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建国以来,我省棉花生产有了较大发展。从1949年到1978年,棉田面积由388.8万亩扩大到878万亩,单产由16.6斤提高到107斤,增加90.4斤,总产由56.2万担提高到948.95万担,增加892.76万担。1979年棉花面积880万亩,总产1050万担,单产119  相似文献   

2.
1982年,我区有苎麻面积100047亩,比1981年减少7000亩,总产26.25万担,比1981年增产25.7%,单产由1981年的200斤上升到260斤,增产30%。如沅江县有苎麻面积67269亩,总产18.69万担,单产277斤,全县农业人口人平近40元。  相似文献   

3.
甘蔗是我省一项重要的经济作物,是制糖工业的原料。目前,全省甘蔗种植面积已超过三十万亩,总产甘蔗两千一百万担以上,年产食糖已突破六万吨。 我省栽培甘蔗的历史虽然悠久,但是大规模地发展作为制糖工业的原料生产则是近十几年的事。七十年代联以来,随着制糖工业的兴起,甘蔗生产得到了迅速的发展。1970年全省甘蔗面积只有5.17万亩,总产甘蔗219.7万担,到1984年全省甘蔗面积达到29.36万亩,总产甘蔗2,158万担,其中机制糖厂原料基地面积23.35万亩,总产甘蔗93.1万吨(1,862万担),分别占全省甘蔗面积、总产的79.53%和86.24%,生产了机制食糖63,260吨。伴随糖厂的建  相似文献   

4.
桂林地区是广西重要的苎麻产区。历史最高水平的1958年栽培面积达42448亩。总产39808担,到1962年下降到12543亩,总产11764担。近年来,面积与产量略有恢复,1980年为14033亩,总产16153担。桂林地区苎麻生产历史悠久,栽培经验丰富,恢复和发展苎麻生产是农业生产中的一大优势。近年来,我们走访了平乐、阳朔等老麻区,就我们掌握的资料,谈谈对本区恢复和发展苎麻生产的一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1982年,我区有苎麻面积100047亩,比1981年减少7000亩,总产26.25万担,比1981年增产25.7%,单产由1981年的200斤上升到260斤,增产30%。如沅江县有苎麻面积67269亩,总产18.69万担,单产277斤,全县农业人口人平近40元。 1982年全区苎麻增产幅度大,品质提高,主要经验是:进一步建  相似文献   

6.
霍邱县地处淮河南岸,大别山南麓。全县耕地面积207万亩,120万人。境内地形复杂,有岗有湾,史河贯穿全境。气候温和,雨量充沛。1972年开始试种红麻,十年来,面积由900亩发展到1981年的20多万亩,单产由409斤提高到600多斤,总产由3万多担增加到188万担。面积、总产量居全省、全国各产麻县的第一位。由于红麻大发展,带来了“三多”:  相似文献   

7.
一、概况 世界油菜生产近几十年来发展很快,1980年与1960年相比,面积扩大近一倍,单产提高三分之一以上,总产增长近一倍。1980年世界油菜总面积为17532万亩,亩产120.7斤,总产21148万担,1982年为19759.5万亩,146.5斤,28944万担。中国1980年分别为5629.5万亩,84.8斤,4774万担。1981年我国油菜亩产143斤,第一次超过世界平均水平(138.3斤),总产8129.8万担,第一次超过加拿大(4966万担)。1982年我国油菜面积为6182.5万亩,亩产183斤,总产11312.8万担,分别比1949年增长1.72倍,1.82倍和6.71倍。  相似文献   

8.
棉花扩种的局限性对如何增加棉花产量的途径问题,目前我县各社队普遍存在着以扩大面积为主的倾向,认为只有这样,产量才上得快,从而出现了棉地面积逐年扩大的趋势。然而耕地面积总是有限的,因而棉田面积也就不可能无边无际地扩大,而且,即使把棉田面积扩大到尽头,今后增产棉花,还得要走提高单产这条路子。例如天红公社,1979年种植4000亩,总产皮棉5289担,平均亩产132斤,人平收入136元。1980年种棉5500亩,总产6990担,平均亩产127斤,人平收入135元,1981年种棉6163亩,总产8361担,平均亩产135斤,人平收入仍只136元。连续三年扩大面积,总产看起来是直线上升,但单产没有什  相似文献   

9.
花生是我国主要油料作物之一。解放以来,在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花生生产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全国花生种植面积到1956年达到3872.5万亩,总产6672.1万担,分别比1949年增加1990.9万亩和4135.7万担。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平均每年出口花生仁31万吨。十年动乱,花生生产受阻,面积、总产下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因地制宜的各种形式的联产责任制的实行,使花生生产得到了很快的恢复。1980年全国花生种植面积恢复到3508.5万亩。距历史最高年的1956年仅差364万亩。由于1980年的全国花生平  相似文献   

10.
花生是南宁地区的主要油料作物,面积和总产占油料作物的首位。常年种植面积50万亩左右,是自治区重点花生产区之一。 建国以来,花生生产发展缓慢,单产低而不稳,长期徘徊在100斤上下。1949年,面积33.7万亩,总产36391担,平均亩产108斤。1979年面积扩大到52.3万亩,单产119斤,30年间,面积增加55.19%,单产仅  相似文献   

11.
本文着重叙述1977年以来,我国花生生产发展出现的一些新的特点。 一、总产量增长主要靠单产提高。 1949年,我国花生种植面积1881.6万亩,平均单产135斤,总产2536.4万担。至1984年,全国花生种植面积3632.2万亩,单产265斤,总产9630.4万担。建国35年间,面积扩大了93%,单产提高96%,  相似文献   

12.
新化县水车区飞跃茶场始建于1966年,现有茶园面积160亩,其中采摘面积110亩。1975年亩产干茶129斤,1977年亩产207斤,去年亩产433斤。1975年以来,茶叶总产由162担增加到455担,增长180%,单产平均递增22.4%,茶叶产值由18601元增加到81953元,翻了四番多(表一)。是我区茶  相似文献   

13.
茶叶是我区特产,生产历史悠久,全区除海岛外,社社队队都产茶,现有茶园面积56万亩,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2.5%,占全省茶园面积的31%,每个农业劳力有茶园0.7亩,1981年茶叶总产22.6万担,占全省产量的38%,平均每个人口产茶八斤半。此外,还种植茉莉花六千多亩,总产2.1万担。  相似文献   

14.
今年,省下达棉花生产计划,面积六万亩,亩产皮棉六十六点七斤,总产皮棉四万担,其中收购任务三万四千担。据摸底调查,全区实种棉花五万九千亩,收获面积五万三千亩,亩产皮棉八十五斤,总产皮棉四万五千担,交售四万二千担,亩产超历史(六五年五十五斤),总产、收购超计划。植棉史上,第一次有了亩产过百斤的县,一百六十五斤的公社。亩产过二百斤的大队,二百五十斤的生产队,三百斤的户大批涌现。结束了“亩产皮棉八十斤不敢讲,百斤不敢想”的低产历史,开拓  相似文献   

15.
地濒洞庭湖区的湖南省沅江县,是个盛产苎麻的地方,种植面积大,单位面积产量高。继一九七八、一九七九两年连续大丰收后,一九八○年苎麻生产获得了新的发展,产量和收购量都超过了历史最高水平。全县6万亩苎麻(包括社员自留地种麻1.18万亩),其中收获面积4.8万亩,总产13.5万担,比上年增产3.8%;向国家交售13.44万担,比上年增加6%;与一九七七年比较,面积增加了2.2万亩,  相似文献   

16.
影响苎麻产量的气候因子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苎麻是我县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是传统的优势产品。种植面积达12000多亩,历史上最高年总产21691担,产量和质量居全自治区第一,畅销国内外。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我县棉花育苗移栽面积发展很快,1978年全县移栽面积仅2.2万亩,1979年陡增至28万亩。据调查,移栽棉花平均要比直播棉花增产15.97%,1979年全县皮棉总产103.5万担,单产160.2斤,总产与单产均比1978年增加3.1%,克服了长期以来旱丰水歉的现象,实现了灾年再创皮棉百万担的奋斗目标,这是与发展育苗移栽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18.
(一) 解放后卅多年来,荆州地区的棉花生产经历了一个从大幅度增长到长期徘徊的过程。1949~1958年,植棉面积由245.49万亩扩至405万亩,扩大65%;亩产皮棉由25斤提高到67斤,提高1.68倍;总产由61.84万担增至269.14万担,增加3.35倍。在皮棉增  相似文献   

19.
河南省扶沟县近十年来努力发展以麦棉两熟为主体的种植结构,促进了粮棉产量的同步增长,1990年,全县麦棉套种面积75万亩,亩产皮棉70公斤,总产达105.1万担,成为继1984年以来第二个总产超百万担的年  相似文献   

20.
市政府决定,从1991年开始,用3年时间实施棉花“1620”工程,即棉花面积由现有8.5万亩增加到16万亩,总产皮棉20万担(即10千吨,编者注)。前不久,笔者就如何把我市增加的7.5万亩棉花布局好,怎样来实现总产皮棉10千吨的目标作了一个专题调查。通过调查,笔者认为当务之急是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