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对发生在我国剑麻上的主要病虫害的症状、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作较详细的综述。主要病害有:剑麻斑马纹病、剑麻茎腐病、剑麻炭疽病、剑麻黑斑病、剑麻平行条纹病。主要虫害有象鼻虫、红蜘蛛。近年来新发生了一些病虫害如剑麻紫色尖端卷叶病(暂定名),剑麻洁白粉蚧,剑麻茎天牛等。本文对如何应对剑麻病虫害的不断发生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我国剑麻主要病虫害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本文对发生在我国剑麻上的主要病虫害的症状、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作较详细的综述.主要病害有剑麻斑马纹病、剑麻茎腐病、剑麻炭疽病、剑麻黑斑病、剑麻平行条纹病.主要虫害有象鼻虫、红蜘蛛.近年来新发生了一些病虫害如剑麻紫色尖端卷叶病(暂定名),剑麻洁白粉蚧,剑麻茎天牛等.本文对如何应对剑麻病虫害的不断发生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剑麻病虫害是剑麻生产上的主要限制因子之一,也是制约我国剑麻产业持续稳定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为提高我国剑麻病虫害综合防治水平,搞好剑麻病虫害预测预报工作至关重要。鉴于此,本文从剑麻病虫害预测的依据、剑麻病虫害流行预测的方法、剑麻病虫害预测预报的展望等三方面论述了我国剑麻病虫害预测预报工作的研究进展,并对剑麻病虫害今后的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现代技术在剑麻育种上的应用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阐述目前栽培剑麻的主要类型及其特点,总结了国内外剑麻选育种的概况及经验。从常规育种、基因工程育种方面评述了剑麻育种研究进展,分析了影响剑麻选育种工作快速进展的几个主要因素。根据剑麻本身遗传特点以及育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剑麻近远期育种目标及今后育种工作的主要方向和途径。  相似文献   

5.
本文总结了广西国有山圩农场剑麻高产的主要栽培技术措施,即"技术措施到位、投入到位、管理到位".技术措施到位是剑麻可持续发展和高产稳产的前提和依据,投入到位是肥料投入到位和劳力投入到位,这是保证剑麻高产稳产的根本条件;管理到位是剑麻的田间管理到位和管理制度到位,这是技术措施到位和投入到位不可替代的重要环节和手段,是剑麻高产稳产得以实现的根本保障.  相似文献   

6.
全国麻类生产调查报告(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续上期) 第四部分其他麻类作物 1剑麻 1.1剑麻生产基本情况 1.1.1分布情况 广东、广西、海南、福建等省(区)是我国剑麻主要生产基地,其种植面积占全国总种植面积的80%以上.广东省剑麻主要分布在湛江、佛山等市的各县农场,以广东省湛江市东方红农场种植面积最大;广西主要分布在玉林、南宁、百色地区的各县;福建剑麻分布在漳州市各县的丘岗地带.此外,我国云南、四川的西昌、浙江的温州等地也有一定种植面积.目前我国剑麻产区的当家栽培品种为引进国外品种H.11648.  相似文献   

7.
剑麻选育种工作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全面与系统地总结了国内外剑麻选育种的概况及经验,着重介绍了剑麻抗病育种的主要成就和生产上推广应用的积极意义。根据生产发展需要和剑麻育种工作的实际,提出了剑麻近期与长远育种目标及今后育种工作的方向与途径。  相似文献   

8.
王华宁  张小玲 《中国麻业》2003,25(4):178-183
本文总结了广西国有山圩农场剑麻高产的主要栽培技术措施,即“技术措施到位、投入到位、管理到位”。技术措施到住是剑麻可持续发展和高产稳产的前提和依据。投入到位是肥料投入到位和劳力投入到位,这是保证剑麻高产稳产的根本条件;管理到位是剑麻的田间管理到位和管理制度到位,这是技术措施到位和投入到位不可替代的重要环节和手段,是剑麻高产稳产得以实现的根本保障。  相似文献   

9.
本文总结分析了世界主要产麻国如巴西、坦桑尼亚、墨西哥和中国的剑麻生产现状和发展动向以及扩大剑麻销路的主要途径——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研究纤维的新用途和开展副产品的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   

10.
由中国热作学会剑麻专业委员会组织的四人小组于1987年2月中旬赴福建省主要剑麻生产单位进行了参观和考察,在调查过程中还应邀参加了漳州农垦局2月13-16日在漳州市召开的剑麻生产会议。听取了各县植麻农场的代表交流了剑麻生产、加工经验以及讨论了当前剑麻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我们还考察了福建省热作所  相似文献   

11.
本文全面与系统地总结了国内外剑麻选育种的概况及经验,着重介绍了剑麻抗病育种的主要成就和生产上推广应用的积极意义。根据生产发展需要和剑麻育种工作的实际,提出了剑麻近斯与长远育种目标及今后育种工作的方向与途径。  相似文献   

12.
剑麻生产大发展,良种壮苗应先行.千方百计采取一切有效措施,多快好省繁育大量良种壮苗,是发展剑麻生产的当务之急.剑麻的繁殖方法很多,主要分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两种.生产上采用的是无性繁殖.剑麻无性繁殖有吸芽、走茎、珠芽、剖苗、挖心、宿根等方法,目前普遍采用剖苗和挖心两种方法.  相似文献   

13.
剑麻种质改良与育种谢恩高(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广东湛江524091)1剑麻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我国剑麻生产主要是广东、广西,而福建和海南生产比较少,全国剑麻种植面积1.7万公顷,居世界第五位,纤维总产量3.6万吨左右,居世界第四位。但单...  相似文献   

14.
为了明确不同花生品种与剑麻的间作效应,研究以仲恺花1号花生、仲恺花2号花生、仲恺花12号花生、仲恺花99号花生和东一号剑麻为试验材料,在广州市增城区剑麻园进行田间间作试验,测定剑麻、花生间作的土壤pH值、含水量和电导率,新生剑麻叶长和宽、纤维质量、纤维长度和直径,花生根长、主茎长、侧枝长和荚果重等指标。结果表明:剑麻园间作花生提高土壤电导率,降低土壤含水量,对土壤pH值影响不显著;剑麻、花生间作能有效促进剑麻生长,提高新生剑麻叶片纤维率,提高剑麻产量和品质;剑麻、花生间作还能在保证剑麻园丰产稳产的情况下使花生增收,从而提高麻园的经济效益。其中与仲恺花99号花生间作的剑麻生长和产量效果较理想;花生品种仲恺花1号和仲恺花2号产量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15.
标准化在农业产业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分析当前剑麻产业标准化的现状,针对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促进剑麻产业发展的对策,为剑麻产业的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本文系统调查了海南剑麻主要种植区的杂草种类,确定了剑麻园的杂草优势种群,并以此为基础进行了剑麻园除草试验。结果表明,本区剑麻园杂草发生种类共有21科121种,其中优势种杂草主要为红毛草、大黍、白茅、短颖马唐、飞机草、假臭草、羽芒菊和含羞草8种杂草;采用间种豆科植物或多年生藤本植物覆盖控草可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杂草的发生,其中间种花生、大翼豆处理具有明显的防除效果,且间种豆科植物能提高土壤肥力,可以在该地区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加强剑麻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明举  薛华 《中国麻业》2002,24(2):8-10
提出剑麻种质资源的保护与利用的重要性,建议有关领导部门要稳定剑麻科研队伍,落实计划与经费,继续收集、保护、利用好现有种质资源,进一步加强剑麻科研和选育出一批新的剑麻优良品种,发展剑麻生产。  相似文献   

18.
我国热区分布着大量野生剑麻,收集其种质资源和分析其纤维品质,有利于剑麻的种质资源保护和人工育种。试验通过调查和收集广东省兴宁盆地的历史产业和种质资源,分析和比较了野生剑麻和栽培种东一号形态、含麻量和纤维品质。调查结果显示,兴宁盆地历史上曾经有完整的剑麻产业链,目前仍至少有5个镇有大量野生剑麻分布,其主要生境为干旱贫瘠坡地。形态和产量结果显示,东一号和野生剑麻的叶长相近,野生剑麻的叶宽和叶基部厚度高于东一号剑麻,野生种的单叶重约1345 g,大约是栽培种的3倍。野生种叶片不同部分的含麻量(1.51%~2.19%)比东一号(2.60%~2.82%)低0.41%~1.31%,野生剑麻纤维长度为44~60 cm,约为栽培种的一半,其纤维直径(0.15~0.19 mm)比东一号(0.12~0.14 mm)高0.04 mm。总的来看,兴宁盆地分布的野生剑麻资源较多,耐干旱和耐贫瘠性好,叶宽、叶基部厚度、叶片重量和纤维直径指标优于主栽品种东一号,是一种具有潜在开发和利用价值的野生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19.
斑马纹病是剑麻的主要病害之一,严重影响了剑麻产业的发展。本文从斑马纹病病原菌种类及特征、斑马纹病主要症状及为害情况、斑马纹病的防治方法、防治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剑麻斑马纹病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阐述中国剑麻初加工机械和深加工机械及相关标准制定的现状,分析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剑麻加工机械的发展方向,提出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