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AcNPV对甜菜夜蛾二龄幼虫的生物测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甜菜夜蛾二龄幼虫对苜蓿银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AcNPV)两种毒株采用生物测定方法进行比较。对AcNPV两毒株杀虫毒力及杀虫速率的分析表明:以甜菜夜蛾活体增值的AcNPV A株(LD50=131.8PIB/头)比用草地贫夜蛾细胞株(Sf9)增殖的AcNPV B株(LD50=1696.8PIB/头)毒力要高10倍,而毒杀速率,也以AcNPV A株(LT50=4.46d)比AcNPV B株(LT50  相似文献   

2.
BmNPV对鳞翅目害虫的侵染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BmNPV对小菜蛾,菜粉蝶,银纹夜蛾没有致病性,但对斜纹夜蛾和甜菜夜蛾均有一定的致病作用,发病率分别为33.3%和8.3%,BmNPV和SNPV混合侵染家蚕和斜纹夜蛾的发病率比单一病毒侵染的发病率高。  相似文献   

3.
报道了苜蓿银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AcNPV)在甜菜夜蛾增殖后进行的病毒分离、纯化方法,通过超薄切片及电镜进行了病毒超微结构及组织病理的初步观察,并对患病虫体的病征进行了观察。  相似文献   

4.
报道了苜蓿银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AcNPV)在甜菜夜蛾增殖后进行的病毒分离、化方法,通过超薄切片及电镜进行了病毒超微结构及组织病理的初步观察,并对患病腐朽 的病征进行了观察。  相似文献   

5.
对四种替代宿主传代后的芹菜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SfaMNPV,Syngraphafalciferamultiplenuclearpolyhedrosisvirus)进行毒力测定,表明其对棉铃虫和小菜蛾仍具较高毒性,LC_(50)值分别为3.807×l0 ̄4PIB/mL和2.364×10 ̄6PIB/mL。超薄切片电镜观察,经过替代宿主传代后,SfaMNPV的包理类型发生了变化,表现在以多粒包埋为主向以单拉包埋为主的转变。  相似文献   

6.
甜菜夜蛾颗粒体病毒毒力的生物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甜菜夜蛾2—3龄幼虫为供试虫,对国内外首次发现的甜菜夜蛾颗粒体病毒(Laphygmaexiguegranylosisvirus,LeGV)进行了生物测定.在23—25℃相对湿度70%—80%下其样品死亡机率值与浓度对数值的回归方程是y=0.45x+3.76(r=0.99),LC50=572.4颗粒体·mL-1,LC50的95%置信区为158—2084颗粒体·mL-1.甜菜夜蛾不同龄期幼虫对LeGV的敏感性不同,初孵幼虫敏感性最强,2、3龄次之,4龄幼虫极不敏感.此外,贮藏期温度对LeGV感染力的影响也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甜菜夜蛾的生长发育与温湿度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室内观察了不同温湿度条件对甜菜夜蛾生长发育的影响。多元逐步回归结果表明,对甜菜夜蛾不同虫态的历期,仅温度与卵、幼虫、蛹以及成虫的历期显著相关,而温湿度与预蛹历期均显著相关;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温度和湿度下,甜菜夜蛾卵、幼虫和蛹的发育速率差异不显著。在同一温度下,甜菜夜蛾幼虫体长的增长率随湿度的升高而降低,但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而在同一相对湿度下,甜菜夜蛾幼虫体长的增长率随温度升高而显著加快,幼虫的长度变化率与温度成极显著相关性。甜菜夜蛾成虫产卵量明显受温度和湿度的影响,同一温度、不同相对湿度的条件下,甜菜夜蛾成虫产卵量随温度升高而变化。  相似文献   

8.
利用经稀释10-1和10-3的甜菜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SeNPV)初提液,对甜菜夜蛾各龄幼虫不同实验种群进行饲毒,以研究不同龄期宿主幼虫对SeNPV的敏感性差异.结果表明,宿主幼虫虫龄与其对病毒的敏感性呈显著负相关,虫龄越小,对病毒的敏感性越高.低浓度病毒(8.24×104PIB/mL)感染1~3龄幼虫,患病率达89%以上,患病个体死亡率达94%以上.高浓度病毒(8.24×106PIB/mL)能导致89.6%以上高龄幼虫死亡.SeNPV导致宿主幼虫死亡的时间相对较短.Weibull模型可较好地拟合各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9.
从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和苜蓿银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中分别克隆出其P10基因。从BmNPVP10中亚克隆得到基5端上游片段,经PCR定位突变使之ATG区突变成一个Bg1Ⅱ酶切位点。从AcMNPVP10中亚克隆得到基因3端下游片段,克隆人经突变的BmNPVP10基因启动子的下游,构建成一个新的转移表达载体pBmAcPV-1,由于BmNPV和AcMNPVP10基因及两端的同源性高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10.
不同温度对甜菜夜蛾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室内设置不同温度,在人工饲养条件下研究甜菜夜蛾幼虫不同龄期的存活率及保护酶系SOD、POD、CAT的活力变化.结果表明,在较低和较高温度下甜菜夜蛾幼虫存活率和3种酶的活力明显降低;在23~32℃之间,幼虫存活率和酶活性变化不大.说明甜菜夜蛾幼虫存活率及保护酶活性与温度密切相关,据此可以推测甜菜夜蛾幼虫在高温和低温下致死的原因与保护酶系统被破坏有关.  相似文献   

11.
以N-特丁基双酰基肼结构为先导,利用分子等排原理和类同合成的方法,在分子结构中主要引入苯并呋喃环(稠杂环)基团,合成了4个含有苯并呋喃环的N-特丁基双酰肼类新化合物。初步的生物活性测定(普筛研究)结果表明,4个新化合物对鳞翅目靶标害虫黏虫均表现出A级杀虫活性(死亡率〉90%)。进一步的复筛结果表明,化合物4对甜菜夜蛾表现出高于对照药剂虫酰肼的杀虫活性。  相似文献   

12.
甜菜夜蛾的人工饲养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人工饲养甜菜夜蛾,为生物活性测定的顺利进行提供可靠虫源。[方法]在前人饲养甜菜夜蛾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总结出一套比较简单、方便的甜菜夜蛾人工饲养方法。[结果]饲养条件、饲养设备及用具、饲养过程都有其特定的要求,并提出了注意事项。[结论]该研究为大规模进行甜菜夜蛾人工饲养提供了途径。  相似文献   

13.
6种日本核型多角体病毒对斜纹夜蛾幼虫致病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日本引进6种核型多角体病毒(NPV),保存5年后仍对斜纹夜蛾幼虫持有致病性。其中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福山株)、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芸北株)、粘虫核型多角体病毒(芸北株)、八字地老虎核型多角体病毒(那须株)均保持较强的致病力,其剩余侵染力在1/1.34~1/2.50间。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东京株)的致病力下降最大,剩余侵染力为1/17.5、其次为海灰翅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埃及株),剩余侵染力为1/7.01。  相似文献   

14.
襄阳地区甜菜夜蛾发生动态与气象因子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性诱法、灯诱法及田间调查法对2009~2010年襄阳地区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成虫、幼虫开展动态监测。结果表明,襄阳地区甜菜夜蛾成虫主高峰出现在8~10月、幼虫高峰期出现在8~9月。选用同时期逐日气象数据,探讨襄阳地区甜菜夜蛾越冬及成虫高峰日前期气象条件。甜菜夜蛾在襄阳越冬虫源存活率低,高温少雨日照多有利于甜菜夜蛾成虫暴发。  相似文献   

15.
[目的]转基因抗虫棉有效的控制了靶标害虫棉铃虫的为害,但是近年来甜菜夜蛾在棉田发生日益严重。[方法]利用转基因棉33B、GK12和SGK321的花、倒1叶、倒3叶、倒6叶、倒14叶饲喂甜菜夜蛾初孵幼虫,分别在接虫后第3天、第7天、第10天、第16天和第19天记录幼虫存活、死亡情况以及其后的化蛹情况,化蛹后24h称蛹重。[结果]甜菜夜蛾幼虫在转基因棉上不同部位的生存率曲线分布、化蛹率和蛹重与在常规棉对照的相应部位基本没有差异;同一棉花品种不同部位的叶片上的化蛹率没有差异,花上的化蛹率显著低于叶片;同一棉花品种叶片和花上的蛹重没有差异。[结论]转基因棉对甜菜夜蛾的抗性不强。因此,在转基因棉田要特别关注甜菜夜蛾种群的发生态势和防治。  相似文献   

16.
结合实地调查和查阅相关文献等方法对思南县张家寨茶园害虫种类、分布、危害情况进行了初步调查。结果表明,茶园害虫共有82种,隶属2纲9目46科,其中危害较严重的是油葫芦、东方蝼蛄、中华稻蝗、茶蚜、稻绿蝽、大臭蝽、烟蓟马、铜绿金龟子、茶天牛、小地老虎10种;低海拔虫害发生世代重叠现象。  相似文献   

17.
荧光增白剂FB28对甜菜夜蛾围食膜形态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俊平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2):5561-5562
用含有不同浓度荧光增白剂FB28的饲料饲喂5龄甜菜夜蛾幼虫,解剖取其围食膜,观察荧光增白剂FB28对围食膜的破坏状况。结果表明,1%荧光增白剂FB28处理6h时,甜菜夜蛾围食膜部分降解;0.1%荧光增白剂FB28处理6h时,甜菜夜蛾围食膜仪有微量食物外渗,处理10h时,围食膜降解,食物与围食膜混在一起。说明1%荧光增白剂FB28对甜菜夜蛾围食膜的破坏能力强于0.1%荧光增白剂FB28。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温、湿度和饥饿胁迫对白僵菌防治甜菜夜蛾幼虫的影响,进行了室内试验。结果表明:温度对白僵菌的致病力有显著影响,24~27℃下有利于白僵菌感染甜菜夜蛾幼虫;湿度对白僵菌的致病力也有显著影响,高湿环境有利于白僵菌感染甜菜夜蛾幼虫;饥饿胁迫能显著缩短甜菜夜蛾幼虫被白僵菌杀死的时间。因此,在利用白僵菌防治甜菜夜蛾幼虫时,只有充分考虑温、湿度等天气因素,害虫的食物摄取,幼虫虫龄等基本情况,才能取得最佳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9.
甜菜夜蛾天敌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 Hubner)的天敌种类,包括捕食性天敌、寄生蜂、寄生蝇、病原线虫、微孢子虫、病原真菌、细菌和病毒等及其应用进行了综述,并就当前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文章测定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Mabr NPV)对农业生产中5种主要夜蛾科害虫幼虫的毒力。结果表明,MabrNPV对斜纹夜蛾、甜菜夜蛾、棉铃虫、粘虫、小地老虎幼虫均有致病性,但致病力存在差异,其对五种夜蛾科害虫2龄幼虫致死中浓度LC_(50)分别为1.19×10~5、2.02×10~5、4.30×10~5、2.15×10~6、1.29×10~(16)PIB·mL~(-1),MabrNPV对斜纹夜蛾和甜菜夜蛾毒力最高,对小地老虎毒力最低,对斜纹夜蛾和甜菜夜蛾与其他3种夜蛾毒力差异显著。对斜纹夜蛾和甜菜夜蛾幼虫毒力随虫龄增加而降低,幼虫对病毒易感性随虫龄增加而下降。在同一饲毒浓度下,MabrNPV对斜纹夜蛾和甜菜夜蛾幼虫致死中时间LT_(50)随虫龄增加而升高;同一虫龄下,LT_(50)随MabrNPV浓度增加而减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