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3 毫秒
1.
研究乳房炎奶牛血清中自由基含量的变化,探讨奶牛乳房炎与氧化损伤的关系.将14头奶牛分为健康对照组和乳房炎组,分别在泌乳的不同时期静脉采血,分离血清,测定血清中活性氧(ROS)、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含量和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结果表明,患病奶牛血清中ROS、MDA、NO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  相似文献   

2.
壳聚糖对乳房炎奶牛血清自由基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壳聚糖对乳房炎奶牛血清自由基代谢的影响。方法:选择产奶量、胎次和泌乳期相近,营养中等,乳房炎阴性6头,阳性30头,组成0(阴性对照组)、1(阳性对照组)和2、3、4、5组(试验组),每组6头。各组基础日粮相同。分别在各组基础日粮中添加壳聚糖0、0、10、20、40和80g/d·头。连续饲喂2周。分别于试验前(0周)、1周和2周采取血样,分离血清,测定血清SOD、CAT、GSH-Px活力和MDA、NO的含量。结果:饲喂壳聚糖后,各组血清SOD与GSH-Px活力显著升高,血清MDA含量显著降低。各试验组奶牛血清CAT活力均有升高的趋势,血清NO含量有降低的趋势,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结论:壳聚糖具有提高乳房炎奶牛血清SOD和GSH-Px活力,降低血清MDA的含量,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改善血清自由基代谢水平和促进炎症康复的作用。但对血清CAT和NO基本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中药对临床型乳房炎患病奶牛抗氧化功能的影响,试验采用纯中药制剂"乳炎消"灌服乳区出现明显红、肿、热、痛等炎性症状的临床型乳房炎患病奶牛,每天早晚各1次,连用7 d,采集血清,测定血清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及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含量。结果表明:灌服中药后患病奶牛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升高,血清一氧化氮含量、一氧化氮合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降低。说明中药"乳炎消"可以提高乳房炎奶牛的抗氧化功能,减少乳腺组织的氧化损伤。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以二维电泳技术构建了临床型乳房炎奶牛和健康奶牛的乳腺组织全蛋白表达谱,运用PDQuest7.4软件进行差异分析。结果显示:健康奶牛的乳腺组织蛋白表达图谱可检测到(480±27)个蛋白点,临床型乳房炎奶牛可检测到(453±31)个蛋白点,二者存在17个差异表达的蛋白斑点,6个蛋白斑点在临床型乳房炎奶牛组织中呈量度,4个呈质变。表明临床型乳房炎奶牛和健康奶牛的乳腺组织蛋白存在差异表达的蛋白斑点,本研究为发现新的乳房炎调控分子和潜在的医疗目标蛋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奶牛乳房炎又称奶牛乳腺炎(bovine mastiffs),是奶牛乳腺受物理、化学、微生物刺激所发生的一种炎症变化,是一种复杂的乳腺综合症,包括乳腺感染,乳腺炎症,乳房微循环和免疫障碍等,为奶牛常见病之一,对奶牛养殖业的危害相当严重,据世界奶牛协会统计,全世界约有2.2亿头奶牛,乳房炎的发生率在50%左右。我国乳房炎的发病率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包括隐性乳房炎在内的发病率平均为70%。  相似文献   

6.
<正>奶牛乳房炎(Mastitis)是奶牛乳腺受物理、化学、微生物等刺激所发生的一种炎性变化,是世界大部分地区的奶牛场常见病之一。其主要特点是乳汁发生物理、化学及细菌学变化,乳腺组织发生病理变化[1-2],该病从发现至今已经有150多年的历史。奶牛乳房炎对奶牛养殖业的危害相当严重,其感染和发病率很高,据世界奶牛协会统计,全世界约有2.2亿头奶牛乳房炎的发生率在50%左右[3-4]。我国奶牛  相似文献   

7.
奶牛乳房炎是奶牛乳腺炎组织发生炎症的过程、是奶牛乳房乳腺叶间组织或腺体发炎而形成的乳房疾病.本文通过对临床中遇到的一个病例,根据主诉及对奶牛进行临床检查,确诊为乳房炎.  相似文献   

8.
正奶牛乳房炎发病率较高,危害严重。发生乳房炎的奶牛,主要的表现为产奶量下降,如治疗不好,影响发情及配种,乳腺组织变性,失去泌乳功能,瞎奶头而遭淘汰,对养牛户损失相当大。奶牛乳房炎发生的原因较多、很复杂,尽管在生产中人们把奶牛乳房炎的预防和治疗作为重要的一项工作,采取了许多方法和措施,但其乳房炎的发病数量还是较多,严重影响了奶牛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奶牛亚临床酮病与乳房炎的关系以及血液中的酮体成分对奶牛抗氧化功能的影响,以156头健康荷斯坦奶牛为试验动物(SCC〈200000/mL),共筛选亚临床酮病奶牛69头(1.0mmol/L≤BHBA〈2.6mmol/L)作为试验组,根据年龄、胎次、产奶量、泌乳天数配对的69头奶牛作为时照组(血液BHBA〈1.0mmol/L),监测乳房炎发病情况并在各组中选取12头奶牛检测血液酮体水平和抗氧化指标。结果表明亚临床酮病奶牛试验期间乳房炎的发病率为43.48%,对照组试验期间乳房炎的发病率为31.88%,但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组奶牛乳房炎高发期为分娩后3~6周,对照组奶牛乳房炎发病时间为分娩后5~8周,亚临床酮病发病后1~3周内为乳房炎的高发期,占试验组奶牛乳房炎总发病比例的73.33%,试验组和对照组病原菌的组成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组奶牛血液中T—AOC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GSH—PX活力、MDA和N0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液ACAC浓度与GSH—PX活力呈显著正相关(P〈0.05,r=0.595),ACAC浓度与NO呈显著正相关(P〈0.05,r=0.655),T—AOC与MDA呈显著负相关(P〈0.05,r=0.533)。结果表明奶牛亚临床酮病可以导致乳房炎的发病率升高,但不是主要影响因素,亚临床酮病对乳房炎病原体构成无影响;外周血酮体水平升高导致机体总抗氧化能力的降低并引起机体脂质过氧化反应;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在发挥抗氧化功能时具有一定的抵抗力和自我调节能力。  相似文献   

10.
奶牛隐性乳房炎的诊断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奶牛乳房炎(D airy Cows m astitis)是由于奶牛乳腺受到微生物及理化因素刺激所发生的一种炎性变化,其主要特点是乳汁发生理化性质及细菌学变化,乳腺组织发生病理学变化。引起奶产量减少和乳品质下降,危害人类的健康。据国外报道,在缺乏有效防治的牛群,约有50%的泌乳牛患乳房炎,其中临床型占2%,隐性型占48%,在100头泌乳牛中因乳房炎而引起的经济损失每年约为22500美元,其中临床型所致损失为7800美元,由隐性乳房炎所致的损失达14700美元。储明星等(2001)报道,美国、芬兰、挪威和瑞典因奶牛乳房健康问题奶牛淘汰率分别为26.5%、35%、19%和22%…  相似文献   

11.
<正>奶牛出现乳房炎是乳腺因感染、外伤或化学刺激所出现的炎性反应,而以乳腺感染在生产上更为常见,即由某些乳房炎致病微生物感染乳腺组织而导致乳房炎症。在我国的发病率高达70%~80%,世界上养牛较好的日本奶牛乳房炎的发病率也达到50%。乳房炎的种类较多,一般分临床型乳房炎(又分急性与慢性)和隐性乳房炎。急性临床型乳房炎包括  相似文献   

12.
奶牛乳房炎疫苗研究进展   总被引:43,自引:4,他引:39  
奶牛乳房炎是奶牛乳腺组织炎症,主要为乳腺组织感染病原微生物所致,是奶牛的常见病、多发病。引起奶牛乳房炎的致病菌约为一百五十多种,以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和大肠杆菌为主,约占整个奶牛乳房炎病例的90%以上。利用疫苗来控制传染性疾病是一种经典的预防手段。利用疫苗防治奶牛乳房炎有很多优点:首先,没有乳汁残留问题;其次,疫苗有助于降低乳腺感染的严重程度,控制亚临床型乳房炎;最后是操作简便,费用低廉。1 金黄色葡萄球菌疫苗、在乳房炎致病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在最为广泛,在乳腺组织防御系统中,中性粒细胞对金黄色…  相似文献   

13.
奶牛乳房炎是影响奶牛奶产量和牛奶质量的最重要疾病之一,可给奶牛养殖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仅隐性乳房炎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即占乳房炎全部损失的70%[1]。牛奶中的细胞统称为体细胞,当乳腺发生感染时,大量的嗜中性粒细胞进入乳腺组织,从而引起乳中体细胞计数(SCC)的增加。因此,随时监测乳汁中体细胞的数量,可以动态估测奶牛乳腺的健康状况。而隐性乳房炎监测是判定牛群隐性乳房炎的发病情况。一般来说,体细胞数量的高低与  相似文献   

14.
正1研发背景奶牛乳房炎即奶牛乳腺组织炎症,是奶牛最常见病之一,也是严重影响奶牛养殖的关键疾病之一,一些患有"顽固性"乳房炎的奶牛不得不被淘汰,增加养殖成本,影响养殖效益。据有关报道,目前全世界约有2.2亿头奶牛,其中约有1/3的奶牛患有各种类型的乳房炎,由于乳房炎的高发病率,造成奶牛生产性能及奶质下  相似文献   

15.
正奶牛乳房炎(Bovine mastitis)是一种以奶牛乳腺组织发生各种不同程度的炎症反应为主要特征的疾病。乳房炎是造成当今国内外奶牛业经济损失的主要疾病之一。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是引起奶牛乳房炎的重要病原菌之一,也是临床上最难治愈并造成经济损失最大  相似文献   

16.
不同中药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中药对奶牛乳腺抗氧化能力的影响,选取7种中草药(王不留行、黄芪、漏芦、木通、通草、蒲公英、甲珠)测定其对体外培养的奶牛乳腺上皮细胞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测定了奶牛乳腺上皮细胞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丙二醛(MDA)质量分数、一氧化氮(NO)含量和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结果表明中药组奶牛乳腺上皮细胞SOD、GSH-Px和CAT活性高于或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P<0.05,P<0.01),MDA、NO、NOS质量分数低于或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P<0.05,P<0.01).中药能减少脂质过氧化产物MDA的生成,同时提高奶牛抗氧化酶活性,增强了奶牛的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17.
奶牛乳房炎的研究进展及防控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奶牛乳房炎发病率高且危害大,在奶牛养殖中属于常见疾病。该病主要是由于病原微生物入侵奶牛乳腺组织而引发的局部炎症,其不仅会造成奶牛产奶量降低,而且还会影响牛奶的品质。由于治疗过程中的兽药残留和由某些病原微生物感染引起的奶牛乳房炎治愈率低等问题,奶牛乳房炎的防治显得极为重要。从病原菌的种类、致病机理以及诊断方法和防控措施等方面介绍了奶牛乳房炎的研究进展,以期为奶牛乳房炎的科学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奶牛乳房炎是乳腺组织受到物理、化学、微生物刺激发生的炎性变化,其特点是乳中的体细胞增多,乳腺组织发生病理变化,乳的性状品质发生异常。1病因奶牛乳房炎是奶牛因受到不良饲养管理或产后抵抗力下降时,病原微生物通过乳汁、血液和淋巴液侵入乳腺组织而造成的。乳房炎主要是由多种非特  相似文献   

19.
为了明确中药复方对隐性乳房炎患病奶牛血清中相关酶活性变化的影响,试验选用穿山甲、芙蓉花、金银花、连翘、蒲公英、通草、丝瓜络、紫花地丁及王不留行等中药按照一定比例组方,采用单纯的水煎浓缩法提取有效成分,对患乳房炎泌乳奶牛进行治疗,以健康牛为对照,对健康牛和用药前后乳房炎奶牛血清中乳酸脱氢酶(LDH)、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相关指标进行了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隐性乳房炎组奶牛在用药第21天时分别使血清中的LDH和ALT活性下降到正常水平,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隐性乳房炎组奶牛血清AST活性在用药第15,21天时降到正常水平,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中药复方对奶牛乳房炎有较好的防治效果,能够修复奶牛受损的乳腺上皮细胞,降低受损细胞产生的酶含量,具有一定的提高患病奶牛机体免疫机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抗菌肽复合制剂对奶牛隐性乳房炎的治疗效果,试验选取隐性乳房炎患牛40头,随机分为2组,即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20头。试验组奶牛在奶牛全混合日粮(TMR)中添加抗菌肽复合制剂,10 g/(头·d),对照组不添加,试验期为21 d。结果表明:试验结束时试验组奶牛日均产奶量显著提高(P0.05);乳脂率与乳蛋白率与对照组比较显著提高(P0.05);试验组试验前体细胞数为63.86万个/m L,试验结束时为26.15万个/m L,降低59.05%,差异显著(P0.05);试验结束时试验组共有17头奶牛痊愈,痊愈率85%。说明抗菌肽复合制剂可以有效治疗奶牛隐性乳房炎,改善奶牛的健康状况,提高奶牛的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