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苎麻进行冬培,是保证麻田稳产、高产的关键。特别是对“头麻”的增产作用更加明显。苎麻冬培,通过深中耕,可以松土除草,改善土壤肥、水、气、热条件,有利苎麻长根、孕芽。据报导(夏藻清,1963年)冬季深中耕土壤硝态氮可以提高41.6%,速效磷增加25%。速效钾增加14.3%。中耕后配合追肥、培土,更可以促进根群发达,增加防冻、防旱、防倒能力,使土壤源源不断地供给苎麻生长所需的养分,促进麻株生长高大粗壮,使头麻显著增产。  相似文献   

2.
怎样搞好苎麻冬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苎麻冬培就是冬季在麻园进行培育管理。苎麻是多年生作物,尽管冬季地上部分枯萎,但地下部分的麻蔸并没有休眠,仍在进行孕芽壮蔸等生命活动。冬培能促进土壤微生物活动,提高土壤肥力,延长苎麻宿根年代,为苎麻生长发育创造良好的条件。据我所试验,苎麻冬培全年可增产44.8%,新麻增产更多。冬培包括深中耕、重施肥、培土覆蔸三个内容。  相似文献   

3.
2009年1月20日,国家麻类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熊和平研究员带领苎麻栽培、病虫害防治和机械收获技术等岗位科学家一行12人,到湖南沅江市明星村进行了苎麻冬培技术现场培训. "苎麻是多年生作物,地下部分俗称"麻蔸",是整个地上部分的营养库,搞好冬季培管是一年的关键".专家们一边讲解,一边示范:"冬培的关键是深中耕,深施肥和蔸培土.要做到田沟清楚,不渍水,防地下害虫".在苎麻地里,看到了整齐的沟垄,用肥土压实的苎麻蔸和水沟纵横相通的田块.  相似文献   

4.
1984、1985、1988年我们对湘北潮土苎麻施钾进行了试验,现简报如下: 材料与方法试验地为河湖沉积母质发育成的紫潮泥土。土壤有机质1.5%,碱解氮67~86ppm、速效磷21~32ppm、速效钾76~94ppm。冬培每亩施土  相似文献   

5.
我县关口区王坳村七组何宝清种植的1.52亩苎麻,1985年亩产204.3公斤,1986年亩产达257.5公斤,连续两年创全县苎麻高产纪录。其主要栽培措施是: 1.狠抓冬培。冬培时每亩深施饼肥66公斤,土杂肥、塘泥、田土共500担,冬培起到了护蔸防冻的作用;改良了土壤,增加了土温,提高了土壤的供肥能力,使其能够早孕苗、早出  相似文献   

6.
苎麻冬培就是冬季在麻园进行培育管理。苎麻是多年生作物,尽管冬季地上部分枯萎,但地下部分的麻蔸并没有休眠,仍在进行孕芽壮蔸等生命活动。冬培能促进土壤微生物活动,提高土壤肥力,延长苎麻宿根年代,为苎麻生长发育创造良好  相似文献   

7.
红黄壤丘区旱耕地种植苎麻,较种植其它作物(油菜-红薯;马铃薯一红薯;油菜-棉花等)可增加产值35.3-241.2%,增加生物产量180%左右,每年每亩有5000kg左右鲜物还地利用。在30°坡度下,水土流失量分别约减轻44.96%和48.7%。4年以上麻龄麻国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平均分别增加49.4%和18.1%,有明显提高土壤肥力作用.且土壤水热状况、土壤三相比和土壤剖面特征等均有改善,土壤微生物数量增加。老麻地改种其它作用均可增产。据此,本研究为南方红黄壤培肥改良和高效利用提出了一条新途径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中国麻作》1980,(2):18-19
湖南沅江县普丰公社卯丰三队,有耕地175亩,1975年以前仅有苎麻1.5亩。1975年,他们学习了“以粮为纲,全面发展,因地制宜,适当集中”的方针,参观了邻近的苎麻生产先进典型增积九队,端正了粮麻对立的错误认识,全而规划种植,合理安排劳力,一个冬春扩种苎麻9.1亩。种麻以后,精培细管,产最年年增加。1977年每亩苎麻平均单产240斤,  相似文献   

9.
苎麻冬闲地套作莴笋、大麦,使麻园总产值比未套作的分别提高66.97%和18.49%,比冬套青菜增值52.37%和8.13%。与麻园冬闲地利用相应的种植形式是实行苎麻宽窄行,以97:43cm的行比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苎麻吸镉特性及镉污染农田改良进行了初步研究。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水田改良区苎麻地下根茎和地上茎叶镉累积率分别为258%和91%;旱地改良区苎麻地下根茎和地上茎叶镉累积率分别为315%和127%。水田和旱地苎麻总吸镉率为1.67%和2.21%。大田调查结果苎麻地下根茎和地上茎叶镉累积率分别为208%和83%,总吸镉率为1.45%。试验表明苎麻实际对水田和旱地土壤镉的降低率分别为2.65%和3.17%。采用苎麻改良镉污染农田,可以切断镉随食物链对人体的危害,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11.
红黄壤丘区旱耕地种植苎麻,较种植其它作物可增加产值35.3-241.2%,增加生物产量180%左右,每年每亩有5000kg左右鲜物还地利用。在30℃坡度下,水土流失量分别约减轻44.96%和48.7%。4年以上麻龄麻园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平均分别增加49.4%和18.1%,有明显提高土壤肥力作用。且土壤水热状况、土壤三相比和土壤剖面特征等均有改善,土壤微生物数量增加。老麻地改种其它作用均可增产。据此,  相似文献   

12.
田仁伸 《中国麻作》1997,19(4):43-44
苎麻冬闲地套作莴笋,大科,使麻园总产值比未套作的分别提高66.97%和18.49%,比冬套青菜增值52.37%和8.13%。与麻园冬闲地利用相应的种植形式是实行苎麻宽窄行,以97:43cm的行比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3.
甘蔗种植深耕深松技术及效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梁兆新 《广西蔗糖》2004,(1):21-22,35
甘蔗地深耕深松是甘蔗优质高产及抗旱栽培的重要措施之一,利用45~110kW大中型拖拉机悬挂深耕犁、深松机进行深耕深松作业,甘蔗分蘖率比牛耕提高34%~45%;条株根系数多42条,总长增26cm,根重增21.2g;土壤含水量增加0.5%~1.5%,干旱时达1.7%;每hm^2原料蔗增产16.26t。购买甘蔗深耕犁、深松机进行赢利性作业,每年作业五个月盈利89124元。  相似文献   

14.
种植作物条件下,潜水蒸发的绝大部分是作物根系吸水形成。在同样的土壤上,种植作物的土壤潜水蒸发量是不种植的2.67-6.84倍,从而可以降低潜水埋深。另一方面种植作物促进土壤表层淋洗、脱盐。不种植作物的土壤,5年后土壤盐分由0.440%增加到0.770%,种植作物的土壤,经过5年的耕作土壤盐分由0.432%降低到0.130%。  相似文献   

15.
稻草对麻田土壤培肥增产效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沅江是我国苎麻的主要产区,现有壮龄麻园20余万亩,年亩产175-190公斤,随着苎麻种植面积的扩大,单产的提高,土壤养分的消耗量也随之增加。同时,在肥料的施入方面,化肥施用增大,有机肥愈来愈少。为了保持和提高麻田土壤肥力,促进苎麻高产稳产,自1985年以来,我们采取当年早稻草培肥麻土,以期为苎麻生产开辟新的肥源。  相似文献   

16.
浅谈石家庄市发展棉花生产的可行性及对策常春祺,夏春亭石家庄市经作站050051棉花是石家庄市的主要经济作物,全市有耕地53万公顷,土壤类型齐全,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为1.12%,全氮0.071%,速效氮0.0058%,速效磷0.00073%,速效钾0....  相似文献   

17.
为明确寒地玉米秸秆还田和深松对土壤肥力、花生生长及产量的影响,以农花5号为试材,设置旋耕(T1)、旋耕+深松(T2)、旋耕+秸秆还田(T3)、旋耕+深松+秸秆还田(T4)4个处理,进行长期定位试验,测定土壤水分、容重、孔隙度、土壤养分、根系形态和产量。结果表明,深松和秸秆还田处理下,0~40 cm土层土壤孔隙度显著增加,土壤容重显著降低,0~2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显著增加;与T1处理相比,T3和T4处理可显著增加土壤中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和速效钾的含量,尤以全氮和碱解氮含量增加幅度最大,而T2处理的养分变化不显著;T2和T4处理下花生总根长、根表面积和根体积均高于其他处理,且T4处理下的根系干质量和根系活力始终保持在较高水平;T3和T4处理下的单株饱果数、百果质量、百仁质量和荚果产量均显著增加,且T4处理产量增加幅度较大,而T2处理下各产量指标变化不显著。由此可见,在秸秆还田配套深松措施中,秸秆还田可以增加以氮素为主的土壤养分含量,深松可以改善土壤结构、促进根系生长、维持根系活力,从而实现花生增产,而仅冬前25 cm深松措施并不能显著促进花生产量的增加。  相似文献   

18.
《江西棉花》2001,23(1)
这次全省苎麻新品种及配套技术推广总结会,是在当前全国纺织行业全面扭亏增盈、纺 织原料价格一路上扬的形势下召开的。其目的就是看当年、想明年、干当前,加速发展江西 省苎麻产业。会议期间,江西省麻科所赖占钧研究员作了赴美考察报告,崇仁县介绍了发展 苎麻生产的“三当”经验,重点麻区相互交流了当年的生产情况,江西省经作局程锦副局长 、尹继中副处级调研员对江西省今后苎麻生产的发展都谈了很好的思路与对策,希望与会同 志把市场信息带回去,把各地经验带回去,把会上任务带回去,向领导汇好一个报,备好一 个冬培现场,开好一个冬培现场会,充分作好2001年发展苎麻生产的各项准备工作,使江西 省苎麻生产朝着优质化、规模化、产业化、效益化的方向发展。下面,我围绕上述“四化” 要求,谈点加快苎麻生产发展的意见。  相似文献   

19.
花生连作田土壤微生物群落动态与土壤养分关系研究   总被引:33,自引:3,他引:33  
对不同连作年限花生田土壤中的微生物群落和养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花生连作年限的增加,土壤及花生根际土壤中的真菌数量明显增加,细菌数量明显减少;根际与非根际土壤的R/S值随连作年限的增加而降低;连作1年后碱解氮含量变化达显著水平,土壤中速效磷和速效钾的含量与细茵数量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20.
苎麻吸镉特性及镉污染农田的改良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对苎麻吸镉特性及镉污染农田改良进行了初步研究。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水田改良区苎麻地下根茎和地上茎叶镉积率分别为258%和91%;旱地改良区苎麻地下根茎和地上茎叶镉累积率分别为315%和127%。水田和旱地苎麻总吸镉率为1.67%和2.21%。大田调查结果苎麻地下根茎和地上茎叶镉累积率分别为208%和83%,总吸镉率为1.45%。试验表明苎麻实际对水田和旱地土壤镉的降低率分别为2.65%和3.1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