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6只鸡,对照组和处理1组同试验1,处理3组同试验1的处理2组,但肉鸡感染7.5×10^6cfu沙门氏菌试验2处理2组饲喂基础日粮+10g/kg谷氨酰胺(不感染沙门氏菌)。两个试验均开展14d。试验1:日粮添加谷氨酰胺对肉鸡生长性能无显著影响(P>0.05)。试验2:处理2组较其他组显著提高了1~7d肉鸡的体重和日增重(P<0.05)。肉鸡感染沙门氏菌4或10d后,日粮添加谷氨酰胺对盲肠沙门氏菌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结论:日粮添加1%谷氨酰胺可以提高肉鸡生长性能,但并没有降低盲肠沙门氏菌水平,这说明日粮中添加1%谷氨酰胺不足以达到降低盲肠沙门氏菌的最佳水平。  相似文献   

3.
美国的农业专家经研究证明,在饲料中添加短链脂肪酸,能大大减少鸡体内沙门氏菌的数量,从而预防沙门氏菌的感染。试验时,从1日龄起给鸡饲喂添加了1%的甲酸或丙酸的饲料,2日龄时给鸡饲喂鼠伤寒沙门氏菌。结果表明,与对照鸡相比,在7日龄时,饲喂甲酸或丙酸的鸡体内鼠伤  相似文献   

4.
某种鸡场2004年11月份在孵化时,发现种蛋出现大量弱精蛋,孵化出的雏鸡出现精神不振、反应迟钝、共济失调等症状,经过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诊断及病理变化做出了初步诊断,又经实验室诊断,确诊为鸡脑脊髓炎。1发病情况该鸡场共饲养种鸡3000套,鸡180日龄,产蛋率91%。种鸡的产蛋率出现突然下降,采食量和粪便都正常,整个鸡群没有任何症状,5天后种鸡的产蛋率又明显回升,其他正常,但种蛋在孵化时前期弱精蛋较多,后期死胚增多,孵化出的小鸡出现精神不振、反应迟钝、共济失调、死亡率高的症状。2临床症状成年鸡感染后不产生神经症状,没有明显症状,产蛋…  相似文献   

5.
鸡白痢沙门氏菌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蒙秋  韦平 《广西畜牧兽医》2003,19(3):117-118
在禽类 ,沙门氏菌可引起鸡白痢、鸡伤寒和副伤寒。其中鸡白痢沙门氏菌感染往往是终生带菌的 ,感染母鸡所产的蛋 ,高达 1/ 3带菌。带菌蛋的孵化率低 ,孵出的雏鸡的成活率也低[1,2 ] 。所以 ,鸡白痢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是巨大的。2 0 0 2年 8月南宁市某养鸡场有一群 8- 11日龄的雏鸡发病 ,发病率为 10 % ,死亡率为1%。经实验室的细菌分离和一系列的生化试验 ,确诊该群雏鸡感染了鸡白痢沙门氏菌。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1.1.1 培养基血液琼脂平板、麦康凯琼脂平板、伊红美兰平板、半固体培养基等常用培养基 ,由本室制备和保存。1.1.2 生化反应管…  相似文献   

6.
通过实验室规范在药物治疗试验,检查恩诺沙星药物对沙门氏菌病的治疗效果并和同类药物进行比较试验。1材料与方法1.1药物:新杨兽药厂提供的恩诺沙星药物(白色粉剂)。攻毒菌株:中国标准菌株,中国兽医生物药品监察所C79-13型沙门氏菌株。试验雏鸡:上海市畜牧兽医研究所提供健康雏鸡600羽。1.2试验鸡和人工感染:50羽1日龄小鸡作为健康鸡对照组。550羽1月龄小鸡用C79-13菌株原液每羽鸡口眼3ml.进行攻毒,攻毒鸡观察5天后取拉稀鸡250羽,每组50羽分为5组。1.3试验鸡分组:第一组:恩诺沙星加入饮水中,每24小时为20毫克/千克体重…  相似文献   

7.
罗斯鸡受精蛋900枚孵化至第13d时随机分为3组。第1组为正常对照组,孵化过程中不作任何处理;第2组在孵化第13d向气室内注射甲状腺激素(T_4);第3组向气室内注射硫尿嘧啶。分别测定孵化第17d、第19d及1、5、10、15、20日龄小鸡的腺胃、十二指肠与胰腺匀浆消化酶的活性,检查啄壳迟早、孵化率与雏鸡卵黄囊吸收情况。结果表明:鸡胚胎后期淀粉酶活性增加很快,出生后20d内随日龄增加酶活性仍有少量增加。胚胎后期至5日龄前鸡脂肪酶活性增加较快,15日龄后活性不再增加。胚胎后期至20日龄间鸡胃蛋白酶活性随日龄而逐渐增加。胚胎后期至10日龄鸡胰蛋白酶活性逐渐增加,10日龄后酶活性不再增加。甲状腺素与硫尿嘧啶处理鸡胚对小鸡消化道酶活性无显著影响(P>0.05)。甲状腺素处理使鸡啄壳延迟、孵化率降低(P<0.05),雏鸡对卵黄囊内的卵黄的吸收显著减慢(P<0.05),一直到15日龄30.2%处理鸡仍有0.4~3.89卵黄尚未吸收。硫尿嘧啶处理对鸡的孵化性能和对卵黄囊吸收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8.
正鸡白痢是由鸡白痢沙门氏菌引起各种年龄鸡常发的传染病,病鸡和带菌鸡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本病可通过消化道水平感染,也可通过种蛋垂直传播。本病主要侵害雏鸡和雏火鸡,雏鸡多于12~15日龄时发病死亡。临床可分为急性败血型、关节炎型和神经型。1流行在受感染的母鸡,病原菌定位在卵巢、卵泡和输卵管内,使蛋在形成蛋壳之前受到病原菌感染。这样的蛋在孵化时,一部分鸡胚死于胚期,出壳的雏鸡大多在12~15日龄时发  相似文献   

9.
利用空气负离子减少鸡肠炎沙门氏菌空气传播的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十几年来,经污染的鸡蛋使人类感染肠炎沙门氏菌已成为重要的国际公共卫生问题。为确保蛋及蛋制品的微生物安全,控制蛋鸡群肠炎沙门氏菌的发生已成为制定方案的主要目的之一。鸡只之间的直接接触、环境表面的污染、生物和机械传病媒介以及空气传播都为鸡群传播病原提供了机会。因此,这些都应做为首要控制的对象。 灰尘和其他粒子的空中运动常是禽舍沙门氏菌传播的潜在途径。Davies and Wray(1994)断定将孵化室产生的灰尘、绒毛和烟雾降低到最少,可最有效地减少沙门氏菌在肉仔鸡孵化室的传播。Nakamura et al(1997)观察到肠炎沙门氏菌仅对一排笼养鸡水平传播感染的比率可以通过对面的直接气流来降低。Lever and Wiuiams(1996)对1日龄地面平养鸡按口服剂量服用肠炎沙门氏菌后,从其鸡舍收集的空气样品肠炎沙门氏菌阳性,并立即使不相邻鸡舍未接种的鸡感染。Holt et al(1998)也有类似的报道,即肠炎沙门氏菌在饲养笼分隔排列的产蛋鸡舍之间的传播与频繁地从空气样品中分离肠炎沙门氏菌有关。 现已发现,在封闭的空间里给粒子充静电可以降低空气含尘量,这一过程是通过将带电的灰尘粒子吸附到  相似文献   

10.
在种蛋大头开1.5 cm×1.0 cm椭圆形口的情况下,就翻蛋和码蛋方式对X期鸡胚体外发育的影响进行了研究。从试验结果来看,(1)9日龄的存活率两组分别达73%和80%,表明0日龄种蛋在大头开孔后,0~8日龄小头向上翻蛋进行孵化是较为合适的。8日龄时码蛋方式的转变,即小头向上转变为大头向上,使鸡胚出现快速死亡,12日龄时两组鸡胚全部死亡。(2)对比6~9日龄的存活率,大头向上码蛋组从6日龄到9日龄存活率下降了7%,而横放码蛋组的存活率没有下降,因此,在8日龄码蛋方式发生改变后,两组存活率的下降并不明显(P0.05),但至12日龄时两组鸡胚均全部死亡。试验结果表明,8日龄时,码蛋方式由小头向上转变为大头向上或横放会加快鸡胚的死亡,尤其是转变为大头向上。  相似文献   

11.
美农业部研究局研究证明,在鸡饲料中加短链脂肪酸可起到预防沙门氏菌感染的作用,即可显著减少沙门氏菌数。从1日龄起,给鸡饲料添加1%的甲酸或丙酸,2日龄时,喂饲鼠伤寒沙门氏菌。7日龄时与对照鸡比较,饲喂甲酸或丙酸的鸡,盲肠中的鼠伤寒沙门氏菌数由5.08log 分别减少到1.42和1.47log;14日龄时,由4.03log  相似文献   

12.
不同日龄种鸡所产种蛋与孵化成绩及雏重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养禽业生产的发展,如何提高种蛋的孵化率早已为人们所关注。为了探讨不同日龄蛋鸡的种蛋与孵化成绩及雏重的关系,我们进行了本次试验,以便今后在家禽孵化及蛋鸡生产中应用。一、材料与方法!.试验材料的选择与分组选择饲养条件相同健康无病的伊莎揭父母代Zbe-408日龄期间的鸡当日产的种蛋,根据不同日龄分为五组,每组450故种蛋,间隔为50日龄左右。2.孵化方法试验所用孵化器为电子工业部41所生产的微电脑16800型,整个试验期采用常现孵化生产操作规程。入孵前对种蛋进行称重。二、试验结果与分析1.日龄与蛋重的关系从表中看出…  相似文献   

13.
果寡糖控制雏鸡鼠伤寒沙门氏菌感染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试验研究了不同剂量的果寡糖对雏鸡肠道沙门氏菌感染的抑制作用。选择1日龄健康艾维茵肉仔鸡96只随机均分4组,每组24只。分别饲喂果寡糖添加量为0、0.5%、1.0%、2.0%的饲粮,试验期21d。在16日龄,采用口腔灌注法将所有试验鸡进行108鼠伤寒沙门氏菌攻毒,分别于17日龄、19日龄、21日龄进行盲肠沙门氏菌、pH值及盲肠鲜重三项指标的测定。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0.5%~2%果寡糖,在19日龄时均能显著降低盲肠沙门氏菌定植数量,各添加水平之间无显著差异。随着鸡日龄的增加,各试验组鸡盲肠沙门氏菌数逐渐减少。果寡糖对盲肠内容物pH值无显著影响;果寡糖使盲肠鲜重有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14.
为揭示球虫感染对蛋鸡的肠炎沙门氏菌敏感性及鸡蛋的肠炎沙门氏菌污染率的影响而进行了本研究。结果显示,柔嫩艾美耳球虫感染对蛋鸡生产肠炎沙门氏菌污染蛋及感染肠炎沙门氏菌的敏感性均具有增强作用。具体表现为:柔嫩艾美耳球虫感染可使肠炎沙门氏菌污染蛋壳显著增多(P<0.05);球虫感染鸡所产蛋,无论是新鲜的还是贮存1周后的,其蛋内容物的肠炎沙门氏菌阳性率比仅感染肠炎沙门氏菌鸡所产蛋要高;球虫感染鸡盲肠中的沙门氏菌阳性率和沙门氏菌数显著增加(P<0.01);球虫感染鸡输卵管中的肠炎沙门氏菌也有增多;球虫感染使泄殖腔拭子的肠炎沙门氏菌阳性率增加。研究结果表明,柔嫩艾美耳球虫感染可以增加鸡群中肠炎沙门氏菌的水平及其垂直传播的危险。  相似文献   

15.
试验种蛋在入孵前浸入含抗萘啶酮酸的鼠伤寒沙门氏菌悬液中,待孵化至十八天时,将未浸泡沙门氏菌的对照胚蛋放在浸泡胚蛋上方和下方的出雏盘中一起孵化。对照小鸡在出壳时和出壳后3日(在隔离育雏器饲养)的44羽和90羽、分别取其体表冲洗物和胃肠道作沙门氏菌的分离培养,结果出壳时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以白羽王鸽为研究对象,选取配对经产种鸽33对,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1真1仿真蛋组、2仿真蛋组),每组11对,开展孵化试验,研究其对亲鸽及乳鸽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亲鸽孵化仿真蛋对亲鸽和乳鸽的体重均无显著影响(P0.05);随着乳鸽日龄的增长,亲鸽体重均呈现下降趋势,到乳鸽28日龄时,亲鸽体重降幅1真1仿真蛋组2仿真蛋组对照组,而带雏亲鸽采食量的增幅2仿真蛋组1真1仿真蛋组对照组。就乳鸽而言,1真1仿真蛋组乳鸽体重高于同期孵化2枚仿真蛋组,但2枚仿真蛋组的28日龄乳鸽成活率分别比全真蛋组、1真1仿真蛋组高12%、14%。综合亲鸽和乳鸽生产性能,孵化2枚仿真蛋对亲鸽和乳鸽并无显著不利影响(P0.05),且可以提高乳鸽成活率。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产蛋后期饲料限制10~20%,对产蛋性能的影响.试验方法:试验鸡为1984年5月孵化的三种鸡。按表1分为对照组、试验一组和试验二组,每种组合50只,共计450只.饲料使用市场出售的配合料,初生到30日龄喂  相似文献   

18.
为揭示球虫感染对蛋鸡的肠炎沙门氏菌敏感性及蛋鸡的肠炎沙门锚菌污染率的影响而进行了本研究。结果显示:柔嫩艾美耳球虫感染对蛋鸡生产肠炎沙门氏菌污染及感染肠炎沙门氏菌的敏感性均具有增强作用,具体表现为,柔嫩艾美耳球虫感染可使肠炎沙门氏菌污染蛋壳显著增多;球虫感染鸡所产蛋,无论是新鲜的还是贮存1周后的,其蛋内容物的肠炎沙门氏菌阳性率比仅感染肠炎沙门锚菌鸡所产蛋要高;球虫感染鸡盲肠中的沙门氏菌阳性率和沙门氏  相似文献   

19.
如果鸡场或孵化厂加强了种蛋的处理,就有可能提高孵化率1—4%,使第一周小鸡死亡率低于10%,并改善小鸡出壳过程。 一、鸡场种蛋处理:①种蛋应保持清洁,有地面蛋,应找出原因并加以解决。②鸡发生肠炎,应及时诊断治疗。③如果蛋已弄脏,不要送到孵化厂,宁可剔除1—2%的脏种蛋,而不要用这些蛋孵出较差质量的小鸡。④如果地面蛋问题继续存在,将地面蛋隔开并与巢内  相似文献   

20.
鸡葡萄球菌性关节炎的病理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鸡的葡萄球菌性关节炎多是由金黄色葡萄球菌(以下简称金葡菌 )引起的 ,主要感染肉用种鸡。近年来 ,随着我国集约化养殖的发展 ,葡萄球菌引起的关节炎 ,在肉鸡生产中已成为广泛关注的问题。1 991年 ,刘敬苍报道了济南某 1 0万只鸡场鸡发病情况 ,发病最严重时的发病率高达 30 % ,发病和死亡最多的是小鸡和 5周龄左右的育成鸡 ,曾达到一栋鸡舍日死亡率 2 .35% [1] ;1 994年 ,El- nasser对 1 2个肉鸡厂和 1个孵化厂的鸡关节炎进行调查结果表明 ,鸡关节炎的发病率由出雏时的 0 .5%升至 2 2日龄的 2 0 % ,平均发病率为 8.4% ,从 47只鸡的内脏器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